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沭阳代表团
沐阳县对“教海探航”活动的重视令人感动,但多年总与获奖无缘。2002年一位叫钱江的体育老师参赛获三等奖,县电视台打滚动字幕“热烈祝贺”。也许是真情感动上帝,2003年全县共有4人获奖——1人一等奖,3人三等奖。这样的成绩,在别的县比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沭阳很受鼓舞,决定好好学习,争取更好成绩。为了感受现场氛围,2003年他们组织了35人的代表队,包了一辆专车来到颁奖活动现场。在活动的间隙与他们聊起来,在许多别的竞赛中多次获奖唯独与“教海探航”征文无缘的孙冬丽老师说:“人的心态真的很奇怪,别的奖得过了,到觉得不稀罕,唯有‘教海探航’总也拿不到,反觉得最值钱。”其他几个老师马上异口同声:是啊是啊!
可爱可敬的女教师
1991年宜兴颁奖活动现场来了两位特殊的代表:沛县城镇小学毛健,做妈妈刚刚一个月零四天。她怀抱小宝宝,由丈夫陪同,在火车的餐车里坐了一通宵,又换乘两个多小时长途汽车,赶到了宜兴。和毛健情况类似,丹阳实验小学笪红梅,参加颁奖活动时,她刚生过小孩,身子弱,结果把小孩放在筐里拎着,由婆婆陪同也赶来了。在活动结束发言上,毛健和笪红梅说本来对要不要坚持来参加活动也有些犹豫,但是来了之后就是觉得值得,要是自己没来,那才是一辈子的遗憾。2003年无锡南长区,前来参加活动的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宋非老师,已经怀孕3个多月了。3个月,正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编辑部的人都为她担心,因为活动按照惯例安排得实在太紧了。为什么一定要来呢?宋非笑着说,去年就想来,结果名额让给别人了,这次好不容易又有机会,怎么能够放弃?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连连说:蛮好的,蛮好的。看了这么多课又听了讲座,很受启发。回去以后,准备申请一个关于“智慧教学”的讲座。
多好的青年,多么强烈的事业心,她们来“探航”重要的不是来领个红本本,而是来和同行们切磋教育教学艺术的。在这样的交流中可以得到许多新信息,受到许多启发。搞教育教学改革往往得益于横向的碰撞,许多新颖独到的观点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闪出火花。这,就是“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吸引人之所在;这,就是她们克服重重困难,来颁奖活动现场的真正动机。
夫妻获奖者
2005年在常熟实验小学前来参加颁奖活动的200多名代表中,据我们所知就有3对夫妻获奖者——周有利(三等奖)和娄玉梅(二等奖)、骆殿兵(二等奖)和杨佳佳(一等奖)、陈春和张红(二等奖)。此次5000多篇参赛征文,305篇获奖。除了陈春、张红是合作一文,其他两对都是各得各的奖。这个几率下面怎么也有一个不小的基数,更何况在获奖者和参赛者当中,还有无数的校长带动老师,同事影响同事,曾经的同学和现在的朋友、家人。这说明“教海探航”征文和颁奖活动,已经被江苏的小学教师和校长们当作最信任和最自由的专业研究方式(至少是方式之一),发自内心地认同并力所能及地推介开来。这对我们主办方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和骄傲。
“教海探航”的首次网络直播
2005年,我们在目前访问流量最大的中文教育网站“教育在线”上,为颁奖活动专辟了“教海探航”活动帖子。活动的图片、会议的进展情况,甚至讲座和上课的实录都在第一时间由专人整理出来挂上去,以这种形式,“教海探航”第一次实现了网络“直播”!
