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美尽在曲幽处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届“东风文艺奖(文学类)”在大家的关注、关心与支持下,已圆满落幕。这次“东风文艺奖”的设立、筹办与评奖,是对近期东风文学现状和成果的一次回顾与检视,也是一次对近期诗歌创作的梳理与反思。伴随着东风事业四十五年的创业、发展、兴盛、低潮与复兴,东风文学事业也经历了繁荣、兴旺、落拓、衰落与觉醒。通过这次阶段性评奖,使我们感觉到洪钟与小曲和鸣,希望与危机并存的诗歌界现状,还有待于各位同仁的清醒盘点和砥砺共进。。
  当今,真正认识到文学艺术潜移默化、且润物无声的人并不多,能够甘受清贫、寂寞,坚守对文学热爱与膜拜的人更少。有些人为文,可能只是一种消遣、一种排遣、一种自娱自乐,而真正将文学作为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提升素养,并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精神食粮者,为优化生存氛围、提升精神品味的者,恐怕还不多。所以,就现在文学爱好者队伍的阵容,还是创作水平和成果,让我们认真阅读,且静静思考后,除了偶尔的眼睛一亮,真的很难一下子乐观起来。
  诗歌,作为我们文学创作、欣赏的主要体裁之一,这些年,东风文坛上尽管有几位真诚挚爱者的不弃不离的坚守,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但环顾下来,只见前者长袖善舞的孤独与寂寥,却不见来者的咄咄逼人的紧跟与超越。说到底还是文学爱好者队伍不整,整体实力不强,创作悟性欠佳,加之市场化物质因素的引诱与反动,使得对精神层面追求的淡漠,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旁落,心情浮躁功利,诗歌被冷落或遗弃的结局也在所难免。所以,在东风公司事业发展红红火火之时,在全民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之时,在振兴东风文化、繁荣东风文艺之时,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重树文学、艺术大旗,重塑诗歌精神,重振东风文艺。
  说起诗歌创作,很多爱好者有种误解,以为只要语言华丽、优美,加些激情,加点语言佐料和技巧,再分行排列就好了。其实不然。判断一首诗,是否是诗、是否是好诗,最关键的要看其是否有意境,是否有情趣,是否有思想,是否有诗歌的曲意美,是否可以让读者一起共鸣并与产生联想。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窃以为,意境就是读者对眼前文字直观阅读与理解,加之阅读者本身的生存经历和文化觉悟的勾兑,而在眼前和脑海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可触摸的、美轮美奂的景象。而意境的主要元素,就是意象。以艾青的话说,就是“诗人从感觉向他所采取材料的拥抱,是唤醒感官向题材的迫近。”以我理解就是意中之象,意化为象,即诗人的心意、情思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作的一种赋予更多的主观色彩,但仍能为人感知的具象。
  比如,前段时间无意中看了饶君萍的一首诗《被一声蛙鸣击中》,就将意境营造得盈手可握,婉约可人:“一只挂在钢精水泥丛林的闹钟/深夜敲打着我怀乡的伤口/以无眠/呼唤我的泥土返青/路漫漫/星光字句清晰/一声蛙鸣擦亮路标/漂洗我正在蜕变的神经/拿雄鸡的长鸣/穿针引线/将麦田的碧玉/油菜花的金黄/桃花的红玛瑙穿成一串/挂在扁担两头/担起明天的太阳。”如此美妙的叠加意象,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闹钟敲打着怀乡的伤口,竟能让思念返青。蛙鸣可以擦路标、洗神经,还可以用雄鸡的长鸣来穿美景,做项链,并挂在扁担上挑起明天的希望?如此优美别致的乡间画面,岂不让人联想、沉醉?如此好诗隽永、多汁、绵长,即便不懂诗歌的人,也会浮想联翩,沉醉其中。
