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下面从三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探索与认识。
  一、创设和谐、民主教学氛围,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说:“创新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需要给他们宽松的空间。在课堂上既不能受清规戒律的束缚,也不应受到权威的压抑。教师与学生在师生平等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还学生学习主体,教育主体地位。教师要以对话人角度出现。所以在教学中我淡化课程目标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尊敬学生的观点、问题、表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形成学生之间,教师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
  我在教《羚羊木雕》一文中,我以“孰是孰非”为辩题展开与学生的“唇枪舌战”,与学生融为一体,吸引众多的学生参予,学生从“友谊与金钱”“家长与孩子的不平等”等多角度,引名言、举典例,话题不断扩展、丰富、有的学生联系中国教育方式,成人的功利思想等一高度上认识问题。在思辨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不断创设出火花,师生的对话中完成了课文主题理解。课堂不再是权威,而是培植学生创新意识的园地。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动力
  创新学习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问题出自于怀疑,只有质疑才能求异,才能另辟蹊径勇于创新。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于无中生有,由有中生新。
  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过程是:由问——敢问——善问的过程。要让学生有问,就要给足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课前,我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把握初读体验,提出问题。开始,学生只在文章的字词表面上设疑,所提问题要么无关痛痒,要么脱离文章,甚至有点“傻”。这时我特别鼓励学生“敢问”精神,悉心爱护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的积极性。最后是耐心指导学生“善问”,“善问”是会学的关键。要指导学生深入到篇章中,把作者感受与自我体验结合起来,逐步诱导,经过长期训练,掌握这把金钥匙,具备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具体方法是:
  1、范文引路。教师向学生展示教师发现的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迁移转换到他们自已的阅读中去。
  2、引导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注重整体把握,从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处发现问题,在知识的比较与联系中发现问题,从文章的预习提示、训练目标、课后练习中去发现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全面辩证的思考问题,在相互研讨中,用新的思路对问题分析研究,让学生能从个别看到一般,从现象透视本质,从而使思维变得灵活而富有创造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问题意识”就是创新意识,他是创造的驱动力,他是创新精神的激活体和催化剂。
  三、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对问题做出不同寻常的反应,且思维方法,见解与众不同,惟我独有。如何培养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尤其要重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训练,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比较,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对自然的观察,对人物的观察,对社会的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宗璞在那一树紫藤中发现了生命的不竭动力,朱自清在春风的细雨中发现了无穷的创造力,安徒生在丑小鸭中发现了自我,发现了形形色色人,吴敬梓在范进中举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2、借助想象和联想,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从某一个触点出发,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把原来未曾想到的有关联的内容联成网络,从一定角度出发进行思维,从而提炼出新意。如《伤仲永》一文,结合课后练习题“由方仲永想到的……”学生由自身想到中外名人成才经历,想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等等广征博引,角度翻新,一石激起千层浪。教读《天上街市》时,面对星空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思接千载,神游八极,想到古诗中借月抒写离情许多名篇;想到许多优美的乐曲,如理查德演奏《星空》;想到今天人们太空中探索的壮举。发散性思维是学生思想活跃,不时闪现出迸发力,创造力。
  3、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突破束缚,独辟蹊径,大胆求异。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问题,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不满足于课本或教师的现成结论,敢于质疑权威,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视觉去思考和想象,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求异,就是求新,避免作文“千佛一面”传统老套。例如学生们写《雪》都突出雪的纯洁。有一名同学大胆的书写“雪的虚伪”,它掩盖事情真伪,以一副假面具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经不起阳光的普照……“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多角度求异,写出很多虽幼稚但有创意的佳作。最后要引导学生克服思维的惰性,培养独立进取的创造精神,经得起挫折和失败。
  教师要注重个体的差异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但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切不可顾此失彼。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有创新的可能,同时也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活学活用。创造,是生命之美的主旋律和最强音。进入现代社会,创新学习的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作是一种必要的能力。我相信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方法,以人为本,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挖掘学生的潜力,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一定会开辟教学新园地,培植希望的种子,结出绚丽奇葩。正是“满园春色竞芬芳,不拘一格创人才”!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冥思苦想、无话可说的情况。而这也常常困扰着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生活积累、语言积累和文化积累的浅薄所致。而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篇如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耀眼的奇葩,它沉积了中化文化的精粹,以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不仅给我们以人文精神的陶冶,而且也丰富了今天的语文课堂,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将古典诗词纳入学生作文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之一。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精心选编的严肃音乐,对一些以热衷流行音乐成为时尚的高中学生们来说,却往往感到没意思或听不懂,缺乏欣赏兴趣,这对提高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对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音乐教学;严肃音乐;欣赏;兴趣;培养方法    目前,许多学生对教材中选入的严肃音乐,欣赏兴趣普遍不高,这对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
期刊
一、以“揭趣”为前提,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过程  1、用故事导入新授内容。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一上课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神算“小精灵”吗?一天,“小精灵”去小明家玩,见他正在做一道题:1800÷25=?“小精灵”看了后马上答道:比值等于72.小明用约分方法果真也是这个得数,他惊讶极了,问道“你怎么会这么快知道得数呢?”“小精灵”笑着说:“我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质呀
期刊
摘 要:有些刚进入高中的学生由于受到初中教师的教法,自身的学法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不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兴趣减弱,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高一化学;学习困难;解决措施    高一是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如何,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深造和未来的发展,所以化学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并拿出有效的对策,促进学生
期刊
摘 要:敢于表达,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构建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乐于表达,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创设入境、入情、入理的情境,让学生能愉快地有感而发。善于表达,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要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有关技能。  关键词:表达;氛围;情境;技能    新课程改革提倡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课堂要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  一、教材中心的提炼技巧  备课前,应该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蜻蜓点水的结果只能是浅辄止。下面介绍几种提炼中心的主要方法:  1、题目分析法  一篇文章的题目常能反映该篇文章的重点和中心之所在。分析题目的含义(当然要结合课文内容),尤其
期刊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文章阐述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实验;培养;科学;兴趣;动手能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必须突破传统的
期刊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叙事说理描写说明,如果语言不形象不生动不准确再好的内容也要受到影响了。现就几种使语言形象的常用方法做一简要分析论述。  一、描写法  或细描细绘,或简笔勾勒。  写景状物,或高山远水奇峰秀木,或小桥流水春花秋叶;写人则穷形尽相,抓住动作细节,捕捉神情态度,男刚女柔;叙事则或细腻含蓄委婉,或简练率直通达痛快;抒情则或洪流激荡,或细雨依依。笔到意随,饱满生辉。  例如:“夜间,整个
期刊
摘 要: 内燃机是一种耗气机械,因为燃油需要与空气混合才能完成燃气冲程。空燃比达到某一值后,再增加燃油,不会产生更多的功率,超过空燃比极限后,增加供油只会造成燃油消耗量增加、废气温度升高,缩短柴油机寿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涡轮增压器出现了,向发动机提供压缩空气。针对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加器的使用和维护,从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入手,提出了装配、使用、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常见的故障进行分析和排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