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广场舞发展研究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b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教会音乐,距今己有近千年的历史。19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新型经济的发展,西方基督教在中国各地的传播,合唱逐渐融入到中国,距今己有一百年的历史。与西方合唱的宗教基础不同的是,中国合唱音乐的发展进程处于中国近代历史上政治斗争和社会变动最激烈的时期,因此,中国的合唱无论在内容题材上,还是审美与社会功能上,己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在这一时期,中国合唱艺术以群众歌咏为主要形式。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合唱艺术在学校教育与社会文化活动中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广场群众合唱在全国蓬勃开展,对我国合唱艺术的广泛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广场群众合唱为城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它不仅提高人们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了人们对合唱艺术的鉴赏力,同时,还对社会和谐文明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广场群众;发展
  引言
  纵观国内外,合唱艺术对于人们己经不再陌生。合唱是一种讲究配合与协调的集体歌唱艺术,起源于中世纪欧洲教堂的唱诗班。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一批从国外回国的学者带回了西方合唱艺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兴起,经历了多次战争及革命运动的推波助澜,每次运动必形成广泛的群众歌咏运动高潮。发展到解放后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合唱艺术形成了一个高峰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曲家和优秀的合唱作品。可见中国的合唱艺术是植根于群众歌咏运动中的。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日益富裕起来,合唱也走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中。然而群众合唱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艺术高度和深度,更缺少专业指导与統一训练。为了提高群众合唱的综合素质,为了能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前进,面对群众合唱艺术,我们应该提起足够的重视和思考。
  1合唱艺术的起因与发展简介
  西方合唱艺术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音乐,经历了最初的单声部圣咏到多声部清唱剧的转变,并慢慢的从宗教活动中独立出来,与文学、诗歌、戏剧等学科相联系,最终形成了当今活跃于世界音乐艺术舞台上的合唱艺术。合唱艺术在中国的起因,要从中国民国初年说起,在当时,一批留学生从国外带回了西方合唱艺术,随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发展,合唱主要活跃在校园合唱与社会群众歌咏活动中。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合唱艺术在全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曲家和经典作品,成为上个世纪合唱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合唱逐渐进入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中。
  1.1西方合唱艺术的起因与发展简介
  西方合唱艺术的起因,要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左右,最初为基督教会的圣咏形式,主要为赞美诗歌和教会的仪式歌曲,演唱时追求空灵、纯洁的音色。当时,最重要的形式就是只有一个声部的格利高里圣咏,旋律与结构都很单一,主要用于宗教活动。公元9-13世纪,从事宗教活动的音乐家尝试在格利高里圣咏旋律上方加入八度、四度、五度音程的旋律声部,于是,各个声部旋律的独立性得到加强,迫使格里高利圣咏的单旋律形式走向边缘。旋律的发展不断丰富,声部之间的对位也变得更加严格,复调合唱产生。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成为音乐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在西方音乐史上,这一时期又被称作“无伴奏合唱时期”。受“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合唱艺术创作与演唱逐渐从基督教会中分离出来,合唱歌曲的题材也从歌颂神转向强调人的内心情感和自然景色的描写,世俗化的题材、内容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同时,也更加注重音乐的整体表现力。例如,法国的尚松(chanson de geste)和意大利的牧歌(madrigal ),是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两种世俗性合唱体裁。
  巴洛克时期是欧洲合唱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主调音乐体系,并开始使用器乐。合唱作品在曲式结构上,从多旋律线条的复调音乐转向只有一个旋律声部,其他声部对旋律做和声支持;合唱音乐的戏剧性冲突加强,并与戏剧、文学相联系,使合唱作品变得更加饱满、丰富。巴洛克时期的最重要的合唱题材是清唱剧和神剧。这一时期著名的清唱剧有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到了古典、浪漫主义时,合唱的体裁发展的越来越多样,主要为清唱剧、安魂曲,以及歌剧中的合唱和交响曲中的合唱等,内容上也发展成两种:宗教内容的合唱以及民间民俗内容的合唱。在西方艺术的长河中,合唱不断的与诗歌、文学、戏剧等门类相联系,并在和声的细腻与美感方面,以及音乐表现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丰富与完善,形成了独有的艺术魅力。由此,合唱艺术进入了崭新的时代。
  1.2合唱在中国的兴起
  与西方合唱的宗教基础不同,虽然近代以来中国人参与合唱是从晚清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传教开始的,但中国合唱的发展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带来西方教会文化在中国各地的发展,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出现了合唱现象,距现在大约有一百年的历史。合唱在中国的发展处于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这样几个不同的政治环境相互碰撞的最复杂时期,所以,在歌曲的表达内容和审美与社会功能上,合唱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样式。
  合唱在我国出现后,首先得到了中国进步阶级的关注与重视。合唱在我国兴起时,主要是“学堂乐歌”形式。弘一大师李叔同创作的《春游》,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按照多声部技巧所创作的比较成功的合唱作品。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合唱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开始与人民大众文化和艺术文化演出相结合,合唱由此得到全面和丰富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作品有赵元任的《海韵》和黄自的《长恨歌》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的爆发,群众通过歌咏活动激发斗志,凝聚人心和力量,勇敢的承担起抗日救亡的历史性任务。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和贺绿汀的《游击队歌》等作品,在这个政治文化动荡的时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也被视作经典,在合唱的曲目中经常出现。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时期,伴随着大量音乐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合唱团的成立,中国合唱艺术事业有了新的进步和发展。此时,群众合唱活动也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合唱歌曲,比较著名的有《歌唱祖国》、《南泥湾》、《洪湖水浪打浪》、《在灿烂阳光下》等等。由此,群众合唱由最初的抗日救亡运动,转向新时代的歌颂祖国、歌颂幸福生活的歌咏活动中,群众合唱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步入新世纪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全新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群众合唱开始走向广场文化,出现了广场群众合唱,这种形式不仅为城市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社会和谐文明的进步。
