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向往和强烈的追求,对恋爱、婚姻的观念和驾驭能力在大学阶段形成,爱情也通常在此阶段萌生,高校恋爱已从现象发展为一种潮流。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领域,催生出“网恋”现象,大学生恋爱也打上网络时代的烙印。手机媒介的诸多优势吸引着当代大学生,成为维护情侣关系的重要工具。探索性地分析了手机媒介在维护高校情侣关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手机媒介 大学生 情侣关系 维护 效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3
1 大学生恋爱特点分析
爱情是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是因被异性的某种特质所吸引而产生心理的爱慕、情感的依恋、行为的亲密,以情感为依托,在双向互动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超越普通朋友界限的亲密人际关系。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成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爱情产生向往,开始关注吸引自己的异性,并将情感转化为行动,通过恋爱的方式培育爱情并实施爱情。恋爱成为高校普遍的现象,恋爱结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未来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影响。健康的恋爱成为大学生战胜困难的动力,给予精神的激励、情感的愉悦和生活的充实。不健康的恋爱则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困扰,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
大学生从生理和心理都要求接近异性,渴望和异性交往,拥有异性朋友和恋人成为一种普遍的校园现象。据包头市高校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率达52.8%,学生对在大学期间恋爱的认同率达78.4%。[1]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进入大学后,再得不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大学生通过恋爱寻求情感的寄托和满足。宽松和开放的校园环境成为高校学生恋爱的温床,学生人际交往自主性得到发挥,通过建立亲密的情侣关系,暂时摆脱寂寞感,感受爱情和友情的温馨。当代大学生恋爱具有如下特点:
1.1 恋爱心理存在误区
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到大学爱情文化的熏陶,对自身情况不加以具体分析,盲目地加入恋爱大军。大学生可支配时间较多,部分学生把恋爱作为寻求刺激和满足精神享受的途径,把恋爱当做一种消遣文化,填充寂寞空虚感,弱化爱情的责任感。大学生主观上要处理好恋爱和学习、恋爱和工作、恋爱和朋友等关系,但多数学生难以驾驭情感,爱情成为生活的唯一追求。部分学生难以摆脱失恋的困扰,一旦陷入情感危机,便放弃对爱情的追求,人际交往中产生不信任感。从众心理、填充心理、过分理想化等心理的存在将对大学生恋爱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1.2 注重过程、弱化结果
据安徽高校调查显示,28.3%的大学生选择恋爱目的是“为了体验爱情的幸福”,37.6%的学生是“为了充实大学生生活”,9.8%的学生是“为了赶恋爱的时髦”,13.3%的学生说不清恋爱目的,恋爱动机指向婚姻的仅占11%。[2]大学生选择与异性交往更关注寻找情感的归宿,很少把恋爱和婚姻相联系,说明大学生恋爱重视过程却淡化结果。
注重恋爱过程能增加双方相互了解,益于培养双方的感情,增加心理的相容程度,反应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寻觅爱情真谛。但大学生不把婚姻作为恋爱的终极目标,只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感官刺激,婚姻和恋爱相分离实际上是爱的责任和权利的分离,这样的恋爱将以分手告终。
1.3 恋爱观念相对开放、传统道德受到冲击
传统的爱情伦理观是保持贞操、慎重对待恋爱行为,当代大学生恋爱不再受传统伦理的束缚,恋爱方式公开化,身处公共场合也能旁若无人地做出亲昵行为。大学生敢于追求爱情,多半是自主恋爱,不再受长辈干涉,抛开应有的矜持和含蓄,毫无约束地表达心中爱意,行为表现得很投入,甚至发生越轨行为。恋爱观念的开放反应社会的进步,也反映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据辽宁高校调查研究,27.7%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46.5%的学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21.5%的学生认为“个人私事,不存在法律和道德问题”。[3]恋爱观念的偏差势必会导致行为的错误。
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恋情,但受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的刺激,出现了庸俗化倾向;恋爱动机不再单纯,恋爱成为及时行乐的消遣文化;对失恋的态度相对宽容,但承受能力较薄弱;恋爱观教育相对缺乏,恋爱知识相对匮乏。
2 网络环境对高校情侣关系维护的影响思考
科技的发展对人际传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引发了人际交往的革命。数字化是网络传播基本特征,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时效性强是传统沟通方式无法企及的。网络传播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快捷,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图文声并茂,互动性强。网络检索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使网络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多媒体,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依托网络的人际交往备受用户青睐,截至2010年12月,4.57亿中国网民中写博客、写微博、浏览社交网站、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登陆论坛比率依次为17%、11%、59%、58%、38%。
