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有效预习,营造有效中学历史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dsfdfasfd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时间短,学生不重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必要的。预习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非常重要的环节,由于师生对预习的不重视或者预习方法的不当,预习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还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将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预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及对预习的检查落实作初步探索。
  【关键词】预习内容 预习方法 督查 有效性
  一、不预习或无效预习的普通存在
  在历史学习中,由于师生对预习的不重视或者预习方法不当,导致无效预习甚至不预习的情况较普遍。许多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课前对课堂所学内容的不熟悉,仅仅依靠课堂教学45分钟,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难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有力提升。
  学生不重视引起的不预习或预习走过场。许多学生都认为课前预习完全没有必要,反正教师上课时都要讲,上课专心听讲就行了,何必事先多费脑筋,浪费时间。
  教师不重视造成的不预习或无效预习。有的教师鉴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无法抽出时间来检查落实预习情况,因此没有布置预习;而有的教师对学生为什么要预习、预习什么和怎样预习,没有作详细说明和指导。这就会造成学生要么不预习,要么由于不知预习什么、如何预习而没有预习。所以学生是否预习,学生的预习质量如何,教师一无所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没有检查落实,想起了就问一下,想不起来就作罢。长此以往,学生就不会主动去预习了。
  二、“预则立,不预则废”
  新课程创造性提出新的学生观,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角色转变了,那么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转变,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独特性与个性化。能否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落实历史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实现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在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得”和“非”两个副词极其明显地强调,预习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预习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预习还能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驾驭课堂教学的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坚持“学生预习而领会了的课堂上就不必再讲”的原则,教师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如何进行有效预习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这两个“必须”,就是说在学生预习中教师不能消失,必须从预习内容的设定、预习方法的指导和检查等环节加强。
  预习内容的设定。预习内容必须具有可检查性,所以我把预习的内容分为常规预习作业和自主合作作业。常规预习作业包括: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基础知识;阅读教材,划出和理解基本概念;完成教师编写的作业或练习册的相关作业;提出自己的疑问。而自主合作作业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编写课本剧、撰写历史小论文、调查、主题展览和写辩论稿等等。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我布置的预习内容是:1、梳理本课知识结构;2、分析思考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战胜前秦的原因;3、梳理分析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4、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5、预习完本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习方法的指导。没有方法指导的预习是漫无目的的阅读和做练习,这种预习必然是无效预习。历史课本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材料,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依据。所以在预习时,教师要首先教会学生阅读课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课题名称和子目标题,思考各子目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与本课课题的关系,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阅读课本正文,要求学生读出重点和难点,读出疑问,读出史实和结论,并做好标记。其次,教师须向学生提供基本概念,以使学生能够顺利预习。历史概念是构成历史知识的细胞,是解答历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次,历史学科是一门时序性极强的学科,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引导学生按阶段梳理课本内容。在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时,布置学生预习,要求按照学过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来梳理。最后,对于练习册上的题目,教师也要根据学生情况,有所取舍,分层次来进行。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完成前面的填空和选择题;基础较好的同学,除了选择题做好外,非选择题必须认真完成。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效果。
  预习效果的检查。教师要注重预习评价,让学生体验预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教师的积极评价,会让学生的信心在以后的预习中不断得到鼓励,得到强化,从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充满自主学习的信心。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学情,及时地调整教学设计。刚开始,以教师抽查,同学互查督促完成。教师可以课前收集起来检查,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待学生基本能够坚持自主预习后,以科代表抽查,同桌检查督促完成。教师指导科代表就某一或几个问题进行抽查,同桌全面检查督查。坚持一段时间后以同桌互查,个人自查完成。既引导,又加强督促,学生就能完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
  四、结语
  课前预习作为教学的一环,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是紧密联系的,通过预习活动来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只要有效的历史预习与课堂教学一起,逐渐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生态系统”,就一定能够张扬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心智、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升课堂的效率。只要这样,中学历史才能教得有效,学得轻松。
其他文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它在文化方面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称于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创作方法的运用上,可谓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特别是语言形象化的处理,千百年来生生不息。所谓语言形象化,就是准确地勾勒事物的外形和对事物的状态、声音、颜色、气味、质地等进行生动具体的描绘。在这些模拟手法的运用中,声响美的运用极广、极难,如若运用好了就可收到非同凡响的美学效果。文学作品声响美的具体
期刊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这也是我困惑的问题,在查阅了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再看了一些地理专家的分析后,经过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了以下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课堂效率 地理课堂  高中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很少,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来自于课堂,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像以前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45分钟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显然是适应不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思想观念陈旧,而新课标就提出了要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让历史老师乐教、学生想学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构建历史快乐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激发兴趣 快乐课堂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收获、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
学位
本文在理论探讨中研究了祖国医学及现代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在阐述祖国医学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病因病机、治疗以及中药复方加减读书丸对老年性痴呆治疗作用的基础上,分
少教多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合乎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巧用厦门地方史,利
胸膜是人体重要的膜性组织。根据中医学理论,胸膜的形质部位定位应在三焦系统的上焦。本课题从系统论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出发,以经典中医理论探讨与胸膜免疫假说验证为研究对象,以
【摘要】历史是所有学科中最具趣味性和故事性的一门学科,教师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应适当穿插一些故事情节,使课堂变成趣味性、故事性和启发性的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历史课堂 故事 趣味 启发  许多人认为,历史课就是讲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一个好的历史老师就应该把历史课上得跟讲故事似的。有很多学生要求我们的历史课能像《百家讲坛》那样以故事的形式来讲历史,这样他们更能记住历史知识。  在历史课堂中,如
高中新课程已在我省全面铺开,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原则和内容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是我们急需关注的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应按照如下的理念和原则构建。  1.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业成绩的评价必须以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实验稿)》为依据,以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为参照,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2.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通
期刊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它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它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翻开历史的篇章,时而让人沉醉于悠悠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时而让人卷入硝烟弥漫的战火当中,时而让人发出哀怨无助的悲叹之声,时而给人一种催人奋进的震撼。这样的一门情感交融、视野开阔的学科却由于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使得它成为一门无足轻重的冷门学科。学校、家长、学生都把历史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