  2广场群众合唱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场群众合唱是新世纪的时代产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今社会下,广场群众合唱百花齐放,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成为人们喜爱和追逐的艺术活动。广场群众合唱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大大的增强了人们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但是,就目前来看,广场群众合唱尚不完善,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
  2.1广场群众合唱文化
  “广场文化”作为名词来解释是指在广场中所出现的各种形式的文化现象,以这种现象来说,己有近千年的历史,在古希腊、古罗马等地都有记载。但是,当代意义上的“广场文化”与之前有了很大不同。具体的说,广场文化包含着广场建筑本身与文化展示,广场建筑本身即承载着文化,而广场文化则包括很多领域,如音乐、绘画、书法、表演等文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广场文化直接反映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的发展。
  广场群众合唱作为一项重要的广场文化活动,有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在当下,合唱作为一项雅俗共赏的艺术活动,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喜爱。类似企业、学校、社区等越来越注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群众合唱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跻身于广场文化活动中。近几年,广场群众合唱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有社区的老年人合唱,有以地区为单位的群众合唱比赛,还有以城市间广场群众合唱交流为主题的形式等。总之,广场群众合唱是新世纪艺术文化的产物,它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和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大大的增强了人们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2.2现状及存在问题
  广场群众合唱是新世纪的时代产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今社会下,广场群众合唱百花齐放,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成为人们喜爱和追逐的艺术活动。但是,就目前来看,广场群众合唱尚不完善,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
  (1)广泛参与性
  柯达伊提出,“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首先,由于广场的公益性、开放性特点,广场群众合唱的参与面非常广,无论老少,无论男女,无论城乡,都可以参与,这是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动无法相比的。广场群众合唱是以人为主体,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力量而自发组成的艺术形式。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求,组成适合自身年龄和演唱条件的合唱团体,享乐其中。所以,群众合唱活动是自发组成和普遍存在的。
  其次,当今社会是个多元文化的时代,广场群众合唱作为新时代文化的一元,拥有自身独特的魅力。现如今,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越来越注重广场文化,尤其是广场群众合唱文化,在很多城市都己崭露出亮丽的锋芒。广场群众合唱活动的形式有很多,例如有以社区为单位的广场歌咏比赛、以城市为单位的群众合唱文化交流、激情广场大家唱等等,为这个时代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鲜活力。截止在当下,参与互动且体验配合程度最高的艺术形式当属广场群众合唱活动。
  (2)合唱队管理较随意
  首先,合唱人员构成不合理。我所在的城市,不论是在广场、公园,还是在社区,总是能看见群众合唱的身影。他们大多是社区的大爷大妈们,年龄普遍比较大,多集中在50岁到65岁之间。由于年龄大的问题,导致他们在演唱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声音。例如,在歌曲的某一句需要音量加强时,很多时候会力不从心,气息跟不上,从而达不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气势。此外,这些大爷大妈们的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其中,有来自机关单位的退休老干部,也有一些未曾受过什么教育的。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步,有的己经完全领会了歌曲的含义,有的却还停留在学唱环节,由此,导致了合唱排练的进度减慢。男女声部比例方面,以女声居多,男声少之甚少,有时女声部有十几个个人,而男声部却只有几个人,男女声部比例的失衡,导致声部间的和声不和谐,从而很难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与真实情感。
  其次,合唱队管理较随意。由于参加广场合唱都是群众自发的,导致合唱队管理工作开展很困难。组织者没有权利要求队员每次排练必到,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身体素质不是很好,能做到坚持参加排练的三三两两。此外,这些大爷大妈们对于演出与排练的环境要求过于简易,随意在公园或者社区的一旁,拉开合唱团的条幅或者标语就开始唱,缺少统一指挥和管理,造成人们比较松散的歌唱状态。此外,在声部的分组上也不够严格,组织和指挥者并没有特别科学的按照合唱队员的音色和演唱能力进行声部分配,导致不同声部间的旋律线条杂乱、不清晰,从而致使合唱团的整体声音不和谐、不统一。总之,合唱人员构成不合理,合唱队管理不够严格,直接影响合唱排练的进度与艺术水平的发挥。
  (3)合唱队员综合素质薄弱
  首先,合唱理念陈旧。广场合唱的大爷大妈们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目睹了群众合唱的发展。在他们心中,一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只要大家唱的整齐、声音洪亮就是好的合唱。他们缺乏对合唱声音美的认识,缺少对合唱不同声部间和谐的了解。往往在唱的过程中,缺乏对音量控制,缺少声音的强弱对比。此外,广场群众合唱团演唱的曲目比较陈旧,大多是围绕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曲目。经典的红歌我们应该传唱,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呼吸21世纪的新鲜空气,多唱些符合这个时代的作品与声音。遗憾的是,中国缺乏新时代合唱作品的创作,曾经有优秀的经典作品,現在缺乏的是具有我们民族时代特色的新作。   其次,整体音乐文化基础较差。绝大部分人员只识简谱,甚至不识谱,学唱歌曲全靠指导老师分句教唱,或者通过放錄音,队员一起学唱,这种情况下的合唱势必会影响音准,遇到变化音更是难以应对。同时,简谱较五线谱太单一,不够形象,缺少五线谱声部的立体感与形象感。合唱艺术对每一个合唱团员的音乐基础都要求严格,相对于专业合唱团而言,广场群众合唱在追求丰腆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人们才能真正的投入到广场群众合唱中,充分体会与享受合唱的艺术魅力所在。
  (4)缺乏高素质的指挥