网络聊天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新的现象——网恋,即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男女恋爱和情感交往行为。网恋行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有别于传统恋爱行为:网络成为情侣的“红娘”,交往双方具有直接且随意的特征;以文字符号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信息的缺乏增加把握恋爱行为的难度,但为双方留有想象的空间;网络虚拟性和现实的真实性并存;网恋超越现实条件的约束,属于精神层面的行为。热衷网恋的情侣大致有以下交往心态:网络的时空距离留有想象的空间,可放心大胆地表露真情实感,超越现实恋爱的功利主义色彩,渴望获得超越一切的纯爱情;网络具有时效快、覆盖广、方便等特点,使网络成为寻找终身伴侣的手段或工具;网恋为交友提供新的体验方式,部分人只是为了追求新鲜感,并非为了寻求真爱,游戏和欺骗恋爱对象。[4]
交往对象相互不了解使情侣关系打上脆弱和危险的烙印,正常异性交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和见面前提下进行的,如同学、同事、同乡、他人介绍等,见面会有起码的现实感和整体印象。网络虚拟一个交际情景,道德伦理的约束作用减弱,易出现说谎话、欺骗等失范行为。据网易新闻2011年3月27日报道,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大三女生成瑜(化名)因“网恋”被骗加入传销组织,酿成为逃离而坠楼身亡的悲剧。大学生追求时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心理和生理的成熟使其渴望与异性“知己”交往,网恋成为大学生新的恋爱方式,网络环境对高校情侣关系的维护具有如下影响:
2.1“快餐式”恋爱
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谈情说爱,并非以寻找相伴一生的知己为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网络快餐文化”潜移默化到恋爱的现实中,大学生不再是出于喜欢、欣赏对方而恋爱,而是因为寂寞孤独而恋爱;不是日久生情而恋爱,而是现决定恋爱再以其它方式笼络对象;不是为了真情实感的表达,而是为了追求浮躁和表面化的事物。[5]
2.2 误导恋爱观念和行为
网络文化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网络是把“双刃剑”,消极颓废、淫秽色情的信息对大学生恋爱观念和行为有误导作用,大学生经验阅历不足,难以辨别庸俗、错误、虚假等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危害作用。受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性自由”和“性解放”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以网络为媒介而相知相恋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但虚拟空间给大学生恋爱带来了风险和不良后果。
2.3 提供新型恋爱体验
网络人际传播是现实交流的补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和能力,即时通信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和质量,缓解现实生活压力、调节心情。网恋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恋爱方式,更加高效、更能直抒胸臆、更能表达自我,不会出现现实恋爱中的局促感、紧张感和尴尬感,当双方在网络上有了交流、有了情感基础,现实人际交往会变得得心应手,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3 手机媒介在人际沟通中扮演的桥梁和纽带角色
手机媒介是在文化符号整合互动中,不断丰富自身服务类型与文化内涵,从简单的语音通讯工具,延伸扩展为集视听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传播媒体。手机媒介打破时间、空间和设备终端限制,可随时随地接收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信息,是网络媒体新的表现形式,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可看成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介是个人通信的工具,具有强大的人际传播功能,成为人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手机媒介的媒体功能和通信功能对用户具有吸引力,据中国工信和信息化部(MIIT)统计,截止2011年1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8.6972亿,用户的普及率达64.4%。
手机媒介个体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个体和个体的交流是平等自由的,成为适时适地的个人信息交流媒体。手机短信、手机邮件、视频聊天、语音会话等是手机媒介人际交往的表现形式。3G时代的到来,用户可将信息编辑后传到个人空间、论坛、博客等,实现与他人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3G给用户人际交往带来全新感受:坐火车时借助手机视频实现与亲人聊天,彩信使第一时间和朋友分享快乐时刻成为可能,建立类似电脑终端上的博客、播客、晒客、威客、维客、掘客等空间……[6]手机媒体是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方便快捷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个人媒体,具有如下人际沟通优势:
