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层校长眼中的教育问题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初、高中校长十六七年,对教育问题自然格外关注,对教育的现状也时有吐糟,近期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人民日报》、清华教授齐发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心生感慨,不吐不快。
  平心而论,时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沒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像现在这样几近“拼命”,但教育问题仍时不时成为社会的热点乃至焦点问题。谈中国的教育问题,许多人喜欢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背景下来看,比如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家长的素养等等,我们今天的教育局面的形成,和这些不能说没关系,也或者确有很大的关系。《人民日报》和清华教授对中国教育根本问题的归因也基本在此。
  但我以为把问题仅归结于此,不说本末倒置,至少有归因失当之嫌。如查理·芒格所说“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能有所作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归因高考制度以及家长素质确实是避重就轻、于事无补的。
  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客观评价,中国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改革力度都还是可圈可点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对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作出了具体规划,国务院专门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重视程度可谓空前,并集全国的智慧拿出了改革的时间表。即便如此,在利益多元的今天,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招生考试制度,无论哪种改革方案,总会有人满意有人反对,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想要一纸方案赢得所有人的认可已不现实,大家对高考的认识也已渐趋理性和科学,通过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来减轻学生负担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因此,把造成今天教育局面的板子完全打到高考上面来,是有失公允的,就像《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文中所说,今天在中国实行类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考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
  家长对教育的紧张和焦虑,社会对高考异乎寻常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对普通大众来说,他们的子女阶层流动和进身之阶从当前来看主要靠教育,靠高考这座独木桥,而在这方面,决定考什么、怎么考的宏观高考政策并不那么重要,只要朝着方向应对就可以了,但影响人们切身利益、造成焦虑的恰恰主要不是这种宏观的高考政策,而是微观具体的招生政策,在这方面是要颇费决策者思量的。既要考虑“先富起来”的阶层和地区,又要考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蛋糕”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就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问题,极易引发社会不满,也是民众焦虑的根源所在。因此,国家的高校招生,各地的高中招生和义务阶段以及幼儿园招生,不断地成为社会热点,同时也让各地领导颇为头疼。“高校减招”“中招滑档”“小升初择校大战”“幼儿园入学难”一次次登上媒体的头版头条,不断刺激人们紧绷的神经,增加人们的焦虑。
  教育问题不主要在高考,并不意味着和今天的教育部门没有关系。个人感觉,和教育部门的关系还是很大的,但问题根源可能不在政策本身,而主要在政策落实和执行层面。许多已经很合理的政策在落实层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执行不到位是出现今天这样问题教育局面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管控乏力,有法不依,政策不透明,执行不到位,使得教育乱象丛生。君不见,全国各地,新年未到,学校便铆足劲进行招生宣传了,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各种数字满天飞,教育素养不够、信息占有不对称的家长遇到这样的信息轰炸,岂能气定神闲?新媒体时代,各类机构趁乱进入,甚至有意制造乱象,和部分学校联手炮制虚假信息,加剧了家长的恐慌心理,制造混乱和恐慌者趁机渔利,赚了个盆满钵圆。招生乱,其他方面也是乱象丛生,为了减轻负担,各地均不同程度地推行过“减负令”,但多年下来,均遭遇不同程度的“减负困境”,学生负担则陷入年年减负、年年加码的怪圈;国家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择校,不允许考试,但多年来,择校、考试变着法儿大行其道……管理不力,信息不畅,执法不严,再加上有些学校教育者缺乏基本的教育修为,教育乱象愈演愈烈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学生是一考定终身,上级部门考核学校也是一考定音,时代已经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管理和考核还是唯考至上。学校的校长任命全由上级领导说了算,领导评价由高考说了算。每年中、高考成绩出来,几家欢乐几家愁,不少校长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乌纱帽”不保而两股战战,而每年因中、高考不力被免职的校长成为全体校长的“榜样”,即使幸免于难,那种战战兢兢的情形足以让校长下一学年伊始便开足马力“唯升学率马首是瞻”,本应按规律办学的校长在不少地方已成了应试教育的急先锋,课改、素质教育成为应试的“奴婢”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在这种背景下,除了焦虑,除了给孩子层层加码,广大无助的家长还能做什么?真正权威的信息,无从得知,正确的教育理念,无人普及,偶尔得之的权威信息,又无人遵守,在教育的乱象面前,守规矩的家长(包括学校和老师)最后只能是受害者。至此,教育的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闭合的链条,所有人坐在一列没有刹车的应试列车上狂奔。