  指挥家秋里曾提到:“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合格的指挥”。指挥是一个合唱团的领队人物。广场群众合唱水平迟迟得不到提高,很重要的因素是缺乏高素质的合唱指挥。现在广场合唱的指挥老师整体水平普遍不高,指导方法还停留在追求声音的高、响、齐方面,导致和声音色不美;在声部的安排方面也思考欠佳,声部安排不合理直接影响合唱的整体协调性等。尤其面对社区中老年合唱团,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的发声不够动听。这个时候,就更需要一个专业的合唱指挥,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嗓音条件和身体状态,找到一条适合他们的歌唱途径,带领中老年广场合唱走出一片新天地。
  指挥不是节拍、节奏图示的机械完成者,而是融情感感受与个人见解为一体的创造作主性阐释,最终有效调动合唱队员共同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在歌曲排练过程中为一名专业且高素质的指挥,首先需要对合唱作品的内容进行全方面的介绍和说明要包含歌曲的写作背景、歌曲的内容和歌曲整体的音乐风格等等。整体介绍完之后,要对各个声部的旋律及合唱特点做讲解,并向参唱人员示范不同声部的具体演唱方式方法,并带领参唱人员对作品的内容和演唱有一个整体的理解认识和方向把握。声部分配和讲解工作完成后,接下来要进行每一个声部的单独排练,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入其他另外一个声部,最终达到所有声部熟练、完整的拿下整个合唱作品。当然,在只有一个声部进行排练的过程中,指挥需要引导其他声部做相应的工作,比如,别人的声部在演唱过程中,自己所在的声部字在做怎样的进行。只有熟悉自己的声部和作品其他的声部的旋律和节奏等特点,才能使整首合唱顺利的达到完整与和谐。
  因此,一个具备高素质的合唱指挥,对广场群众合唱团队整体的合唱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需要引领整个音乐素质比较弱的群众合唱团队,走上更加专业更高素质水平的合唱艺术道路。
  (5)群众合唱作品单一
  当今,我国合唱艺术目前遇到的问题中,缺少优秀的合唱作品是最大的阻碍。然而对于广场群众合唱团体来说,由于演唱技巧和专业水平的不足,在挑选适合的作品时更是充满了局限性。绝大部分群众合唱团演唱的作品都比较单一,选曲上也比较盲目,大多数都以唱革命歌曲为主,合唱作品多集中在上个世纪三十到六十年代的作品。例如《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生产大合唱》和《歌唱祖国》等等,这些作品无论是排练过,还是只单纯的听过,都己经失去了曾经的新鲜感,唱来唱去,总是那几首歌。再进行演唱时,兴趣和热情便随之大大下跌。所以,优秀合唱曲目的缺乏的现状,不仅会在时间的流逝与不断的排练中削弱人们群众对于合唱的热情与积极性,也大大缩短了群众对合唱艺术理解的视野,从而导致广场群众对于合唱不再有最初的喜爱与追捧,对合唱艺术的审美也会大打折扣。
  3对广场群众合唱发展提出的方案
  广场群众合唱是新时代文化的产物,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的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文化的和谐进程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就广场群众合唱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现对今后广场群众合唱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方案:
  3.1提高群众的合唱审美意识
  广场群众合唱作为一种歌唱形式,是受广大人们群众所喜爱的、雅俗共赏的艺术活动。合唱人员只有深刻感受到音乐的美丽,真正理解所唱歌曲的内涵,才能更好的表现作品。所以只有提高群众对合唱艺术的审美能力,并达到一定的审美高度,将对广场群众合唱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提高群众的合唱审美意识,首先要培养群众对合唱声音的审美意识。合唱是以人声为载体,同时承载着合唱艺术的本体,为此,每一个演唱者都必须听从于指挥的调动,来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并且强调提高合唱声音审美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与控制对自身对声音的调节能力。在合唱演唱的技巧方面,讲求吐字咬字的方法,以及呼吸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要把控各种各样艺术作品风格特点,同时对不同风格的歌曲采用相应的演唱方法。此外,合唱的声音要尽可能做到张弛有度,根据作品风格的不同,选择与之相吻合的演唱方式,使合唱团的声音在表现作品时,做到可强可弱,可收可放。在演唱无伴奏的合唱歌曲时,对声音的要求更是严格。无伴奏合唱更讲究声部整体旋律线条的清晰干净和声音的弹性。人声即是旋律,亦是伴奏。
  群众以往的根深蒂固的观念:合唱只要大家一起唱齐了,并且能做到声音高亢和洪亮便是完美的合唱。所以,想要改变群众对合唱艺术的审美,就要从合唱的音准、节奏、声音和谐程度、声部间的均衡、力度的强弱,以及对作品处理的表现力和情感变化方面去鉴赏。美丽语言通过艺术来展现一定是歌唱,广场群众合唱团中的人们要学会认识和理解,真正的合唱艺术的声音是讲究咬字吐字的圆润与清晰,讲究声音的饱满和富有弹性,以及整个合唱声音的和谐统一。此外,合唱队员的精神面貌及歌唱状态也是合唱艺术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广场群众合唱由于自身的专业素质的局限,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把这些合唱艺术基本的要领运用到日常的排练与演出当中,真正的提高自身对合唱艺术的审美能力。
  3.2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首先,保证高出勤率。要呈现好的合唱作品,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排练,进行不断的磨合、推敲,逐步将整个作品完成。但是由于广场群众合唱是自发组成的集体活动,合唱团成员会因为各种缘由,导致出勤人数与排练过程都比较松散。长此以往,愈演愈烈,合唱的排练进度和作品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管理章程,并且每一位合唱队员都必须认真遵守,保证广场群众合唱活动百分之百的出勤率。所以,只有保证百分之百的出勤率,合唱团才能形成规模性的团队,使合唱活动的排练和演出得以按时并顺利进行。   其次,加强合唱团的秩序性。广场群众合唱团成员绝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他们在日常的排练中通常比较随意,有时几个关系不错的老伙伴不考虑声部问题,便随意席地而坐,在没有自己声部演唱的时候,就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出合唱。针对这种情况,在合唱排练之前,按演唱声部的不同进行分组坐在一起,这样可以使声部的声音更加集中,声部间的旋律线也更加清晰明了。当其中一个声部出现音准或节奏等问题时,指挥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排练。此外,自己所在的声部休息时,也要观听别的声部的排练情况,切实做到把握整首作品的排练进程。
  所以,加强合唱团的组织管理工作,通过保证高出勤率和加强合唱团的秩序性,才能促使广场群众合唱有规模、有秩序的进行,从而提高合唱排练的整体效率和群众的综合文化素养。
  3.3合理安排合唱曲目当今广场群众合唱的曲目比较单一,选曲上也比较盲目革命歌曲为主。
  面对这种情况,我采取对合唱曲目进行分类、下:绝大部分合唱团还都以唱分系列进行演唱,具体如
  第一,红歌作品。上个世纪有很多经典的革命歌曲,例如《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十送红军》等,这些作品大多数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些作品代表着我国的经典合唱,中老年人对革命歌曲还是有着很深的感情与亲切感,同时在学习和排练的过程中,革命歌曲也相对简单、容易一些。由于经典的革命歌曲无论在歌词内容上,还是在旋律的特点上,都充满了励志与坚强的力量,例如“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等经典歌词,己经成为中老年合唱中流淌着的艺术元素了。所以人们在全身心的激情演唱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人们对现在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还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