  当然,诗歌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就是诗歌的美感。那么,什么是诗美?我认为诗美是由诗的内涵(表意)与外延(或形式)构成。无论语言怎么优美华丽,但内容或思维性是决定一首诗的内在根本。如张泽雄的《持戒者》:“蝴蝶泉边.一棵树/脱去长衫/一个游魂走失/你在哪片云朵上栖息/在时间的隔壁/留下戒律和腹语。我们/被另一只手排遣。”以第三只眼睛看佛事,看介于神灵与凡尘间的悟与渡,在“戒律”和 “腹语”间意念被合掌的“另一只手排遣”。其中的敬香者的虔诚,持戒者的持重和旁观者的“走神”,在圣神的地点、灵与肉的互动,让你产生的复杂而美妙的感觉时,慢慢咀嚼余韵。
  “诗言志”。有时表现手法的奇异,可产生一种美轮美奂之感。诗美,一定要体现在生活、在思想的折射,也是心灵的解析。有些诗歌看了半天,像梦话或呓语,或者就像随便聊天,给人以毫无意思和情趣之感,好像你在听他说梦话,当然更谈不上让你沉思或感染的机遇了。诗不像基础文学形式,它是客观生活的描摹、直述,诗是人的心灵的揭示。如有一首写烈士张志新的《重量》诗歌:“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这何止是诗歌所表现的情感?这完全是对人生的拷问,对社会弊端的鞭挞。
  一般来说,诗的审美有三性:直接性、感受性;再生性、创造性;多义性、不确定性。当然,一首诗,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意境。就像一部《红楼梦》,政治家看到的是排满,经济学家看到的是经略,道学家看到的是淫欲,而情窦初开者则看到的是缠绵与柔情。见仁见智,各不相同。但你的壶里必须有“酒”,让不同人品出不同味道来,否则白水一壶,谁也喝着没味。
  我感觉到,现在很多人写诗,缺少诗歌起码的含蓄与韵味,直白、粗粝,甚至有时还失去起码美感。诗贵含蓄与曲美,“文要养气,诗要洗心。”“肉眼闭而心眼开。”“话到沧桑诗便工。”艾青曾说过: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情感。被知觉与技巧凝为形象。被读者的认知所产生共鸣而产生的景象。所以,我认为,诗人,不是语言的工匠,艺术不是技术。
  那么怎样创造,或者说怎样营造意象呢?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化为象。即诗人的心意、情感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赋予更多主观色彩、但仍能为人感知的具象。王昌龄《诗格》:“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我在读周中先生的《春泥》时,就感受到那种飘洒、优雅、别致的景象:“念去去/红尘万里/一叶轻絮空无际/辗转零落/怎忍那雨打芭蕉/终化作春泥/缘何夙夜无眠/惊乍起/琴瑟犹在竟无语/高山本无崖/流水乃有意……”似一幅静态水墨画,又如一幕空谷幽巷的空镜头,让眼前寒意凄切,让心头禅意弥漫,好一个“且罢了一池残荷秋色重/待来年惊蛰起/蛙声一片/花开满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就是诗的空白美。法国诗人马拉美说:“一首好诗画出的不是事物,而是事物产生的效果。” 诗以空白为美,它有三种表现:一、导情入景,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繁复意象,借景装点染,读者在语言之外品茗。如张泽雄的《酒客》“天空静止在一棵树上/连一朵偷窥的云也没有飘过,伸出去的手/碰到自己/今晚月亮降低了他们的弧度/沧浪之水/还可以洗去璎珞”。 二,截取几个意象,使之不连贯的串联起来引发读者驰骋于此空白之间。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三、避开正说,欲言又止,吞多吐少,使读者宕出远神,另辟新界。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正新”皆为空白留得恰到好处的范例。
  再如古人李贺利用“通感”非常精妙的诗句,如“冷红泣露娇啼色”,“银浦流方学水声”,“箫声吹日色”,“露压烟啼千万枝”等绝句,都值得现在的我们俯首低耳细细咀嚼的。当然,如诗的象征、铺排、对比等常用手法,都有得于我们慢慢解析、耐心品味的。
  我非常欣赏史蒂文斯对诗歌的经典见解:“诗是非个人的,诗歌只会显现给天真的人,世人注视世界,就像男人注视女人。”“一定有某种让我心飞翔的翅膀,诗格是对心智的治疗,诗歌缔造了一个别致星球上的虚构生存。”对于诗歌的创作,我认为还是应该坚持“虚、实”结合的创作原则,实,就是需要磨炼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真诚,需要咬文嚼字、“拈断数茎须”的耐心,需要博览群书、出神入化的底蕴。虚,就是神通四海、意接八荒的想象,就是点石成金、一字见神的功力,就是融物为意,连思为景的技巧与悟性。如此,方能登堂入室,目极四野,佳品频出。
