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以及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anyan09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血糖以及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尿糖检验,观察组实施血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检验的准确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血糖及尿糖均可检测,但血糖检测比尿糖检测更为准确。
  关键词:血糖;尿糖检验;糖尿病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然变成了流行性疾病[1]。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损伤,或两者均出现从而引发。血糖长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会引起各种组织,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并出现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检测成为工作重点。本研究分析血糖以及尿糖检验方式对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0.31±1.88)岁。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0.20±1.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尿糖检测,患者晨起7~8点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尿样,由检测人员使用尿糖试纸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血糖检测,抽取患者空腹状态和餐后2 h状态的1.5 ml静脉血,由检验人员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尿糖诊断标准:根据试纸颜色变化进行诊断,有6个维度:-;±;+;2+;3+;4+,+则为阳性。血糖诊断标准:空腹时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均可诊断为糖尿病。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检验准确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以及终生性疾病,一旦患有糖尿病,则终生都要控制病情。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以及血糖高、尿液里含有葡萄糖等,早期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或症状较轻。糖尿病病程久可能会引发多系统损伤,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衰退,严重者还会引发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及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病因均有不同,遗传及环境都可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见多发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早在2017年我国20~79岁人群中患有糖尿病人数为1.14亿左右,位于世界首位。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依据糖尿病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方式控制,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糖尿病是除肿瘤、冠心病之外对人类产生严重威胁的疾病。
  部分患者在糖尿病早期时未能发现或未能加以重视,导致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及早确诊糖尿病,能尽早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后期并发症发生几率。目前临床上确诊糖尿病疾病的方式有尿糖检测和血糖检测。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检测准确率为97.8%,高于尿糖检测的73.3%。表明血糖检测的准确显著高于尿糖检测。尿糖检测是简便易行、经济价廉的监测糖尿病控制状况的方法,但却存在诸多缺点,如只有血糖超过肾糖阈(180 mg/dl)时,才能从肾脏滤出并在小便内排泄,但当空腹测定时,虽血糖控制未达要求,但尿糖却为阴性。尿糖仅在控制高血糖时有一定帮助,而在低血糖时几乎没任何价值。尿糖增高是反映几小时前血糖水平,却无法反当时的血糖情况,尿糖还会包括更早滤出的糖,因而会在检测时引起差错。尿糖检测还会因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因素导致检测错误。而血糖检测则是通过测量血液中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来测量血糖,在这化学反应中,氧化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然后可测出过氧化氢含量的多少,得出血糖含量,从而检测出血糖数值。血糖仪每次测量的结果一般多少都会有点出入,但是都较为细微,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糖的检验方法的准确率高于糖尿的检测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血糖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其他文献
夏季是疾病多发季节,尤其是女性朋友极易诱发阴道炎。因阴道炎会引起女性不孕、影响生活质量、诱发其他疾病,怀孕女性甚至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女性朋友患有阴道炎后,要积极治疗和护理。在夏季要如何自我护理预防阴道炎?如何进行阴道炎的自我预防?具体阐述如下:  1阴道炎发病的原因  卫生护垫的原因。有些女性非经期也使用卫生护垫,每日一片,隔一天才更换。私处不仅不能保证干爽状态,还会使细菌在此处滋生。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检分诊与疫情防控的方法。方法:我院发热门诊自2020年1~12月在原有的预检分诊基础上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者进行初步筛查与防控,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加强发热门诊的消毒工作,增强疫情防控。分析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预检分诊的效果及疫情防控的情况。结果:发热门诊的预检分诊初共接待26522例,发热门诊2155例,疑似患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109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采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探究组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對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医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溃疡性穿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栾城人民医院外一科收治的胃溃疡性穿孔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临床恢复指标、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抽签法平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心绞痛发作时,含服消心痛片缓解疼痛症状,日常注重饮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行基础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70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基础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符合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于东阳市中医院治疗的68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开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给予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痔上黏膜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混合痔患者,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研究组行外剥内扎术联合痔上黏膜套扎术。对比两组肛门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肛门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腹泻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7月沭阳南关医院收治的52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手段分为基础干预组与临床干预组,每组2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干预组患者止泻平均时间(3.60±3.12)d、退烧平均时间(15.4±5.50) h,显著少于基础干预组的(5.49±2.93)d、(28.14±8.87) h(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利用温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腿疼痛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疼痛部位局部取穴及循经选穴,对皮肤消毒后施针,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