  第二,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例如陆在易的《葡萄园夜曲》是一部女声合唱作品,作品主要描写夜晚葡萄园的静谧、迷人的景色,旋律十分优美,情感也细腻丰富,无论是演唱者还是听众,情感和心灵都会被这种优美的曲调和词义所陶醉。这类合唱作品相对革命歌曲较少,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经典的民歌入手,针对合唱对象进行适当的改编与调整,如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陕西民歌《南泥湾》等。这些作品对于中老年合唱团,在演唱过程中比较朗朗上口,歌曲的旋律也很优美朴实。在改编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歌曲本身特点和演唱群体,对作品的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等进行适当调整,提高人们对歌曲的兴趣与演唱的积极性。由此,人们在排演自然景色和人民劳作的歌曲的时候,可以深深体会到音乐的美感与合唱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憧憬。例如,《沂蒙山小调》创作与于抗日战争时期。曲调源于山东卖唱人所唱的曲调,后来经过不断的修改,才有了现在的歌颂沂蒙山区好风光的民歌一一  《沂蒙山小调》。现在经过改编,把原有的简单短小的旋律,加入了和声声部,并改用没有伴奏的形式,采用男女混声合唱进行演绎,赋予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下面是该作品无伴奏混声合唱版的片段:
  第三,戏曲作品选段。通过观察,在社区中老年合唱团中,有一部分成员是戏曲爱好者。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现象,通过对一些戏曲作品的经典选段进行合理编排,如《红灯记》选段等,达到戏曲与群众合唱的完美融合。通过演唱这些戏曲性质的合唱作品,可以拓宽群众的对合唱理解的视野,同时也能调动起大家的兴趣与兴奋,减少人们在感官上的审美疲劳,从而调动了参唱群众的演唱积极性和对新鲜合唱风格的热情。
  总之,缺少优秀的合唱曲目,是我国合唱艺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广场群众合唱来说,由于演唱技巧和专业水平的不足,在挑选作品是更是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让群众拥有更好的歌唱兴趣和演唱条件,我们可以对一些现有的作品,通过对其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结构,以及声部的编排上,进行再次创作和改编,赋之予新鲜的元素和活力。
  3.4培养群众的音乐素质
  随着时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越来越高,广场群众合唱作为新时代的广场文化形式,对每一位合唱队员的综合素质也越来越严格,只有拥有高音乐素质的合唱团才能更好的诊释与表现作品,广场群众合唱文化才能顺应这个时代的文化进程。
  (1)学会使用五线谱
  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记谱法,是学习与了解欧洲古典音乐的首要条件。当然,关于合唱,五线谱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相比简谱,五线谱具备音高的形象感和合唱中声部的立体感。人们在学习、排练合唱的时候,通过五线谱,能够很明确几个声部的同时进行,并能更好的听辨声部间产生的和声。可见,简谱不具备五线谱的形象感的功能。所以,在合唱中学习并运用五线谱十分重要。
  由于广场群众合唱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的学习、理解能力与反应能力相对比较弱。所以,教授学习五线谱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简单、趣味性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①“房子”识谱法。五线谱有五条线、四个间,我们可以把间比作房子,把线比作比作隔开房子的墙,再把音符比作住在房间里的人。四个房间由下往上分别代表fa,la、高音do和高音mi;五条线由下向上分别代表mi, sol, si、高音二和高音fa。由于音符时值的长短和人的年龄的大小关系,我们可以把全音符比作老年人,时值是四拍;把二分音符比作中年人,时值是两拍;把四分音符比作青年,时值是一拍;把八分音符比作少年,时值是半拍;最后把十六分音符比作幼儿,时值是四分之一拍。这样,我们可以在地上画出“房子”,然后进行详细分配,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音符,通过走在不同的房间里面唱出相应的音符和时值。我们可以把不同的音符做成卡片,在形式“房子”识谱法时,进行分组学习音符。比如,手持全音符卡片的合唱队员走进第一个房间时,就要唱四拍fa;手拿四分音符卡片的人走在第二和第三个房间中间的墙时,就要唱一拍的si,等等。
  ②“手指”识谱法。首先,让广场合唱团的这些大爷、大妈们弄清楚五线谱一线一间的关系,识谱就像爬楼梯、走台阶一样找出正确的音。或者用手指作为五线谱,手指为线,指缝为间。一指为mi、二指为sol、三指为si、四指为高音二、五指是高音fa。這样,通过数手指的办法,找到自己手上的五线谱,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做到随时练习五线谱的音符位置。    以上两种方案,对于比较枯燥的五线谱学习,为中老年人增加了很多的兴趣。当然,学会并熟练运用五线谱识谱即唱,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与练习过程。所以,为了更好更深入的理解音乐内在的涵义,需要广场合唱不断的加强音乐识谱能力训练,真正做到持之以恒。   (2)加强群众音乐基础知识训练
  广场群众合唱人员的音乐基础很薄弱,在排练的过程中,应遵循作品本身,认真读谱,作品的音准、节奏应把握准确,这是合唱对每一个参与者最基本的要求。那么,解决音准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钢琴伴奏进行歌曲乐谱的视唱。通过视唱,将自身唱的音高和钢琴奏出的音高不断的进行对比;遇到个别音准,特别是变化音,对不容易唱准的部分着重练习,反复视唱,力求准确。把歌谱唱准之后,再加入歌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也就是这个道理。在视唱歌谱的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音准的问题,同时,也加强了参唱的中老年人对五线谱的学习与熟练程度。久而久之,他们便可以习惯并独立的使用五线谱进行歌唱。
  由于绝大多数参唱人都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基础的训练,所以,在教授节奏时,就要做到简单且通俗易懂。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拍球的动作,一上一下就是完整的一拍,几拍就是几下,在击拍时做到始终匀速,再加以基本节奏型训练。以下是用日常的语言习惯和节奏结合在一起,对一些经常用到的节奏型做出的训练方法。以四二拍为例:   总而言之,音准与节奏是每一位合唱人员都应该学习的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只有懂得并学会运用这些基本的音乐理论,才有做到完整呈现合唱作品的可能。同时,在保证做到节奏和音准准确的情况下,还要眼观指挥的挥拍手势和表情细节,深刻读懂指挥的每一个动作细节和要领,从而达到合唱的协调与统一。
  (3)加强合唱声乐训练
  声乐训练的好与不好,直接关乎一个合唱团的整体歌唱水平。群众合唱的成员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关于合唱中什么是好的声音,有待于加强认识和训练。合唱声音的基本要求是“轻声、高位”。关于轻声,是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控制音量,用半音量发声。高位就是声音的高位置,强调声音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和声的发声统一。通过不断的加强声乐训练,使音色达到圆润、饱满的视听美感。y o}但由于中老年人随之年龄的问题,声带在老化,歌唱时的底气也不足,所以,在声乐训练过程中,指挥要尽量做到简单而有效的训练方法。
  首先,呼吸的练习。呼吸时声乐训练中最首要的问题。可以采取“闻花香”的方式练习吸气,吸满后再均匀、慢速的呼气;还可以用“半打哈欠”的状态去吸气,使口腔和头腔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兴奋状态,这也正是歌唱的状态,然后再慢慢的呼气。经过“吸气一呼气”这样的反复练习,使气息得到控制,声音从此也获得了气息的支持。此外,合唱强调循环呼吸,与其他歌唱不同的是,循环呼吸要躲避小节线和休止符。因此,在整个合唱中,呼吸还是比较自由的,只要做到合唱声音整体的音量与音色有均匀统一的气息作支撑。
  其次,在呼气的基础上练习发声。以“a, e, i, o, u”五个元音为主,通过最基础的和声音程如“do-mi”或者三和弦“do-mi-sol",分别用两个声部或者三个声部进行音色与和声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声音轻声、高位以及声部间音程或者和声的立体效果,让自身的声音不断的向整个和声去靠拢,以达到合唱真正的和谐与统    由此可以看出,声乐训练的好与否,直接决定合唱艺术的成与败。尤其对于广场群众合唱团体来说,音乐素质与声乐技术本身就很薄弱,声乐的训练在整个合唱排练的过程中的地位更是重中之重。此外,有了一定水平的合唱演唱技巧,群众还应在指挥的引导下,对合唱作品的歌词内容、风格特点以及创作背景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并在歌曲的速度、力度、语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认知和把握能力,只有面面俱到,广场群众合唱艺术才有更多的可能,在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合唱艺术中独占鳌头。