其他文献
我独自走在穿越天地的小路上,夕阳像一个吝啬鬼,正藏起他最后的一点金子。  白昼渐渐地没入深深的黑暗之中,那收割后的田野,默不作声地躺在那里。  突然,一个男孩尖锐的歌声划破了天空,他穿越看不见的黑暗,留下美妙的歌声在黄昏中回荡。  他的家就在荒地边缘的村落里,穿过甘蔗园,隐秘在香蕉树和瘦长的的槟榔树,以及椰子树和深绿色的榴莲的阴影里。  星光下,我独自行走着,不时停留了片刻,看着幽暗的大地在我面前
期刊
围着红墙走了又走  曲折的长廊 虔诚  终寻不得半点禅意  我注定凡俗 也许穷极一生  身体难以穿透红尘  别说悟道 灵魂  匍匐山顶 屈膝  燃起一支香  许下千年的祈愿  深情执手 目光无语  云海翻滚 道  又能伸向何处  关闭幽深的琼阁  少儿趿着瘦小的身躯  成为古桥的背景  坐是修行的代名词  不比位高 放下欲望  于井中投下一枚硬币  期待的目光  被水花硌得生疼  龙接受了虔诚的旨
期刊
一双精美纤巧的手指,托起泛着银光的托盘,轻轻地,四只玻璃小碟,摆放在长方形茶几上,碟上一只玻璃带耳杯子;茶几中央,一方白瓷器皿,盛了冰糖。我想该是一壶茶上来了吧,可是,不然,又一双纤纤玉手,送来一个通体透明玻璃的器皿,器皿内有清晰可见无色的液体,服务生点燃了那液体,才端来一壶茶放在酒精器皿上。  门帘隔开了外面大厅里的喧嚣,狭小的空间里,茶几边坐的四个人,视线一齐望向那壶被火煮着的茶。透明茶壶里,
期刊
秋天许诺果实  等待会使你成熟而丰满  秋天许诺天空  等待会使你深邃而高远  秋天许诺枫叶  等待会使你变得彤红而美丽  秋天许诺农夫  等待会使你变得充实而富足  等待是一种孕育生命的痛苦与喜悦  等待是一次凤凰涅槃的舍弃与再生  因为等待,我们会在时光流逝中老去  因为等待,我们会在缔造理想中实现  我们伫立在季风的路口  等待飘来你熟悉的声音  我守候在宁静的午夜  等待梦见心与灵的交融
期刊
今生能让自己花去毕生精力奉献的事情,也许就是多看书了。因为看书才是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也因为只有多看书才能让人处在一个精神盛宴中,去领会书带给我的一种愉悦感。不管是忙碌还是闲暇,我总是放几本书在枕头边,随时都能看上几页。要说看书看得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我花了有一个礼拜看完长篇《狼图腾》。早就听人说,《狼图腾》这部书很有看头。买回来了这部书,就静静地欣赏起来。开始还没怎么被故事感动。看了三分之一的时候
期刊
浩浩汉江云水苍,良田广袤灌琼浆。千程锦绣丰收旺,汹涌汇流扬子江。武当雄伟奉仙山,碧海烟波万象涵。灵秀风光赠旅客,亭台楼阁赛金銮。东风矗立伫其间,壮美车城近眼前。一片生机呈绮丽,雄姿跃马领头衔。往事云烟抒历程,进军山野数千丁。物源短缺交通阻,困惑寒凉自破冰。荆棘丛生诸事横,爬坡几次起风尘。信心百倍非凡志,坎坷踏平精气振。代代思车中国造,凝思不绝千般扰。东风一破绕缠绳,华夏惊呼万众笑。荒凉贫瘠穷山坳,
期刊
忆起小时候的事儿,挺令人回味的。那时候为啥要那样想、那样做,现在想来是些不可思议的事儿,可那时候就那样想了、那样做了,这就是小孩子天真无邪的天性使然吧。  火坛里“爆”米花  现在,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小孩绝没见过火坛,也想象不出嚼在嘴里的“爆”米花是个啥样啥味。年纪在五六十岁的人,尤其是农村长大的人应该见过火坛,圆形,土陶质地,稍讲究一点儿的火坛表面是釉质的。需取暖时,里面放些谷壳麦颖或木屑,再从灶
期刊
一  《回首往事》稿子里回忆大跃进时期反、正两方面的文字,任何时候看都是有教育意义和警示作用的。只是感到在探讨和总结经验教训方面,还是有些可说的话。比如对总路线的贯彻问题就可作些具体的分析。总路线无论作为方针,还是作为口号,并非是错误的,而是较好的。问题在于没有把它贯彻好,其原因是没有正确处理多、快、好、省之间的关系。那时无论干部还是群众大都头脑发热,急于求成,强调了多和快,对好和省重视不够,甚至
期刊
彭桂林 吉昌盛 罗善平 赵玉鹏
期刊
美术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