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罗伯特·弗洛斯特是一位充满智慧诗人。他的诗清新自然,寓含哲理。文章试图从三方面分析他的诗作风格:言浅意深、矛盾的思考以及修辞的高超运用,从而挖掘其诗作背后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写作风格言浅意深矛盾的思考修辞的高超运用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田园诗人,他以描写新英格兰风土人情见长,一生中共出版了10多本诗集。他的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歌颂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鞭挞社会的阴暗,简朴的文风令人耳目一新,人们似乎找到了从喧嚣混乱的外界隐退的一方净土,呼吸到一阵清新的风。弗洛斯特的诗淡泊明快,亲切自然,也渗透着现代人的苦闷和忧患,更透出诗人的智慧,其质朴清新、富含哲理的诗篇和诗人和蔼睿智的圣哲形象最终使他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非官方的桂冠诗人”、“民族诗人”。
罗伯特·弗洛斯特在《论诗的形质》中说:“诗歌创造形象。这形象始于愉悦,终于智慧。”他说作诗的感情就像爱情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它是一种冲动的喜悦,随着诗的创作过程倾泻,最后水到渠成,“在对生命的一点澄清中结束”。诗的感情基调在一开始就已定下,一路走过,它会发现“有绝妙的东西在等待着它,在某个伤感却又包含智慧的语句里——就像饮酒歌那种悲欢交集的感觉”。弗洛斯特的诗正是如此。在他看来,一首诗起源于人的某种情感冲动……一种内心的喜悦或是一个经历;诗人一旦接受了这种冲动,就会产生对这一喜悦或对这一经历的充分理解,尽管这种理解可能是暂时的。弗罗斯特常常用田园式的描绘作为自己探索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手法。他认为人生是个谜,诗歌能帮助人们探索人生之谜,但尽管这样,诗歌也无法穷尽人生的真理。诗人有时以旁观者的身份,有时又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娓娓道来,不动声色,在诗的结尾才淡然点出谜底,使人恍然大悟,却又意犹未尽。
二弗罗斯特的诗风——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1言浅意深
弗罗斯特的许多诗貌似简单,实则蕴意深邃,需要仔细研读,反复推敲,才能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下面选择弗罗斯特的几首代表性的诗篇予以分析,探讨其运用简洁朴实的语言,以感悟人生的哲理。请欣赏他的诗《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的一开始把读者带到了清新的大自然中,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啊!诗人引读者进林中,跟着他踌躇徘徊,思前想后,最后,他告诉大家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艰难和挑战。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弗洛斯特擅长以具体明晰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和哲理。诗人把平常之路比喻成人生之路,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就是这最后的揭谜,让读者久久回味,扼腕叹服。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哲理性智慧:人生的道路必然面临无数的选择,一旦作出决定,它将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凡物皆可入诗”是弗洛斯特信奉的一条原则。弗洛斯特用农村和普通的事物,对精神现实作了简练而恰当的暗示。他的诗中的一景一物遍布在日常生活中。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从寻常中识别到不寻常。并用不寻常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柴堆》(The Wood-Pile)所描写的:阴冷的冬日,诗人漫步在沼泽地,陷入积雪,此时看见一只小鸟,捉迷藏似地在树林间跳来跳去,当小鸟跳到柴堆后面时,柴堆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这被人遗忘的柴堆,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无焰无烟,一心用腐朽的身体,去温暖那沼泽地。诗的题目是“柴堆”,所以重点描写的是柴堆,而诗人前面用了大段的文字去铺垫,其实他在铺陈一种情绪和意境。诗中的意象都被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沼泽地和积雪指混乱的社会,“小鸟”或许是诗神的化身,它引导诗人发现柴堆,令诗人猛然醒悟:柴堆的处境何尝不象他自己,他要象柴堆那样,虽无名无利,也要把自己奉献给诗。
2矛盾的思考
