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给学生的印象往往就是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以及抽象的概念公式等的堆积。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时间长,课时多,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如何防止这一现象的产生呢?教师首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要多形式、多渠道地鼓励学生,让他们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时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下面我从重视学生作业入手,谈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出发点,常采用以下措施:
1.养成专心作业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做作业时常常出现许多不良的行为。如做作业时,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拼命赶速度,草率马虎;依赖家长,或抄袭同学的作业等,这些都影响作业的质量。为此,在布置作业时,除提出明确要求外,我还经常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督促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2.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作业中的许多错误常常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养成一丝不苟的好学风。另外,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做作业时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 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审美意识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数学作业,我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随时给学生以鼓励
学生在开学初或是换新练习本时,作业都比较认真,错误也较少,但过一段时间后,就变得马虎,作业中的差错也不断上升。面对学生这种不良的作业心理,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时时感到获得知识的愉悦,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时时不忘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激起学生的成功意念和力量。平时,每当作业批改完毕,我总要在练习本上批上鼓励语,而且每次尽量用不同的语句,给学生以一种新鲜感。这样做的目的可使学生把做作业化为一种内在需求,使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满足和快慰。
■三、不给学生以“劣分”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学习往往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大多数学生是敏感的,教师必须对他们的自尊心加以保护。因为自尊心、自信心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积极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相信学生能学好。
对学生作业中的差错,教师不要随意在上面打上大红叉或批上有损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批语,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教训他们。要明白,教师给学生的一句评语、一个符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成绩。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坚持给学生以一种动力,引起学生正面的反应。因此,我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急于打个“×”,而是在错处做上记号,如画上一条红杠,或打个问号,有时则在错处注上启示语和指导语。例如,“注意运算顺序”“这道题可这样思考……”“细心计算”“仔细检查,认真纠正”,等等,让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注意这些问题,并能认真改正。只要学生重做后没有差错,就照样打上“√”,让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我做对了”“我能行”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消除他们对作业的厌烦和害怕心理。我经常给学生重复这句话:“你一定能做好!这一次做错了,别灰心。第二次,第三次,你就一定能做对!”这样充满鼓励性的话语,颇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先苦后乐的过程,只有深入体验解题过程中的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四、定时评比
学生对那些不能在他们的感情上引起反响,不能激起他们的積极行动和热望的事情,做起来总是极其马虎的。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我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评比。学生每做完一本练习,就进行一次评比。每次都评出作业最佳奖和进步奖,且在“作业情况登记表”上公布每次评比结果,对评上奖的作业,要在优秀作业展中展出。到学期结束时再来一次作业总评。这样既鼓励了优生,又鞭策了差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从而形成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风气。
实践表明:从重视学生作业入手,既可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又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充满关怀、信任的帮助,让学生精神上愉悦,心理上舒坦。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我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出发点,常采用以下措施:
1.养成专心作业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因此在做作业时常常出现许多不良的行为。如做作业时,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拼命赶速度,草率马虎;依赖家长,或抄袭同学的作业等,这些都影响作业的质量。为此,在布置作业时,除提出明确要求外,我还经常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督促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2.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作业中的许多错误常常是由于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养成一丝不苟的好学风。另外,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在做作业时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 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以及审美意识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数学作业,我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随时给学生以鼓励
学生在开学初或是换新练习本时,作业都比较认真,错误也较少,但过一段时间后,就变得马虎,作业中的差错也不断上升。面对学生这种不良的作业心理,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时时感到获得知识的愉悦,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给学生以鼓励,时时不忘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和期待的眼神,激起学生的成功意念和力量。平时,每当作业批改完毕,我总要在练习本上批上鼓励语,而且每次尽量用不同的语句,给学生以一种新鲜感。这样做的目的可使学生把做作业化为一种内在需求,使学生感到完成作业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满足和快慰。
■三、不给学生以“劣分”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对学习往往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大多数学生是敏感的,教师必须对他们的自尊心加以保护。因为自尊心、自信心是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是积极的心理特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相信学生能学好。
对学生作业中的差错,教师不要随意在上面打上大红叉或批上有损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批语,更不能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教训他们。要明白,教师给学生的一句评语、一个符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成绩。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必须坚持给学生以一种动力,引起学生正面的反应。因此,我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急于打个“×”,而是在错处做上记号,如画上一条红杠,或打个问号,有时则在错处注上启示语和指导语。例如,“注意运算顺序”“这道题可这样思考……”“细心计算”“仔细检查,认真纠正”,等等,让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注意这些问题,并能认真改正。只要学生重做后没有差错,就照样打上“√”,让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我做对了”“我能行”的成功感和自信心,消除他们对作业的厌烦和害怕心理。我经常给学生重复这句话:“你一定能做好!这一次做错了,别灰心。第二次,第三次,你就一定能做对!”这样充满鼓励性的话语,颇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经过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先苦后乐的过程,只有深入体验解题过程中的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四、定时评比
学生对那些不能在他们的感情上引起反响,不能激起他们的積极行动和热望的事情,做起来总是极其马虎的。为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我定期对学生作业进行评比。学生每做完一本练习,就进行一次评比。每次都评出作业最佳奖和进步奖,且在“作业情况登记表”上公布每次评比结果,对评上奖的作业,要在优秀作业展中展出。到学期结束时再来一次作业总评。这样既鼓励了优生,又鞭策了差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从而形成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学习风气。
实践表明:从重视学生作业入手,既可消除学生的精神负担,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又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充满关怀、信任的帮助,让学生精神上愉悦,心理上舒坦。长期坚持,就能使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