  我不是教育悲观论的鼓吹者,刹车掌握在大家的手中,其中教育部门大有可为,我们已经乐观地看到;有的地方为让学校平心静气地做教育而正在推行高考的社会化报名,有的地方政府在用更加科学的方式管理教育和学校,不少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正试图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架起一座合适的桥梁,被焦虑裹挟的家长中亦不乏清醒者,这一切让迷惘的人们充满希冀:希望就在可以看到的不远的地方……
其他文献
那一天,是30年后的某一天。  蓝天白云,碧草青青,清风徐徐,书声朗朗,没有了围墙的束缚,却有着无形的守护,建筑设计融苏派风格与智能创新于一体,既有传统的典雅,亦有现代的气息……这是哪里?这是苏城的学校,这是30年后苏州教育的风景。  走近学校,传统的围墙从有形变成了无形,人脸智能识别技术让属于这个学校的师生才能顺利进入,保证了师生的安全,也打开了校园的风景。每天清晨,师生们走进校门,智能技术就如
期刊
清晨,在山路上散步,突然一股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侧身一看,一棵不大的槐树长在路边,一串串洁白的槐花,风铃般缀满枝头,格外惹眼。春风吹过,浓郁的馨香沁人肺腑,令人陶醉,儿时的记忆便浮云般涌现在脑海中。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年四月底,当长着荆棘的槐树盛开洁白的花朵,缺衣少食的农家便多了一样食物——槐花饼,是用玉米面和槐花做成的面饼。槐花饼既增加了蔬菜的营养,也补充了食粮的不足,只是没有树上槐花的
期刊
亲爱的依依:  很欣喜,在这杨柳依依的季节里遇见你。人生很有意思,每个人都会在所有人的盈盈微笑里,哭闹着到来,再在所有人的呜咽啜泣里,微笑着离开。我并不知道你的哭泣是悲伤还是过分的欣喜,也忘了自己来到这里时,内心是怎样的悲喜,但现在,我感谢你给我们全家带来的欢喜时刻。  忘了做一下自我介绍了,我叫龚天羽,接下来要担任你的爸爸,任期应该会是永远,旁边躺着的那位脸色苍白,无比虚弱,却向你投来胜似春风般
期刊
都说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话很对,但二性统一并非没有正副之分,语文教育也并非没有正副目的之分,矛盾的两个方面,总有一方居于主导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即有学者认为国文教學的目的应分“正(主)目的”和“副目的”,指出正目的在于“文字”也即“形式”方面,副目的却在于“内容”方面,二者虽分正副,却都不可偏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没再见过语文教育“正副”目的之说,但著名
期刊
走近五十,我想起如笋如芽的一十;想起如痴如梦的二十;想起踏勘而行的三十;想起梦想成真的四十,更想起养我育我的父母双亲。  我的十岁是在父亲肩挑背扛的汗滴中度过的。那年月,他们起早贪黑地挣工分,巴望年终多得几个钱,到头来,除去口粮钱、公共积累和欠款,所得无几,哪里敢奢望家里为我的十岁宴请亲朋热闹一番呢!我清楚地记得,生日那天下午,父亲从生产队里回来,顾不得掸去满身泥点,把我拢在怀里,用胡须戳戳我的脸
期刊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知识分子》杂志主编、清华大学鲁白教授的文章“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迅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其实,对于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声讨由来已久,对于这样一个看似平常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需要我们以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做一些深入的思考。如果一下子能找到问题的症结,那我国的教育就不会走到今天迷惘彷徨、举步维艰的境地了。  兴趣比成绩更重要  现在的教育
期刊
教师职业很高尚,教师工作很辛苦。做一名教师不难,当一位好教师就不容易了。不过,既然当了教师,就应力争做个好教师,以不辜负自己,也对得起社会。下面讲两个问题。  正确认识教育  今天是跟大家当面交流,而不是写学术论文,所以我不想给教育下一个枯燥的定义,只是谈谈我的理解。  教育是教书育人。育人的什么?育人的心,也就是唤醒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心灵中的什么?唤醒心灵中的善,使学生成为善良而有道德的人。这是
期刊
小学三年级,可是个不得了的年级,在这个级段里出现的人物,真叫人炫目,叫人不解。  高玉宝,上了三年学,写了一堆的作品。他因自己的学历而骄傲,当然也从来不会隐藏自己的学历浅短,更没有去混个什么野鸡的文凭。高先生为三年级学历争了光,添了彩。很多人会想,高玉宝学历要是很高的话,还真不知道水平高到什么地方呢。  中国有,外国也有,有一个外国人,叫高尔基,也是只上了三年级,作品也是一大堆。况且他的特别就在于
期刊
《人民日报》文章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我们自己”,清华教授提出“家长改变,中国教育问题才会根本上改变”,这样的言论既出,一种莫名的悲哀油然而生。  不可否认,教育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一直置顶于国人印象首页,口诛笔伐由来已久。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亦非空穴来风之谈。但谈论教育问题,我们绝不能离开国情环境和问题产生的土壤,凭空想像的所谓“真知灼见”,不论专家也好,还是主流媒体也好,都是“闭
期刊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一经发问,《人民日报》和清华教授鲁白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大到中国教育,小至家庭教育,根本问题,都是我们自己。  本期我们将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出發,邀请基层教育工作者从多方面剖析、解读教育问题,且看他们眼中的中国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