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语文课堂的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yanjing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问”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跟随我们的课堂节奏积极探究。课堂提问有很多种方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的计划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重难点,加深知识印象,培养良好的思考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教学探究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有这样一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不感兴趣,不去思考。偶尔会有几个学生举手,但是回答都不尽如人意,不能带动大部分学生参与教学。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从提问上反思,注重问题的艺术性、实效性、趣味性等,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创造一个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变曲为直,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时,有的老师习惯开门见山的提问,结果学生对问题一筹莫展。这是因为问题难度大,学生在思考时没有辅助性的引导,不能一下子达到特定的思维深度。所以,在提问时,我们要注重引导性的设计,将问题化曲为直或者层层递进来启发学生思考。
  比如,我在教授《项链》一课时,就采用了化曲为直的方法,收效甚大。按照教学计划,我应该向学生提问:作者描写路瓦裁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目的?考虑到学生在回答这个内涵问题时会有难度,我就添加了两个过渡问题,帮助学生思考。我先问他们:路瓦裁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马上回答到:她是一个追求享受、幻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我紧接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情形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到这里,就能很好地解决我先前想要提出的那个大问题了。在讲《祝福》一课时,我就利用分层设计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纵深思考。针对课文的主旨,要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祥林嫂的悲剧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我就先问:文章的主人公是谁?她是怎样一个形象?然后我就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接着问:她有什么样的遭遇,你有什么感受?当时的社会现状是怎样的?最后,我就引出核心问题:你想过和祥林嫂一样的生活吗?她的悲剧根源是什么?这样就能把问题化难为易,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收获语文课堂的乐趣。
  二、设置疑问,引发矛盾,激活学生思维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佳作,但是学生不是对每一篇文章都有很强的学习欲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反复钻研教材,寻找每篇课文精彩点,设置悬疑或引发认知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活跃其思维。
  比如,我在备课《为了忘却的纪念》一课时,我就觉得文章的题目很有意思,能形成他们理解的障碍,引发探究的欲望。在课堂导入的时候,我就向学生提问到:为什么既要“忘却”又要“纪念”,作者“忘却”和“纪念”的对象分别是什么?两者矛盾吗?学生接收到我的问题后,觉得很有意思,马上翻开课本进行探究,解开心中的疑惑。学习后,他们知道鲁迅先生想要忘记的是悲痛,想要永远纪念的是五位烈士,两者在情感和内容上都不矛盾。再比如,我在讲授《行道树》一课时,我就抓住文中一句话“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引导其深入思考。我先让学生反复阅读推敲这句话,再向他们提问:既然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还有痛苦?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问题情境。
  三、围绕重点,深入内涵,提升认知水平
  语文教学不能一直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要把握时机,一针见血,深入内涵,让学生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其借助文字的桥梁,进行心灵的沟通。在课堂上,我们要根据教学重点,精心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增强思考的深度,提升认知水平。
  比如,我在讲授《社戏》一课时,就根据迅哥两次偷吃豆的经历向学生提问:迅哥两次吃的豆都是六一公公家的,为什么他会觉得第二次没有第一的好吃?这样写有什么目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探究。在讲授《故乡》一课时,我就针对其中人物不同的称呼提问:闰土叫“我”老爷,杨二嫂称“我”贵人,这样不同的称呼背后情感是否一样?这样就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思考,在对比分析中体会人物复杂的情感,提高鉴赏分析能力。此外,在提问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细心体会、小中见大的学习习惯。比如在上《故乡》一课时,我就“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一句中“罩”字引导学生想象:孔乙己有一双什么样的手?为什么他是一个读书人却不通过劳动好好生活?学生听到后就对这个动作进行探究,深入文本揣摩其中的道理,最后深刻了解到封建制度对当代读书人的迫害。
  四、创新提问,转换视角,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生动、富有情趣的学科,我们在向学生传输知识、讲授技巧时,不能忽略语文课堂的魅力展示。我们的提问不要束缚于教学计划,可以创新设计,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或者换位思考,走进作者的世界,探索未知的一切,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讲《项链》时,就根据小说的特点,给学生除了一个创作型的问题:假如你是路瓦裁夫人,某天在公园遇到弗来思节夫人,知道当年她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自己的十年光阴浪费了,你会怎么办?以此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人物的情感,体会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总之,“问无定法”,课堂的提问方式有很多种,关键是要抓住语文学科的艺术性、趣味性、创造性,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培养探究思考的学习能力,在精彩的语言世界里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四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使高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就是有效整合高中物理课程与多媒体技术。对二者之间的整合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的有效整合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物理 整合 相关性  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学资源,多媒体技术不可或缺。高中物理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很多教师已
