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才交易员的眼光来做慈善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阿诺德14岁做了第一笔生意,33岁成为美国最年轻的十亿级富翁。38岁时,这个创造商业传奇的天才交易员选择了退休,退休后他都在做些什么呢?
  如果一个人从小聪明过人,大学毕业顺风顺水,事业上无可匹敌,凭借不凡的智慧与卓越的眼光在几年内就掘金无数,不到40岁就过上了退休生活,是不是令人称羡呢?而更精彩的还是他退休后的生活。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时尚网络小说中的霸道总裁,而是完成了上面所有步骤、但低调内敛的年轻退休交易员约翰·阿诺德的故事。
  从天而降的资金
  科学研究五花八门,有实用的,有理论意义重大的,有精准独到的,也有一些滥竽充数的。
  美国心理学家布莱恩·诺塞克发现科学研究有时候似乎并不太科学。在筛选学术成果论文刊发的时候,那些学术刊物存在发表偏倚,即对一部分更新奇、抓人眼球的研究更重视,所以一部分研究者为了用一份漂亮的研究结果“准确”地推导出结论,赢得学术期刊的青睐,就会隐藏部分与自己的推论存在偏差的数据,这使得某些科学研究虽然容易得出不凡的结果,但实际上得到的结论缺乏依据,实验结果不可信。
  诺塞克希望能够打破这种局面,于是开展了一个项目,组织人员重做一些心理学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是否与原实验一致。创造新奇观点会博人眼球,吸引资金,而反驳既成的观点在学界则并不受待见。所以,没什么机构或者个人愿意资助诺塞克的研究,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工作收入和四处演讲来赚取一些钱推进自己的研究,然而这是杯水车薪。
  2012年,正当他入不敷出将要放弃之时,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阿诺德基金会的电子邮件,这个他从未听过的组织通知他,他的研究经费有着落了。天降巨款,这巨款的来源指向阿诺德,一个既有名但又极低调的富豪。
  商业奇才
  阿诺德14岁便开始做生意,开了一家公司,倒腾运动员卡片。当时,收集运动明星的卡片是一股强劲的风潮,许多人想要集齐某个队的全部卡片,会不惜重金购买。
  1995年,大学毕业后,阿诺德顺风顺水地进入了全美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凭借过人的商业本领,第二年他就坐上了安然公司得克萨斯州天然气交易的第一把交椅。他在安然做得风生水起,对天然气交易了如指掌。然而,好景不长,2001年,安然公司卷入商业丑闻,账目造假严重,最后在监管压力下不得不破产清算。
  阿诺德只得开始自己单干。2002年,他成立了一家能源对冲基金—半人马能源,很快便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能源对冲基金。传奇的商业大战发生在2006年,当时半人马能源与另一支叫做不“不凋花”的基金对赌。2005年美国经历了卡特琳娜飓风,资产90亿美元的不凋花认为2006年会有更多风暴,笃定地认为天然气价格必将疯长。但是阿诺德综合分析了气象数据,也咨询了气象专家,预见到气象上的平顺,以及这一年将会迎来一个暖冬,而天然气价格在这种形势下必将走低。阿诺德耗巨资做空对方,几乎堵上了整个身家。随着暖冬的到来,这场对决胜负已分。半人马能源击败对手不凋花,当年年化平均收益率高达317%。这一傲人的成绩让阿诺德瞬间成为业界最受瞩目的天才交易员。
  2007年,33岁的阿诺德已经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十亿级富豪,当然,现在这个记录又先后被马克·扎克伯格和艾文·斯皮格尔打破。半人马能源成立后连续七年净收益率超过50%,但终于在2010年第一次出现了失利,年收益率不足10%。随着美国天然气产量连年攀升,市场上天然气的价格越来越稳定,这对普通居民是好消息,但是对于交易员来说这意味着赚钱的机遇越来越少,交易利润越来越薄。2012年,38岁的阿诺德在天然气交易上看不到更好的前景,决定急流勇退,毅然选择退休,将剩下的时间用于运营阿诺德基金会,进行慈善项目的投资。白手起家积累了如此巨额的财富,如此年轻就放弃原来的事业全身心投身于慈善的人,阿诺德是第一个。
  做慈善用上了交易员的分析能力
  传统的慈善家喜欢把钱捐给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上过的学校,待过的医院,或者捐钱救助饥饿,资助教育,捐助本身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心理满足。而阿诺德和他的妻子更愿意另辟蹊径,解决一些更深層的社会问题。
  阿诺德的操盘经历延续在他的慈善事业上。他重视数据和前期调研,尊重客观结果。在进行慈善项目时,阿诺德基金会会用大量时间进行研究和评估,选择最有价值,受公众忽略但能够扭转问题根本的领域进行资助。
  目前,解决肥胖问题、完善基础教育、进行刑事司法改革、对抗科学伪证是他们重点注资的方向。这些领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做得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做得不好则将受到万人唾骂。阿诺德基金会的许多项目,都可能会遭遇失败或者无疾而终,但是阿诺德认为:“如果不愿意承担风险,那么最终的结果将非常有限。”
