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上编灯人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b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安东郊的白鹿原上的竹编灯笼远近闻名,已传承300余年。原上“编灯第一人”,当属王学坤。
  一片竹林,一把篾刀,一个马扎,靠这三样,80岁老汉王学坤已编了70多年灯笼。
  记者来到“灯笼村”灞桥孙家沟,王学坤的家就在鲸鱼沟边上。
  “小时候,鲸鱼沟里竹子又好又多。”王学坤精神矍铄,打开了话匣子。五六岁时,他接过父亲递来的竹篾,从此练就了一身童子功。妻子张淑亚19岁嫁到孙家沟后,编灯笼的技艺也突飞猛进。
  “白天,一大家子人在原上忙农活;晚上回到窑洞,大人娃娃们围着煤油灯坐一圈,开始编灯笼。破竹的、滚浆的,全家齐上阵。”张淑亚说。
  “白鹿原上的竹灯有各种样式—花瓶灯、星星灯……最常见的是火葫芦灯。”王学坤告诉记者,“老辈人有讲究:竹子四季常青,用它编的‘火葫芦’象征富贵长寿。”
  按关中民俗,红彤彤的灯笼是正月里舅家送给外甥的最好礼物。过了大年初五,关中道上的送灯队伍络绎不绝。夜幕降临后,路上灯光点点,曾是关中的浪漫一景。
  前些年,每到腊月底、正月初,都是孙家沟人最忙的时候。张淑亚挑着竹筐卖灯笼,黎明鸡叫出发,下了沟,上了原,太阳挂在树梢时能赶到集市上。200个精巧的火葫芦灯,一晌就卖光了。
  “现如今,竹筐挑不动了。一到腊月底,临潼、富平一带的商贩直接到村里批量收购。”王学坤看着老伴笑道,“时代不同了,我俩对编灯的喜爱却没变,一天不编都不行。”
  “编灯的制作流程可以分为14步: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分篾(捻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王学坤介绍,“其中最难的,是破篾、起篾、划篾。我到22岁才开始上手学这几步。”
  鲸鱼沟里两年生的竹子用来编灯比较合适。竹节至少1尺长,以每两个竹节为单位。王学坤先用篾刀把它们破成细长的竹条,每条约1厘米宽、2毫米厚。
  “下面的环节最讲究精细。”王学坤戴上老花镜,左手固定竹条,右手拿着篾刀,将竹条从中间分为两层、四层,再沿宽度方向一分为二……他在变细的竹篾上轻轻一划,再用牙咬住划开的竹篾并均匀地扯下去,瞬间扯出很多根如同细挂面一般的篾丝,令人叫绝。
  “掌握篾刀的力度靠的是经验与手感,这一步决定了篾丝的厚度。”王学坤说,“篾丝太厚则灯笼硬,容易折断;太薄则灯笼软,没有精气神。最关键的这几步,需要悟性与训练。”
  15条竹篾交错盘在一起,形成杯口大的圆底。王学坤将篾丝一一分捻开,穿插编织,手劲均匀。收口处,他把多余的篾丝编插进灯笼内部,确保表面光滑无痕。
  “这些成形的竹篾灯,在火炉边烘烤、捏圆后,就能达到理想的形状。”王学坤说,“把灯笼的中间部分放在糨糊里滚一圈,再糊上10厘米宽的红纸,灯笼就做好了。我和老伴一个划篾一个编,配合很默契。听着广播唱着秦腔,说笑着就把活儿干了。”
  竹篾灯成为白鹿原数百年来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2007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跟老人學艺的侄孙王少波今年40岁,是王家的第九代传人。这几年,他在离家不远的白鹿仓景区“非遗”街上开了一家竹编铺子。
  “现在春节舅家送灯,多送带音乐的电子灯。传统的竹编灯笼也需要有新创意。”王少波的店铺里,竹编小物件琳琅满目,最显眼的要数“灯笼台灯”。台灯上细细的竹篾呈放射状,极具设计感。“灯笼花篮”也很受年轻人喜爱。
  不过在王学坤看来,仅靠家传,难成气候,“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认可、喜欢、从事这门传统手艺”。这些年,王学坤和老伴参加了400多场“非遗”公益展演。“我们最高兴的是进初中课堂时,同学们全凑了上来,围了一圈。”
  2018年暑假,一批上海的小学生来到白鹿原,在王学坤家里学编灯,乐坏了老两口。两天时间,十几个孩子从砍竹子开始,体验每一道工序。“临走前,每个孩子都编了一个小竹灯,高高兴兴地带回家了。”王学坤说,“老手艺的希望,就在娃娃们身上。”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8月15日,朱权利荐)
其他文献
湘西十八洞村是一个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苗族村寨。作家李迪来到这个村落,挨家挨户走访,根据访谈资料创作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书中讲述了十八洞村村民自强不息、奋斗脱贫的故事,展露了受访者在脱貧路上的真实心声。作品深入生活,扎根群众,语言质朴无华,情感真挚深长。18个“蝶变的故事”宛如18个跳跃的音符,奏响了中国脱贫攻坚过程中动听而雄壮的乐章。
期刊
“关注模型师老原儿,身边的知识,我用模型做给你看。”这是老原儿在他的短视频结尾时常说的台词。尽管短视频里的老原儿被大眼珠特效眼镜遮住了真面目,但是有些粉丝光凭声音就能辨认出曾经常在电视里出现的他。  老原儿真名宁原,“80后”科普节目制作人,曾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原来如此》节目中出镜10年。30岁时他离开央视创业,2020年开始投入短视频制作。  从传统媒体到短视频,老原儿的创作始终专注于科普
