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古文教学的情感之门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u54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深入,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老师抱着书串讲的现象很少,教师大多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不能否认这是能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古文兴趣的,但是学生和名篇佳作的隔膜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他们对古文学习依然存在畏惧、讨厌的心理,课堂缺乏活力。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在古文教学中,教师出于功利的考虑,忽视了根本性的东西,那就是“情”,老师教得“无情”,学生学得无味,师生的情感之门紧闭着。试想,这样的课堂如何能鲜活?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尝试:
  首先,让学生了解鲜活的作者,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欲望。
  作者介绍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朱光潜先生在论古诗词的鉴赏时,有一个观点:“知人论世”,说的就是先了解作者再去解读其文本的道理。然而不少老师却不重视这一环节,要么把作者的生平投影一下,让学生简单地读一读,要么让学生把注解看一看,学生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堆干巴巴的文学史知识。试想,这样的作者介绍能让学生对作者产生兴趣,进而产生阅读其作品的欲望吗?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串故事,我们了解的作者不应该只是注释上那没有情感的文字,他们是曾经鲜活地存在于这个世间的人。
  在教学《丰乐亭记》时,我是这样进行作者介绍的: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者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说的都是书下注释对欧阳修的介绍。
  接下来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欧阳修的故事呢?”一听到“故事”,学生们开始有点兴奋了,纷纷讲起有关欧阳修的故事。然后我让学生再谈谈自己心中的欧阳修形象,有学生说,他应该是一个笑咪咪很慈祥的老头,还有的说,他应该是一个比较忠厚的,有责任心的人。学生的发言很踊跃,看得出,他们对作者已经有了兴趣,这时我趁势把他们的心引到课文上来:“想知道欧阳修在滁州做了些什么事吗,读《丰乐亭记》吧。”
  老师们,别怕耽误时间,让学生们了解一个鲜活的作者吧。
  其次,用充满激情的范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朱熹曾说过:“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一语道出诵读在古文教学中的作用。
  但在教学中,有部分老师不注重诵读,认为浪费时间,不如让学生记几个实词来得实在。有的老师也注意诵读,课堂上变换各种花样读,全班读,小组读;放声读,默读;男女生对读……课堂书声朗朗,很是热闹。但学生因此而感受到古文之美,进而喜欢上文言文了吗?没有!“老师,怎么又叫我们读啊,没意思。”这样的话我相信很多老师都常常听过。
  让学生诵读不是问题,但如何让学生喜欢诵读,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却是个问题。古文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对学生来说,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如果只是空泛地提些要求,如读准字音、读准句子、读出情感之类,读的花样再多,学生也不会感兴趣的。
  其实,前人早已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范读。记得梁实秋先生是这样回忆他的国文老师的:“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
  在教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准备了古曲《素还真》,学生配乐朗读后,感觉他们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不是很好,就自己朗诵一遍。那天我读得很投入,感觉我已不再是我,就是李白,当我大声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教室里爆发出如雷般的掌声。学生对朗诵的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
  别总说学生读不出感情,不喜欢读,想让学生爱读书,老师首先要喜欢读。
  老师们,在课堂上发出我们的声音吧,因为只有激情才能点燃激情。
  最后,用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有同行认为,古文教学的课堂还要考虑问题设计吗?解决了重点实虚词,比什么都实在,所以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干脆把一篇文章当做高考的语段阅读,重点解决实虚词和语句的翻译,根本不去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李将军列传》时,是这样组织教学的:一、对照注释,疏通文意;二、质疑解难;三、课堂检测。共四道检测题:实词的解释、虚词的用法、内容的理解和翻译句子。整堂课没有一个能让学生思考探讨的问题。
  正是这种做法,让学生觉得古文枯燥无味,缺乏探究的热情。我想,如果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李广悲剧人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学生定会对此文发生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觉得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设计问题,教学效果会不错。一、课内与课外的勾连;二、知识与趣味的兼具;三、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教《丰乐亭记》时,我一连提了这样几个问题:“我国的亭台楼阁很多,你能说出古代四大名楼的名字吗?” “你知道古代四大名亭吗?” “你能说说这些亭名的由来吗?”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七嘴八舌,我对他们的发言进行了补充,给他们讲了陶然亭和爱晚亭改名的由来,
  学生对这些课外知识很感兴趣,这时,我开始引入正题:“四大名亭的名字都有深厚的内涵,你认为丰乐亭的名字有何内涵?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文章吧。” 至此,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探究这篇文章的欲望。
  如果我们的课堂每天都是些这词有什么用法那词有几个义项,或者是文章可分为几层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一类的问题,学生又怎么会对文章发生兴趣?
