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观的再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Wi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课改以来初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所存在的困惑的实践层面出发,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为理论依据,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进行理论探讨,利用日常教学案例为佐证,分析论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重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观的再思考。笔者主要从教与学关系的本质在于学生的“学”出发,以历史课程目标为中心灵魂,以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人文素养为宗旨,认为教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益观的重塑主要从“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等三个方面思考。
  【关键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初中历史 课堂 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70-01
  【问题背景】
  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尘埃落定,大潮涌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历了实验、推广、新课标修订等三个阶段,向纵深发展。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等4大特点的初中历史课程承载着学生必备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功能,时至今日的实施现状如何呢?笔者在履行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员的职责时,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发现本应为学生减负的新课程,许多一线教师却呼吁“越减越负”,课程实施往往“穿新鞋,走老路”,正所谓“知易行难,任重道远”。基于此,如何既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历史难题理应成为我们重新思考的主题。笔者拟就从课堂教学效益观的几点再思考与广大历史老师“老调重弹”,愿能弥久历新。
  【观念“怪圈”】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线教师观念更新不能说不快,但历史课堂教学行为无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解放出来,其实是一线教师困扰于作为教学评价的“考”,不自觉地再次深陷传统应试教育的泥潭,致使“教、学、考”脱节,出现恶性循环。所以总觉得“越教越累”,最后是“从传统中改,回传统中去”,喊着课改的口号,做的是往往淹没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教学行为。其实质是学生已被异化成应试的机械工具,历史学科的人文性被掩盖,成了所谓的政治附庸,最终使历史教育变成了制造信仰。
  【重塑课堂教学效益观】
  一、生命化的学生观
  初中历史课程从“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出发,按照“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的思路进行设计,“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历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学首先要从教育对象即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进行观念的内省。
  二、开放的历史课程观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关注怎样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发展学生必备的公民素质”。因此,初立足于生命化的学生观外,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课程观。初中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突出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新课标在设计思路上也明确提出,“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事实上,设计再完美的课程,没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支持,课程功能的转变与实现,也必将化为泡影。因此,要实现历史课程功能的这一转变,我们历史老师必须重视历史课程结构的重新开发与建构。
  多年来,笔者主持“泉州乡土历史文化研究性学习”与“晋江乡土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研究”等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中,深刻认识到,开发历史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元素,可尝试将乡土历史文化融入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中,进行研究型课程结构的建设,这无疑是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六个具体目标之一的“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在学习“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这一课程内容时,可开发“唐代泉州与外交流的盛况”这一课程资源,借助学生生活中可以触摸感知得到的史迹,创设诸如“假如你生活在唐代的泉州,你会选择怎样的职业实现你的创业梦想”这类的探究问题,就是研究型课程结构建设的具体实践,符合新课标“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课程功能的转变,这就是全面的历史课程观。另外,在课题研究中,笔者担任顾问并参与编写了乡土历史读物《古镇安海那些事》,就是按研究型课程结构进行建构的。
  三、多元视角的历史教学观
  教学观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行为。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文喆先生认为,“现代教学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笔者认为,这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学本质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学”,这一全新的教学观充分诠释了新课标对课堂教学行为内涵的要求。教学观直接主导影响着课堂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就是教学观作用的具体行为再现。基于此,历史新课标“更加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其实就是倡导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革命性”的转变,最终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也就是要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以上所述只是从实践层面对问题进行初浅的理论探讨,日常的教学过程是生动、具体的,也是复杂、辛苦的,生情、校情、教师个人的特质,甚至是天气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课堂效率。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它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者、参与者,共同面对、共同探讨、共同坚持,持续探索、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3]朱汉国,闫璟,何成刚.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历史[M].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4]赵亚夫.历史教育理论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2):历史课程标准究竟该如何把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6):4-7
  [5]朱汉国,张汉林,王小琼.《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在线
其他文献
【摘要】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研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一些实效性的解决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效率提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62-02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于课堂教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在课程的开展上要求开全、开足,不能让学生有压力过大的感受。尽量减少他们的压力,用最少的时间、精
试验选取360只315日龄罗曼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100、200、300 mg/kg仙人掌提取物的试验日粮,试验期49 d。研究仙人掌提取
【摘 要】 自从新课标实行以来,初中的数学采用了一套目的性,科学性,系统性的变革。以我国的教育情况为基点进行的变革。将之前的期中期末考核转变成为了现在的以板块为基准的考核方式。依赖于单元性的达标。让学生在团体学习和个人的单独学习中都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和团队的协作意识,为培养新一代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数学;目标性;策略;应用;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
新世纪以来被称为新经济体发展的黄金期,已经形成新的国际矿产品供需的基本面及新的国际矿产品价格的影响力量。新一轮的国际矿产品均衡价格已呈高位态势,随着国际大宗矿产品与
研究旨在较全面、客观地分析、介绍高中学校体育进行“体育俱乐部”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等研究方法。在高中学生中成立体育俱乐部,配合学校进行体育教
试验选用健康的三江平原放牧肉牛50头,体重在320kg左右,随机分成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肉牛放牧采食的同时,试验各组按牛重的0.6%、0.8%、1.0%、1.2%和1.4%每头每天分别饲喂1.9(A组
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叛逆阶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种思想的影响。在高中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要做好对高中学生的思想引导,做好学生管理,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针对奶牛机体硒营养状况评价及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通过对湖北九宫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及邻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九宫地区钨锡多金属矿赋存于S型花岗岩岩体内及外接触带上。岩体内及接触带上见有石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