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考语文中的名句默写题型谈起,质疑单纯记忆型默写的科学性,呼吁识记、会意与活用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高考;识记;会意;活用
一提到语文考试的名篇名句默写,大家都知道是那种给出上句填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填写上句的题型,似乎没有新的形式出现,没有更好的考试方法。让我们先来看看四川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名句默写题型设计: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具体陈述,这些句子是:《登高》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涵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_______,________。《雨霖铃》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2006年的部分高考题。再看2007年的部分高考题: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韩愈在《诗说》中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
四川自主命题两年,名篇名句默写都是在两题中任选一题,两题的组题形式也基本相同。但与全国其它一些省份的命题相比,就有着明显的差异:没有再明示出上句或下句这样的语境,只是在语境中给出了要求默写出的名句内涵的情境。
这样的题型设计,它交代了默写诗句的篇目,明确了默写诗句的具体内容,引发考生回忆联想有关名篇名句;既有默写内容的明确限制,又有目标的具体指向,启发考生在记忆的存储仓里按意义导向进行检索。在这样的条件下来完成答题,虽然试题的难度不可否认有所增加,但是它不是简单的“条件反射”,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在情境提示下,在一定的意义导向下,引发考生大脑积极自主思维,将记忆与理解有机地结合。
既注重回归教材——默写内容均出自课本,又重视对知识内在的理解与掌握,有效地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这就是遵循识记、会意与活用相结合的原则的充分体现。四川省仅两年的高考自主命题,可以说是稳中有新,稳中求进;单从名句默写题型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从“知识中心”、“学科中心”、“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有利于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认知事物、把握规律、创新知识等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的命题导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意义就十分的明显。
当然,这种题型也不是四川首创。199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就有过类似的题型,2005年和2006年福建省高考语文题中的默写也是如此,江西省今年跻身其列,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只是还有好多省份仍然采用的是老题型:给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是由于它增加了难度?这种只需考生“读死书”或“死读书”的考题,还有多大存在的价值?学生是否理解其深邃内涵,是否真正掌握其内在精髓?单从这种题型看,是不能妄下定论的。这也就难怪有好些考生,在名篇名句上写了错字别词,甚或配对错位,就是没有在“识记”的基础上“会意”。这也就难免造成了一种机械式的背诵记忆,让学生“读望天书”,只知其皮,不知其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又从何谈起?
四川高考首次自主命题,就突破了至少在名句默写上的“读死书”与“死读书”的命题方式,这种题型,只有根据情境提示去翻检出记忆存储仓中的诗句,将理悟内涵与检索诗句相结合,才能定夺下笔。这与《考纲》中明确标明此类考题属于“识记”而非“死记”相吻合;有了“识记”,有了“会意”,才有真正意义的“活学活用”。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的题才是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体现。四川高考这样“固执地”命题,应该是给了考生和教师一个明示:既要知其一——熟记著名诗文;又要知其二——理悟诗词含义;将来才有可能知其三——“活学活用”。它不止检测了考生记忆仓库里的知识存储量,更考查了考生头脑的思辨能力。如此,知识内涵的真正理解与学以致用能力的掌握就彰显了出来。
虽然近年其它一些省份的默写命题,也在题干中多出了些有关诗句内涵提示的语境,如去年的全国卷Ⅰ第13题、北京卷第13题,今年的湖北卷第15题、辽宁卷第16题,但仍然或多或少地给出了上下语句,仍然难免“让学生”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而题干中的情境提示几乎形同虚设:这都要求在题型设计的观念上着力改变。
这样的考题,答题位置与语境提示还可以调换,将已知变为未知,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升级”,考题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采的。这样,考生的存储仓更加扩大,思辨力就更加张扬,知识与能力的交合度就会更加凸现。
譬如,(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出对友情的“豁达情怀”,你知道这样的诗句还有:“”;(2)“ ”这样的诗句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如此,答案的指向性更加宽泛,学生的思维更容易被激活,主动的表现欲更强,思维领域的广阔面得以尽情展现。
这样的命题,才真正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大程度地激发考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猜题押题,减少了作弊的可能;还避免答卷的千篇一律,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度。虽则这样的命题的确给各方面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从培养思维能力这个长远目标看来,又真有它的生存发展空间。这样有水准的命题方式,应该在全国其它省份的各科高考命题中推广、深入与普及。
