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城近郊一个三角地带,从前那块小得只有四十多平米的垃圾堆,现在却一年四季都泛着浓浓绿意,牵引着行人注目。
这片被一北一南两条公路围在中间的地方,过去被隔成了三个部分:公路边的门面经营钢材水泥,门面之后是木材场,隔墙之外有一个砖厂。因为要存放原材料,要堆砖,砖厂就占据了大部分面积。烧砖的那些日子,尽管没有浓烟滚滚,可出砖时的烟尘却满天弥漫,让紧依场外的住户苦不堪言。好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打造,原来紧挨砖厂一北一南的两条公路变成了柏油路,砖厂不得不搬走;原来烧砖和堆砖的地方腾出来以后,一度被空置着。于是,木料场中的那些锯木面,从其它地方转来的垃圾就趁机侵入,接着大部分垃圾又被需要的地方拉去填场,这里便残留下一个个小垃圾堆。
在众多的垃圾堆中,只有这个四十多平米的最大,锯木面和杂土最多。就在大家都嫌弃它污染环境的时候,一个住在附近的老女人开始打上了它的主意。那些日子,只见这个身穿布纽扣衣服,头戴花围巾,脸上长满皱纹的老女人,一天到晚用工具不停地在垃圾堆上刨,过往行人也没有谁去留意她在那里做些什么。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垃圾堆上的那些小石块、烂木渣、破塑料袋不见了,四周被小乱石围了起来,垃圾堆上出现了粗糙的杂土层,紧接着上面栽上了蔬菜秧苗。刚开始,那些秧苗在阳光下看上去要死不活的,也没人相信在这上面种菜会有收获,过往人群中有人边走边说:这片地被出砖时烤得土都崩裂了,那些年下大雨时没消水处的水,也不会在这里存积,都是被裂土和干砖吸完的,在这里种菜能得吃吗?老人无意中听到了,什么也没说,只见她每天早晚依旧用塑料桶从家里提水来浇菜。
入夏以后,暴雨连场。原来存砖的场地也许是被喂饱了,地面开始出现了积水,并越积越多,淹过人膝后,从垃圾堆上打整出来的菜地此时变成了汪洋中的孤岛。水渐渐退去时,天气出奇的炎热,那些刚返青的蔬菜在水旱灾害下,眼睁睁地看着死去。
老人没有灰心。水消后,她又找来石块不断把土堆周围加固砌高,把整理后的垃圾堆化整为零,分别撒下萝卜种,或种上青菜,还是一如既往地精心侍候。入冬以后,萝卜虽然没有市场上卖的大,也没有市场上卖的好,可毕竟是有收获了;冬春之交,青菜长势喜人,老人脸上的皱纹伴着笑容开得像一朵花。心中有了向往,有了寄托,老人便在入春之后,把人们冬天烧的煤灰和蜂窝煤球残渣收集起来,从化粪池里担来粪水浇洒、拌匀,然后抬上土堆,为原来的粗糙杂土添进了粪便拌和过的灰土。这年春天,老人在这个土堆上种上了辣椒、茄子、包谷和豆苗。初夏时节,辣椒挂上了星星点点的白花,茄子挂上了紫色的灯笼花,豆苗如血的花瓣格外养眼,蜂飞蝶舞萦绕不断。每天早晨天刚亮,老人就出入在地里,或提水浇淋,或东一把西一把地扯杂草,或为豆苗固架,或牵引豆藤上爬;傍晚,吃完饭后老人就会来到路边坐着,守望这一片庄稼地。沉默中没有谁知道她想什么,也许,她在想她原来在老家时那些种田种地的日子,想老家的乡邻和村子里发生的那些趣事,这时候,老人就像岁月中饱经沧桑的一座雕像,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厚重。
人们已记不清楚老人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了,只知道她的儿子在城里修房子做生意发了财。儿子不放心老人独自在老家生活,就把她接进城来照顾;老人本不想来,儿子左劝右劝,答应她来城里单独生活后,她才跟着进了城。来到新的地方,老人很不习惯。城里不像乡下,可以脚踏泥土,走东家串西家,说说家常话,讲点接亲嫁女的事,唠叨点庄稼的长势或牲口长短,城里人进家要换鞋,大多数人家一回来就关上门,没有非办不可的事时,是彼此不走动的。老人不愿意天天在街上转,又坐不住,看中这个土堆后,终于有了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可为了这个垃圾堆,儿子花费的也不少,要为她买肥料,买竹竿搭架,天干时还要用自来水帮她浇灌,就成本而言,蔬菜出来时已先投入了不少,但儿孙们看到老人高兴,觉得都值。他们知道,或许也只有满足老人的这一点愿望才能留住她。所以,附近的人才会在某些日子看到,老人和她的儿孙们在这个土堆上忙碌的身影······
