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xia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做数学”,让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粗浅地谈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
  1 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
  通过预习,学生能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学习,从而得知自己疑难问题是哪些,这样自己在听课的时候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整个过程的转换是因为学生通过预习取得的成效,通常认为会听课的学生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针对性的,是能充分集中自己注意力的那种人。以下是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了预习工作的一些体会:
  1.1 数学教师对学生课程的预习要做到可行性和明确性,同时预习作业要有差异性、全局性,预习问题也要有点拨性方法性。教师要善于将预习的内容从小的方面入手,也就是通过小问题来引导。因此,针对课程的内容设计的问题难度要体现点拨性,难度适中,通过点拨使学生能达到完成预习任务,最终实现预期的自学效果,做到先单一,再综合,先易后难的原则。同时在学生预习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成绩呈现的参差不齐,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高其要求,而后进生尽量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切实使后进生预习时有事可做。
  1.2 学生对数学课的预习应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学生的预习方法是通向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学习方法不灵活,那么只能是事倍功半,学习方法要是好,则反之。因此,笔者建议学生预习时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预习时要有全面的观点,总体上把握教材,对新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要有深刻认识。
  2 培养思维能力
  2.1 新课引入的优化。在引入新课时,精心设疑,创设悬念,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而渐入佳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定理时,让学生准备三根任意长的木棍,上课前让学生将三根木棍首尾顺次连接成一个三角形。结果出现两种情况, 大部分同学能构成。而一部分同学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从而形成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研新知识的欲望。
  2.2 知识教学的优化。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现代教学论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即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兴趣又是学生主动学习最重要最直接的内部动力,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这种内在的兴趣动机,可以表现出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然而,数学的抽象性和严密性往往掩盖了实际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一堂教学课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是成功的关键。初中数学课堂的启发式教学有引趣启发、激疑启发、演示启发、设陷启发、类比启发、联想启发、分解启发、引申启发、转化启发、归纳启发等,不管运用哪一种方法都应从实际出发,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例题教法的优化。例题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将获得的知识通过试验和演算以及在实际活动中去应用,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要求。例题教学做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此外,课堂结构还有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每个环节都做有效的优化,课堂练习精心设计和选择、科学地指导,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和积极参与。
  3 重视反馈控制
  由于课堂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有计划、分阶段地把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及数学思想按照时间的流程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为了保证数学目的的圆满完成,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在接受、理解、运用知识反馈的信息,及时而适度地进行调控。反馈控制必须及时,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出现偏差,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跟踪、纠偏,否则,错误的有效惯性会造成今后学习的更大障碍,以致积重难返。数学中应密切关注的反馈点大致有:概念的理解、记忆;定理、公式、法则的正、逆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熟练掌握;计算的准确性;解题的规范;常规方法的熟练及特殊技巧的运用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提问、课堂练习、板演、课外作业、测试、检查(教师的讲评、学生自评、互评)等手段,对反馈的信息及时作出评定,使其辨明正误、分清优劣、掌握知识。教师发出知识信息后要密切观察、体会学生的神情与反应,及时收集反馈,若信息输出量过多过难,则会造成“矫枉过正”的负效应,信息输出量过少过易,则会产生“课堂疲软”的厌倦心理。教师要精心备课,准备多套教学预案,课堂上,要以静制动、洞察其变、随机应变,适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与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反馈控制的运用还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是由于反馈控制存在着滞后性弱点,即只能出现问题时纠错,出现偏差时纠偏,而要防患于未然,教师就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4 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
  所谓的分层教学指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基础以及独特的对于该学科的情感、态度等主观特点,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布置针对性的作业,完成针对性的测试,使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同时还要确立评估方法,从而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最佳发展。分层教学,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组织教学时要有层次性,知识点的讲解要将“由浅入深”和“深入浅出”相结合,在对概念引申和思维发散时,要善于分层设问、诱导启发、学法指导、举例说明。
  5 结语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全盘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化教学。把学生头脑中正在孕育的错误消除在萌芽状态,这有利于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过程中的缺陷,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增强自控能力,改进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提高数学素养的预期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备课是教师天天都在做的一项常规工作,天天都在谈论的一个普通话题,但它充满挑战,充满智慧。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教师备课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备课并非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的技术活,即便是同一个课题,由于每次面对的学生对象不同,也会常备常新,永无止境。  【关键词】 新课程 中学地理 高效课堂 有效备课    高效课堂的建设和打造,离
期刊
所谓“批注法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
期刊
英语字母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人教版教材2~3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使这一阶段的学习得以很好的落实。学好26个字母对以后单词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字母阶段,我们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和字母交朋友、做游戏。  1 字母读音教学  1.1 注重示范发音的正确性。字母发音直接影响着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1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1.1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
期刊
音标教学比较单调,那些枯燥的语音符号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那么怎么让学生对音标教学感兴趣,乐于学习呢?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音标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化整为零,反复练习  在学生初学英语时,我没有将音标集中出现,而是将音标教学和单词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每当教学一个新单词时,我就将单词中各字母的发音教给学生,要求学生看清口型,领会发音要领,并将各字母的音标写在黑板上
期刊
作业,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需要。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
期刊
比较就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在文学、法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早就普遍广泛地运用了。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会有发现有创造。笔者认为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妨也可以尝试运用比较法。  1 文章标题的比较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纲。它分三大类:①限定文章表现的范围;②点明文章的中心;③确定文章的表现形式。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纲”,教会学生审题,将一些典型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这种主动建构必须是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验、反思的基础上实现的。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认知、情感、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人格、丰富个性的活生生
期刊
共振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原指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与振动体固有的频率很接近或相等时,振幅急剧增大的现象。现移至教学上,师生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或话题,在各自独特体验、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交流,形成心理沟通、心灵互应、情感共鸣,称之为思维共振。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如何在语文课堂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强烈而和谐的思维共振,是一个极有开发空间的课题,这里至少涉及到共振之源的开发,共振
期刊
【摘 要】 开展自主学习,能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从而学生能够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创设 情境 自主 探究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