【关键词】高考;识记;会意;活用
一提到语文考试的名篇名句默写,大家都知道是那种给出上句填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填写上句的题型,似乎没有新的形式出现,没有更好的考试方法。让我们先来看看四川近两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名句默写题型设计: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具体陈述,这些句子是:《登高》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涵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_______,________。《雨霖铃》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2006年的部分高考题。再看2007年的部分高考题: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韩愈在《诗说》中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
四川自主命题两年,名篇名句默写都是在两题中任选一题,两题的组题形式也基本相同。但与全国其它一些省份的命题相比,就有着明显的差异:没有再明示出上句或下句这样的语境,只是在语境中给出了要求默写出的名句内涵的情境。
这样的题型设计,它交代了默写诗句的篇目,明确了默写诗句的具体内容,引发考生回忆联想有关名篇名句;既有默写内容的明确限制,又有目标的具体指向,启发考生在记忆的存储仓里按意义导向进行检索。在这样的条件下来完成答题,虽然试题的难度不可否认有所增加,但是它不是简单的“条件反射”,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在情境提示下,在一定的意义导向下,引发考生大脑积极自主思维,将记忆与理解有机地结合。
既注重回归教材——默写内容均出自课本,又重视对知识内在的理解与掌握,有效地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这就是遵循识记、会意与活用相结合的原则的充分体现。四川省仅两年的高考自主命题,可以说是稳中有新,稳中求进;单从名句默写题型来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从“知识中心”、“学科中心”、“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有利于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现象、认知事物、把握规律、创新知识等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的命题导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意义就十分的明显。
当然,这种题型也不是四川首创。199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就有过类似的题型,2005年和2006年福建省高考语文题中的默写也是如此,江西省今年跻身其列,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只是还有好多省份仍然采用的是老题型:给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写上句。是由于它增加了难度?这种只需考生“读死书”或“死读书”的考题,还有多大存在的价值?学生是否理解其深邃内涵,是否真正掌握其内在精髓?单从这种题型看,是不能妄下定论的。这也就难怪有好些考生,在名篇名句上写了错字别词,甚或配对错位,就是没有在“识记”的基础上“会意”。这也就难免造成了一种机械式的背诵记忆,让学生“读望天书”,只知其皮,不知其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又从何谈起?
四川高考首次自主命题,就突破了至少在名句默写上的“读死书”与“死读书”的命题方式,这种题型,只有根据情境提示去翻检出记忆存储仓中的诗句,将理悟内涵与检索诗句相结合,才能定夺下笔。这与《考纲》中明确标明此类考题属于“识记”而非“死记”相吻合;有了“识记”,有了“会意”,才有真正意义的“活学活用”。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样的题才是能力培养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体现。四川高考这样“固执地”命题,应该是给了考生和教师一个明示:既要知其一——熟记著名诗文;又要知其二——理悟诗词含义;将来才有可能知其三——“活学活用”。它不止检测了考生记忆仓库里的知识存储量,更考查了考生头脑的思辨能力。如此,知识内涵的真正理解与学以致用能力的掌握就彰显了出来。
虽然近年其它一些省份的默写命题,也在题干中多出了些有关诗句内涵提示的语境,如去年的全国卷Ⅰ第13题、北京卷第13题,今年的湖北卷第15题、辽宁卷第16题,但仍然或多或少地给出了上下语句,仍然难免“让学生”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而题干中的情境提示几乎形同虚设:这都要求在题型设计的观念上着力改变。
这样的考题,答题位置与语境提示还可以调换,将已知变为未知,甚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升级”,考题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采的。这样,考生的存储仓更加扩大,思辨力就更加张扬,知识与能力的交合度就会更加凸现。
譬如,(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出对友情的“豁达情怀”,你知道这样的诗句还有:“”;(2)“ ”这样的诗句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如此,答案的指向性更加宽泛,学生的思维更容易被激活,主动的表现欲更强,思维领域的广阔面得以尽情展现。
这样的命题,才真正考查了学生的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最大程度地激发考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猜题押题,减少了作弊的可能;还避免答卷的千篇一律,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度。虽则这样的命题的确给各方面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从培养思维能力这个长远目标看来,又真有它的生存发展空间。这样有水准的命题方式,应该在全国其它省份的各科高考命题中推广、深入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