这一年,老人种的蔬菜和庄稼收成都不错。
辣椒、茄子、豆子成熟时,人们会看到老人带着满面笑容摘回家;包谷成熟后,邻居的小孩从“地边”经过,她会掰一个两个送给他带回去煮吃。最受惠的还是给她儿子施工的那帮勤俭的四川人,老人常常会叫他们来地里摘蔬菜。天干的时候,蔬菜贵,工人们得到这些不要钱的新鲜菜,当然也就喜笑颜开。
土堆上的地被老人越种越“熟”,蔬菜和庄稼也就越种越好,老人便安心下来。城里的“地”虽然没有乡下的好种,可比乡下的金贵得多;有这个土堆可以用来寄托精神,消磨时间,她已经知足了。只不知道这“地”还能种多久,或许当它置身的这片空旷之地一旦被什么项目看中后,她就只能百无聊赖地在城里闲坐了。因为这事,老人又想起了家乡,那里没有失去土地的烦恼,她和乡亲们一直都把土地当成自己的生命和归宿,毕竟人从母体生下来后,要靠土地养活,死后还要身入泥土,土地是人的根啊!如此这般,老人的心一下就变得空落落的,像断线的风筝,没有方向地在城市的天空到处流浪……
乡 村
乡村是一個盛开相思、流放孤独的气场。它所酿造出的乡愁,在清醒与酣醉之间,牵引我热切的目光,也是我一生的眷恋。
东风杨柳、杏花春雨里的乡村,拱桥缠绵如门。清晨,薄薄烟岚挂在黛色山间宛若仙境,水墨般地藏着亘古音容,年复一年与心灵遥遥相望。
想念乡村时,忘不了门前老树上喜鹊欢唱给父母带来的翘盼与欣喜,房前屋后在风雨阳光中的猗猗翠竹,以及瓦屋上腾起的炊烟。
想念乡村时,也忘不了屋檐下觅食的小鸡,圈栏边反刍的老牛,驮马留下的刺鼻尿味,以及看家狗趴地啃骨的怪样。
想念乡村时,还忘不了那条长满青苔的古老石阶之侧,刚翻犁泥土流出的芬芳气息,以及山雀声里寨边那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莲塘。
夏秋正午时分,乡村平静得像一张被骄阳灼焦的阔叶,蜷缩在群山之间;这时,只有那些不知疲倦的蝉鸣,像一阵阵从山上流下的清泉,为乡村洗浴骚闷。 暮色在远山凝成紫蓝烟霭后,夜是上苍泼洒在乡村身上的一幅大写意吗?不必深究,也不需深究。然而,我能感到风深沉得像一段乡村历史,似乎要把暗夜点燃;可从天际滑过的那一声声鸟鸣,却让我想起皎月滴落的清泪。瞬间,乡愁就如暮色中让人感到温暖的老屋,亦如霜柳下那一湾流水,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或许,这就是永恒的乡村。而我在经历太多窒息之后,再也无法忘却眼前的这份舒畅。
飘雪如雨。乡村的呼唤犹如急促的足音忽远忽近,柴火灰里焐熟的洋芋,炕架上血豆腐、香肠、腊肉的熏香,与鲜红的对联窗花,尖啸的炮竹,呛人的黄烟渲染着年节浓烈味道,乡愁也红梅般地绽放,柳丝似地飘荡,恰似季风说来就来,在细腻而绵长中牵扯着人梦的衣裳……
“历史和现代之间不是一段路,而是两个点。两个点之间不只是空间,更不是空白!”但如今的乡村,已经不是旧时的乡村了。城市外装工程稀释着乡村的建筑传统,红瓦、灰瓦、蓝瓦与清一色的白墙、灰线条,使乡村的房屋变成了千篇一律,纵是残存的青瓦木壁,已被不需个人出资的白色涂料刷成“时尚”,乡村和城镇越来越像,老屋的独特个性正淡出历史,穿行其中再难找到往昔的记忆和感觉。既然乡村的本色是抹去脂粉的脸,那么,这些人为颜色根本就不可能盛产或储存乡愁。当乡村失去了乡村的味道,当恋乡的情感苍白如水,当乡愁不再有环境依托,心中难免生疑:这究竟是人的可悲还是时代的可悲?