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政治新课改发展中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_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的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紧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作为中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新课改对高中政治在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做了详尽规定和精确阐述,呈现出重素质教育、重学生发展、重时代特征、重行动实践四个方面的特点,为政治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应该说,新课改解决了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然而在新旧教学模式交替变革的过程中,我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深深感到一些矫枉过正的倾向,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新课改的不利现象。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困境
  1、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理念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适宜的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领悟知识。但由于教师在理解上产生了偏差,把合作学习片面地理解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更有教师极端地认为既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那么只要学生自己学习就行了,有没有教师的教无所谓。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的理解为就是多向学生提几个问题,多留时间让学生看书。于是,分组、交流、讨论等形式充斥着整个课堂。更甚有的教师在短短一节课里安排过多的教学活动,一会儿讨论,一会儿表演,一会儿唱歌……有的教师一堂课竟让学生讨论近十次。这些课堂活动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在活动的设计、内容、安排上都随意而为,这些活动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背离了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指导思想。
  2、忽视课堂教学实效,教学形式和手段模式化。出于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许多政治课教师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情境的设置、视频音频的剪接、小品的表演、多媒体动画的引人……应有尽有,整个课堂声色并茂,热闹非凡。但由于教师对新教材内容缺乏深人透彻的剖析,以及对学生缺乏恰当引导和启发,重问题的预设而轻知识的生成,重媒体的表面功能而轻媒体深层功效,教学手段模式化,教学缺乏深度和理性思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
  3、评价标准单一,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在当前,有些地方的新课改是“换汤不换药”,尽管换了教材并增加了研究探讨性的学习方式,但很多教师依然采取了应试战术,各种考试形式层出不穷,学生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重要指标,过于强调了评价结果的重要性,这些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更违背了“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的教育观。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对策
  1、更新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力争全方位的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高中思想政治课就其本质而言,是一门智育与德育相统一的显性德育课程,这就要求政治教师以素质教育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摆正学生和教师的位置,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2、激活课堂:生命律动的大舞台。新课改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求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者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认为不管什么内容和情况,教师讲得愈少、甚至不讲,就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大错特错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做到既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二者不可偏废。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演示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选用不同的方法,但必须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例如讨论某个问题,首先,要确定讨论的内容,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当成课题;其次,要确定讨论方向,不能漫无边际,过于笼统;讨论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驾驭者、调控者,不能失控、脱离主题,这样才能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如在讲授《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课内容时,考虑到学生会提出“为什么各国之间的汇率不一样且经常会变动”这样的问题时,我就在备课的过程中预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课前准备,课堂研讨,最后我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学生感到都很满意,而且还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既排除了学生的疑问,又坚定了学生学习经济学的信念。
  3、学习研究:师生成长的助推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例如,我们在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节里的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时。我们就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情境。假设我们高一(8)班于2009年时成立一个水果有限公司,里面机构有营销部,市场调查部,董事会和附设一个水果加工厂等。同时把班级里的同学按组分为有营销部,市场调查部,董事会和水果加工厂等。本公司通过竟标承包了我们学校后山。2009年时,我们公司市场调查部通过调查发现龙眼很值钱一斤可以卖30元,这时候各个部门的反映,和最终董事会的决策。以及当2010年时出现新的龙眼价格很低廉,而市场上很多大公司要生产水果汁时,这时候各个部门又有怎样的反映,和最终董事会又有怎样的决策。通过这个情境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最终让学生认识到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三个影响。
  4、着眼生活:学生在快乐学习中个性成长。新课改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具体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观察、分析、对比、思考、联想等思维活动和操作训练,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学习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生活有关价格变动的影响时,我首先拿出材料,亮出大标题《家电市场上演“四国大战”》,并且说出几组商品的价格:1元的单眼灶具、7元的电话机、98元的DVD、198元的MP3、399元的21寸纯平彩电。顿时,教室里的氛围活跃起来了,正在大家感到不可思义时,我乘势引导他们阅读课本并用课文的有关知识分析解释个中的种种现象。这节课也由此渐入佳境。这样的教学实践,能使学生真正成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课堂主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寻求突破:构建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评价应坚持“多维度”标准,从不同的视角、层面进行评价。学校应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科学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切实改变以往片面的做法,要全面、客观地记录描述高中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可以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沟通、合作、表达能力,搜索与筛选社会信息、辨识社会现象、透视社会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等”给予适当的合理的评价。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是有根据、有基础的,但过程是复杂的、系统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应做到学习到位、思想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保障到位和措施到位;高中新课程改革应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校为本、科研引领、分类指导、循序渐进和扎实推进的原则;高中新课程改革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控制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可承受的程度;高中新课程改革要以辩证的思想去认识和处理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让我们一起努力把!
其他文献
提问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思考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借以接受学生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提问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教师设计问题时,既要考虑提问的目的和内容,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以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设计提问  这种提问的设计,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已有
期刊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感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中学的思想品德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利用课文教材时,必须对课文内容融汇贯通,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
期刊
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实现新转变,由重知识传播向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学内容选择向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本着这个理念,我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安排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3节第一课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收集信息,将得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的一种过程。这种内化过程,需要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期刊
高考的特点是以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为标准的一次性选拔,这就使得临场发挥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和总结临场解题策略,进行应试训练和心理辅导,已成为高考辅导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运用数学高考临场解题策略,不仅可以预防各种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合理丢分和计算失误及笔误,而且能运用科学的检索方法,建立神经联系,挖掘思维和知识的潜能,考出最佳成绩。  一、调理大脑思绪,提前进入数学情境  考前要摒弃杂念,排除干扰思绪,使大
期刊
体育教学则是按照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效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这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体育课教学主要以室外课为主,它是以身体和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项特殊活动,在活动中除要教给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外,同时还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体育娱乐活
期刊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远还没有定型。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我们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
期刊
在与新课标理念为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下面就针对初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使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工具”就要运用,在运用中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而语文能力是由听、说、读、写四大能力组成。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利用好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教材与课外的读物),教会学生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如何利用好教材与课外的读物?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的感受与做法如下:  一、利用好教
期刊
为了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教育部发布了课程改革的通知。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新的思想品德课堂探索就应运而生了。那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适应新课标下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下面就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例谈谈课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  一、课前准备  在课前准备时,我结合新课程标准先备教材,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