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12-14
语文素质的提高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训练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反复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实践证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属。所以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时,更要以制订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首要条件。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思维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读教学的终点。因此,要统观全篇,以确定训练目标,要按照新课标对年级的要求,按作者的编写意图、本册教材的内容和课后作业提示与学生实际确定训练目标。训练目标的确立要准确、科学、鲜明、突出;确定训练目标时要注意连续性和阶段性,按新课标要求,系统把握好每项训练的“点”和训练的“度”,使训练要求到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确定四项训练目标:①读的训练,通过范读和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特点。②段的训练,重点讲解第2段,结合课后第2题理解作者如何按四季的顺序分别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并根据段的特点进行分层的训练指导。③句子的训练,结合收尾两个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和课后第3题进行指导,学习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及用准确的词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二、注重训练方法
语文教学目标必须通过训练来实现,每节阅读课都应以文字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字、词、句、段,听、说、读、写”。听、读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主要解决“怎么听、怎么读”的问题,老师要在听读训练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吸收说、写训练所需的营养。说、写训练旨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解决“怎么说、怎么写”的问题,要在说、写训练中指导学生恰当运用听、读训练中所获取的材料和方法,把握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设计训练方法,使之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1.训练方法要讲求科学性
训练方法、程序要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语言的规律,要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理解到运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训练步骤。如在单元教学中,讲读课文是示范篇,担负着“揭示规律”的任务;读写例话是桥梁和纽带,担负着指导读和写的任务。只有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抓好重点训练项目,总结出方法规律,在二、三类课文的教学中才可能将以上知识巩固运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应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顺序组织教学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变序教学法比常规的顺序组织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效果要好得多。
2.语言训练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通过内部语言活动展开的,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纯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探究在语言文字的内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再现语言文字的表象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意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多方探求,努力挖掘、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发展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比如《火烧云》一课,在教学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时,笔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了解了火烧云的颜色、特点后,抓住“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进行点拨。①仿照“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把作者“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列举出来。②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在于表现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火烧云的颜色、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描写方法。在引导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后又进行提问点拨:“天空中的火烧云是否只有作者写到的马、狗、狮子这几种形状的变化呢?谁能说说火烧云可能还有哪些形状的变化?”这样一点拨,学生的思维显得异常活跃,他们的想象大胆而奇特。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语文素质的提高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训练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反复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实践证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属。所以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时,更要以制订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首要条件。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思维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规律和方法,懂得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读教学的终点。因此,要统观全篇,以确定训练目标,要按照新课标对年级的要求,按作者的编写意图、本册教材的内容和课后作业提示与学生实际确定训练目标。训练目标的确立要准确、科学、鲜明、突出;确定训练目标时要注意连续性和阶段性,按新课标要求,系统把握好每项训练的“点”和训练的“度”,使训练要求到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确定四项训练目标:①读的训练,通过范读和自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特点。②段的训练,重点讲解第2段,结合课后第2题理解作者如何按四季的顺序分别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并根据段的特点进行分层的训练指导。③句子的训练,结合收尾两个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和课后第3题进行指导,学习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及用准确的词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二、注重训练方法
语文教学目标必须通过训练来实现,每节阅读课都应以文字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字、词、句、段,听、说、读、写”。听、读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主要解决“怎么听、怎么读”的问题,老师要在听读训练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吸收说、写训练所需的营养。说、写训练旨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解决“怎么说、怎么写”的问题,要在说、写训练中指导学生恰当运用听、读训练中所获取的材料和方法,把握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设计训练方法,使之有机结合,互相渗透。
1.训练方法要讲求科学性
训练方法、程序要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语言的规律,要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理解到运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此,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训练步骤。如在单元教学中,讲读课文是示范篇,担负着“揭示规律”的任务;读写例话是桥梁和纽带,担负着指导读和写的任务。只有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抓好重点训练项目,总结出方法规律,在二、三类课文的教学中才可能将以上知识巩固运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应将读与写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顺序组织教学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变序教学法比常规的顺序组织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效果要好得多。
2.语言训练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通过内部语言活动展开的,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纯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探究在语言文字的内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再现语言文字的表象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意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多方探求,努力挖掘、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发展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比如《火烧云》一课,在教学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时,笔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了解了火烧云的颜色、特点后,抓住“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进行点拨。①仿照“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把作者“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列举出来。②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在于表现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火烧云的颜色、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描写方法。在引导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后又进行提问点拨:“天空中的火烧云是否只有作者写到的马、狗、狮子这几种形状的变化呢?谁能说说火烧云可能还有哪些形状的变化?”这样一点拨,学生的思维显得异常活跃,他们的想象大胆而奇特。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