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la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知识点繁杂、难度不大、系统性强的学科,学生难能获取高分,原因之一在于学生兴趣低迷。本文从增强学科创新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为目标进行阐述。本文共分三部分:正确认识化学中的创新教育;营造化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善于激发;营造氛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在中学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它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其他能力的集中表现。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教学中愈来愈显著。
  一、正确认识化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本价值取向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化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化学素质基础。在全面实施化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个性的问题。
   二、营造化学学科创新教育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能力,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能力,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要能够给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探究蜡烛燃烧产物时,让学生按课本上的方法探究,当时南方气候属高温气候,很难发现水珠,只有点水雾感,但很快就消失,无法说服学生,更不能说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遇到这样问题时,就使用教师自制教具来探究,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从而得出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教学引入要创新,在讲解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和灭火》时,首先找出一块小木块和同材质刨片,用火柴去点燃,结果发现小木块不能点燃,而刨片一点就着,这样一下子就吸住了学生,引发好奇心和想去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通过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或我们身边的化学事例来阐明化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要创新,在讲第三单元课题一《分子和原子》时,先出示几瓶有气味液体,如食醋、酒精、浓氨水,让学生去闻一闻气味,而得出分子在不停运动。并提出分子运动与哪些条件有关呢?实验1 把两块小布用水湿润,一块放在酒精灯上烘,很快就干了,另一块没有什么变化。这样易得出:温度高分子运动快。实验2 在玻璃管两头分别放入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重)棉花,用橡皮塞子塞紧,在玻璃管中间贴红纸条,一会儿,在靠浓盐酸的一边产生白烟。学生很容易得出,分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
  三、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例在讲催化剂概念时,补做一个实验:在两块石棉网上分别放一匙白砂糖,一份混少量香烟灰,一份不混香烟灰,分别用火柴点燃,结果,没混香烟灰的白砂糖不能燃烧,混有香烟灰的白砂糖很快燃烧起来。燃烧结束后,学生可观察到香烟灰依然存在,结合实验中过氧化氢加二氧化锰制氧气,其中二氧化锰只“催化”,而本身没有转化成生成物,学生不难发现上述实验中香烟灰的作用,它是白砂糖燃烧的催化剂。虽然学生对白砂糖和香烟灰这两样物品比较熟悉,但对白砂糖在香烟灰催化下的燃烧却很新奇,一方面加深了对“催化剂”的认识,另一方面引起对“二氧化锰”以外催化剂的探究产生浓厚兴趣,这样会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发展。
  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知识并不等于创新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去训练,让他们去发现,去寻找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心中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教师要把学生当做知识的主人,创造机会让学生进入创造性思维的情景中去,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去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在讲课时,教师先把实验中的几个反应用文字表达式书写在一起。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碳+氧气   二氧化碳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要求学生发现共同点,很快同学们就得出:反应物中都有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f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根据得出化合反应的概念,根据?得出氧化反应的概念。这为以后讲解基本反应类型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在学生发现了反应规律中,获得了乐趣,提高了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意,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树立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个性品质,才能较好地发展和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刘涛.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
  [2]李鑫.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策略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3]韩庆奎.引导-发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J].化学教育,2000(10)
  [4]郝爱军.新课标下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9)
其他文献
通过对某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以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以及主、被动土压力的现场测试分析,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给其在当地软土基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摘 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首次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观点。本文以课标为依据,详细解读、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人文资源,以便融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人文性;文化;策略;品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标
概括了国内目前连体高层建筑(群)的类型、平面布置、结构型式及受荷特点,从工程勘察的角度分析了该类建筑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着重阐明了拟采用桩基础条件下应重点把握的勘察要点,可供同类建筑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勘察借鉴与参考。
肠道-鱼龙混杂的细菌栖息场所微生物群落遍布我们的皮肤、肠道和其他腔隙。肠道中有超过100兆个细菌(大约是世界人口的1万倍),总重量为2至3磅,并且种类繁多、超过400种。在这些肠
依据某工程中采用桩底注浆和没有注浆的2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结果,通过对基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以及桩侧阻力发挥特性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的
以软件易用性为指导,系统阐述了Slide CAD的设计开发思路和主要功能。该软件以交互式输入为主,包括前处理,求解器,后处理3大模块。提供一系列滑面计算方法与搜索算法。同时为边坡
针对现行槽壁稳定性研究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之不足与缺陷,相应进行理论模型的修正和计算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改进抛物线柱体模型.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建立目标函数,运用复合形
【摘 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综合能力强的,往往是那些爱好读书,博览群书的学生。这表明,阅读无论在培养语文综合能力还是陶冶情操、学会做人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已经刻不容缓,它将对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氛围;阅读计划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
基于埋设有测试元件的足尺钻孔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了软粘土地层中桩长28 m,桩径600 mm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沉降性质,同时研究了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分析了桩身轴力
介绍一种新型的厌氧工艺--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的工作模式,工艺特点.着重介绍ASBR中试装置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及控制系统构成.试验结果证明,该工艺在处理高浓度的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