在弗罗斯特的诗中,读者能看到农村与城市、地域性与世界性、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矛盾。在他的眼中,宇宙是孤独可怕的,自然界是冷漠和残酷的,人类是渺小的。在《白桦树》(Birches)一诗中,诗人写到:
“地球是最适合爱生长的地方:/我不知道哪里还有更好的地方。/我想爬上白桦树,/从黑色的树枝爬上雪白的树干。/向着天国,/直到白桦树无法承载,/只能垂下树梢,/再放我下来。/上去和回来同样美好。”
这首诗巧妙地表达了人们想逃避现实却又必须面对现实的处境:现实固然丑陋,但不应该逃避;人们可作短暂的休息以振奋精神,重新面对现实,这表现对人生、对爱、对生活的真谛的追求。这是诗人的智慧对我们的一种启示。诗人含蓄地告诉读者:只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完美结合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诗人崇尚自然和谐,也意识到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他用最美的语言说出了最触动人心的内容。《雪夜林边驻足》(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ing Evening)是弗洛斯特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
“这是谁家的林子,/我想我知道,/虽说他的农舍却在村子那一头;/他不会看到我停留在这儿,/望着他的林子积雪有多厚。/我那小马一定会感到奇怪:/停留在这儿?/又没村舍在邻近/——夹在一座森林和一片冰湖之间,/在这一年中最昏暗的黄昏。/他摇了摇胸前的挂铃,/想问问到底有没有弄错。/此外只听得一阵微风吹过,/和一阵鹅毛似的雪片卷过。/树林真可爱,/幽暗而深远。/可是我还得赶赴一个约会,/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
初读这首诗给人以一种强烈的音画美和意境美。轻风舞雪,寂静的树林,叮当作响的马铃声传达着一份动人的幽深清远,诗歌达到音、像、义的和谐统一效果。读者不禁为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感动着…峰回路转,诗人戛然而止,声称自己不能久留,入睡前还有好多路要走。这首诗意味深长,他将“真相”隐藏在不断偏离的语义背后,惯用的象征手法增强了其诗歌的含蓄性和哲理性,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那片外表可爱的、本质黑暗幽深的林海象征着大自然的神秘,它对诗人有着无穷的诱惑,诗中的“我”很想走进丛林深处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沉醉于美的怀抱,忘却日常工作和职责,感受这片刻的宁静,但是他要信守对别人许下的诺言,不得不继续自己遥远的旅程。这一矛盾最终反映詩歌主题:人类的孤独、恐惧和渺小。读者不禁为诗人的哲理与智慧所折服。
3修辞的高超运用
弗洛斯特在《持久的象征》一文中说:“我发现我说了其他很多关于诗歌的话,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隐喻,指此物而说彼物,以此物来说彼物,那是秘而不渲的快乐……”请看他的《修墙》(Mending Wall):
“有一点什么,/它大概是不喜欢墙,/它使得墙脚下的冻地涨得隆起,/大白天的把墙头石块弄得纷纷落:/使得墙裂了缝,/二人并肩都走得过。/士绅们行猎时又是另一番糟蹋:/他们要掀开每块石头上的石头,/……为什么好篱笆造出好邻家?/是否指着,/有牛的人家?/可是我们此地又没有牛。/我在造墙之前。/先要弄个清楚,/圈进来的是什么,/圈出去的是什么,/并且我可能开罪的是些什么人家,/有一点什么,/它不喜欢墙,/它要推倒它。
我可以对他说这是‘鬼’。/但严格说也不是鬼。/我想这事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吧。/我看见他在那里,/搬一块石头,/两手紧抓着石头的上端,/像一个旧石器时代的武装的野蛮人。/我觉得他是在黑暗中摸索,/这黑暗不仅是来自深林与树荫。/他不肯探究他父亲传给他的格言,/他想到这句格言,/便如此的喜欢,/于是再说一遍,/‘好篱笆造出好邻家’”。
这首诗用幽默的笔调,叙述平实如话家常。诗人借助修墙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刻画出现代人之间的关系。作品通过巧妙的隐喻表现主题,“墙”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一种不喜欢墙的东西”与“好篱笆才有好邻居”。事实上,诗人并不支持任何一种观点,似乎只想告诉读者,生活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人与人之间仍需要“墙”这种边界标志,“墙”是人类存在最本质的东西。随着机器大工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人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逐步加深,人际之间难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人际关系出现过错,使人们产生隔阂,使人们变得生疏。“墙”的喻意明显而深刻,“好篱笆造出好邻家”更是哲理性地反映出当时的人际关系。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挖掘出深刻的生活内涵。