3.1 信息传播的快捷性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活动更方便、交流速度不断加快,增加交流频率并扩大交流内容。手机媒介的群发功能,将信息转发给更多的人,增强了传播效应。手机媒介依靠现代通信网络和终端的传递,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界限而将信息即时传达给对方,同时将移动性和信息通信结合起来,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信息沟通,其信息传播方便快捷是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
3.2 人际沟通的互动性
手机媒介实现了点对点的沟通,信息发送者通过手机媒介将信息发送到接收者,接收者对信息处理再反馈给发送者,实现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传统媒体信息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手机媒介实现突破,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馈,为双方持续的互动创造条件。手机媒介营造了虚拟的沟通平台,沟通双方会克服现实交往中不适感,更容易说出心里话、表达真情切意。互动性增加了沟通频度,信息的交流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为深化人际关系创造条件。
3.3 终端便携性和随身性
手机媒介实现了走路和说话的同步化,把用户从机器跟前和室内中解放出来,可以一边走路一边语音通话,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用户可随时随地实现通信。手机终端小巧,打破电脑终端的限制,方便随身携带,成为“带着体温的媒体”。便捷随身性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满足用户在移动状态、室外状态的人际沟通需求。手机媒介是私人物品,便携性带来了高度的个性化、私密性和贴身性。手机媒介的便捷性和随身性提升了沟通效果和交流效率,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4 手机媒介对大学生维护情侣关系的效用分析
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介的信息处理功能日益强大,手机上网、录音、拍照、摄影成为手机媒介的基本配置,整合了移动博客、即时通信等最新应用,信息处理和传播功能不断增强。3G时代的手机传播是一种多媒体传播,可借助文字、声音、图像、图片等进行传播,给用户逼真而生动的感觉,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介传播具有个性化特征,在无限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复制了人体的感知功能和认知功能。手机媒介是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媒体,是“作为人体组成部分”的媒体。
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不断增强,该群体不情愿被千篇一律的人群淹没成无个性的人,在意志、情感、认知等方面更注重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以手机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方式更新颖、更具特色,对独立性强、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据重庆高校调查研究,被调查学生全部拥有手机,49.7%的学生手机媒介使用时间在两年以上,31.8%的学生使用在1至2年,仅有18.5%的学生使用不到1年;53.5%的学生认为手机媒介很重要,38.7%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仅有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7]手机媒是高校情侣间进行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工具,手机媒介在情侣间被应用频率高,成为维护高校情侣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手机媒介在大学生情侣关系的维系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4.1 随时随地的沟通和联系
24小时的随身携带、开放式、即时传播的特点,手机媒介成为人际交往的快捷和实用的平台。处于热恋中的高校情侣希望时刻和对方保持联系,手机媒介满足了这一独特的需求,可随时打电话或发短信保持联系,成为高校学生谈恋爱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据南京理工大学调查,大学生主要日常交往对象为恋人和朋友分别占28.5%和84.7%,人际交往首选方式为短信、手机通话、QQ与MSN、书信、电子邮件分别占80.5%、50.1%、34.1%、8.8%、6.3%。[9]手机媒介的私密性符合情侣恋爱心理,即使是上课或在公共场合也可实现沟通,小巧的屏幕和振动功能使双方的沟通不会被周围的人察觉,保护了情侣间的个人隐私,为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创造条件。
4.2 表达真情、吐露真心话
受传统文化氛围熏陶,大学生的面对面表达方式相对含蓄。手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克服面对面沟通的障碍,弱化尴尬感、难堪感、紧张感,表达更加自由开放,情侣间即使讲出类似“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话,接收方也不会觉得肉麻,将心理不适感降到最低点。手机媒介成为高校情侣情感宣泄、吐露真心话的平台,成为拉近心理距离、增进情侣了解和深化感情的有力工具。借助手机媒介的沟通平台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沟通状态相对理想化,情侣可以敞开心扉说出心理话,增加情侣间的了解,成为增加情侣心理向心力的工具,为形成坚固的感情基础和稳定的关系创造条件。