  老师们,精心设计问题吧,因为只有热情才有学习的动力。
其他文献
PS不是空气,不是阳光,不是水,它只是一款电脑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D的缩写。对于广大Photoshoop爱好者而言,PS是动词也是形容词,指那些通过Photoshop处理过的图片。  很多年前,PS只是设计师手里单纯的一个件工具,但是,当模特、明星、网友……甚至媒体人自己不幸被PS“拉下马”后,我们才发现,PS已经和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十年前流行语叫“网
期刊
     
期刊
摘要:2010年9月7日10时左右,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冲撞一艘我国拖网鱼船,并在13时左右派出22名海上保安官强行登上航行中的我国渔船。随后,日本保安厅宣布逮捕我国渔船船长并扣留渔船和船上所有的船员。我国外交部在获悉上述事件后,立即对本国国民提供了外交保护。  关键词:外交保护 交涉 抗议    一、 外交保护概述  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认为外交保护是指:“一国对于另一国的国际不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小说以现代主义独特的语式营造了一种“死亡”意象,这是“生存精神”的“逃离”下“死亡”意识的一种“建构”,同时也使生命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人性思考。精神幻灭的悲剧,诠释着"死亡"的主题意象,也展现了现代主义维度下的独特叙事模式。  关键词:现代小说死亡主题 现代派 死亡意象 悲剧    充满“现代性”意味的“逃离”构筑了灵魂与肉体的分裂的死亡意象,使人的“生存”层面走向了精神的“死亡”,
期刊
摘要:伴随着贵阳市城市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繁荣,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来到这里淘金,随之而来的农民工子女在贵阳的就学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正确认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管理服务体制变革等,才能使农民工子女在贵阳市就学的路越走越宽。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 就学问题 义务教育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就学难的问题虽然已逐步引起了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社会各界
期刊
体盲是虾米?    体盲?是的,体盲!但是注意,我们所指的体盲,不是指你对体育运动一窍不通,而是指你对自己的身体不了解,或是只知其一不知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怎么?不承认自己是体亩?那请你告诉我,脾脏在哪个位置?头发突然出油是怎么回事?每天掉多少根头发才算正常?一天刷几次牙才正确?洗澡应该从哪里洗起?……怎么样,一脸茫然了吧?  其实关于“体盲”这个概念,不仅指对自己的身体不了解,也涵盖了
期刊
2009年9月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传递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者中国特
期刊
摘要: 本研究以王佐良的《雷雨》英译本为例,探讨以表演为目的的戏剧翻译, 旨在分析怎样在“目的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使戏剧译本具备“可表演性”。  关键词:戏剧翻译 《雷雨》 可表演性 目的论    一、导言  本文讨论的戏剧是drama, 即以对话为主,专供演出的戏剧的翻译。戏剧语言简洁化,口语化,并包含动作性文本,具备“可表演性”,主要用于演出。“可表演性”是由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
期刊
摘要: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原则是国际法中一项重要得原则,然而,关于这个原则不同国家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且关于它得适用范围各国也有不同得做法。我国对于该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本文结合了《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管辖公约》,国际上以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法实践对其进行了有益得讨论。  关键词:国家豁免 绝对豁免 限制豁免     一、 国家及其财产豁免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1、国家豁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其消费行为对城市整体消费和社会、经济发展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根据对我国在校大学生消费情况的实际调查,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我国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征,不同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模式。研究证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其消费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一群体自身的特点造成的,并不完全受所在地区消费水平的限制。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