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shuae5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与健康指导。方法: 经微创手术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93例,给其积极、科学的护理措施,如在手术前做好病人的生命支持工作,手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做好病人心理方面的护理同时,不能忽略在引流管、呼吸道方面的护理。结果: 通过术后的加强护理,特别是在引流护理方面的加强,护理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有效降低并发症在术后的发生率。结论: 针对病人个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护理评估,以便制定个体化的护理与康复指导,在病人康复方面有积极意义的作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期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70-03
  
  高血压性脑出血已经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而且致死率、病死率极高。故要及时抢救病人,且现在术后的护理与健康指导显得更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93例,女34例,男59例。年龄30岁~70岁,平均年龄45.7岁。病人的原发性高血压均在2个月以上,其中3年以上者有50例。按时接受治疗、服药而且血压较为稳定60例,不连续服药18例,没有按时接受治疗、服药,血压不稳定15例。病史中有糖尿病的16例。
  1.2 治疗方法
  根据CT检查扫描病人头颅的结果,选定穿刺面以便定好穿刺点的位置。医护人员要根据手术的需要,让病人处在最佳体位进行手术,相关部位进行麻醉后,用一次性颅内穿刺针在指定部位垂直穿刺到血肿中心处,拔出针芯后接上引流管,用5毫升的注射器慢慢抽出积血,抽出量不能超过血肿量的70%,手术结束后接上引流袋,把引流管固定在适当位置。第一天把尿活素3万U溶入2.5mL0.9%的生理盐水中,通过穿刺针将其注入到血肿中心处,引流管关闭两小时后打开,每日两次。从不同颜色的引流液上判断,术后三至五天内CT复查头颅,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拔除穿刺针。[1]
  1.3 结果
  9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术后存活89例。手术前病人意识清醒的,术后没有昏迷甚至死亡;手术前病人中度昏迷,且已有伴脑疝形成的病人在抢救后存活,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理;手术前13例意识恍惚的病人中有7例已恢复意识,有2例在出院的时候依然没有恢复意识,处在昏迷状态。4例死亡, 2例因为严重的肺部疾病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2例因为肾功能的急性衰竭而死亡。没有一例出现颅内或者穿刺部位感染
  2 日常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时刻注意病人血压的变化,应把其血压降低到180/100mmHg以下。如果血压再度过高,则很有可能导致颅内出血。血压过低可能会有供血不足的现象,脑损伤因此会加重;病人在手术后应持续吸入氧气,监测病人血或氧的饱和度。并按时帮助病人排痰,以保证呼吸道的畅通;绝大部分病人都有糖尿病或其它心肺病,故应控制输液的速度,避免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病人在做完手术后,多部分会有一定范围内的体温波动,而体温升高有这几种类型:中枢性高热、感染性发热、吸收热等。监测病人体温的变化,可帮助医护人员判断病人病情的变化;病人瞳孔的变化需要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如瞳孔的对光反射、形状等是否有变化。如果病人有一侧瞳孔突然散大,没有对光反射,并伴有昏迷则表示该病人可能已出现脑疝,颅内出血是导致其出现的原因之一,此时已危及到病人的生命,需要及时抢救。
  2.2 体位护理
  术后病人的意识模糊,护理人员应使其去除枕头后平卧,让病人的头往一侧偏;而对于清醒的病人,应将其床头的夹角保持在25°左右,这样有助于血液的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头平卧或卧于健侧,尽量减少身体的搬动,且翻身动作要轻,防止再次出血。
  2.3 饮食护理
  术后易使消化道出血。术后清醒的病人,医护人员可在手术后6h给其少量温水饮用,如无呕吐便可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如病人在手术后三天意识依然模糊的,医护人员可以插胃管,以流质食品灌入方式饮食。而进食可有效减轻胃酸对胃的刺激,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如病人在手术后的各方面的指标平稳,可给予其早期进食,食物宜以易消化、清淡的为主,用一些水果或者蔬菜辅助饮食,防止便秘的发生。病人昏迷或有吞咽困难的,在早期可给予鼻饲。
  2.4 二便护理
  部分病人有糖尿病史,会有肾功能不全的可能,而甘露醇可导致肾功能造到更大的损害,故护理人员应严格记录病人二十四小时内尿液的排出量,如发现病人有无尿或少尿的现象,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 特殊护理
  病人在手术后要进行特殊的护理。如果护理不当,颅内或穿刺部位将会受到感染,穿刺针断裂等后果。特殊护理的重点在引流管和穿刺点部位上。上述的特殊护理直接关系手术成功与否。