4.3 化解感情危机的“融冰剂”
大学生正值恋爱年龄,渴望理想化的爱情,但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对爱情的理解不够透彻,爱情难以接受时间、空间和挫折的考验。高校情侣的兴趣、观念、性格、家庭背景和地域的差异,稍有碰撞便会产生情感危机。感情出现了裂缝,想要修复关系却找到合适的途径,手机媒介便成为化解高校情侣感情危机的载体。情侣可以借助手机媒介把误会、原因、事情经过等解释清楚,避免面对面沟通的难堪和负面情绪的产生。情侣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手机媒介可扮演“调和人”的角色,一方借助手机媒介多媒体表现形式向另一方道歉,打开心结、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既化解了情感危机,也提升了恋爱技巧和能力。
4.4 弱化个体对交往规则权威性的认同
现实的恋爱要遵守交往规则、交际礼仪和伦理道德规范,违背交往规范会受到道德伦理的谴责,情侣关系会遭到破坏。手机媒介交往的间接性易引发情侣间的信任危机,情侣的主感被削弱,降低恋爱的责任感,忽视言行的后果和应当遵守的恋爱礼仪和伦理规范。手机媒介交往的相对自由性使法律无法发挥作用,打破现实交往的限制,手机交往的“越轨”行为也不会受到伦理和法律的制裁,为学习生活压力大的大学生肆意宣泄负面情绪埋下隐患。
“一点对多点”的交往模式打破传统情侣交往“点对点”交往模式,一个人可以和多个异性谈情说爱,滋生出多角恋情结,高校情侣游戏心态在手机交往空间中蔓延,恋爱成为语言的游戏,对高校情侣的恋爱和婚姻产生冲击和挑战。[8]
5 结语
大学阶段是恋爱择偶的集中时期,大学生突破主客观的限制,大胆追求爱慕的对象,对天长地久的爱情充满向往。能否正确地维护情侣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影响未来的家庭和事业,高校情侣关系的维护方式和工具的选择对能否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手机媒介的人际传播优势备受大学生青睐,成为维系高校情侣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大学生要正确使用手机媒体,发挥维护情侣关系的正面效用,成为深化关系、培养爱情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杨翠荚,霍建勋,徐凌忠.恋爱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3577-3578.
[2] 赵尚松.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和教育[J].巢湖学院学报.2007,5:116-119.
[3] 赵洪伟,董玫玫.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4:93-95.
[4] 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88-93.
[5] 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2006.
[6] 周海英.数字新媒体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98-247.
[7] 罗玉华,黄彦萍,游敏惠.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26.
[8] 倪桓.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176-184.
[9] 李学斌.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8,3:91-94.
【关键词】手机媒介 大学生 情侣关系 维护 效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585(2011)06-0-03
1 大学生恋爱特点分析
爱情是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和感受,是因被异性的某种特质所吸引而产生心理的爱慕、情感的依恋、行为的亲密,以情感为依托,在双向互动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超越普通朋友界限的亲密人际关系。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成熟,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爱情产生向往,开始关注吸引自己的异性,并将情感转化为行动,通过恋爱的方式培育爱情并实施爱情。恋爱成为高校普遍的现象,恋爱结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未来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影响。健康的恋爱成为大学生战胜困难的动力,给予精神的激励、情感的愉悦和生活的充实。不健康的恋爱则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困扰,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交障碍。
大学生从生理和心理都要求接近异性,渴望和异性交往,拥有异性朋友和恋人成为一种普遍的校园现象。据包头市高校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率达52.8%,学生对在大学期间恋爱的认同率达78.4%。[1]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进入大学后,再得不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面对陌生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孤独感,大学生通过恋爱寻求情感的寄托和满足。宽松和开放的校园环境成为高校学生恋爱的温床,学生人际交往自主性得到发挥,通过建立亲密的情侣关系,暂时摆脱寂寞感,感受爱情和友情的温馨。当代大学生恋爱具有如下特点:
1.1 恋爱心理存在误区
