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量单位是根据约定定义和使用的标量,是约定的名称和符号,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大计量单位教学内容由于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导致小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找准概念建构的立足点、借助实物加强学生具体感知、合理选用教学方法都是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计量单位;概念建构;具体感知;扶放有序
计量单位教学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和其他内容相比教学量偏少,教学研究也比较少,尤其是对大计量单位的研究更少。大计量单位教学内容由于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常常出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学生对一些本应容易对应的大计量单位张冠李戴。本文将以“公顷 平方千米”一课教学为例,谈一谈有关大计量单位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铺垫,找准概念建构的立足点
学习贵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学生有了需要,学习的主动性就有了保障。本课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找准1公顷概念建构的立足点,在导入部分设计两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学习过的常用的面积单位,引起学生的认知迁移。问题1: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含义?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问题2:测量哪些物体的表面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單位?第二环节:解决问题,突显学习公顷的需要。在解决第一环节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问题如下:某林业局要对当地一块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区域是一个长为5KM,宽为4KM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因为95%(课前问卷调查中已统计)的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掌握较好,所以题目出示后,教师直接让一个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口述出计算方法是5000×4000时,教师提示学生利用口算算出结果,5×4=20,然后在20后面添上6个0。教师一边板书20000000一边数0的个数,让学生体会到这个数稍不注意少了或多了0就出错了,不易书写。板书结果20000000后,教师直接让学生读数,让学生体会到这个数不易读,需先分级再读。教学时,书写、读数一起呵成,让学生具体感知20000000平方米不易读、不易写,从而产生了学习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活用校内外场地,加强学生具体感知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构建好的单位及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建立大单位计量单位的观念比较困难。为了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具体感知,教学中要活用教材上安排的一些素材。例如教材上在解释“边长是100m的正方形到底多大?”这个教学内容时提供了两个素材:第一个素材是:1公顷大约相当于400m跑道所围成的操场面积的大小;第二个素材是:1公顷相当于200间教室的面积。这两个素材和学校实际数据都不属,教学时,如果只局限于教材,学生的体验活动仅仅停留在看一看、听一听等直接体验的层面,体验感知活动空泛,体验不深刻。本环节教学时在教学教材安排的内容基础上,又增设了以下4个问题:(1)同学们,我校的操场一圈只有260米,请问我校的操场面积有1公顷吗?(2)我们教室内部的长、宽分别是多少米?(长:9米,宽:7米)那么教室的面积是63平方米,请同学们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间我们这样的教室?(3)看视频(校园内面积是1公顷的图形的测量过程),布置任务(自己沿着四条边走一走,说一说1公顷的面积上有哪些建筑物,感受1公顷的大小)(4)出示学校的平面图,学校占地面积是26600平方米,请学生计算我们学校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同样,“平方千米”是个比公顷又大得多的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更不易。因为通过课前调查得知我班只有一名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到过天安门广场,所以教学时对教材上“1km2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这个教材素材不作过多的解释。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个概念建立清晰的表象,教学时又增设了这样两个问题:(1)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几个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学生计算、交流、汇报 1000000÷26600=37.5 );(2)看学校招生范围(东到平原路,西到金桥路,北到民主路,南到文化路),样子是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千米。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让家人带着自己沿着这四条路走一圈,然后统计一下1.5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上都有哪些建筑,实际感受一下1.5平方千米有多大。
三、突破难点,扶放有序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一般有两个教学目标: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和进率的转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根据两个知识点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扶放有序。
因为活动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多感官协同作用共同认识事物的过程,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在教学“建立大单位计量单位的观念这个知识点”时教学方法以“扶”为主。例如为了让学生具体感知“1公顷”有多大,教师首先课前带领班内小组长在校园内测量出面积约是1公顷的地方,课下要求小组长带领本组学生沿着四条边走一走,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同样,为了督促所有学生都能沿着我校的招生范围走一圈并找出这1.5平方千米范围内有哪些建筑物,感知1.5平方千米的大小,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求他们配合开展活动(几个学生可以组团)。对于班内7名学生家长因在外地打工,不能参与此活动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带领学生完成这份家庭作业。
“平方米、公顷 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转化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因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解决问题,所以教学这个知识点时教学方法以“放”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在大计量单位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计量单位的意义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精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菊.重体验 突需要 显价值——“认识公顷”大计量单位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数学,2015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新区第一小学