  3.1 穿刺点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流脓、渗出、红肿等,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要及时上报医生,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处理过程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执行,抗生素在避免颅内或穿刺部位感染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穿刺点的不同,护理人员应让病人处在对应的体位上,防穿刺针断裂等意外情况发生。我院曾有1例因病人体位不当使穿刺针在颅内断裂。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一定要避免压迫或碰到穿刺针,防止发生意外。
  3.2 心理护理
  恢复期间,病人面对行为能力上的改变, 经常担心此病可能导致的残疾,会给亲属带来不便,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甚至有自杀倾向。故护士从病人入院治疗开始,态度要亲切和蔼,使病人感到温暖,鼓励病人,加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要做好家属的教育工作,和家属一起做好病人的心里干预,消除病人的负面情绪,让病人相信自己的未来是美好的。
  3.3 引流管处置
  保证引流管的畅通,引流管的最高处应放置在高出侧脑平面大约15厘米的地方。如果位置过高则引流不畅,而位置过低则引流过度,使颅内压降低。如果引流不畅是因为血凝块堵塞的问题,可用一次性注射器在适度负压下解决,要是效果不明显,可以更换引流管。[2]在固定点和头之间的长度要足够长,避免病人在翻身或日常护理中因引流管被拉拽造成引流不畅;护理人员应时刻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流量和颜色的变化。如果引流液的颜色暗红色变为淡红色,而后颜色逐渐变淡,可认为颅内的血肿块在消除。如果引流液的流量突然变大且颜色成鲜红色,很可能是颅内已再次出血,此时应立即向主管医生汇报,并检查头颅CT,以明确采取相应的对策。而引流液的流量较小或根本没有时,可能是由引流管、穿刺针孔堵塞等引起的,要采取抽吸、冲洗等措施进行处理;为使颅内的血肿液化,把尿活素3万U溶入2.5mL0.9%的生理盐水中,通过穿刺针将其注入到血肿中心处,引流管关闭两小时后打开,每日两次。尿激酶一定要现配现用,并按无菌操作标准进行操作。   3.4 拔除穿刺针
  当病人再次检查头颅CT时,如显示颅内大部分血肿被清除时,应该先闭管观察二十四小时,如果病人没有出现因颅内压变大而引起的不适,且打开引流管后引流液的流出不明显,穿刺针便可以被拔除。穿刺针被拔除后,应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覆盖上无菌的敷料,头部要抬高25°~30°,并使术侧朝上,以防止脑脊液漏现象的发生。注意无菌敷料是否保持干燥,如有液体渗出,则应在无菌操作标准下更换敷料,直到穿刺针孔愈合。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果穿刺针的拔除时间过长,则颅内容易被感染。[3]
  4 康复指导
  4.1 语言训练
  术后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在进行相关语言训练的时候,可以用单音字与音乐、图片、手势等配合进行训练,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病人的交流能力。从单音字到认识周围的人或物开始,反反复复的练,鼓励家属多与病人聊天谈心,锻炼其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
  4.2 功能锻炼和运动指导
  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病人常伴有讲话不利索,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要通过相关科学的功能锻炼配合适当运动,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以促进病人的康复。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且按时按量的完成相关功能锻炼。病人的早期康复应采用按摩或被动运动的方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按顺序活动肩部、肘部、手腕、手指、髋关节、膝盖、踝关节、脚趾等各关节,幅度循序渐进、由小变大,一天2-4次,每次15-30分钟,可增强病人的肢体力量,同时按摩、适度拍打肌肉,使肌力恢复。病人病情稳定以后,护理人员或家属便可协助病人进行相关的被动运动。肌力慢慢恢复的时候,可积极帮助和鼓励病人自主运动。功能锻炼按卧、坐、站、走的步骤进行,循序渐进的同时,配合中医的按摩、针灸等。可让家属协助按摩病人,让病人坚持锻炼,部分病人的瘫痪部位的功能均有所恢复。
  5 小结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致残率、病死率都非常高,而微创血肿清除手术安全可靠,且疗效明显,但手术后的并发症依然较多,如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很有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加强护理与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而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疗效明显、创伤较小、快捷简单、费用较低等优点,此项手术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总而言之,通过加强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特别是要加强术后引流的护理,提升护理的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郭成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50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8,19(2).