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到大学爱情文化的熏陶,对自身情况不加以具体分析,盲目地加入恋爱大军。大学生可支配时间较多,部分学生把恋爱作为寻求刺激和满足精神享受的途径,把恋爱当做一种消遣文化,填充寂寞空虚感,弱化爱情的责任感。大学生主观上要处理好恋爱和学习、恋爱和工作、恋爱和朋友等关系,但多数学生难以驾驭情感,爱情成为生活的唯一追求。部分学生难以摆脱失恋的困扰,一旦陷入情感危机,便放弃对爱情的追求,人际交往中产生不信任感。从众心理、填充心理、过分理想化等心理的存在将对大学生恋爱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1.2 注重过程、弱化结果
据安徽高校调查显示,28.3%的大学生选择恋爱目的是“为了体验爱情的幸福”,37.6%的学生是“为了充实大学生生活”,9.8%的学生是“为了赶恋爱的时髦”,13.3%的学生说不清恋爱目的,恋爱动机指向婚姻的仅占11%。[2]大学生选择与异性交往更关注寻找情感的归宿,很少把恋爱和婚姻相联系,说明大学生恋爱重视过程却淡化结果。
注重恋爱过程能增加双方相互了解,益于培养双方的感情,增加心理的相容程度,反应大学生恋爱是为了寻觅爱情真谛。但大学生不把婚姻作为恋爱的终极目标,只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感官刺激,婚姻和恋爱相分离实际上是爱的责任和权利的分离,这样的恋爱将以分手告终。
1.3 恋爱观念相对开放、传统道德受到冲击
传统的爱情伦理观是保持贞操、慎重对待恋爱行为,当代大学生恋爱不再受传统伦理的束缚,恋爱方式公开化,身处公共场合也能旁若无人地做出亲昵行为。大学生敢于追求爱情,多半是自主恋爱,不再受长辈干涉,抛开应有的矜持和含蓄,毫无约束地表达心中爱意,行为表现得很投入,甚至发生越轨行为。恋爱观念的开放反应社会的进步,也反映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据辽宁高校调查研究,27.7%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46.5%的学生持顺其自然的态度,21.5%的学生认为“个人私事,不存在法律和道德问题”。[3]恋爱观念的偏差势必会导致行为的错误。
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大学生追求高层次的恋情,但受高消费、高享受的生活方式的刺激,出现了庸俗化倾向;恋爱动机不再单纯,恋爱成为及时行乐的消遣文化;对失恋的态度相对宽容,但承受能力较薄弱;恋爱观教育相对缺乏,恋爱知识相对匮乏。
2 网络环境对高校情侣关系维护的影响思考
科技的发展对人际传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人际传播方式引发了人际交往的革命。数字化是网络传播基本特征,信息获取快、传播快、更新快,时效性强是传统沟通方式无法企及的。网络传播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快捷,可对信息进行各种处理,图文声并茂,互动性强。网络检索功能和超文本功能,使网络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播多媒体,为人际交往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依托网络的人际交往备受用户青睐,截至2010年12月,4.57亿中国网民中写博客、写微博、浏览社交网站、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登陆论坛比率依次为17%、11%、59%、58%、38%。
网络聊天技术的发展衍生出新的现象——网恋,即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男女恋爱和情感交往行为。网恋行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有别于传统恋爱行为:网络成为情侣的“红娘”,交往双方具有直接且随意的特征;以文字符号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信息的缺乏增加把握恋爱行为的难度,但为双方留有想象的空间;网络虚拟性和现实的真实性并存;网恋超越现实条件的约束,属于精神层面的行为。热衷网恋的情侣大致有以下交往心态:网络的时空距离留有想象的空间,可放心大胆地表露真情实感,超越现实恋爱的功利主义色彩,渴望获得超越一切的纯爱情;网络具有时效快、覆盖广、方便等特点,使网络成为寻找终身伴侣的手段或工具;网恋为交友提供新的体验方式,部分人只是为了追求新鲜感,并非为了寻求真爱,游戏和欺骗恋爱对象。[4]
交往对象相互不了解使情侣关系打上脆弱和危险的烙印,正常异性交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和见面前提下进行的,如同学、同事、同乡、他人介绍等,见面会有起码的现实感和整体印象。网络虚拟一个交际情景,道德伦理的约束作用减弱,易出现说谎话、欺骗等失范行为。据网易新闻2011年3月27日报道,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大三女生成瑜(化名)因“网恋”被骗加入传销组织,酿成为逃离而坠楼身亡的悲剧。大学生追求时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心理和生理的成熟使其渴望与异性“知己”交往,网恋成为大学生新的恋爱方式,网络环境对高校情侣关系的维护具有如下影响:
2.1“快餐式”恋爱
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谈情说爱,并非以寻找相伴一生的知己为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网络快餐文化”潜移默化到恋爱的现实中,大学生不再是出于喜欢、欣赏对方而恋爱,而是因为寂寞孤独而恋爱;不是日久生情而恋爱,而是现决定恋爱再以其它方式笼络对象;不是为了真情实感的表达,而是为了追求浮躁和表面化的事物。[5]
2.2 误导恋爱观念和行为
网络文化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网络是把“双刃剑”,消极颓废、淫秽色情的信息对大学生恋爱观念和行为有误导作用,大学生经验阅历不足,难以辨别庸俗、错误、虚假等信息,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危害作用。受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性自由”和“性解放”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泛滥,以网络为媒介而相知相恋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但虚拟空间给大学生恋爱带来了风险和不良后果。