弗罗斯特创作生涯中最优美的十四行诗《丝织帐篷》(The Silken Tent)是弗罗斯特诗性思维成熟的标志,他把叙述提升到象征层面并拓展其思想内涵,同时又把象征降低到叙述层面并赋予了亲和感。如《丝织帐篷》:
“她宛若原野上的一顶丝织帐篷,/当夏日正午时一陈和煦的柔风吹干露珠,/根根牵绳变得温和,/它便会在绳索怀中悠悠地晃动,/而它中央那根雪杉木的支撑柱,/它那伸向无垠天空的高高篷顶,/那显示出它灵魂之自信的篷顶,/似乎对每根拉索牵绳都不欠情,/仿佛它并不受绳索控制,/而是由无数爱慕和期盼的丝带松松地与周围世界之万物连在一起,/只有当某一根丝带被夏日柔风一时的任性呈强轻轻拉紧之时,/它才会感到最轻微的一丝束缚。”
这首优美的十四行诗以一位优雅的女性开首,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丝织帐篷”和“和煦的柔风”无不表现了女性的温婉。这首诗一开始给读者以柔美的印象;而接下来读者似乎察觉到了诗的更深一层含义:诗人借助帐篷的纵横力量,揭示了女性外秀内慧、女性和自然、人类和环境的和谐统一。诗人阐释了“爱和思想”的和谐统一性,不仅强调“爱和思想”能浑然互化,而且指出了两者周流融合的途径和力量。弗罗斯特在一气呵成的叙事模式中,运用古老神秘、底蕴丰厚的隐喻,赋予普通“帐篷”喷薄昂然的生命精神;在这蕴蓄着宇宙节律、显示着蔚然生机的生命中,以“爱慕和思想”为生命纽带,净化生命,提升审美意境;以“灵魂之自信”为精神核心,提升灵性,实现本真的生命复归和灵魂止栖,对“爱和思想”的关系作了睿智的哲理性思考。
三结语
“作者不含着泪写,读者就不会含着泪读”。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品更难引起别人的共鸣。写的人既然没有惊喜,读的人也绝不会觉得有趣。“对我而言,那最初的愉悦就是突然间回忆起似曾相识的东西而感到的惊喜。”弗洛斯特的诗先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然后一步步地,娓娓道来,读者并没有觉察诗人的意图,所以结尾总是出人意料,让人思考,使人意犹未尽。弗洛斯特不愧是一位诗哲,因为他的诗总能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参考文献:
[1] Robert Fros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INC.1962.
[2] Richard Poirier:Robert Frost:The Work of Know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3] 方平:《一条未走的路——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欣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作者简介:李少伟,女,1974—,河北省臨漳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工作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关键词:写作风格言浅意深矛盾的思考修辞的高超运用
中图分类号:I106.3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田园诗人,他以描写新英格兰风土人情见长,一生中共出版了10多本诗集。他的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他歌颂大自然的美丽风光,鞭挞社会的阴暗,简朴的文风令人耳目一新,人们似乎找到了从喧嚣混乱的外界隐退的一方净土,呼吸到一阵清新的风。弗洛斯特的诗淡泊明快,亲切自然,也渗透着现代人的苦闷和忧患,更透出诗人的智慧,其质朴清新、富含哲理的诗篇和诗人和蔼睿智的圣哲形象最终使他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非官方的桂冠诗人”、“民族诗人”。
罗伯特·弗洛斯特在《论诗的形质》中说:“诗歌创造形象。这形象始于愉悦,终于智慧。”他说作诗的感情就像爱情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它是一种冲动的喜悦,随着诗的创作过程倾泻,最后水到渠成,“在对生命的一点澄清中结束”。诗的感情基调在一开始就已定下,一路走过,它会发现“有绝妙的东西在等待着它,在某个伤感却又包含智慧的语句里——就像饮酒歌那种悲欢交集的感觉”。弗洛斯特的诗正是如此。在他看来,一首诗起源于人的某种情感冲动……一种内心的喜悦或是一个经历;诗人一旦接受了这种冲动,就会产生对这一喜悦或对这一经历的充分理解,尽管这种理解可能是暂时的。弗罗斯特常常用田园式的描绘作为自己探索自然和人生意义的手法。他认为人生是个谜,诗歌能帮助人们探索人生之谜,但尽管这样,诗歌也无法穷尽人生的真理。诗人有时以旁观者的身份,有时又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娓娓道来,不动声色,在诗的结尾才淡然点出谜底,使人恍然大悟,却又意犹未尽。
二弗罗斯特的诗风——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1言浅意深
