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美国埃默里大学的马克·鲍尔莱因教授因著述了一本名為《最愚蠢的一代》,而得罪了8700万美国青年。他在书中坦言: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不曾像今天这般普及,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频道、维基百科……只要点点鼠标,应有尽有。但却很少看到年轻人在历史知识、公民意识、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提高。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和手机短信上了。对这一现象的深恶痛绝,正是鲍尔莱因著就此书的根本初衷,他用“愚蠢”一词来攻击当下的年轻人,为的是让年轻人阅读这本书后有种被侮辱之感,只有这样,“说明他们在思考,想为自己辩护”,从而达到以毒攻毒的目的。
据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年轻人常涉足的10个网站中,9个都是社交网站。他们很少关心外面的世界,终日沉湎于狭小的个人世界,在Facebook上乐此不疲地上传自己的照片。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全球知识界都存在着相同的困惑。如今的年轻人半夜三更还在互发短信、微信,大多数都是无关痛痒的闲聊;其中编写上传个人吃喝拉撒睡的照片占去了一大半时间,根本没有人会沉下心来研究思考一个课题,每天的时间被互联网拉扯的四分五裂,无时无刻不想着打开手机查看朋友圈都发了些什么,自己该怎么回应,终日深陷于惟恐被边缘化的恐惧和焦灼感之中。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今年16岁,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因为沉迷于微信聊天,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母亲为此没收了她的手机,险些酿出自杀的惨剧。鲍尔莱因悲观地坦言:我想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人类延续了数千年的知识、理性的传统,也许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只是娱乐和成功。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人有种疲于奔命之感,如今对一种现象和行为,根本还来不及深入研究,就已经被新的技术所吞噬。譬如曾经的BP机转瞬被移动电话所取代,PC被移动互联网所更替,QQ被微信所替代,而谁又能知道移动互联网明天会被什么淘汰。我们留在网络上只言片语的海量“智慧”,如何摆脱“愚蠢”的魔咒和谶语,这是当下值得深思的一项命题。
据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年轻人常涉足的10个网站中,9个都是社交网站。他们很少关心外面的世界,终日沉湎于狭小的个人世界,在Facebook上乐此不疲地上传自己的照片。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全球知识界都存在着相同的困惑。如今的年轻人半夜三更还在互发短信、微信,大多数都是无关痛痒的闲聊;其中编写上传个人吃喝拉撒睡的照片占去了一大半时间,根本没有人会沉下心来研究思考一个课题,每天的时间被互联网拉扯的四分五裂,无时无刻不想着打开手机查看朋友圈都发了些什么,自己该怎么回应,终日深陷于惟恐被边缘化的恐惧和焦灼感之中。
我有个朋友的女儿今年16岁,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因为沉迷于微信聊天,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母亲为此没收了她的手机,险些酿出自杀的惨剧。鲍尔莱因悲观地坦言:我想我们正进入另一个黑暗和无知的时代。人类延续了数千年的知识、理性的传统,也许就这样结束了,剩下的只是娱乐和成功。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人有种疲于奔命之感,如今对一种现象和行为,根本还来不及深入研究,就已经被新的技术所吞噬。譬如曾经的BP机转瞬被移动电话所取代,PC被移动互联网所更替,QQ被微信所替代,而谁又能知道移动互联网明天会被什么淘汰。我们留在网络上只言片语的海量“智慧”,如何摆脱“愚蠢”的魔咒和谶语,这是当下值得深思的一项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