期刊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神奇的“创可贴”,只要将它贴到创口两边,再像拉拉链一样缓缓地将两边拉紧,然后剪掉多余的部分,一贴、一拉、一剪,就可以免去到医院缝针的麻烦,不会留下难看的疤痕,也不必经受拆线的痛苦。像拉拉链一样,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一些本来需要缝合的小伤口的处理。  阿米尔·贝尔森是一家医疗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一次他到郊外爬山时,不小心脚下一滑,腿上磕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立即流了出来。情急之下,阿米尔
期刊
卢森格德是荷兰政府城市规划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平时喜欢绘画,是个凡·高迷。  2018年年初,荷兰政府有意发展埃因霍溫市的旅游项目,为此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在市内设计一条环保步道,作为旅游景点。  接到上级指示后,卢森格德立刻带领同事进行了实地勘察。如果把步道规划在闹市区,人流密集,很可能会造成交通拥堵;而如果把步道规划在远离闹市区的公园附近,由于这里每天下午4点过后就日落西山,一片黑暗,因此就需要
期刊
为了将一锅大骨汤拍得更诱人,李浩瀚已经足足倒腾了两小时:汤底颜色不够浓郁,他就加入一些乳白色液体;整个画面颜色太过单一,他又撒上一些绿色的葱花和橘红色的枸杞;为了模拟煮沸的效果,他和两个助手在冷汤内插入三根吸管,对着锅里吹气……  “如果真的煮沸,就会有油脂漂在汤面上,而且蒸汽会影响拍摄,照片拍出来没有美感。”面对疑问,李浩瀚这样解释。这张经过精心调试拍出来的照片,最终会出现在某个火锅品牌即将推出
期刊
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频率的增加,眼睛疲劳酸痛成了一种常见问题。不少人依赖眼药水来缓解眼睛不适。市面上的眼药水、眼药膏有上百种,该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呢?  先辨别是用眼过度还是眼疾  如何辨别眼部不适是用眼过度还是眼疾引起的呢?用眼时,每隔20分钟休息一会儿,如此反复几次,如果眼部不适明显缓解,说明眼部不适是用眼过度引起的,注意用眼时间不要太长即可,不需要用药;如果调整用眼方式后症状不见好转,仍有干
期刊
人们通常认为,树木为了生存,会与周围的同类争夺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只有胜利者才能长得最高、最壮。但现在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表明,树木并不总是各自为战,更多的时候它们会组成联盟,共同发展。  1983年科学家发现,柳树、杨树在叶片被毛毛虫啃食时,会向“邻居”发送“有危险”的信号,而“邻居”们接收到信号,就会释放毛毛虫不喜欢的“驱虫剂”,从而使毛毛虫远离它们。一些科学家还发现,在非洲,长颈鹿啃食金合欢树
期刊
1935年,郎咸芬出生在山东潍坊。小时候,爱听歌、爱看戏的她一听到琴声、鼓声就抬不起脚,仿佛被勾去了魂。上学后,她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很快成为潍坊地区家喻户晓的小名人,不久被招入潍坊文工团。17岁那年春天,她又被调入山东省吕剧院。  郎咸芬很幸运,刚调入吕剧院就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大戏《李二嫂改嫁》。《李二嫂改嫁》改编自王安友的同名小说,讲的是1947年,鲁中南解放区农村的年轻寡妇李二嫂爱上了本村农
期刊
大自然中有一些雄伟壮丽的拱门,它们屹立于天地之间,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布柳河仙人桥  地点:中国广西  跨度:177米  高度:165米  布柳河仙人橋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一个自然拱形岩体。它坐落在布柳河下游,如同一条巨龙横卧于河上。此处曾有过一个巨大的溶洞,可能是由布柳河侵蚀而成的,溶洞坍塌后,留下了这座巨大的拱门。  景观拱门  地点:美国  跨度:88.4米  高度:23.6米  美国犹
期刊
血液循环示意图上,常分别用红色和蓝色标示动脉和静脉。或许是受图片的误导,许多人以为静脉血是蓝色的。然而,實际上人体内并没有蓝色的血液,静脉血的颜色比动脉血还要红。静脉血管之所以看上去呈蓝色,是光的吸收导致的。  红光的波长很长,穿透性较强,不容易发生折射。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穿透皮肤和皮下组织,到达皮下5~10毫米深的地方,绝大多数静脉正位于此处。蓝光的波长较短,容易发生折射,无法像红光一样深入到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