  3.5号召青年志愿者的加入
  由于广场群众合唱成员的年龄普遍很大,无论是对合唱的审美认识,还是合唱声音的理解等,有时很力不从心。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可以号召一些青年志愿者的加入,例如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一些热爱歌唱、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业余时间,加入到广场群众合唱的队伍中来,运用自己的音乐专业知识和对音乐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广场群众合唱中。广场群众合唱中有青年志愿者的加入有以下益处:
  首先,青年志愿者是在不计酬劳的前提下进行义务活动的。广场群众合唱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普遍不高,如果让这些老人自掏腰包,请专业老师教授音乐基础知识这样,他们肯定是心存余悸的。所以,有了音乐专业或者热爱音乐的青年志愿者的帮助,这些喜爱唱歌的老人便可以在不考虑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获得来自青年志愿者教授的音乐基础知识。
  其次,青年志愿者年龄普遍很年轻,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活力与新思想、新视野。爱好音乐的年轻人或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平日里利用闲暇时间,去广场、社区或者公园参加群众合唱,在排练过程中,进行一对一帮助那些音乐素质薄弱的人们学习识谱、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遇到不容易掌握的节奏时,尽可能将之通俗化,并带动群众一起击拍,加以反复训练。在歌譜视唱的环节,志愿者和群众一对多进行小组练习,直到歌谱视唱熟练后,再加入歌词,完成对整首作品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有了青年志愿者在广场合唱活动的参与,合唱人员不仅轻松的学到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此同时,这些年轻人在也充分享受了付出劳动时的喜悦,而且增长了自身的社会阅历。
  再次,音乐基础相对薄弱的群众在青年志愿者的帮助下,一方面获得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对音乐、对合唱的审美能力。同时,这些中老年人被年轻人的阳光与热情所感染,身体和心灵也瞬时得到了生活里少有的精气神儿与喜悦。
  因此,号召拥有专业音乐素养的青年志愿者加入广场群众合唱,通过相互交流和帮助,不仅志愿者和群众得到了互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文明的进步。
  3.6培养高素质的指挥人才
  指挥是合唱活动中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需要指挥有专业的合唱艺术素养和强大的合唱局面掌控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广场群众合唱的指挥大部分是非专业的指挥,虽然他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指挥经验,但是由于专业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引领广场群众合唱团迈入更高水平的艺术殿堂,还需要加强专业指挥的参与,非专业指挥可以辅助指挥的同时,继续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对作品的内涵做出正确诊释,是对一个指挥最基本的能力的要求。作为一名好的指挥,会在排演的过程中通过介绍合唱作品的创作背景、合唱作品的内涵以及选择适合的演唱风格,然后准确地诊释作品的内涵的同时对其进行二度创作。此外,最关键的环节,指挥需要从和声、音准、节奏等方面寻求一种适合群众演唱的训练方法,进行准确指挥排练,最终达到准确诊释出作品的内容和意义的目标。
  合唱技巧对于一个专业指挥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指挥技术,还要有一定的声乐、器乐技术及音乐史等理论作支持。具体到合唱排练,指挥要对整个合唱队进行统一呼吸训练,让团员养成科学地使用气息歌唱;其次帮助团员寻找发声腔体共鸣,通过科学的发声练习,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此外,指挥还要有对特定作品细节准确处理的技巧,由于群众的音乐素质不够,这就更加要求指挥对合唱技巧有很强的把控能力。
  3. 7搭建演出与交流的平台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艺术文化的进步,广场群众合唱活动的发展与演出也越来越丰富。如果只追求长期一味的排练,或者随便在广场或者公园等场所,通过自己组织进行自主演出,没有登上正规舞台和参加正式演出的机会,长此以往,一定会大大减退群众合唱的热情,同时,在平日里的合唱排练中,也会失去了原本的动力和自信。面对这样的情形,广场群众合唱团应该带有计划性的去参加一些社会上提供的演出舞台或者是文化交流平台,这样不但确保群众的合唱热情,通过演出和交流还能够促使合唱团队的集体凝聚力与荣誉感。由此看来,要保证广场群众合唱演出和交流平台的如期构建,就必须依靠政府机关及相关文化部门,定期的开展大众文艺活动,为群众合唱乃至广场群众的其他形态的文艺活动提供坚实的后盾力量。当今是媒体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媒体应该把广场群众合唱足够的重视起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介,对广场群众合唱进行大力宣传,在不断的增强人们对合唱热情与信心的同时,也推进了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与进程。例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激情广场大家唱的栏目,通过专业演唱与群众合唱的相互结合共同缔造的大型文娱节目。这个栏目的播出引起了广大媒体和城市群众合唱团的关注,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与追捧。有了这样的媒体桥梁,不担心广场群众合唱活动开展不下去。
  4广场群众合唱的意义
  广场群众合唱是深受人们喜爱和热情参与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新时代的产物。广场群众合唱活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还有助于增强人们内心的集体荣耀感。广场群众合唱作为人们参与程度最高的艺术形式,通过不断的进步与完善,可以促进我国合唱艺术的广泛发展和国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加快我国和谐文明建设的进程。
  4. 1广场群众合唱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活动,要求每一位演唱者与合唱团的协作才能达到声音的谐和,长期的排练与演出,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人们的集体感与荣誉感。广场群众合唱的歌曲以经典革命歌曲和歌颂祖国、歌颂人们幸福生活的作品居多,不但能激发人们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之情,还能坚定人们对人们现在幸福安逸生活来之不易的信念。例如,由我国著名词曲家王萃创作的合唱曲《歌唱祖国》,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合唱作品。歌曲内容是描写我国从抗战进入幸福生活;从歌颂祖国的繁荣到赞扬劳动人民的辛勤,整首作品都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喜悦和集体力量的坚定信念。由此看来,人们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将自身的歌唱热情全部投入到歌曲中,丰富了情感世界的同时,也使身心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从而充实了整个人的精神世界,调动了人们对于生活和劳动的积极性,也更加坚定了演唱者的热爱歌唱、热爱集体、热爱生活的信念,从而增强了整个集体、社会的凝聚力。
  广场群众合唱同时现代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代表符号。由于广场群众合唱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广场、公园、社区或者学校等,所以,广场群众合唱在这些公共场合的出现,不但促进了合唱团体间的艺术交流,也为城市文明生活增添了艺术气息,同时展现了新世纪下城市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面貌。