  [2]胡登科, 蔡烈凤,杨昆胜.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现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 2010,(01).
  [3]张涛, 闫雅玲.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05).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30-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及影响以后健康发育的重要原因。本文综合我院新生儿病房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头颅CT资料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病人中男27例,女13例,轻度窒息18例,中度窒息17例,重度窒息5例。出生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洛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38例轻、高血压患者经过1周冲洗期,2周安慰剂期观察后,服用洛沙坦50mg~100mg氢氯噻嗪12.5~25mg次/日。疗程12周。于服安慰剂期结束后及治疗后4、8、12周分别测量血压10年,并记录临床症状、体征。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做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洛沙坦治疗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SBP)均明显下降,联合氢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00-00    肺间质纤维化(简称肺纤维化,PF)是最常见的肺间质疾病,是以成纤维细胞(FB)增殖和大量细胞外基质(ECM)聚集为主要特征的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最终导致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最严重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抗炎、抗纤维化、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和成功救治过程。方法:对79 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及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其麻醉方法和救治措施,包括:①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快速扩容,缩短组织无效灌注或灌注不足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②积极全面的麻醉风险评估,正确的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细致的麻醉管理(包括正确的麻醉药物选择,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选用及各种重要脏器功能的
期刊
关键词:利福平 感染性伤口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55-01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伤口护理问题已成为医疗保健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一些慢性不愈合的伤口,已形成医疗资源的庞大负担,同时伤口反复感染,经久不愈,也增加了病人躯体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从2011年8月至今,我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经肛门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疗效的研究分析,探讨经肛门拖出术在先天性巨结肠方面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寻找治疗这类疾病的科学合理的新方法。方法: 将在2008年1月~2011年10月间入住我院的10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0例患者均采用经肛门拖出术,以气钡灌肠检查作为术前诊断,术中再做快速病理明确病变段,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防范与护理。结果: 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27-03    我院是以精神科为主的,兼内外科、口腔科等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精神病患者作为一群特殊群体,由于疾病的影响,懒散、自理能力差,一些精神症状如锥体外系反应等也会损伤牙齿及牙龈,也由于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患牙周病的几率较高,据报道【1】有些抗精神病药会不同程度损害牙龈,导致牙周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肠炎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74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应用思密达联合经皮治疗仪治疗,与同时进行常规治疗的186例患儿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28%,对照组总有效率77.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治疗优于对照组。应用药物联合经皮给药治疗,疗效快,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肠炎药物联合经皮给药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颈椎损伤患者伤术后肺部感染作用。方法:对我院使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治疗颈椎损术后伤伴肺部感染及肺不张患者50例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反复多次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其中40例患者胸部CT显示完全肺复张,10患者部分肺复张;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显示,所有50例患者术后CPI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结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治疗50例
期刊
关键词:糖尿病;七味白术汤;足疗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63-02  糖尿病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尿有甜味,并见消瘦。临床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本病在我国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笔者运用七味白术汤口服,再用药渣煎水浴足,治疗气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