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低效症结分析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它具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特点,契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因此备受教师们的青睐,已经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但从目前的课堂讨论的现状来看,大多表面上气氛热烈,热闹非凡,实际上并不尽如人意,学生收效甚微,只是把课堂讨论流于了形式。给现在的课堂讨论“把脉”,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讨论低效主要有“五大症结”。
  症结一:讨论目的不明确
  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拓宽学生的参与面、调动全体学生自我探索的有效手段。恰当地运用讨论,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课堂气氛。但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围绕一定的中心而进行的,那就是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从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角度出发安排课堂讨论。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并明确每次讨论有何目的,如这个问题是不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没有必要进行讨论,它要解决什么方面的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解决了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会产生怎样的作用等等。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离开了教学目标的讨论,学生的思维像脱了缰的野马,断了线的风筝,放出去容易却很难收回来,看上去热热闹闹,气氛热烈,其实华而不实,收效甚微。
  症结二:问题设计不合理
  好的问题设计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会让人眼前一亮,激发学生讨论的激情,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是保证课堂讨论成功与否的基础。反之,如果问题设计不能抓住学生的心,不能产生共鸣,就像饭菜做的无滋无味一样,就算再有营养,也让人无法下咽。问题设计首先是找准有价值的讨论点。从内容而言有价值的讨论点应该设置在: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的“疑点”,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教材处理的“创新点”。其次要难度适宜,即:控制在“跳一跳,摘到桃”的程度,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争议,使学生产生共鸣为最佳。
  症结三: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索,必须要有自己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来替代的。教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在学生个体通过阅读、观察、分析、比较、抽象等方式,利用各种信息,探索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而我们许多同事却恰恰吝啬于给学生充裕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这一环节就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点缀和摆设,那样后面的的讨论能深刻吗?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症结四:吝啬课堂讨论的时间
  我们在听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讲课老师首先出示问题,学生课文还没读完,就布置开始讨论,学生匆忙行动,前后围坐起来,七嘴八舌,热闹非凡。不一会儿老师便是“同学们讨论好了没有”,然后是“请同学们抓紧时间”,最后就是“因为时间关系,就讨论到这儿。”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讨论的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讨论似乎成了敷衍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维曾经说过:“我只有说,才能想”,人只有在陈述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者更有价值的想法。一个问题的探究可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但他们在讨论过程中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学生将得到传统教学情境下根本不可能得到,但对他们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乃至于受用一生的东西,这才是课堂讨论的“真谛”素质教育的“精髓”。真正“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实实在在地面向全体学生解决问题,留出充裕的时间让他们互相启发,共同分享,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症结五:教师的点拨缺乏技巧
  在课堂讨论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局面,或陷入僵局,沉默不语;或偏离轨道,过于热闹;或钻进死胡同,老在一个纠结上纠缠不清。这说明老师点拨的时机成熟了。
  俗话说:“理不点不明,灯不拨不亮。”课堂点拨是门艺术,点要点到“当口”上,“拨”到拨到关键处,恰到好处、独具匠心的点拨,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豁然开朗,达到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审时度势的及时引导和点拨,要正确把握好指导的“度”。 当学生的自主学习偏离了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引领学生回归“大道”,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保驾护航;当学生在学习难点徘徊不前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给予援助、化解疑难,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当课堂讨论出现“新情况”时,教师要以敏锐的目光发现问题,寻找典型范例,以便在反馈讨论情况时以“典型范例”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作用。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将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一种过程。这种内化过程,需要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期刊
高考的特点是以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为标准的一次性选拔,这就使得临场发挥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总结临场解题策略,进行应试训练和心理辅导,已成为高考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运用数学高考临场解题策略,不仅可以预防各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合理丢分和计算失误及笔误,而且能运用科学的检索方法,建立神经联系,挖掘思维和知识的潜能,考出最佳成绩。  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
期刊
体育教学则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
期刊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远还没有定型。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我们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
期刊
在与新课标理念为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使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工具”就要运用,在运用中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而语文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组成。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利用好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教材与课外的读物),教会学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如何利用好教材与课外的读物?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的感受与做法如下:  一、利用好教
期刊
为了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教育部发布了课程改革的通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新的思想品德课堂探索就应运而生了。那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适应新课标下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下面就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例谈谈课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时,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先备教材,找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新课改对高中政治在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和精确阐述,呈现出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时代特征、重行动实践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应该
期刊
内容摘要: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设计。  关键词:数学课堂 价值 巧妙    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下面就数学课堂提问艺术,结合教育
期刊
内容提要:农村中学“学困生”日益增多,而激发“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初中物理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多种方法的“激”开发“学困生”的潜能,提高其自身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成功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关健词:激发 学困生 兴趣    升入八年级后,由于家庭影响、城乡教学装备水平差别,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学习,形成“学困生”。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