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傲慢与偏见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有人得了癌症,怎么办?
  原以为遥不可及的癌症突然从天而降,自然乱了手脚,但“乱中有序”:先奔外科,看能不能切;再奔肿瘤内科,看要不要化疗。但人们对放疗的印象却仅是“放射线危险”。这是医患专业知识不对称造成的误区。?
  不知者无罪,但不知者遭罪!挨了一刀,脏器切掉一块还不算完,化疗一两个疗程“试试看”,罪照受,钱照花,肿瘤照长,最后才轮到放疗科“姑息治疗”。以影像技术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为“制导系统”、伽玛刀等设备为“巡航导弹”的现代放疗竟被用作“姑息”!
  我是放疗科大夫,每次查房总会遭遇几个患者“抱怨”:“你们宣传不到位啊,我们都不知道放疗可以治癌,以前只听说放射线致癌!你们的低调害我们走了多少弯路啊?!”癌症患者走弯路,源于癌症治疗的傲慢与偏见。
  
  手术常遭遇“下不去手”的尴尬
  
  癌症无所不侵,从颅内到全身各个部位和各个脏器都有可能发生。癌细胞生性贪婪,表现为无限增殖;行为勇猛,表现为浸润生长;心怀狡诈,潜伏性强,表现为全身转移。
  如果把治癌过程比作战争,那么手术刀便是“冷兵器”——大刀、阔斧、锐剑、长矛。手术切除癌肿的过程和结果,就像把敌人大卸八块一样大快人心。以手术为主导的“漫漫治癌路”延续了100多年,“深入人心”也“深得人心”。然而,长期处于“龙头老大”地位的手术刀常遭遇“下不去手”的尴尬——癌细胞侵犯血管时怎么切?肿瘤生长在重要器官和特殊管道部位时怎么切?肿瘤生长在复杂解剖部位和重要功能部位时怎么切?年纪较大的和相当一部分有内科疾病的癌症患者不能承受怎么办?勉为其难手术,换来半年复发转移,那么挨一刀的意义又何在?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常规放疗不给力
  
  放射治疗为治疗肿瘤而诞生,发展了100多年,大体可分为“跑龙套”的初级放疗时代、“配角”的常规放疗时代和“主角”的现代放疗时代。
  多数人对常规放疗心有余悸,对放疗并发症的印象颇深。常规放疗“不给力”的原因有三:一是影像诊断和定位技术落后,靶区显示不清、定位不准。二是放疗设备和治疗技术落后,无法实施大剂量聚焦,而采用二维平面大面积照射,因过多的正常组织在照射范围内而不敢提高剂量。三是剂量分割模式不合理,分次剂量低,治疗时间长,杀伤效率低;而且“平均主义”——不论部位和肿瘤类型均采用统一模式,不论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均采用同一剂量,不论肿瘤体积大小均采用同一剂量。常规放疗“不给力”的结果是:疗效一般,毒副作用大,不能根治多数早期肿瘤,多用于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或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使得常规放疗身陷看不清、射程短、能量低、疗效差、反应大等局限,身处治癌战争中的“火炮时代”。
  
  现代放疗技术转型为 “治癌导弹部队”
  
  俗话说“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科技发展带动医学进步,癌症治疗进入现代放疗时代!在这场“现代治癌战争”中,现代放疗扮演“导弹部队”的角色。影像诊断和定位验证技术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正确发现并精确锁定目标;计算机系统如“制导系统”,准确打击目标;伽玛刀等多种能量装置如“巡航导弹”,彻底摧毁目标。
  在各种原发性和转移性的实质器官肿瘤中,鼻咽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选择现代放疗,可获得更高的生存率和更好的生存质量。而对于那些常规放疗效果不好的肿瘤,如肺癌、肝癌、胰腺癌,及其转移癌,在合适的时间采用现代放疗,病人有望获得长期生存。
  
  现代放疗与手术“并驾齐驱”
  
  如今,现代放疗已和手术“并驾齐驱”,一是地位上的平等,二是功能上的互补。当手术刀有“禁手”时,伽玛刀(X刀)却可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血管对放射线的受量较高,杀灭肿瘤的剂量不足以损伤相邻的血管。而当肿瘤浸润血管或者生长在血管附近时,无形的伽玛刀比有形的手术刀更安全。二是放射线无孔不入,不受肿瘤生长部位的限制。手术暴露困难、解剖部位复杂和重要功能区是手术刀的禁区,却不是伽玛刀的禁忌。三是局部手段可实现全身治疗。伽玛刀虽与手术同为局部治疗手段,手术对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无能为力,而伽玛刀可对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实行“定点清除,斩首行动”,当全身病灶较多时,可同时或分批、分期治疗。四是无创伤,对全身影响小,身体条件差的患者也能耐受。年纪大和有长期慢性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却可耐受伽玛刀治疗。
  