【内容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铺垫环节,新旧知识的衔接环节,此项工作的完美实施,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深入推进、师生互动、效能提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鉴于上述认知,本文作者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初中数学课堂开篇设计方法的运用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数学 课堂开篇 设计方法 运用 探究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发展学认为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几何解题中一些“似曾相识”的图形进行适当地提炼,就会发现一些经验型的“基本图形”,再运用这样的“基本图形”去解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思考问题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解题效率得到提高。文章以K字型为例,来说明它在相似解题中的运用,为我们学生的解题拓展了思路,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有效的进行解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基本图形在相似中的妙用。  【关键词】K字型相似 基
从逻辑的角度看,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思路无非三条:一是尊重原作,有什么教什么;二是发散教学,基于课本向外延伸,只要师生的目力所能及;三是内敛教学,精选其中几篇作范本,以一个“点”来突破一个面。思路一的教法与必修教学没有区别,几不可取;思路二理论上可行,实际操作难度甚大,且有贪多嚼不烂的风险;倒是思路三,符合了“选修”的思路,“选”其中的几篇而精“修”之,可以引导学生走在某一选修教材的多条途径中一条之
【内容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不少古典诗词,但由于古典诗词比较抽象,不少学生无法感受到古诗词学习的乐趣。古典诗词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人文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教师如何提炼人文价值,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本文从挖掘人文内涵,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创新教学模式,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提升教师素养,让古典诗词闪耀光芒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古典诗词
作为班主任,我们常常需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传播一些正面积极的思想观念给学生。方法多样,但目标统一,都是为了班级管理,不同的方式方法,没有优劣,择其善者而从之,实现效率最大化,就是我们的追求。  尽管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时间还不长,但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个人尤为看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如果学生什么都不愿意和班主任说,这样的班主任工作,无疑是事倍功半的。如果能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环节上,来一点微创新,班级管理工
如何教好语文这一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共同探讨的话题。这个话题很大、很深,让许多人都摸不着头脑。认真反思,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从分数上看,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从能力上看,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变得从容淡定,一切都在向着我们需要的方向前进。但我总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少了点什么?在思考中,渐渐地我觉得有些东西在慢慢地变得清晰,变得不再是那样毫无踪迹,于是变成下文,请方家指正。  一、少了一点“整体”
【内容摘要】中国古语中有提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学习的重要性。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有策略性的引导朗读,可以加强同学们的语文语感,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记忆能力和印象。对于年龄不大的初中生们来说,他们可能对语文中的写作技巧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兴趣不大,但是对于朗读却有着浓厚的兴趣。朗读,是一项既简单又目的性强的活动,那么,对于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有什么有效的策
【内容摘要】新课标要求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过程教学,即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学生参与讨论的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和要求。为此,数学课堂上应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学生的互动学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活跃课堂氛
【内容摘要】农村独生子女行为偏差是现在农村学校教育面临的一种普遍的问题。在初中阶段行为偏差形成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父母对孩子的过分的溺爱、过分呵护孩子缺乏锻、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吃苦耐劳教育。纠正这些孩子的偏差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等方面的教育,从心理角度去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心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告诫教育,对孩子的任何细节的行为偏差都应该予以重视及时纠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