2.3 提供新型恋爱体验
网络人际传播是现实交流的补充,拓展人际交往范围和能力,即时通信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和质量,缓解现实生活压力、调节心情。网恋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恋爱方式,更加高效、更能直抒胸臆、更能表达自我,不会出现现实恋爱中的局促感、紧张感和尴尬感,当双方在网络上有了交流、有了情感基础,现实人际交往会变得得心应手,为大学生恋爱提供了全新的体验。
3 手机媒介在人际沟通中扮演的桥梁和纽带角色
手机媒介是在文化符号整合互动中,不断丰富自身服务类型与文化内涵,从简单的语音通讯工具,延伸扩展为集视听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传播媒体。手机媒介打破时间、空间和设备终端限制,可随时随地接收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媒体信息,是网络媒体新的表现形式,是网络媒体的延伸,可看成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介是个人通信的工具,具有强大的人际传播功能,成为人际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手机媒介的媒体功能和通信功能对用户具有吸引力,据中国工信和信息化部(MIIT)统计,截止2011年1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达8.6972亿,用户的普及率达64.4%。
手机媒介个体既是信息发送者,又是信息接收者,个体和个体的交流是平等自由的,成为适时适地的个人信息交流媒体。手机短信、手机邮件、视频聊天、语音会话等是手机媒介人际交往的表现形式。3G时代的到来,用户可将信息编辑后传到个人空间、论坛、博客等,实现与他人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3G给用户人际交往带来全新感受:坐火车时借助手机视频实现与亲人聊天,彩信使第一时间和朋友分享快乐时刻成为可能,建立类似电脑终端上的博客、播客、晒客、威客、维客、掘客等空间……[6]手机媒体是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具普及性、最方便快捷并具有一定强制性的个人媒体,具有如下人际沟通优势:
3.1 信息传播的快捷性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使得传播活动更方便、交流速度不断加快,增加交流频率并扩大交流内容。手机媒介的群发功能,将信息转发给更多的人,增强了传播效应。手机媒介依靠现代通信网络和终端的传递,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界限而将信息即时传达给对方,同时将移动性和信息通信结合起来,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信息沟通,其信息传播方便快捷是其他媒体望尘莫及的。
3.2 人际沟通的互动性
手机媒介实现了点对点的沟通,信息发送者通过手机媒介将信息发送到接收者,接收者对信息处理再反馈给发送者,实现信息沟通的双向互动。传统媒体信息反馈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时的、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手机媒介实现突破,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反馈,为双方持续的互动创造条件。手机媒介营造了虚拟的沟通平台,沟通双方会克服现实交往中不适感,更容易说出心里话、表达真情切意。互动性增加了沟通频度,信息的交流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为深化人际关系创造条件。
3.3 终端便携性和随身性
手机媒介实现了走路和说话的同步化,把用户从机器跟前和室内中解放出来,可以一边走路一边语音通话,一边走路一边发短信,用户可随时随地实现通信。手机终端小巧,打破电脑终端的限制,方便随身携带,成为“带着体温的媒体”。便捷随身性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满足用户在移动状态、室外状态的人际沟通需求。手机媒介是私人物品,便携性带来了高度的个性化、私密性和贴身性。手机媒介的便捷性和随身性提升了沟通效果和交流效率,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
4 手机媒介对大学生维护情侣关系的效用分析
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介的信息处理功能日益强大,手机上网、录音、拍照、摄影成为手机媒介的基本配置,整合了移动博客、即时通信等最新应用,信息处理和传播功能不断增强。3G时代的手机传播是一种多媒体传播,可借助文字、声音、图像、图片等进行传播,给用户逼真而生动的感觉,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介传播具有个性化特征,在无限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复制了人体的感知功能和认知功能。手机媒介是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媒体,是“作为人体组成部分”的媒体。
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不断增强,该群体不情愿被千篇一律的人群淹没成无个性的人,在意志、情感、认知等方面更注重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追求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以手机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方式更新颖、更具特色,对独立性强、接受新事物快的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据重庆高校调查研究,被调查学生全部拥有手机,49.7%的学生手机媒介使用时间在两年以上,31.8%的学生使用在1至2年,仅有18.5%的学生使用不到1年;53.5%的学生认为手机媒介很重要,38.7%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仅有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7]手机媒是高校情侣间进行信息沟通、情感交流工具,手机媒介在情侣间被应用频率高,成为维护高校情侣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手机媒介在大学生情侣关系的维系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