  癌症治疗的傲慢与偏见
  
  癌症患者走弯路,甚至最后走到绝路,与癌症治疗的傲慢与偏见脱不了干系。
  一些外科医生认为放疗只适合做中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而不了解现代放疗的优势是治疗早期肿瘤效果更好,创伤更小。例如,某些医生发现一位高龄的早期肺癌患者时,首先想方设法推荐手术,当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时,便让患者去吃中药,而不推荐放疗。
  是什么造成了癌症治疗的傲慢与偏见?这得追溯到教育!不得不说,我们很多医生对放疗的认识还停留在常规放疗阶段,与现代放疗隔着“时差”,所以他们会向患者传递“放疗副作用大”,“XX肿瘤对放射线不敏感”等不专业信息。而医科类大学本科期间的教科书对现代放疗轻描淡写,而且没有现代放疗的专业课程。
  让我们摒弃癌症治疗的傲慢与偏见吧!动用一切力量,对付癌症这个共同的敌人。
  
  专家简介:
  夏廷毅,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主任医师,兼解放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全军放疗中心主任;日本大学放射学博士、博士后导师;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空军总医院放疗科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解放军总医院放疗科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其他文献
脂肪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它是爱美之人最想甩掉的“累赘”,也是保护人体脏器、保证人体健康的必需品。虽然人体离不开脂肪的存在,但是过量的脂肪堆积则会导致人体罹患其他疾病,对于脂肪含量超标的人群,科学的减脂就成为首要任务。  在科学减脂的众多方法中,有氧运动是最有效也是最健康的一种方式。因为它可以将多余的脂肪消耗,同时增加适量的肌肉比例,从而达到健康减脂的目的。  但是,当你因为体重秤上数字的减少而
400年前,人类便开始探索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这一取之不歇的清洁能源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光电转换。光电转换就是在地面或其他开阔地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并通过控制器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可利用的交流电或直流电,也可以先把电放入蓄电池储存起来再利用。但是由于受大气层的影响,地面上太阳光能量密度比较低,目前应用的太阳能板的效率只有1/10~1/5,而且光电转
我家开小卖部,妈妈经常会让我清点硬币数,壹角、伍角、壹圆的硬币一大堆,数起来真麻烦!用什么方法能快速地清点硬币数呢?我每天盯着硬币不停地想,一个办法都没有想出来。  秋天,奶奶用筛子筛豆子,豆粒从筛眼中一个个滚落下去,比豆粒大的豆荚被隔在了筛中。如果根据硬币直径大小的不同,壹圆的硬币大一些,伍角与壹角的硬币小一些,能不能也像筛豆子一样把小一点的硬币筛下去,大一点的硬币挡在上面呢?  我找来比壹角硬
在推崇健康饮食和有机食品的新时代,罐头自然被认为是不健康的食物。但是,它的方便和美味却是难以代替的。方便就不必说了,罐头的美味也是大家不得不承认的,就算是自家焖煮的红烧扣肉,也不及罐头红烧扣肉的那份软嫩口感,连骨头都是酥香味浓……  市场上的罐头多不胜数,但在大家心目中,始终认为罐头是没有营养的食品,而且为了保存,一定放入很多防腐剂。这种看法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罐头的神秘面纱。  两百多年前
春涧  总想梦回唐朝  雍容华贵的气度里  怀人也是那样笃定  梨花勾勒出山的胸怀  流云因此有了气度  溪水漫涨  却带不走半点空翠  感喟大地的繁盛  惦念晨光之熹微  季节的盛衰花的枯荣  尽在隔山鸟啼声中  空灵圆润没有伤感  未及相携已满袖松风  更邂逅了谷中花香  听泉  泉水潺湲  泠泠滴响  昼夜在耳语  积雪脱俗模样  闪耀着冬的念想  谷中或有人语  点缀意境  虚无缥缈间  
是什么,难道是我的口哨声?嘘嘘嘘~~~~~
中国有句俗语:“笑一笑,十年少。”而外国科学家也经研究证实,每天笑15分钟可以达到有氧运动的功效,虽说如此,该做的运动还是偷不得懒的。  Laughter is good for the heart because it prolongs life while depress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an early death, according to two new
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捷、通畅。但是,相关心理学的研究却发现,在互联网即时轻松的表象下,掩藏着人们的沮丧危机。  Internet use appears to cause a declin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cording to research at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申霞艳:很高兴能够坐在一起严肃地聊聊文学,对你的创作我比较熟悉,你的长篇都是我们花城出版社出的,有些中篇我还看过电子版。关于如何走上文学道路,你在其他地方已经谈得多了。我更愿意去了解你这些年的写作路径,从年谱上梳理,长篇从《抓痒》《大势》到《移民》有不变的内核,就是你对精神性的追求;也有变化,有一个作家不断成长、逐渐开阔的过程,这里面是否存在你自己内在的一个写作规划?  陈希我:我不是个有规划的人
列队爬行的毛虫通常会一个接着一个地排成长长的队伍,蜷曲前进。有一次,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把一群这样的毛虫引到了一个大花盆的边沿上,结果队伍中领头的那只毛虫追上了在队伍中排最后的那只毛虫,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圆圈。  纯粹出于习惯,当然还有本能,这一圈毛虫绕着花盆爬行了七天七夜,直到它们精疲力竭、饥饿至死。在不远处就有显而易见的充足食物,但由于食物在圆圈的范围之外,毛虫们只能沿着固有的路线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