抑或是我灵魂中“对那些具有时间深度引会之物应以保护观念”的可悲?多么不愿新农村建设抹去这段原汁原味的记忆!北京网友阿龙曾说:“一座古城,你把老的拆了再仿照老的新建,修建得再好那叫‘遗体美容’;一座古城,你把土著轰走再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得再好那叫‘借尸还魂’。”这话语何等深刻,何等地发人深省啊!二战时美军轰炸东京,对那些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给予了标注及保护;平津战役在“战、和”之际,对北平的古代建筑也首先动用了保护预案。我不是一个城镇化建设的反对者,只是希望在这个进程中,决策者们能以前瞻眼光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人文历史是乡村之魂,切莫对那些能寄存人乡愁的古村落建筑采取一刀切策略,这样才有利于后来者借此拾回祖辈曾生存的空间状态,并从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在于:乡村能让人从心理上放松,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而城市高楼在斑驳陆离灯光的照射下,如那些风骚女郎站在人行道两旁,终究让人痛感俗气。为此,我不由想起赫尔曼·黑塞《彼得·卡门青特》里的主人公,他终因不能适应都市里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便“力求从世界和社会返归自然”这件事。可以说,对生活“无欲念的爱”,已成为卡门青特身上“神性”的东西,也是他所要力求达到的精神境界。而我呢,之所以像候鸟一次次迁徙乡村,则是为了想用耳去親近,用心去感受乡村的气味,悟出一份解困之法,释放、修复心道。
在屠格涅夫眼里,乡村是永恒的,作家“只有在乡村才能写得好”。热爱乡村,我不是为了想从它身上获取与写作有关的功利,而是为了从对“过去的人们死在亲人的怀里,现在的人们死在高速公路上”(索尔贝娄)的反思中,通过重接地气来排遣乡愁,找回自己放牧灵魂的净土;可在当前城镇化现实背景下,这条寻找之路必将变得越来越崎岖漫长,甚至遥遥无期……
这片被一北一南两条公路围在中间的地方,过去被隔成了三个部分:公路边的门面经营钢材水泥,门面之后是木材场,隔墙之外有一个砖厂。因为要存放原材料,要堆砖,砖厂就占据了大部分面积。烧砖的那些日子,尽管没有浓烟滚滚,可出砖时的烟尘却满天弥漫,让紧依场外的住户苦不堪言。好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打造,原来紧挨砖厂一北一南的两条公路变成了柏油路,砖厂不得不搬走;原来烧砖和堆砖的地方腾出来以后,一度被空置着。于是,木料场中的那些锯木面,从其它地方转来的垃圾就趁机侵入,接着大部分垃圾又被需要的地方拉去填场,这里便残留下一个个小垃圾堆。
在众多的垃圾堆中,只有这个四十多平米的最大,锯木面和杂土最多。就在大家都嫌弃它污染环境的时候,一个住在附近的老女人开始打上了它的主意。那些日子,只见这个身穿布纽扣衣服,头戴花围巾,脸上长满皱纹的老女人,一天到晚用工具不停地在垃圾堆上刨,过往行人也没有谁去留意她在那里做些什么。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垃圾堆上的那些小石块、烂木渣、破塑料袋不见了,四周被小乱石围了起来,垃圾堆上出现了粗糙的杂土层,紧接着上面栽上了蔬菜秧苗。刚开始,那些秧苗在阳光下看上去要死不活的,也没人相信在这上面种菜会有收获,过往人群中有人边走边说:这片地被出砖时烤得土都崩裂了,那些年下大雨时没消水处的水,也不会在这里存积,都是被裂土和干砖吸完的,在这里种菜能得吃吗?老人无意中听到了,什么也没说,只见她每天早晚依旧用塑料桶从家里提水来浇菜。
