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68例临床分析及处理措施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ja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行胃大部分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结果 68例患者的早期并发症为:十二指肠残端瘘、胃肠吻合口黏膜下出血、胃小弯侧黏膜下出血、胃排空障碍、吻合口瘘、脾脏撕裂。通过给予及时的处理,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并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8.5天。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手术操作有直接的关系,正确认识其发生原因并给以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术;早期并发症;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134-02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溃疡患者以及胃穿孔患者在经过正规内科治疗之后,其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为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通常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1],其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肯定。虽然胃大部分切除术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保障其生命安全,但是该种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多,需要引起重视[2],术后并发症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其死亡。因此,近年来,我院以68例行胃大部分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措施,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胃大部分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患者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53.6±3.2)岁,其中男性患者为37例,占54.4%,女性患者为31例,占45.6%,其原发疾病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6例,胃溃疡患者21例,出血胃炎患者为15例,胃癌患者为2例,复合性溃疡患者4例;采用毕式I式进行手术的患为40例,占58.9%,采用毕式II式进行手术的患者为28例,占41.2%。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11例,胃肠吻合口黏膜下出血患者16例,胃小弯侧黏膜下出血者15例,胃排空障碍患者14例,吻合口瘘患者10例,脾脏撕裂患者2例。并发症出现时间:胃出血出现在术后3~6小时内,吻合口瘘出现时间为术后第5天内,胃排空障碍出现在术后5~10天左右。
  表1 68例患者一般资料分析(n;%)
  性别 例数 年龄 毕式I式 毕式II式
  男性 37 54.2±3.2 19(51.4) 18(48.6)
  女性 31 53.6±6.2 21(67.7) 10(32.3)
  χ?值/t值 0.51 1.84 1.84
  P值 0.6095 0.1746 0.1746
  1.2处理措施
  68例患者均对其进行严密观察,并给予保守治疗。21例患者在手术后3~6小时内可见胃管内出现鲜红色的血液,并且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考虑为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病灶残留引起的,处理措施为:即刻将200ml的生理盐水以及10mg的去甲肾上腺素注入患者的胃腔当中,每4小时注入一次,连续两次之后观察引流液的颜色以及性状,然后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措施,必要时可以进行理化检查,以明确出血的原因,在此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出血量,给予患者输血、止血等治疗措施。吻合口瘘的处理措施:若手术治疗后4天引流管及引流袋可见食物,应该考虑为吻合口瘘,患者应禁食禁饮,给予患者静脉内营养支持,并对胃肠进行减压,观察引流管内容物的性状。胃排空障碍的处理措施:胃排空障碍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患者应禁食,给予患者胃肠外营养支持,并对胃肠进行减压,并且给予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生长抑制素等治疗。十二指肠残端瘘处理措施:一般发生于术后第4天,引流液为胆汁样液体,对其进行十二指肠造瘘。脾脏撕裂者给予缝合并止血。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结果
  2.1 68例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详见表2。
  2.2 6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68例患者在发生并发症之后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所有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并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8.5天。
  3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已经得到临床肯定,但是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比较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为5%~15%[3]。一部分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是由于手术自身的缺点所造成的,更多则是由于在手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4]: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胃排空障碍以及脾脏撕裂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患者术后康复的进程,因此研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能够为后续并发症的处理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
  在本次研究中有31例患者出现胃出血现象,其中16例患者为胃肠吻合口黏膜下出血,15例患者为胃小弯侧黏膜下出血。吻合口黏膜下出血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手术粗糙,在缝合时由于缝合的距离过大或者缝合过紧、过松造成黏膜下血管撕裂而导致的出血;而胃小弯侧黏膜下出血的原因则是由于在缝合时没有按照要求严格操作,造成漏缝或者由于止血不当,没有达到止血目的而造成的出血现象。吻合口瘘出现的原因与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以及自身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有很大的关系,再加上缝合伤口不理想造成的。胃肠排空障碍出现的原因则比较多,与吻合口发生水肿、吻合口炎症、功能性排空延迟等有密切关系[5],因此对于此并发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是以保守治疗为主,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吻合口消炎是其处理的关键所在。早期胃肠减压能够促进胃壁周围的血液循环,减少炎症的刺激,而肠外营养支持作用是减少肠道分泌液的大量分泌,促进炎症反应的消失[6],能够显著改善因胃肠排空造成的不良反应,而生长抑素等药物的应用,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加快炎症的消失,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康复。脾脏撕裂主要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胃的过度牵拉引起的,因此为避免此种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时动作一定要科学。在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患者及时的处理措施,所有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并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8.5天。说明对其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正确分析,并给予患者及时处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与手术操作有直接的关系,正确认识其发生原因并给以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邓小红,卢勇,丁志刚等.胃大部分切除术近期严重并发症16例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28(4):590-591.
  [2] 颜文飞.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1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4):4129-4129.
  [3] 安利民.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98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外科杂志,2014,24(2):755-755.
  [4] 王育民.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52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3(10):5666-5666.
  [5] 张学军.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78例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4,24(4):1971-1971.
  [6] 蒙树勇,岳晚霞.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功能性排空障碍25例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1,25(8):158-15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分娩方式对初产产妇产后早期盆地肌力的影响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初产产妇64例,其中剖宫产组有32例,顺产组有32例,分别在产后6到8周、产后3个月及产后6个月对两组产妇的骨盆底肌力对于对比。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6~8周的盆底肌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是顺产组在产后6个月有10例的盆底肌力得到
期刊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以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5月期间,我院门诊开出的西药处方共1140份,回顾分析其西药配伍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的1140份西药处方中,有63份(5.53%)出现因西药不合理应用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及头昏等。结论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在药物伦理的指导下正确、合理地应用药物,能够有效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收治的350例高血压老年病患,分析其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的治疗有效病患为262例,占比为74.86%,使用的主要降压药物集中在钙离子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血管舒张平滑肌药物等。临床不良反应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PSVT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地兰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观察转复效果、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转复效率与不良反应研究组表现更佳,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  2.方法  常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对肝纤维化患者采用疏络化纤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肝纤维化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疏络化纤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鳖甲煎丸进行治疗,疗程均为三个月。对患者的肝功能、临床症状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症状恢复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肌注黄体酮穴位注射结合自拟金芪汤治疗泌尿系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黄体酮注射液臀部肌注;治疗组应用黄体酮注射液在三阴交穴位注射外加用自拟金芪汤治疗。5日为一个疗程,应用1—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黄体酮穴位注射联用自拟金芪汤组)有效率91.8%,对照组(黄体酮肌注组)有效率75.6%。结论:黄体酮三阴交穴位注射结合自拟金芪汤总攻泌尿系结石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消化道穿孔采取X线、CT检查以及不同影响表现。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消化道穿孔的病人一共有78例,对78例病人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临床CT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合的病人一共有71例,占总体的91.02%;临床X线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合的病人一共有59例,占总体的83.09%;临床CT诊断准确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外科6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羟基喜树碱、5-氟尿嘧啶化疗,对照组采用5-氟尿嘧啶化疗,共用3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56.7%,对照组总有效率33.3%。结论:羟基喜树碱作为大肠癌肿瘤患者的化疗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口服胺碘酮、参松养心胶囊组和口服胺碘酮、稳心颗粒组。结果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治疗心房颤动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优于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结论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早搏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并发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86例胆结石并发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定义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