【关键词】计量单位;概念建构;具体感知;扶放有序
计量单位教学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和其他内容相比教学量偏少,教学研究也比较少,尤其是对大计量单位的研究更少。大计量单位教学内容由于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常常出现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学生对一些本应容易对应的大计量单位张冠李戴。本文将以“公顷 平方千米”一课教学为例,谈一谈有关大计量单位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铺垫,找准概念建构的立足点
学习贵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如果学生有了需要,学习的主动性就有了保障。本课教学时,为了更好地找准1公顷概念建构的立足点,在导入部分设计两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学习过的常用的面积单位,引起学生的认知迁移。问题1: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谁能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含义?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大小?问题2:测量哪些物体的表面会用到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作單位?第二环节:解决问题,突显学习公顷的需要。在解决第一环节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提出问题。问题如下:某林业局要对当地一块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区域是一个长为5KM,宽为4KM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因为95%(课前问卷调查中已统计)的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掌握较好,所以题目出示后,教师直接让一个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口述出计算方法是5000×4000时,教师提示学生利用口算算出结果,5×4=20,然后在20后面添上6个0。教师一边板书20000000一边数0的个数,让学生体会到这个数稍不注意少了或多了0就出错了,不易书写。板书结果20000000后,教师直接让学生读数,让学生体会到这个数不易读,需先分级再读。教学时,书写、读数一起呵成,让学生具体感知20000000平方米不易读、不易写,从而产生了学习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活用校内外场地,加强学生具体感知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概念比较抽象,与学生已有知识体系构建好的单位及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建立大单位计量单位的观念比较困难。为了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具体感知,教学中要活用教材上安排的一些素材。例如教材上在解释“边长是100m的正方形到底多大?”这个教学内容时提供了两个素材:第一个素材是:1公顷大约相当于400m跑道所围成的操场面积的大小;第二个素材是:1公顷相当于200间教室的面积。这两个素材和学校实际数据都不属,教学时,如果只局限于教材,学生的体验活动仅仅停留在看一看、听一听等直接体验的层面,体验感知活动空泛,体验不深刻。本环节教学时在教学教材安排的内容基础上,又增设了以下4个问题:(1)同学们,我校的操场一圈只有260米,请问我校的操场面积有1公顷吗?(2)我们教室内部的长、宽分别是多少米?(长:9米,宽:7米)那么教室的面积是63平方米,请同学们算一算1公顷是多少间我们这样的教室?(3)看视频(校园内面积是1公顷的图形的测量过程),布置任务(自己沿着四条边走一走,说一说1公顷的面积上有哪些建筑物,感受1公顷的大小)(4)出示学校的平面图,学校占地面积是26600平方米,请学生计算我们学校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同样,“平方千米”是个比公顷又大得多的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更不易。因为通过课前调查得知我班只有一名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到过天安门广场,所以教学时对教材上“1km2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还要大”这个教材素材不作过多的解释。为了帮助学生对这个概念建立清晰的表象,教学时又增设了这样两个问题:(1)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几个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学生计算、交流、汇报 1000000÷26600=37.5 );(2)看学校招生范围(东到平原路,西到金桥路,北到民主路,南到文化路),样子是一个长方形,面积是1.5平方千米。请同学们利用双休日让家人带着自己沿着这四条路走一圈,然后统计一下1.5平方千米的土地面积上都有哪些建筑,实际感受一下1.5平方千米有多大。
三、突破难点,扶放有序
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一般有两个教学目标:建立计量单位的观念和进率的转化。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根据两个知识点的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扶放有序。
因为活动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认知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多感官协同作用共同认识事物的过程,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质量,在教学“建立大单位计量单位的观念这个知识点”时教学方法以“扶”为主。例如为了让学生具体感知“1公顷”有多大,教师首先课前带领班内小组长在校园内测量出面积约是1公顷的地方,课下要求小组长带领本组学生沿着四条边走一走,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同样,为了督促所有学生都能沿着我校的招生范围走一圈并找出这1.5平方千米范围内有哪些建筑物,感知1.5平方千米的大小,教师给每一位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要求他们配合开展活动(几个学生可以组团)。对于班内7名学生家长因在外地打工,不能参与此活动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带领学生完成这份家庭作业。
“平方米、公顷 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转化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但因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很容易解决问题,所以教学这个知识点时教学方法以“放”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出他们之间的进率。
在大计量单位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计量单位的意义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安排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精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素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菊.重体验 突需要 显价值——“认识公顷”大计量单位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数学,2015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新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