入夏以后,暴雨连场。原来存砖的场地也许是被喂饱了,地面开始出现了积水,并越积越多,淹过人膝后,从垃圾堆上打整出来的菜地此时变成了汪洋中的孤岛。水渐渐退去时,天气出奇的炎热,那些刚返青的蔬菜在水旱灾害下,眼睁睁地看着死去。
老人没有灰心。水消后,她又找来石块不断把土堆周围加固砌高,把整理后的垃圾堆化整为零,分别撒下萝卜种,或种上青菜,还是一如既往地精心侍候。入冬以后,萝卜虽然没有市场上卖的大,也没有市场上卖的好,可毕竟是有收获了;冬春之交,青菜长势喜人,老人脸上的皱纹伴着笑容开得像一朵花。心中有了向往,有了寄托,老人便在入春之后,把人们冬天烧的煤灰和蜂窝煤球残渣收集起来,从化粪池里担来粪水浇洒、拌匀,然后抬上土堆,为原来的粗糙杂土添进了粪便拌和过的灰土。这年春天,老人在这个土堆上种上了辣椒、茄子、包谷和豆苗。初夏时节,辣椒挂上了星星点点的白花,茄子挂上了紫色的灯笼花,豆苗如血的花瓣格外养眼,蜂飞蝶舞萦绕不断。每天早晨天刚亮,老人就出入在地里,或提水浇淋,或东一把西一把地扯杂草,或为豆苗固架,或牵引豆藤上爬;傍晚,吃完饭后老人就会来到路边坐着,守望这一片庄稼地。沉默中没有谁知道她想什么,也许,她在想她原来在老家时那些种田种地的日子,想老家的乡邻和村子里发生的那些趣事,这时候,老人就像岁月中饱经沧桑的一座雕像,让人感到亲切、温暖、厚重。
人们已记不清楚老人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了,只知道她的儿子在城里修房子做生意发了财。儿子不放心老人独自在老家生活,就把她接进城来照顾;老人本不想来,儿子左劝右劝,答应她来城里单独生活后,她才跟着进了城。来到新的地方,老人很不习惯。城里不像乡下,可以脚踏泥土,走东家串西家,说说家常话,讲点接亲嫁女的事,唠叨点庄稼的长势或牲口长短,城里人进家要换鞋,大多数人家一回来就关上门,没有非办不可的事时,是彼此不走动的。老人不愿意天天在街上转,又坐不住,看中这个土堆后,终于有了一个精神寄托的地方。可为了这个垃圾堆,儿子花费的也不少,要为她买肥料,买竹竿搭架,天干时还要用自来水帮她浇灌,就成本而言,蔬菜出来时已先投入了不少,但儿孙们看到老人高兴,觉得都值。他们知道,或许也只有满足老人的这一点愿望才能留住她。所以,附近的人才会在某些日子看到,老人和她的儿孙们在这个土堆上忙碌的身影······
这一年,老人种的蔬菜和庄稼收成都不错。
辣椒、茄子、豆子成熟时,人们会看到老人带着满面笑容摘回家;包谷成熟后,邻居的小孩从“地边”经过,她会掰一个两个送给他带回去煮吃。最受惠的还是给她儿子施工的那帮勤俭的四川人,老人常常会叫他们来地里摘蔬菜。天干的时候,蔬菜贵,工人们得到这些不要钱的新鲜菜,当然也就喜笑颜开。
土堆上的地被老人越种越“熟”,蔬菜和庄稼也就越种越好,老人便安心下来。城里的“地”虽然没有乡下的好种,可比乡下的金贵得多;有这个土堆可以用来寄托精神,消磨时间,她已经知足了。只不知道这“地”还能种多久,或许当它置身的这片空旷之地一旦被什么项目看中后,她就只能百无聊赖地在城里闲坐了。因为这事,老人又想起了家乡,那里没有失去土地的烦恼,她和乡亲们一直都把土地当成自己的生命和归宿,毕竟人从母体生下来后,要靠土地养活,死后还要身入泥土,土地是人的根啊!如此这般,老人的心一下就变得空落落的,像断线的风筝,没有方向地在城市的天空到处流浪……
乡 村
乡村是一個盛开相思、流放孤独的气场。它所酿造出的乡愁,在清醒与酣醉之间,牵引我热切的目光,也是我一生的眷恋。
东风杨柳、杏花春雨里的乡村,拱桥缠绵如门。清晨,薄薄烟岚挂在黛色山间宛若仙境,水墨般地藏着亘古音容,年复一年与心灵遥遥相望。
想念乡村时,忘不了门前老树上喜鹊欢唱给父母带来的翘盼与欣喜,房前屋后在风雨阳光中的猗猗翠竹,以及瓦屋上腾起的炊烟。
想念乡村时,也忘不了屋檐下觅食的小鸡,圈栏边反刍的老牛,驮马留下的刺鼻尿味,以及看家狗趴地啃骨的怪样。