弗罗斯特的许多诗貌似简单,实则蕴意深邃,需要仔细研读,反复推敲,才能挖掘其丰富的内涵。下面选择弗罗斯特的几首代表性的诗篇予以分析,探讨其运用简洁朴实的语言,以感悟人生的哲理。请欣赏他的诗《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的一开始把读者带到了清新的大自然中,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很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一条;而一旦选定了一条,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啊!诗人引读者进林中,跟着他踌躇徘徊,思前想后,最后,他告诉大家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艰难和挑战。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弗洛斯特擅长以具体明晰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和哲理。诗人把平常之路比喻成人生之路,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就是这最后的揭谜,让读者久久回味,扼腕叹服。这首诗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哲理性智慧:人生的道路必然面临无数的选择,一旦作出决定,它将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凡物皆可入诗”是弗洛斯特信奉的一条原则。弗洛斯特用农村和普通的事物,对精神现实作了简练而恰当的暗示。他的诗中的一景一物遍布在日常生活中。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从寻常中识别到不寻常。并用不寻常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柴堆》(The Wood-Pile)所描写的:阴冷的冬日,诗人漫步在沼泽地,陷入积雪,此时看见一只小鸟,捉迷藏似地在树林间跳来跳去,当小鸟跳到柴堆后面时,柴堆引起了诗人的注意。这被人遗忘的柴堆,默默地燃烧着自己,无焰无烟,一心用腐朽的身体,去温暖那沼泽地。诗的题目是“柴堆”,所以重点描写的是柴堆,而诗人前面用了大段的文字去铺垫,其实他在铺陈一种情绪和意境。诗中的意象都被运用了隐喻的手法。沼泽地和积雪指混乱的社会,“小鸟”或许是诗神的化身,它引导诗人发现柴堆,令诗人猛然醒悟:柴堆的处境何尝不象他自己,他要象柴堆那样,虽无名无利,也要把自己奉献给诗。
2矛盾的思考
在弗罗斯特的诗中,读者能看到农村与城市、地域性与世界性、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矛盾。在他的眼中,宇宙是孤独可怕的,自然界是冷漠和残酷的,人类是渺小的。在《白桦树》(Birches)一诗中,诗人写到:
“地球是最适合爱生长的地方:/我不知道哪里还有更好的地方。/我想爬上白桦树,/从黑色的树枝爬上雪白的树干。/向着天国,/直到白桦树无法承载,/只能垂下树梢,/再放我下来。/上去和回来同样美好。”
这首诗巧妙地表达了人们想逃避现实却又必须面对现实的处境:现实固然丑陋,但不应该逃避;人们可作短暂的休息以振奋精神,重新面对现实,这表现对人生、对爱、对生活的真谛的追求。这是诗人的智慧对我们的一种启示。诗人含蓄地告诉读者:只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完美结合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诗人崇尚自然和谐,也意识到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他用最美的语言说出了最触动人心的内容。《雪夜林边驻足》(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ing Evening)是弗洛斯特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诗:
“这是谁家的林子,/我想我知道,/虽说他的农舍却在村子那一头;/他不会看到我停留在这儿,/望着他的林子积雪有多厚。/我那小马一定会感到奇怪:/停留在这儿?/又没村舍在邻近/——夹在一座森林和一片冰湖之间,/在这一年中最昏暗的黄昏。/他摇了摇胸前的挂铃,/想问问到底有没有弄错。/此外只听得一阵微风吹过,/和一阵鹅毛似的雪片卷过。/树林真可爱,/幽暗而深远。/可是我还得赶赴一个约会,/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还得赶好多里路才能安睡。”
初读这首诗给人以一种强烈的音画美和意境美。轻风舞雪,寂静的树林,叮当作响的马铃声传达着一份动人的幽深清远,诗歌达到音、像、义的和谐统一效果。读者不禁为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感动着…峰回路转,诗人戛然而止,声称自己不能久留,入睡前还有好多路要走。这首诗意味深长,他将“真相”隐藏在不断偏离的语义背后,惯用的象征手法增强了其诗歌的含蓄性和哲理性,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那片外表可爱的、本质黑暗幽深的林海象征着大自然的神秘,它对诗人有着无穷的诱惑,诗中的“我”很想走进丛林深处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沉醉于美的怀抱,忘却日常工作和职责,感受这片刻的宁静,但是他要信守对别人许下的诺言,不得不继续自己遥远的旅程。这一矛盾最终反映詩歌主题:人类的孤独、恐惧和渺小。读者不禁为诗人的哲理与智慧所折服。
3修辞的高超运用