  4. 2广场群众合唱可以推广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
  广场群众合唱是新世纪下广场文化的产物,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当代艺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合唱艺术在中国迅猛的发展,合唱群众的普遍体现在社会各个阶层,人们把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全部融入到歌声里。在各種各样的节日里,合唱在群众中表现出的热情更是数不胜数,有小团体的几十人,有稍大的百人团体,更有上万人的歌咏团队,层出不穷,呈现出当代特有的新景观。所以,无论是在城市广场、社区还是公园都能见到群众合唱的身影;而且参与者的身份与职业也不受限,无论是干部、工人、还是学生,只要热爱合唱,都可以参加。目前,广场群众合唱己经成为我国参与程度最高的艺术形式和当今时代艺术文化的重要符号。
  跟随当下文化的发展,媒体时代在更广阔领域里的应用与发展,合唱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意义。例如各个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手机平台客户端等都推出过各种形式的专题,有针对性的展现了合唱艺术的群众化,同时也调动群众对合唱艺术的热情有了很好的意义。近些年,各个电视台与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共同推出各种各样的专题节目,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和自我展现的很多机会,获得大量创作者很多艺术实践者的认同。    所以,新世纪下的广场群众合唱活动,在社会各阶层以及文化媒体的积极参与下,必将在我国掀起一股群众合唱艺术的狂澜,不断的促进我国合唱艺术事业的广泛发展。
  4. 3广场群众合唱有利于提高人的综合文化素养,丰富社区文化
  广场群众合唱是综合审美、文化、音乐、协作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合唱参与者在学习和排练过程中,通过学习五线谱等音乐理论基础,收获一定的音乐文化知识;在不断的演出过程中,不但积累了演出与实践经验,而且也潜移默化的提高对合唱美、艺术美的鉴赏力,从而使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加广场群众合唱的人们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这些人大多是退休员工或干部,他们拥有很多空闲时间,每天的生活都很单调,也很少有类似群众合唱这种类型的娱乐活动,生活方式也缺少有活力与乐趣。很大一部分群体生活比较平淡,靠电视剧、打牌等打发时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有一个这样的群体,他们渴望对生活有更高质量的追求,有好听的歌曲可以让他们尽情的歌唱。由此,这些闲来无事的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广场、社区或公园等自发的组成一个规模的合唱团,再接受一些专业合唱的指导,久而久之,不但讓自己的生活不再单调乏味,同时,通过专业合唱的学习与理解,文化的理解艺术的修养加大了很大的提升空间。当每个参与社区合唱的人文化素养都得到提升后,那么,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也随之变得丰富有趣。
  总之,人们通过广场、社区合唱中的合作与交流,有着共同的兴趣喜好学,在实践的过程中,懂得了相互倾听彼此的声音,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和相互指导,促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和谐。所以,广场群众合唱不但使人们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了,还丰富了社区的艺术文化生活,无形中促进了整个城市及社会的和谐文明的进程。
  4.4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现代都市文化承载着很多方面,其中,广场群众合唱是非常重要的形式。群众合唱在全国各个地区的广场、社区以及公园等公共场所,都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深受广大群众的追捧和来自不同阶层的喜爱与赞赏。这种群众合唱的艺术形式对纯粹与直接的表达情感的,参与者的普遍性与广泛性,对于情绪的宣泄和精神的寄托,以及集体的凝聚力的增强有很深远的意义,同时,广场群众合唱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另外,这种艺术形式具备了很强的宣传方式,对提升人们的思想高度及树立远大的志向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    广场群众合唱是作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符号,主要活动在城市广场、社区、或者公园等公共场所,为现代的单调的城市生活增添了一道道高雅、亮丽的风景线。现如今,在全国的各个城市广场、社区里,从几十到几百,再到上千人的群众合唱活动异彩缤纷,层出不穷。它可以是小规模的社区歌咏活动,也可以是不同地区的合唱团间的合唱交流形式,还可以是类似激情广场大家唱的具有大规模的千人活动节目,在很大程度上,这些广场性质的群众合唱,都能够充分展示出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绝大多数的广场群众合唱团,无论是在演出,亦或是排练的过程中,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合唱艺术中,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与动力,使广场群众合唱团员们能够真正做到代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合唱艺术体现出文化素质与艺术的深度。此外,除了城市开展和组织不同形式的歌咏比赛以及文艺表演活动外,时常开展广场合唱活动,还能促使不同城市、不同社区间群众对合唱艺术的交流。久而久之,随着广场群众合唱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与我国合唱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场群众合唱己逐渐成为城市文明的“地标性建筑”,充分的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5广场群众合唱的发展模式
  进入崭新的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时代有了很大进步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社会的整体文化朝着多样性元素发展。广场群众合唱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不断的升级与扩大,并注以新鲜的血液,被社会各个阶层所喜爱和追捧。在广大业余爱好的共同努力下,己经不是简单的爱好或自我愉悦的阶段,他们通过自我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己经具备理论基础审美基础的专业水准的艺术高度,基本做到了将合唱艺术融入生活并感受到生活。广场群众合唱艺术也因为自身独有的广场性与多样性,不断的带给专业合唱以惊喜和启发,整个社会文化从而得到了多种艺术元素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融合的新趋势。
  5. 1融入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
  我国主要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众多的多少数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孕育着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而民歌作为一个民族音乐的灵魂象征,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艺术的长河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尤其是个别少数民族民歌,由于其民族本身对外界的封闭性,使得该民族的音乐也为之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诱人的面纱,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她的神秘与魅力。比如,牧歌在蒙古族里的出现,是这个民族真切的劳作日常生活整体生活状态的体现。其中,长调牧歌最具特色。长调的曲调悠扬,连绵起伏,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受,比如《嘎达梅林》。再如,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比较多,由于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被赋予得天独厚的好嗓音。云南的民歌以山歌和小调居多,形成于山野和田间劳作中,极具民歌艺术魅力,一唱出来,瞬间便能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例如《小河淌水》等。