  阿诺德基金会资助了一项刑事司法改革研究。研究证实在刑事司法案件审理过程中,会因为各种人为的因素产生偏见与不公,信息的不对等使得部分原告或被告利益受损。该研究团队通过对150万个案例进行数据分析,为法官们设计了一个风险评估工具。这个风险评估数据系统能减少司法程序中的不公正,同时大幅降低审前羁押的费用。得到相关批准后,这一风险评估工具已经在美国多个司法辖区试用,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成本,减少了司法不公,提高了审理案件的效率。
  阿诺德基金会资助的另一项研究,旨在利用美国食品银行数据,分析如何将对低收入人群的物资帮助提升到更高的层级。美国食品银行是一家非营利机构,主要工作是运用募集到的资金对低收入人群进行物资救助,阿诺德基金会就曾向这个组织捐赠过1000万美元善款。不过,更让阿诺德基金会关注的是食品银行的捐赠数据库。他们通过研究数据发现,许多接受捐赠的家庭并非难以生存,揭不开锅,而是有手有脚没有技能的“闲人”,而捐助的高糖高热量食品还可能让部分不知节制的懒汉罹患各种疾病,加剧其生活困境。
  表面上的贫穷和饥饿可以拿金钱和食物填补,但深层次的就业困难、慢性健康问题如果不予以重视,那么贫穷和饥饿的面貌就永远难以改变。阿诺德资助的研究旨在提高相关捐助的效率和问题解决的方案,他们努力敦促食品银行探索最大化利用分发网络的方法,以及向低收入人群交付其它服务的可能性,例如,在分发食品的同时,有选择地对部分人群进行职业技能和财务知识培训,在捐助的内容中增加Ⅱ型糖尿病的排查。在这些不曾被其他慈善家过问的领域,阿诺德和他的慈善基金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和探索。   对虚假实验数据说不
  现在,让阿诺德更加关注的一个领域是科学错误的更正。低调而理性的阿诺德从来不改对于数据的执着分析。科学本该是精确而严密的数据分析,但是有些迷惑众人的假象掺和在众多研究之中,扰人视听,阿诺德便对其宣战。
  前文提到的诺塞克得到了阿诺德基金会资助后放开手脚,将他的心理学实验重复性研究推广开来,找到了许多不严密的虚假实验数据,推翻了不少唬人的“科学”结果。他呼吁人们了解科学研究可重复性背后的问题,复制100项心理学研究结果,经过不懈的努力,他验证了在世界著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心理学研究中仅有40%实验结果可重复,可以信赖。凭借着这一开创性研究,诺塞克入选《自然》杂志2015年十大人物。他让公众了解到,即便看到“最新研究表明”几个字也不能盲信,更让真正地科研工作者坚定了尊重真实研究数据的信念。
  同诺塞克一样收到阿诺德基金会邮件的还有希腊医学研究者约翰·约阿尼迪斯。约阿尼迪斯发现,在生物医学领域也充斥着大量不可复制的、错误的、无用的甚至虚假的研究与发现,他将其称为“坏科学”。据悉,仅2010年一年之中,全球医学研究经费的85%(共计2000亿美元)都被浪费在了那些设计有缺陷、多余的、而且从未发表或者报道甚少的研究上。
  在阿诺德基金会给出的600万美元启动资金支持下,约阿尼迪斯在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一个研究中心,用科学手段来甄别那些由人类无意识偏见造成的垃圾研究。
  约阿尼迪斯发现,在医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统计方法,其实是个非常脆弱的体系。一项医学论文想要“证实”某种藥物对人的健康是有好处,其实很容易做到。就算接受实验的病人病情并没有什么明显好转,只要研究人员刻意为之,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某些符合商业利益的实验结果。那些宣称在食品里添加荷尔蒙与维他命可对某种疾病有疗效或具有抗癌作用,或者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对心脏有好处等研究,都经不住大规模实验的检验。
  统计偏差、安慰剂效应、偶发事件、数据操纵,一系列因素会让这些“坏科学”蒙蔽人们的眼睛。阿诺德基金会科学大军还招募了英国科普作家兼打假名人本·古德开尔,他用犀利的文字和科学的解释扯掉蒙眼的黑布,让科学重归光明。
  阿诺德基金会的这些注资也许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科研的面貌,但无论如何,他所资助的研究就像一位位牛虻,对当今科学研究的弊端毫无顾忌地进行针砭,即使自己为此而牺牲也在所不惜。这才是真正的天才交易员的风范,也是严谨的科学精神。
其他文献
高铁已经惠及了千家万户,但“超級高铁”是什么概念?超级高铁又被称为“胶囊高铁”,将犹如胶囊的列车装载在接近真空的管道中,号称理想状态下可达到接近音速的速度。这是美国“科技狂人”、特斯拉电动汽车创始人埃隆·马斯克2013年提出有可能改变未来交通格局的设想,他表示这项技术可以让乘客在30分钟内从洛杉矶到达旧金山,而仅花费飞机出行时间的一半。  然而不少人对此技术的实现表示质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超级高
期刊
在一次小世界微距摄影大赛中,昆虫作为主角给我们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1.凝视  跳蛛一共有8只眼,其中这两只大眼是视力最好的。大眼中含有四对感光细胞,使跳蛛看东西时能分辨东西的距离,每一层次的图像在它们眼中会呈现出3D效果。看着这张图,仿佛能感受到来自跳蛛的凝视。  2.贴面  一对欧洲红刺蚂蟻还是蛹的时候,脸贴着脸依偎在一起。这是它们从幼虫到成虫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它们还没有坚实的身体,通体