夜间“探航”
每次“教海探航”的活动会场间隙时,我们总能不时看到与会代表们或是积极交流听课感受,或是探讨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分组讨论会和学术沙龙中,代表们更是把话筒抢来抢去,到了时间还坐着不想走,常常只能由主持人“强行”中断。这些从教学第一线提炼出来的经验,实用性强,使大家倍感亲切。于是在白天紧张的会议结束后,这些处在高度兴奋之中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凑在一起组织起了各种形式多样的小型“学术聚会”。夜更深了,但老师们的夜间“探航”还在讲行……
沐阳县对“教海探航”活动的重视令人感动,但多年总与获奖无缘。2002年一位叫钱江的体育老师参赛获三等奖,县电视台打滚动字幕“热烈祝贺”。也许是真情感动上帝,2003年全县共有4人获奖——1人一等奖,3人三等奖。这样的成绩,在别的县比也许算不上什么,但沭阳很受鼓舞,决定好好学习,争取更好成绩。为了感受现场氛围,2003年他们组织了35人的代表队,包了一辆专车来到颁奖活动现场。在活动的间隙与他们聊起来,在许多别的竞赛中多次获奖唯独与“教海探航”征文无缘的孙冬丽老师说:“人的心态真的很奇怪,别的奖得过了,到觉得不稀罕,唯有‘教海探航’总也拿不到,反觉得最值钱。”其他几个老师马上异口同声:是啊是啊!
可爱可敬的女教师
1991年宜兴颁奖活动现场来了两位特殊的代表:沛县城镇小学毛健,做妈妈刚刚一个月零四天。她怀抱小宝宝,由丈夫陪同,在火车的餐车里坐了一通宵,又换乘两个多小时长途汽车,赶到了宜兴。和毛健情况类似,丹阳实验小学笪红梅,参加颁奖活动时,她刚生过小孩,身子弱,结果把小孩放在筐里拎着,由婆婆陪同也赶来了。在活动结束发言上,毛健和笪红梅说本来对要不要坚持来参加活动也有些犹豫,但是来了之后就是觉得值得,要是自己没来,那才是一辈子的遗憾。2003年无锡南长区,前来参加活动的南京游府西街小学的宋非老师,已经怀孕3个多月了。3个月,正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编辑部的人都为她担心,因为活动按照惯例安排得实在太紧了。为什么一定要来呢?宋非笑着说,去年就想来,结果名额让给别人了,这次好不容易又有机会,怎么能够放弃?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连连说:蛮好的,蛮好的。看了这么多课又听了讲座,很受启发。回去以后,准备申请一个关于“智慧教学”的讲座。
多好的青年,多么强烈的事业心,她们来“探航”重要的不是来领个红本本,而是来和同行们切磋教育教学艺术的。在这样的交流中可以得到许多新信息,受到许多启发。搞教育教学改革往往得益于横向的碰撞,许多新颖独到的观点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碰撞中闪出火花。这,就是“教海探航”颁奖活动吸引人之所在;这,就是她们克服重重困难,来颁奖活动现场的真正动机。
夫妻获奖者
2005年在常熟实验小学前来参加颁奖活动的200多名代表中,据我们所知就有3对夫妻获奖者——周有利(三等奖)和娄玉梅(二等奖)、骆殿兵(二等奖)和杨佳佳(一等奖)、陈春和张红(二等奖)。此次5000多篇参赛征文,305篇获奖。除了陈春、张红是合作一文,其他两对都是各得各的奖。这个几率下面怎么也有一个不小的基数,更何况在获奖者和参赛者当中,还有无数的校长带动老师,同事影响同事,曾经的同学和现在的朋友、家人。这说明“教海探航”征文和颁奖活动,已经被江苏的小学教师和校长们当作最信任和最自由的专业研究方式(至少是方式之一),发自内心地认同并力所能及地推介开来。这对我们主办方而言,是莫大的鼓励和骄傲。
“教海探航”的首次网络直播
2005年,我们在目前访问流量最大的中文教育网站“教育在线”上,为颁奖活动专辟了“教海探航”活动帖子。活动的图片、会议的进展情况,甚至讲座和上课的实录都在第一时间由专人整理出来挂上去,以这种形式,“教海探航”第一次实现了网络“直播”!
夜间“探航”
每次“教海探航”的活动会场间隙时,我们总能不时看到与会代表们或是积极交流听课感受,或是探讨平日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分组讨论会和学术沙龙中,代表们更是把话筒抢来抢去,到了时间还坐着不想走,常常只能由主持人“强行”中断。这些从教学第一线提炼出来的经验,实用性强,使大家倍感亲切。于是在白天紧张的会议结束后,这些处在高度兴奋之中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凑在一起组织起了各种形式多样的小型“学术聚会”。夜更深了,但老师们的夜间“探航”还在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