想念乡村时,还忘不了那条长满青苔的古老石阶之侧,刚翻犁泥土流出的芬芳气息,以及山雀声里寨边那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莲塘。
夏秋正午时分,乡村平静得像一张被骄阳灼焦的阔叶,蜷缩在群山之间;这时,只有那些不知疲倦的蝉鸣,像一阵阵从山上流下的清泉,为乡村洗浴骚闷。 暮色在远山凝成紫蓝烟霭后,夜是上苍泼洒在乡村身上的一幅大写意吗?不必深究,也不需深究。然而,我能感到风深沉得像一段乡村历史,似乎要把暗夜点燃;可从天际滑过的那一声声鸟鸣,却让我想起皎月滴落的清泪。瞬间,乡愁就如暮色中让人感到温暖的老屋,亦如霜柳下那一湾流水,若隐若现,若即若离,或许,这就是永恒的乡村。而我在经历太多窒息之后,再也无法忘却眼前的这份舒畅。
飘雪如雨。乡村的呼唤犹如急促的足音忽远忽近,柴火灰里焐熟的洋芋,炕架上血豆腐、香肠、腊肉的熏香,与鲜红的对联窗花,尖啸的炮竹,呛人的黄烟渲染着年节浓烈味道,乡愁也红梅般地绽放,柳丝似地飘荡,恰似季风说来就来,在细腻而绵长中牵扯着人梦的衣裳……
“历史和现代之间不是一段路,而是两个点。两个点之间不只是空间,更不是空白!”但如今的乡村,已经不是旧时的乡村了。城市外装工程稀释着乡村的建筑传统,红瓦、灰瓦、蓝瓦与清一色的白墙、灰线条,使乡村的房屋变成了千篇一律,纵是残存的青瓦木壁,已被不需个人出资的白色涂料刷成“时尚”,乡村和城镇越来越像,老屋的独特个性正淡出历史,穿行其中再难找到往昔的记忆和感觉。既然乡村的本色是抹去脂粉的脸,那么,这些人为颜色根本就不可能盛产或储存乡愁。当乡村失去了乡村的味道,当恋乡的情感苍白如水,当乡愁不再有环境依托,心中难免生疑:这究竟是人的可悲还是时代的可悲?抑或是我灵魂中“对那些具有时间深度引会之物应以保护观念”的可悲?多么不愿新农村建设抹去这段原汁原味的记忆!北京网友阿龙曾说:“一座古城,你把老的拆了再仿照老的新建,修建得再好那叫‘遗体美容’;一座古城,你把土著轰走再保护地域文化,保护得再好那叫‘借尸还魂’。”这话语何等深刻,何等地发人深省啊!二战时美军轰炸东京,对那些具有文物价值的建筑给予了标注及保护;平津战役在“战、和”之际,对北平的古代建筑也首先动用了保护预案。我不是一个城镇化建设的反对者,只是希望在这个进程中,决策者们能以前瞻眼光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人文历史是乡村之魂,切莫对那些能寄存人乡愁的古村落建筑采取一刀切策略,这样才有利于后来者借此拾回祖辈曾生存的空间状态,并从中找到心灵的归宿。
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在于:乡村能让人从心理上放松,找到回归自然的感觉;而城市高楼在斑驳陆离灯光的照射下,如那些风骚女郎站在人行道两旁,终究让人痛感俗气。为此,我不由想起赫尔曼·黑塞《彼得·卡门青特》里的主人公,他终因不能适应都市里资本主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便“力求从世界和社会返归自然”这件事。可以说,对生活“无欲念的爱”,已成为卡门青特身上“神性”的东西,也是他所要力求达到的精神境界。而我呢,之所以像候鸟一次次迁徙乡村,则是为了想用耳去親近,用心去感受乡村的气味,悟出一份解困之法,释放、修复心道。
在屠格涅夫眼里,乡村是永恒的,作家“只有在乡村才能写得好”。热爱乡村,我不是为了想从它身上获取与写作有关的功利,而是为了从对“过去的人们死在亲人的怀里,现在的人们死在高速公路上”(索尔贝娄)的反思中,通过重接地气来排遣乡愁,找回自己放牧灵魂的净土;可在当前城镇化现实背景下,这条寻找之路必将变得越来越崎岖漫长,甚至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