弗洛斯特在《持久的象征》一文中说:“我发现我说了其他很多关于诗歌的话,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是隐喻,指此物而说彼物,以此物来说彼物,那是秘而不渲的快乐……”请看他的《修墙》(Mending Wall):
“有一点什么,/它大概是不喜欢墙,/它使得墙脚下的冻地涨得隆起,/大白天的把墙头石块弄得纷纷落:/使得墙裂了缝,/二人并肩都走得过。/士绅们行猎时又是另一番糟蹋:/他们要掀开每块石头上的石头,/……为什么好篱笆造出好邻家?/是否指着,/有牛的人家?/可是我们此地又没有牛。/我在造墙之前。/先要弄个清楚,/圈进来的是什么,/圈出去的是什么,/并且我可能开罪的是些什么人家,/有一点什么,/它不喜欢墙,/它要推倒它。
我可以对他说这是‘鬼’。/但严格说也不是鬼。/我想这事还是,/由他自己决定吧。/我看见他在那里,/搬一块石头,/两手紧抓着石头的上端,/像一个旧石器时代的武装的野蛮人。/我觉得他是在黑暗中摸索,/这黑暗不仅是来自深林与树荫。/他不肯探究他父亲传给他的格言,/他想到这句格言,/便如此的喜欢,/于是再说一遍,/‘好篱笆造出好邻家’”。
这首诗用幽默的笔调,叙述平实如话家常。诗人借助修墙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刻画出现代人之间的关系。作品通过巧妙的隐喻表现主题,“墙”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矛盾。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一种不喜欢墙的东西”与“好篱笆才有好邻居”。事实上,诗人并不支持任何一种观点,似乎只想告诉读者,生活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沟通,人与人之间仍需要“墙”这种边界标志,“墙”是人类存在最本质的东西。随着机器大工业和现代文明的发展,现代人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逐步加深,人际之间难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人际关系出现过错,使人们产生隔阂,使人们变得生疏。“墙”的喻意明显而深刻,“好篱笆造出好邻家”更是哲理性地反映出当时的人际关系。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挖掘出深刻的生活内涵。
弗罗斯特创作生涯中最优美的十四行诗《丝织帐篷》(The Silken Tent)是弗罗斯特诗性思维成熟的标志,他把叙述提升到象征层面并拓展其思想内涵,同时又把象征降低到叙述层面并赋予了亲和感。如《丝织帐篷》:
“她宛若原野上的一顶丝织帐篷,/当夏日正午时一陈和煦的柔风吹干露珠,/根根牵绳变得温和,/它便会在绳索怀中悠悠地晃动,/而它中央那根雪杉木的支撑柱,/它那伸向无垠天空的高高篷顶,/那显示出它灵魂之自信的篷顶,/似乎对每根拉索牵绳都不欠情,/仿佛它并不受绳索控制,/而是由无数爱慕和期盼的丝带松松地与周围世界之万物连在一起,/只有当某一根丝带被夏日柔风一时的任性呈强轻轻拉紧之时,/它才会感到最轻微的一丝束缚。”
这首优美的十四行诗以一位优雅的女性开首,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丝织帐篷”和“和煦的柔风”无不表现了女性的温婉。这首诗一开始给读者以柔美的印象;而接下来读者似乎察觉到了诗的更深一层含义:诗人借助帐篷的纵横力量,揭示了女性外秀内慧、女性和自然、人类和环境的和谐统一。诗人阐释了“爱和思想”的和谐统一性,不仅强调“爱和思想”能浑然互化,而且指出了两者周流融合的途径和力量。弗罗斯特在一气呵成的叙事模式中,运用古老神秘、底蕴丰厚的隐喻,赋予普通“帐篷”喷薄昂然的生命精神;在这蕴蓄着宇宙节律、显示着蔚然生机的生命中,以“爱慕和思想”为生命纽带,净化生命,提升审美意境;以“灵魂之自信”为精神核心,提升灵性,实现本真的生命复归和灵魂止栖,对“爱和思想”的关系作了睿智的哲理性思考。
三结语
“作者不含着泪写,读者就不会含着泪读”。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作品更难引起别人的共鸣。写的人既然没有惊喜,读的人也绝不会觉得有趣。“对我而言,那最初的愉悦就是突然间回忆起似曾相识的东西而感到的惊喜。”弗洛斯特的诗先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欣喜,然后一步步地,娓娓道来,读者并没有觉察诗人的意图,所以结尾总是出人意料,让人思考,使人意犹未尽。弗洛斯特不愧是一位诗哲,因为他的诗总能始于愉悦,终于智慧。
参考文献:
[1] Robert Frost: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INC.1962.
[2] Richard Poirier:Robert Frost:The Work of Know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3] 方平:《一条未走的路——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欣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作者简介:李少伟,女,1974—,河北省臨漳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工作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