  少数民族的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十分亲密,才成就了其民歌异彩斑斓,数不胜数,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长流中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灵魂。而当今广场群众合唱缺少的正是特色与灵魂的元素。中国的合唱艺术应该从少数民族音乐那里汲取更多的灵感与创作元素,不断的吸收来自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与元素,与当代广场群众合唱艺术相结合,使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著名的音乐家、指挥家谭盾先生,生长在湖南长沙,他将自己本土的元素融入到现代的音乐创作中,呈现出很卓越深厚的本土文化特征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包容大型合唱大型交响乐很多音乐领域。比较有民族特色和充满灵性的代表性作品有《水乐》、《女书》等等。所以,广场群众合唱中适当的加入民族元素与自然元素,将之与本民族的特色相融合,将给我国的合唱艺术带来不可估计的发现与惊喜。
  5. 2增加适合群众合唱的新作
  随着我国合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广场群众合唱作为一种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文明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广场群众合唱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适合群众合唱的优秀作品的创作却一直停滞不前,阻碍了群众合唱艺术的进程。对于合唱的写作者来说,往往忽略了适合群众合唱的作品,群众合唱艺术往往被认为不够高雅,当今群众合唱的综合文化素养都在不断的提高,合唱艺术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带来更加多元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要把合唱艺术与群众文化的关系摆正,充分发扬广场群众合唱的优势与作用,使我国的专业合唱和群众合唱共同进步,同步发展。   当下的群众合唱作品中,含有商业因素的作品和重复以往、没有新意的作品占大多数,合唱的曲目库的作品也相对单一,缺少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及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合唱写作者应该从从大自然出发,从本土民族出发,不断的吸收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从歌词写作和曲调创作出发,创作出拥有中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合唱作品。同时,也可以对原有的民间民歌进行调式、调性和曲式结构的改编,并加以再度创作。这样,不仅使多种文化元素得到完美融合,还能够对即将被世人遗失的音乐文化进行保留和挽救。
  5. 3丰富群众合唱的表演艺术形式
  合唱是以群众的歌声为主体,以表演形式为载体的综合艺术。合唱艺术与表演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共同特点的,但是他们又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肢体语言作为表演艺术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合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演的形式。所以,只有做到合唱艺术与表演艺术二者的完美融合,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广场群众合唱的艺术形式。
  合唱是一种综合歌唱、表演、舞台、文学等门第的艺术形式。人的声音在合唱艺术中起到主体作用,同时承载着表演者的身体视觉语汇。往往,合唱在舞台上稍稍有表演形式上的肢体动作,一个姿势,一种表情,便能引起台下聽众的反应与共鸣。广场群众合唱作为一种广场文化活动,由于活动场所的广阔性和环境的嘈杂感,就促使着参唱人员不断的训练肢体语言的演出形式,再加以与歌曲风格相适应的服装与配饰,做到无论是在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能很好的吸引观众的耳朵与视线。当然,广场群众合唱与表演艺术的结合,并非单纯、表面上的粗略结合,也更不能为了表演而表演,合唱艺术在呈现的过于概念与呆板的肢体语汇是非常跳跃融会不通的,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同时还会连带合唱作品本身的完整感。因此,我们在追求高质量的合唱水平的同时,要注重表演的艺术形式与合唱的完美、自然融合。在当下呈现出更加广阔与包容文化生态,展现出更加丰富与饱满的合唱艺术形式。不论是专业合唱还是广场群众合唱在演出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合唱作品采用相对应的表演形式,顺应作品风格和内容的需要,从而达到听觉与视觉上的完美统一。例如,军旅性质的合唱、校园文化的合唱、拥有戏剧元素的合唱和具备少数民族音乐的合唱等等,这些作品无论在内容取材上,还是风格特征上都各有特色,所以,在演出的过程中,要配合以相对应的表演形式,如简单的舞蹈动作、服装造型或者乐器伴奏等等,使整个合唱作品无论在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变得饱满与丰富。
  综上所述,广场群众合唱的发展模式要顺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不断的提高群众的综合音乐文化素质的前提下,更多的是发掘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里所蕴含的新鲜元素和自然界本来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与物质,使之与当代广场群众合唱艺术相结合,并加以创新和改编,创作出专属于中国民族时代特色的合唱作品。同时,优秀的合唱作品和优秀的合唱团队,应配以适合的表演艺术形式才得以更加优秀和完美。
  6结束语
  广场群众合唱的兴起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结果,是音乐文化艺术的时代产物。我国作为年轻的合唱发展国家,要牢牢把握住广场群众合唱带来的影响与社会功能。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我国广场群众合唱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采取合理有效的排演模式,让我国的合唱在群众艺术发展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试图从合唱的艺术性质出发,探讨我国广场群众合唱的现状,分析我国广场群众合唱发展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与合唱的发源地欧洲相比较,找出我国广场群众合唱与国外的巨大差距,以及所面临的发展和挑战,试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广场群众合唱发展的政策建议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广场群众合唱虽然己经成为当今社会最广泛的艺术活动,但是整体艺术素质还是不高,群众的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还不够,最主要的是在群众合唱中缺少专业的指挥辅导,整体的合唱水平在国际合唱水平中还十分的薄弱。我国广场群众合唱文化函待提高艺术综合水平,要完成这一升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结合广场群众合唱的实际情况实行分阶段实施的战略,同时还需要政府和文化部的支持,文化部需要调动专业的指挥人才,融入对广场群众合唱的专业指导与排演,让每一位合唱人员对合唱艺术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真正的审美。群众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合唱的演唱技巧,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合唱艺术中,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团结一心,为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奉献一份热情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汪昌莲. 惟有规范  广场舞才能跳出文明范儿[N]. 珠海特区报,2019-06-24(004).
