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少,工业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这一国情导致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同时,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向城镇转移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本文利用河南省人口普查及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系统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种种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推进人口城镇化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影响因素 对策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逐渐形成了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城乡隔离的政策、体制的松动,农村劳动力突破了就地转移的框框,向本乡以外的地域流动,形成了异地转移模式。
  1. 我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
  1.1城镇生活压力大
  就人口城镇化来讲,只有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城镇化了的人口才是真正的市民。从居住条件、生活水平与方式、家庭迁入城市等标准来看,我国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是有效的城市人口,他们想真正在城市立足的难度是很大的,原因在于:第一,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低。虽然大量农民工进入城镇和二、三产业就业,但是农民工工资尚未纳入国家收入调控体系,标准偏低,增长缓慢。第二,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生活节俭、居住环境差是农民工群体的显著特征。
  1.2相关制度建设滞后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烈排挤、限制和制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分配制度和教育制度,几乎堵死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僵化的思想意识观念,既抑制了城市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造成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农村经济的落后与贫困。
  1.3劳动力素质较低
  从受教育的程度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以具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为主体。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南每百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9.8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6.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3%。且对比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要少2532人,这与北京的差距更是悬殊(注: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8930人,而北京这个数据为31499人)。 这就大大加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2.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2.1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总结1978年以来我们的农村政策和经验教训,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客观上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劳动者和土地的关系,使我国农业经济再一次滑向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泥潭。而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要求的恰恰是弱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内在经济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雇于资本的劳动者是大多数,他们才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对有转移意愿的农户应该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转让其所拥有的土地和住宅,从而获得他们离土离乡、在城镇生活所必须的基本保证金和经营资本;对那些有一定耕作经验和经营能力、而又不愿离开农村的种田能手,应该向他们提供资金帮助,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和大型农业机械,通过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加速农业规模化,允许他们按照市场价格获得土地和大型机械,通过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加速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发展精细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及劳动密集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发展畜牧养殖业、林果业、渔业等改善大农业结构,同时吸纳消化部分劳动力。
  2.2发展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的发展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空间,以城镇为核心的区域不仅产业集聚和要素集聚程度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高,经济增长速度快,潜力大,能够为流动人口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辐射扩散能力强,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大,有利于实现都市圈域内城乡互动和融合发展。因此,城镇化建设是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发展目标。
  以河南为例,河南未来有30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都由大城市来消化,则需要建设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30个,或增建8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40个。而且据测算,城市安排一个劳动力,仅生产性投资就需1万元左右,保守估计3000多万剩余劳动力进城也需3个多亿,如此巨额投资,是河南城市难以承受的巨额成本。因此,有特定的历史阶段,小城镇战略仍有其一定优势。发展小城镇一是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避免加重大中城市的就业危机;二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更快、更好地连接起来,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从而促进农业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河南2010年有841个小城镇,这些小城镇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非农产业发展的有利地方。有关资料表明,小城镇的镇区人口达到3.5万人以上,才能正常发挥集聚的功能。而目前河南省平均每个建制镇镇区人口约为1万人左右,镇区人口聚集规模过小,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偏高,使用效率低下,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影响小城镇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将小城镇与非农产业相结合,就能加快小城镇的发展,如果每个小城镇能够再吸纳1万人,全省841个城镇共计可吸纳近800万人左右。因此小城镇必将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
  2.3重视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及其相应的非农就业适应能力差是阻碍河南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彻底分离、实现完全的非农化转移的根本因素。大量低素质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领域,不仅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又使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时的结构性缺陷(数量型过剩和质量型短缺)表现明显,从长远上来看,妨碍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首要的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突破口和基点,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和基础教育、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摆正和开拓农村教育服务方向和办学思路等,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治本之策。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渠道。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教育农民转变择业观念;建立适合农民就业的教育新体系;充分发挥乡镇劳动就业服务所的作用,努力掌握本地区劳动力知识需求信息、企业用工技术信息;对有意愿转移到其他行业去的农村劳动力组织起来,参加一段时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对口就业创造条件。
  2.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制定有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户籍制度,打破产业、非农业户口管理的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在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以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及收入为标准,改革和简化入户手续。放宽大城市城市对户口迁入的管制,允许具备上述条件、有较好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农牧民进城从事非农产业;城市之间实行人口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努力消除农民进城就业困难、工资及劳保待遇过低、个人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等非制度性歧视因素。
  建立面向城镇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保险费的筹集和支付,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保险费率征收调整机制,努力做到社会化筹措、社会化发放,公开透明、社会监督。对依法转让承包土地和承包生产资料进城的“新市民”,与其他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对保留生产资料进城的居民,也可暂缓纳入,以减轻社会保障压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河南年鉴2010.
