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情景创设的初步探索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ao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境创设的原则
  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境创设要有吸引力;情境创设要有整体性;情境创设要有层次性;情境创设要有多样性。
  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在物理教学中,情景的创设一般有五种方法。
  1.实验创设。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创设物理情境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者设计一个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实验的目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用实验创设物理情景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实验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能提出问题。不同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信息不同,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做为教师不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还要合理引导。(2)实验的设计要有启发性、趣味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实验现象要明显,仪器的尺寸要足够大,测量仪表的刻度线要适当粗些,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要强,过程中的变化要显著。如关于“自感”的教学中,可用传统的两个演示实验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在其中一个实验中小灯泡“通而不亮”,而在另一个实验中小灯泡“断而不熄”。这样的现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产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的问题,并萌发去研究探索这个现象原因的兴趣。也可以组织几个学生参与到“千人震”活动中,明显体验到几伏电池也能产生打人的高电压,从而,引发学生惊奇和质疑,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景。
  2.问题创设。物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一个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新课程就是强调学生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物理问题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结合现实生活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个物理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例如:高一物理教学中,在讲解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提问学生:细棉线下面挂一只重物,用一根线时易断还是两根线时易断?
  学生感到很好笑,认为肯定是用一根线时线易断。教师开始演示,一根线提得起重物,而两根夹角较大的细线提重物时,线断了!这一现象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和质疑:为什么两根线的效果反而不如一根线呢?这一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也使学生认识到了原有观念的错误,主动地调整、重组认知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习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进人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以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
  3.故事创设。故事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故事。我们的生活由一个个故事组成,生活有了故事,也就有了精彩;生活有了故事,也就有了意义。听故事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是一大乐趣。通过曲折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在课堂中介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消除差生对物理的恐惧感,增强物理的趣味性。如在讲《行星的运动》这节内容的开始,我从地心说与日心说之争讲起,从火烧哥白尼到第谷连续20年对行星位置的观测记录,再到开普勒对第谷观测资料的研究,怎样经过4年的刻苦计算,先后如何否定了19种设想,最后总结出行星运动的三定律,全体学生听得都入了迷,很快进入了情境中。
  4.生活创设。教育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在学习“超重与失重”这一节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研究性课题“在电梯中称体重,什么时候示数不稳定”,要求学生在课外仔细观察电梯中,体重计的读数变化情况,并思考为什么?找到变化的原因,同时让学生体验在电梯减速运行时的感受。对于这个原本很抽象的问题,变成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很感兴趣,研究的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为了搞清其中的原因,不少学生认真预习“超重与失重”这一节内容,有的同学还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由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体验,上新课时,同学们思维活跃,讨论激烈。本节课从日常生活到科技前沿,已超过了书本的内容,使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加强,使其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现实生活当中就有物理,物理就实实在在存在与平凡的生活和科技之中。
  5.多媒体创设。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声形再现、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微观、宏观世界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参与,提高学习效率。
  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无法用具体的实验演示。但运用多媒体动画能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伽利略的推理过程。再如对ɑ粒子散射实验,可让学生观察ɑ粒子散射的动画模拟实验,呈现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原子结构奥秘的兴趣,积极分析实验现象,猜想、推理原子的结构情况。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该还学生自由空间,给数学课堂注入生命。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从“独作”到“合作”的教学方式,打破“墨守陈规”的课堂秩序,吃透教材,明确目标,促进发展,重视有效评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而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还学生
期刊
一、游戏对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现代的孩子在得到铺天盖地的爱的同时,却越来越失去了随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时,却失去了与父母拥抱、游戏和谈话的机会。很多人都认为,学龄前儿童没有学业负担,不愁衣食,受到的照顾无微不至,他们怎么会有压力呢?其实,孩子与孩子之间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发生,如受到批评、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等等,这些都是使孩子产生压力感的原因。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面来看,游
期刊
摘要: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入手,以优化中职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阐述了“旺出淡归、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软件和硬件要求。  随着我国旅游业日益强劲的发展,中职生成为了旅游从业人员中的主力,这给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中等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如何构建最佳的符合实
期刊
摘要:中学教育承担着为全体公民的素质打基础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新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研究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的思维有驰聘的空间。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关键,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作者凭借多年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论述了课堂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  日本汉字专家石井勋研究证明:儿童识字,一年级学生识字能力最强。新课标也指出:“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但是,低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要求的识字量又大,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识字课堂上保持较长的
期刊
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巴特斯其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送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治情操的助长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只有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提高学生兴趣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当然音乐课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引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让苦学变乐学,这是每位教
期刊
摘要:本文是在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理论进行比较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就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认识以及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等方面谈点肤浅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是构建现代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只有在课堂实践中才能具有生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构主义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价值日趋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取向对建构主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相关探讨。  建构主义源自认知发展的理论。总体来说建构主义是对知识、学习、学生以及教学有着共同的主张和看法,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
期刊
中学新语文教学大纲以提高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方面制订了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要求,确立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教学实践”四块结合“的教育模式,并加大了教材改革的力度,在新编阅读写作教材中,增加了《课外阅读文选》,使课外、科内相结合的特征更加明显。这无疑是中学语文教学观念的一个突破,为中学语文教学机制注入了鲜活的源泉,为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铺平了道路。对于课外活动的开展,新大纲明确指
期刊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因为它一反传统知识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