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奶奶”用画温暖世界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概述
  常秀峰,一位目不識丁的农村老人,晚年偶然作画,受人喜爱,被称为“梵高奶奶”,作品被名人收藏。8月1日,“梵高奶奶”去世,享年83岁。她的儿子江华说,母亲用笔描绘了这个消失的村庄的碎片,“她的画,是她的私人生活史”,寄托了她的乡思。
   常秀峰生于河南方城县农村,自幼吃苦。2003年,常秀峰离开村子,第一次来到广州生活。在广州,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小孙女。因为要告诉小孙女山楂树长什么样,她拿起了小孙女的蜡笔,从此与画结缘。
   常秀峰画画的方法是“长啥样,就画啥样”。笔法毫不讲究,什么材料都敢用,蜡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一画就画一周甚至数月。
   画中多是对住了一辈子的农村的回忆,包括村里的风景、村民的起居劳作。她画家里的老屋、画秋天麦田的收割、画自己以前带知青学插秧的场景,画法拙朴。
   她的笔触浓烈,很少出现黑色笔触。秋天的树叶黄澄澄、树上的花红彤彤、叶子绿油油,南瓜是饱满的黄色,草莓是鲜艳的红色……
   2006年,江华将画传到博客上,迅速红遍网络,常秀峰被称为“梵高奶奶”。多家媒体相继进行报道,还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并义卖,她的作品被马英九、世界著名摄影师斯鲁本等人收藏。
   画家陈丹青曾评,画中有“质朴的震撼和心灵纯净的体现”。斯鲁本说:“‘梵高奶奶’和我一样,不是用机器和笔展示艺术,是用心。”画展展出时有人评价,“看到的是孤独、乡愁”。
   2009年,《梵高奶奶的世界》画册出版,画册里都是关于家乡的画,拿到书时,常秀峰说眼睛有点酸。
  多维解读
  角度一:“梵高奶奶”用画留下乡愁
   这位农村的普通老太从未上过学,年过古稀才拿起画笔。许多都市人深深爱上了她笔下的向日葵、山楂树和乡村田野,她的画风颇有“后印象派”风韵,被人称为“梵高奶奶”。“梵高奶奶”之所以把画留下来,是给儿孙后代看的,希望他们不忘以前农村的苦日子。“梵高奶奶”走了,但她的画里却留住了乡愁。
   角度二:“梵高奶奶”用画温暖人们
   “梵高奶奶”用朴实画笔勾勒、涂绘出的乡村风貌,给无数人带去了温暖与质朴的感动。她的画自成一格,朴素中带着稚气,自然中透着清新。她的画淳朴、清新、简单,在她的画里,人们可以嗅到泥土的芬芳,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朴质与明亮,可以体验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体验生命的平和与喜悦。她的画里总是充满着阳光、希望和热爱,温暖着人们。
   角度三:无欲则刚,大器晚成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梵高奶奶”七十岁开始画画,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增进祖孙感情,为一解思乡之愁。如此高龄又有这样的成就,可谓大器晚成。这样的人物还有很多,享有世界声誉的摩西奶奶,她76岁开始作画,80岁举办个展,100岁启蒙了渡边淳一。姜淑梅奶奶60岁学写字,75岁学写作,从文盲成长为作家。这些大器晚成的励志传奇人物令人惊叹。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年代,“梵高奶奶”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大器晚成,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
   角度四:自然本真,勿忘根本
   农村老太常秀峰,七十岁始学画,目不识丁,竟成了画家。她的画有一种灵气,那是艺术家的灵气;有一种活气,那是根植民间的活气;有一种大气,那是超越绘画艺术的大气。她笔下的向日葵有阳光爱抚,有土地滋养,有水滋润。她那温暖的画风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让城市打拼者感受到温暖和自然的力量。她以不经意间自然流淌出的本真之美,感动着众多生活在浮华之中的人们。
其他文献
著名演员孙俪曾在部队当过跳舞的文艺兵,有一次,部队有大型的文艺演出,让孙俪跳主演。孙俪那时候因为年轻,取得了一点儿成绩就开始飘飘然,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不用练习也能成功,就没有多加训练,结果领导审查的时候,她跳得不过关。这时,领导找孙俪谈话:“如果下次审查你还跳成这样的话,我们就要换人了。”  孙俪听了这番话,如同挨了当头棒喝,回去哭了一整天。她痛定思痛,明白了一个道理:属于自己的机会如果不珍惜,也
期刊
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一把火烧倒了那座破旧的砖瓦小屋,带走了太奶奶。   这场火在许多认识太奶奶的人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奶奶似乎很哀痛,接到这个消息后她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打算去磕个头,了了这份心思。但天寒地冻的,我劝她明天再去。奶奶一向很执拗,不过这次却没再坚持。   太奶奶与我的奶奶并没有血缘关系。太奶奶初来时,没有人待见她,所有人都冷冰冰的,尤其是在太爷爷去世之后,她名义上的子女各奔东西,她则自食