4.1 随时随地的沟通和联系
24小时的随身携带、开放式、即时传播的特点,手机媒介成为人际交往的快捷和实用的平台。处于热恋中的高校情侣希望时刻和对方保持联系,手机媒介满足了这一独特的需求,可随时打电话或发短信保持联系,成为高校学生谈恋爱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据南京理工大学调查,大学生主要日常交往对象为恋人和朋友分别占28.5%和84.7%,人际交往首选方式为短信、手机通话、QQ与MSN、书信、电子邮件分别占80.5%、50.1%、34.1%、8.8%、6.3%。[9]手机媒介的私密性符合情侣恋爱心理,即使是上课或在公共场合也可实现沟通,小巧的屏幕和振动功能使双方的沟通不会被周围的人察觉,保护了情侣间的个人隐私,为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创造条件。
4.2 表达真情、吐露真心话
受传统文化氛围熏陶,大学生的面对面表达方式相对含蓄。手机媒介的间接沟通方式克服面对面沟通的障碍,弱化尴尬感、难堪感、紧张感,表达更加自由开放,情侣间即使讲出类似“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话,接收方也不会觉得肉麻,将心理不适感降到最低点。手机媒介成为高校情侣情感宣泄、吐露真心话的平台,成为拉近心理距离、增进情侣了解和深化感情的有力工具。借助手机媒介的沟通平台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沟通状态相对理想化,情侣可以敞开心扉说出心理话,增加情侣间的了解,成为增加情侣心理向心力的工具,为形成坚固的感情基础和稳定的关系创造条件。
4.3 化解感情危机的“融冰剂”
大学生正值恋爱年龄,渴望理想化的爱情,但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对爱情的理解不够透彻,爱情难以接受时间、空间和挫折的考验。高校情侣的兴趣、观念、性格、家庭背景和地域的差异,稍有碰撞便会产生情感危机。感情出现了裂缝,想要修复关系却找到合适的途径,手机媒介便成为化解高校情侣感情危机的载体。情侣可以借助手机媒介把误会、原因、事情经过等解释清楚,避免面对面沟通的难堪和负面情绪的产生。情侣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手机媒介可扮演“调和人”的角色,一方借助手机媒介多媒体表现形式向另一方道歉,打开心结、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既化解了情感危机,也提升了恋爱技巧和能力。
4.4 弱化个体对交往规则权威性的认同
现实的恋爱要遵守交往规则、交际礼仪和伦理道德规范,违背交往规范会受到道德伦理的谴责,情侣关系会遭到破坏。手机媒介交往的间接性易引发情侣间的信任危机,情侣的主感被削弱,降低恋爱的责任感,忽视言行的后果和应当遵守的恋爱礼仪和伦理规范。手机媒介交往的相对自由性使法律无法发挥作用,打破现实交往的限制,手机交往的“越轨”行为也不会受到伦理和法律的制裁,为学习生活压力大的大学生肆意宣泄负面情绪埋下隐患。
“一点对多点”的交往模式打破传统情侣交往“点对点”交往模式,一个人可以和多个异性谈情说爱,滋生出多角恋情结,高校情侣游戏心态在手机交往空间中蔓延,恋爱成为语言的游戏,对高校情侣的恋爱和婚姻产生冲击和挑战。[8]
5 结语
大学阶段是恋爱择偶的集中时期,大学生突破主客观的限制,大胆追求爱慕的对象,对天长地久的爱情充满向往。能否正确地维护情侣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的学习生活,也影响未来的家庭和事业,高校情侣关系的维护方式和工具的选择对能否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手机媒介的人际传播优势备受大学生青睐,成为维系高校情侣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大学生要正确使用手机媒体,发挥维护情侣关系的正面效用,成为深化关系、培养爱情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杨翠荚,霍建勋,徐凌忠.恋爱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3577-3578.
[2] 赵尚松.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和教育[J].巢湖学院学报.2007,5:116-119.
[3] 赵洪伟,董玫玫.大学生恋爱心理及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4:93-95.
[4] 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88-93.
[5] 肖晓鸿.当代大学生恋爱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D].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2006.
[6] 周海英.数字新媒体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198-247.
[7] 罗玉华,黄彦萍,游敏惠.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2-26.
[8] 倪桓.手机短信传播心理探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7:176-184.
[9] 李学斌.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8,3: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