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物大洗劫。”8月中旬,以“顶级男性精英杂志”著称的美国GQ杂志网站用这样一个耸动的标题发表长篇报道,将近年来一些欧洲博物馆文物失窃案强行与中国挂钩。该文章极力暗示中国政府与大型企业、社会精英合作,不惜一切手段将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追回,甚至是给盗贼“下订单”,国际艺术品界因此对中国收藏家“严防死守”。事实真是這样吗?记者日前采访了GQ文章中提到的相关人士,以及国家文物局等机构。他们还原了中国追索海外文物的真实情况,西方媒体对中国指责之荒谬暴露无遗。
GQ文章提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刘阳多年来专注于研究圆明园流散文物,有媒体评价他说:“圆明园的流散文物有哪些?究竟散落在哪里?除了刘阳,可能再找不出第二个人去认真调查这件事。”但GQ提到他,则是为了说明国际收藏界都在“严防”中国学者。
KevinWhong是一位喜爱中国艺术品的国际收藏家,他是美国一家500强企业的首席财务官。“GQ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震惊。”他对记者说,他认为中国政府不会接收任何非合法来源的艺术品,因为将被盗文物带回国是不光彩的,“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篇文章的催眠与暗示”。KevinWhong表示,GQ应该质疑那些调查盗窃案的当地执法部门,这些事件的任何正式结论都应来自他们。“如果GQ有线索,应该向当局提供信息,而不是在没有任何逻辑的支撑下做出这种含糊的指控。”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跟很多西方博物馆合作过,比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也有一些大学博物馆邀请我们协助他们做研究、做文物修复。这些都很正常,从来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回流有抵制或警惕。”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迎春这样对记者描述海外博物馆对中国同行的态度。
那么,中国人对海外流失文物的感情是否如GQ文章所暗示,只是为了迎合爱国主义?27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顾问赵榆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起了他身边的故事: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退回两个兽首给中国,赵榆当时被邀请去电视台做节目。他回到家后得知,外孙女听节目里说鸡首、羊首等兽首还没有下落时哭了起来,因为外孙女属鸡,她的妈妈属羊。
“这是最朴素的民族感情,7岁的孩子都懂,我们这些学者能不痛心吗?”赵榆说,2000年左右,他到法国的图书馆去查《圆明园四十景图》,还要申请、付钱,“自己的东西被人家抢走,要去看一看还得花钱,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赵榆的伤心也源自他深知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困难。国家文物局对记者表示,目前,国际流失文物追索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防止和禁止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及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1995年公约)。“但是,由于国际公约在约束力、溯及力等方面的限制,中国在文物追索过程中面临诸多法律障碍。我国文物流失时间跨度长,流失背景多样,少部分近年来非法流失文物可根据相关国际公约进行追索,而历史上因多种原因流失的文物,则较难直接适用公约开展追索。”国家文物局表示,目前,流失文物回归的主要方式包括国际执法合作、国际民事诉讼、外交谈判、友好协商以及购买捐赠等。
(摘自《环球时报》8.29)
GQ文章提到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阳。刘阳多年来专注于研究圆明园流散文物,有媒体评价他说:“圆明园的流散文物有哪些?究竟散落在哪里?除了刘阳,可能再找不出第二个人去认真调查这件事。”但GQ提到他,则是为了说明国际收藏界都在“严防”中国学者。
KevinWhong是一位喜爱中国艺术品的国际收藏家,他是美国一家500强企业的首席财务官。“GQ这篇文章让我感到震惊。”他对记者说,他认为中国政府不会接收任何非合法来源的艺术品,因为将被盗文物带回国是不光彩的,“任何有正常思维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篇文章的催眠与暗示”。KevinWhong表示,GQ应该质疑那些调查盗窃案的当地执法部门,这些事件的任何正式结论都应来自他们。“如果GQ有线索,应该向当局提供信息,而不是在没有任何逻辑的支撑下做出这种含糊的指控。”
“这么多年下来,我们跟很多西方博物馆合作过,比如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也有一些大学博物馆邀请我们协助他们做研究、做文物修复。这些都很正常,从来没有一个博物馆对中国文物的回流有抵制或警惕。”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迎春这样对记者描述海外博物馆对中国同行的态度。
那么,中国人对海外流失文物的感情是否如GQ文章所暗示,只是为了迎合爱国主义?27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顾问赵榆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起了他身边的故事:2013年,法国皮诺家族退回两个兽首给中国,赵榆当时被邀请去电视台做节目。他回到家后得知,外孙女听节目里说鸡首、羊首等兽首还没有下落时哭了起来,因为外孙女属鸡,她的妈妈属羊。
“这是最朴素的民族感情,7岁的孩子都懂,我们这些学者能不痛心吗?”赵榆说,2000年左右,他到法国的图书馆去查《圆明园四十景图》,还要申请、付钱,“自己的东西被人家抢走,要去看一看还得花钱,当时眼泪就下来了”。
赵榆的伤心也源自他深知海外流失文物追索的困难。国家文物局对记者表示,目前,国际流失文物追索最重要的法律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防止和禁止文化财产非法贩运及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70年公约)和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1995年公约)。“但是,由于国际公约在约束力、溯及力等方面的限制,中国在文物追索过程中面临诸多法律障碍。我国文物流失时间跨度长,流失背景多样,少部分近年来非法流失文物可根据相关国际公约进行追索,而历史上因多种原因流失的文物,则较难直接适用公约开展追索。”国家文物局表示,目前,流失文物回归的主要方式包括国际执法合作、国际民事诉讼、外交谈判、友好协商以及购买捐赠等。
(摘自《环球时报》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