期刊
如果不是种种阻挠,下面这些疯狂的交通工具很可能一百年前就已风靡全球。  比奇气动地铁  邮寄信件靠邮筒,邮寄人也靠邮筒?1869年,美国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伊利·比奇就萌生出了此种奇异的想法,并且力求付诸实践。一种本用来传递信件和包裹的邮寄气筒被他设计成人类传输机,像圆柱形的公共汽车车厢。这就是1870年诞生的以他名字命名的比奇气动地铁车,这也算是美国最早的地铁。  比奇气动地铁建立在纽约曼哈顿著名
期刊
2017年6月底,山西大同的郊外多了一只会发电的大熊猫,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熊猫形光伏电站。山西是我國的一个能源大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固然给这里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传统的火电也产生了不少污染隐患。为了推进环保建设和新能源的利用,一个熊猫形态的光伏发电场落地于此。  从高处俯瞰,黑色的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和白色的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相互结合,构成了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  大同熊猫光伏电站目前仅
期刊
有了洗衣机,人们的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林林总总算下来,人的一生还是有大约750天的时间会花在洗衣服上。可你大概想不到,仅仅是不起眼的叠衣服也要耗费生命中宝贵的375天。如果叠衣服也不用自己做了,我们的生命是不是就多了一些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去年10月,日本“七个梦想家实验室”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叠衣机。这台叠衣机可以自动识别衬衫、裤子等多种衣物类型,将它们分类折叠
期刊
作为人们的精神食粮,在电子出版物通过网络大肆霸占市场的时代,纸质书还是以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拥护者。在這些魅力中,书香是让读者感到愉悦的因素之一。书里幽幽的文化气味到底打哪来呢?  造纸过程中,材料会经过各种化学处理,以呈现不同的光泽和密度,比如氢氧化钠(提高纸浆pH值,使木浆纤维膨胀)、氧化氢(漂白纤维)以及烷基烯酮二聚体(提高纸张耐水性)。此外,新书的印刷油墨会挥发,产生气味。而装订过程中会用
期刊
美国摄影师卢卡斯·福利亚在纽约市以东的一个小农场长大,2012年,飓风“桑迪”淹没了他们的田地,刮倒了森林里最古老的树木。在新闻中,科学家将这场风暴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福利亚意识到,如果人类可以改变天气,地球表面上就再没什么人类不能改变的了。  如今,科学家们正在努力量化和理解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测量我们如何改变自然。这组题为“人之本性”的攝影作品,体现了我们如何操纵地球来消耗它
期刊
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有色金属,这种物质常被用于制作各类器皿和用具,也会被制成货币在市场流通。除此之外,铜还有一种神奇的特性——杀菌。  法国波尔多的红酒举世闻名,但是从1878年开始,那里的葡萄遭遇了细菌的毒害,枝叶凋零,产量几乎趋零。葡萄庄园的经营者尝试了各种杀菌剂,都不见效果。直到1885年,植物学家配制出了一种神奇的蓝色液体,杀菌效果奇佳,在波尔多地区广泛推广,成為了拯救这个红酒地标的法宝。这
期刊
古代人十分重视洗澡这件事。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要“沐浴更衣”,以示尊敬。《周礼》记载,“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也就是说,招待客人,得有条件让客人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才算尽到了地主之谊,比较有面子。南朝梁简文帝还写过一套研究洗澡的专著——《沐浴经》。  不仅如此,古人重视濯发洗身的礼仪,重视到洗澡可以作为一个理由来放假。从汉到唐,朝廷非常看重洗澡这个问题,公职人员设有沐浴假,汉
期刊
无论我们的科技如何发达,人类的每个个体在变化万端的自然界中所面临的危险却是不变的,面对大火、洪水、风暴、捕食的野兽、雷电的威胁,往往要靠着大自然的怜悯才能逃过。然而,对于某些岗位的工作者而言,这就是日复一日的劳作。他们无畏地工作,以保证他人的安全,或者拓展人类的知识和视野。以下就是关于他们的日常故事。  空气爆炸的一天  贾克琳·威托是一个气象主播,在加拿大大草原上工作,这是除了美国“龙卷风走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