  [2] 赵翠红: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经济经纬,2007(3).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铁运工程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 要】 无形资产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形资产的质量特征既有资产质量特征的共性,也有其特性。  【关键词】 无形资产 质量分析  纵观无形资产领域的研究不难发现,迄今为止对无形资产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正在替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这一事实已经无需争论。无形资产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企业的短期
期刊
【摘 要】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关系小康社会建设成败问题的关键环节,对于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系极大。本文就其作用、问题、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全面推进 小康社会 城乡统筹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所以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实现小康社会建设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不断强化“以工促农
期刊
【摘 要】 在介绍统计信息化的定义、统计信息化的基本框架及我国统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我国企业统计信息化进行了探讨,主要措施有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有关法律、保证统计信息安全等。  【关键词】 统计信息化 框架 安全问题 法律制度  前言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信息以爆炸的方式增长。随着我国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企业内部也蕴含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如何更加快捷、方便、准确地将这些零散
期刊
【摘 要】 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堤出,标志着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标志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标志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今后八年乃至更长历史时期内我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  【关键词】 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思考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
期刊
【摘 要】 包容性增长实质上就是一种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以使增长成果广泛惠及到所有民众(尤其是贫困和弱势群体) 的发展理念和理论体系。本文从贫困、不平等理论的发展与增长理论的演进中梳理包容性增长理念形成、发展的脉络, 综述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要义和政策内涵; 提出包容性增长理论对宁夏大规模生态移民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理论 生态移民 意义  1. 包容性增长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期刊
【摘 要】 统计分析指的是运用统计的方法和分析对象有关的一些知识相互结合在一起,是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向研究活动,统计分析是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活动,它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定量研究,达到对现象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正是因为统计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所以在企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主要依据。本文针对统计分析的概述以
期刊
【摘 要】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企业开始走向了并购的道路,并购过程中企业的付出成本成为了企业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企业并购成本是指企业在并购活动中发生的直接或间接代价的总和支出,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确的认识企业并购成本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评价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有利于控制降低企业并购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企业并购成本 影响因素 评价和分析
期刊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园林实施植物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目前园林植物保护现状,提出了加强园林植物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 园林植物保护 现状 对策  前言  1. 园林植物保护的必要性  园林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树冠的截流、地被植物的截流以及死地被植物的吸收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减少或减缓了地表径流量和流速。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林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降低风速,以背风
期刊
【摘 要】 独立学院艺体类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方面与一本、二本、普通班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分析艺体类学生的特点,教师才能因材施教,从而真正做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 艺体类学生 特点 大学英语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领域内的一种新生事物,跟一本、二本院校相比存在很大差异。相比之下,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低。而艺体类学生又是独立学院的一个特殊群体,与普
期刊
【摘 要】 ERP系统在现代许多企业中都是一种常用的管理系统,该系统对于提高公司的物资管理水平和物资管理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有利于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促进企业经济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文中就针对ERP系统在提高物资管理效率相关方面的问题做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ERP系统 物资管理效率  前言: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的英文缩写,该系统是一种及现代信息化技术和先进管理水平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