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血糖以及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尿糖检验,观察组实施血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检验的准确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血糖及尿糖均可检测,但血糖检测比尿糖检测更为准确。
关键词:血糖;尿糖检验;糖尿病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然变成了流行性疾病[1]。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损伤,或两者均出现从而引发。血糖长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会引起各种组织,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并出现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检测成为工作重点。本研究分析血糖以及尿糖检验方式对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0.31±1.88)岁。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0.20±1.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尿糖检测,患者晨起7~8点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尿样,由检测人员使用尿糖试纸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血糖检测,抽取患者空腹状态和餐后2 h状态的1.5 ml静脉血,由检验人员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尿糖诊断标准:根据试纸颜色变化进行诊断,有6个维度:-;±;+;2+;3+;4+,+则为阳性。血糖诊断标准:空腹时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均可诊断为糖尿病。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检验准确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以及终生性疾病,一旦患有糖尿病,则终生都要控制病情。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以及血糖高、尿液里含有葡萄糖等,早期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或症状较轻。糖尿病病程久可能会引发多系统损伤,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衰退,严重者还会引发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及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病因均有不同,遗传及环境都可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见多发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早在2017年我国20~79岁人群中患有糖尿病人数为1.14亿左右,位于世界首位。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依据糖尿病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方式控制,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糖尿病是除肿瘤、冠心病之外对人类产生严重威胁的疾病。
部分患者在糖尿病早期时未能发现或未能加以重视,导致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及早确诊糖尿病,能尽早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后期并发症发生几率。目前临床上确诊糖尿病疾病的方式有尿糖检测和血糖检测。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检测准确率为97.8%,高于尿糖检测的73.3%。表明血糖检测的准确显著高于尿糖检测。尿糖检测是简便易行、经济价廉的监测糖尿病控制状况的方法,但却存在诸多缺点,如只有血糖超过肾糖阈(180 mg/dl)时,才能从肾脏滤出并在小便内排泄,但当空腹测定时,虽血糖控制未达要求,但尿糖却为阴性。尿糖仅在控制高血糖时有一定帮助,而在低血糖时几乎没任何价值。尿糖增高是反映几小时前血糖水平,却无法反当时的血糖情况,尿糖还会包括更早滤出的糖,因而会在检测时引起差错。尿糖检测还会因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因素导致检测错误。而血糖检测则是通过测量血液中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来测量血糖,在这化学反应中,氧化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然后可测出过氧化氢含量的多少,得出血糖含量,从而检测出血糖数值。血糖仪每次测量的结果一般多少都会有点出入,但是都较为细微,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糖的检验方法的准确率高于糖尿的检测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血糖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关键词:血糖;尿糖检验;糖尿病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然变成了流行性疾病[1]。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损伤,或两者均出现从而引发。血糖长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会引起各种组织,尤其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慢性损害并出现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检测成为工作重点。本研究分析血糖以及尿糖检验方式对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1~65岁,平均年龄(50.31±1.88)岁。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0.20±1.9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尿糖检测,患者晨起7~8点空腹状态下,采集3 ml尿样,由检测人员使用尿糖试纸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血糖检测,抽取患者空腹状态和餐后2 h状态的1.5 ml静脉血,由检验人员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尿糖诊断标准:根据试纸颜色变化进行诊断,有6个维度:-;±;+;2+;3+;4+,+则为阳性。血糖诊断标准:空腹时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7.8 mmol/L,均可诊断为糖尿病。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PSS24.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检验准确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以及终生性疾病,一旦患有糖尿病,则终生都要控制病情。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以及血糖高、尿液里含有葡萄糖等,早期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或症状较轻。糖尿病病程久可能会引发多系统损伤,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衰退,严重者还会引发急性严重代谢紊乱。糖尿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及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因目前尚未阐明,不同类型糖尿病病因均有不同,遗传及环境都可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见多发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早在2017年我国20~79岁人群中患有糖尿病人数为1.14亿左右,位于世界首位。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依据糖尿病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但可以通过科学方式控制,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糖尿病是除肿瘤、冠心病之外对人类产生严重威胁的疾病。
部分患者在糖尿病早期时未能发现或未能加以重视,导致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及早确诊糖尿病,能尽早治疗,控制病情,减少后期并发症发生几率。目前临床上确诊糖尿病疾病的方式有尿糖检测和血糖检测。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检测准确率为97.8%,高于尿糖检测的73.3%。表明血糖检测的准确显著高于尿糖检测。尿糖检测是简便易行、经济价廉的监测糖尿病控制状况的方法,但却存在诸多缺点,如只有血糖超过肾糖阈(180 mg/dl)时,才能从肾脏滤出并在小便内排泄,但当空腹测定时,虽血糖控制未达要求,但尿糖却为阴性。尿糖仅在控制高血糖时有一定帮助,而在低血糖时几乎没任何价值。尿糖增高是反映几小时前血糖水平,却无法反当时的血糖情况,尿糖还会包括更早滤出的糖,因而会在检测时引起差错。尿糖检测还会因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肾脏疾病等因素导致检测错误。而血糖检测则是通过测量血液中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酶反应产生的电流来测量血糖,在这化学反应中,氧化葡萄糖生成过氧化氢,然后可测出过氧化氢含量的多少,得出血糖含量,从而检测出血糖数值。血糖仪每次测量的结果一般多少都会有点出入,但是都较为细微,检测结果较为准确。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糖的检验方法的准确率高于糖尿的检测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血糖的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國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