期刊
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太难了,我不会,放弃吧!”是呀,世界上难的事情太多了,因而,我们中的一些人选择放弃。而放弃之后,为了显示不是自己的责任,就会给这个放弃找很多的借口,诸如“太难了”“我不会”“我觉得我不行”等,这些都是我们逃避现实,懦弱的表现。那些坚持下来的人却会说:“我为一切值得我坚持下来的东西而坚持。”  坚持,才是强大者的表现,因为生活总是千变万化的,总有那么多不如意,總有那么多不顺心
期刊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表达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活出意义等普
期刊
3月28日,河南驻马店一家理发店在广告彩页印制“我要的是桂纶镁,出来的是刘胡兰”的广告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面对质疑,理发店工作人员回应称,“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段子,只是宣传一下”。对于理发店的说法,不少年轻人看后气炸:我们年轻人不背这锅!还有不少人建议:应该严惩!  对此,驻马店开发区管委會迅速行动,组织网信、工商、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涉事理发店设计广告内容出现侮辱英烈问题依法进行查处,没
期刊
[课文助读]   读了《苏武传》这篇课文后,很多同学都对苏武这一人物念念不忘,都被他的爱国热情打动了,被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精神感染了。  显然,文中所塑造的苏武这一人物形象是成功的!这一成功既得力于作者正面刻画人物的动作、语言等,也得力于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同时也与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有很大的关系。  具体说来,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苏武与副使张胜的对比
期刊
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  汉字之美,美在它的神秘的面纱,美在它华丽的外形与其中凝聚的准确而鲜明的内含。  中国的汉字有着繁复多变的外在美和意境深邃的内在美,在璀璨的历史天空,曾留下了多少最美的诗篇,镂刻下了多少蔚为壮观的人文画卷。《国学典藏》丛书编委会编撰的这本《文字上的中国:成语》,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于一炉,集中国古代先贤的智慧思想于一体,聚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青年的思想愈被范例的力量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法捷耶夫  ②盲目地听从、盲目地相信一切者,他一定是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  ——闻一多  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众多明星在微博上呼吁大家“守望和平”。  ④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进入了我国的文化市场,形成了“日韩潮流”的现象。一些中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
期刊
入乎其内  悲凉之雾,遍被秋都   《故都的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第一题问到: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的确,这种深重的悲凉充斥全文中,我们在品析图画和意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仔细体味:   第一,残破之悲:在作者眼中,京都是古老陈旧而残破的。一個“故”字,道尽京都的老旧衰败。“在皇城的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
期刊
“人物形象”可以说是高考文学类阅读中的密集考点。考查形式可以是客观题方式,涉及“人物形象的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这些方面的判断;也可以是主观题方式,要求结合文本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概述人物的形象。标准题型如下:①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非常细腻,请结合某一人物(某些人物或具体人物),找出几种主要描写方法,并简析其作用;②请简述(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