  [2]广州大学副研究员  人文地理学博士  姚华松. 广场舞大妈只会扰民?你想错了[N]. 中国青年报,2019-06-20(002).
  [3]张静波.全民健康时代大众广场舞健身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风,2019(17):250.
  [4]黄瑛.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广场舞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意义[J].中国文艺家,2019(06):98.
  [5]俞萌萌.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文艺家,2019(06):270.
  [6]马婉红,刘宏秦.渭南市广场舞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11):248-249.
  [7]万莲姣,王海燕.广场健身舞与中国公民女性主义/性别审美[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3):123-133+138.
  [8]李文浩.广场舞对美的建构、消解与反叛[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3(03):117-122+138.
  [9]彭梅.群众广场舞蹈的社会作用与发展对策探析[J].传媒论坛,2019,2(08):172-173.
  [10]路晓华.如何发挥广场舞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9(14):246.
  [11]翟妮娜.浅谈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传播力研究,2019,3(10):14.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数字绘画技术日渐成熟,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针对于二维动画制作而言,要坚持与时俱进理念,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章先介绍基本概念,再分析具体应用和影响,从而促进该项事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数字绘画技术;二维动画制作;影响分析  1基本概念  数字绘画技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先进技术支持下更加成熟,可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动画是彰显生命力的一种手段,将没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玉米种子精密播种的智能播种装置的设计与研发,该装置的特点是采用电机驱动排种,播种装置可以按照农艺要求任意调整株距。电机的转速的获取是在测速轮前进的速度基础上实现的,通过测速轮获取的速度信号,传递给单片机进行处理,经过公式分析,最终得到目标电机转速。试验采用的排种器为指夹式排种器,排种效果好,排种均匀,为单粒精播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智能;可变量;播种装置  1研制背
期刊
【摘要】色彩作为绘画过程中的重要表现手段,是画家表达自身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绘画的创作过程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色彩构成”的应用,并藉此来取得一个良好的绘画效果,是需要进行深入实践和探索的、文章主要就色彩构成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色彩构成;现代绘画;运用  1现代绘画过程中色彩构成的样式及特点简析  (一)印象主义色彩的表现形式以及特点
期刊
【摘要】色彩是舞台效果呈现的最基本单元。本文就色彩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运用展开讨论,惹味舞台美术设计中,色彩的应用时十分重要的,好的配色能够赋予舞台生命、配合舞台表现、增强舞台趣味、拉升舞台层次等。本文意在通过有益的探索和讨论,为推进色彩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良性运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色彩;舞台美术;设计;运用  1舞台美术设计中,对色彩应用的认识  1.1赋予舞台生命  色彩是舞台效果呈现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工业生产水平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加工制造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柔性化和多样化的生产需求。于是,数控技术凭借着精度准、效率高和可柔性化生产的特点出现在我国的工业生产当中。数控技术虽在我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相比国外的的数控技术,我们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文就国内外的数控技术发展过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关键词】数控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作为当前先进制造技
期刊
【摘要】 我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段发展,各细分领域纵深探索,社会资金涌入物流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物流业的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不管是全国自营网点的德邦、京东、顺丰。亦或是加盟制为主的快递公司,均认识到物流专业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招聘物流人才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才诉求。一边是招聘需求越来越大,更一方面是企业仍旧在不断流失物流专业人才。作者对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物流公司调研发
期刊
【摘要】医院导医标识系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标识系统不单是指采用文字指引患者到指定地点就诊,还需采用最直观准确的方式提升医院品牌形象、优化服务流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市级中医院标识系统建设的相关理论及在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医医院;标识系统  医院是一个特殊服务机构,也是一个人员密集、功能区域划分众多、就诊环境复杂的公共场所。如何使来院者在第一时间内除借助询问医务人员外获
期刊
【摘要】工艺美术创新的艺术性和构思的新颖程度直接关乎工艺美术作品品质的高低。本文从工艺美术设计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创新性入手,通过两者有机融合的形式进行创新,本文分析了在工艺美术中艺术创想的重要性及所涉领域,简要阐述了实现艺术创想的途径和艺术创想能力的培养方法,希望对今后在工艺美术中应用艺术创想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艺术创想;工艺美术;应用  一、在工艺美术设计中艺术创在具有重要意义  在
期刊
【摘要】大部分现代高校美术学生刚脱离高考的应试模式,未从根本上解决美术创作的问题,也不懂得如何欣赏美术作品。本文从现代“美术人”本身与部分艺术大家的创作特点出发,参考多种因素与现实情况结合自己的想法,就现代美术创作提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关键词】美术;创作  1什么是美术创作  要进行美术创作,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美术创作?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从事美术的人都没有仔细思考过,笔者认
期刊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种与世界接轨的中国艺术,代表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必然与世界艺术发生联系,其联系的纽带就是符号。目前,全球化发展使得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机遇反映在官方的认可和艺术市场的繁荣,而西方话语权和政治象征符号的过度使用则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必须面对的挑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概念的理解失误,另一方面是唯市场论现象的结果。解决问题的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