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如何从读到写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的国度是一种唯美的景象,身临其中,乐得自在。正如陶潜向往的种豆南山,归隐田园,正是为了追求美的意境。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每年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才是能使诗句活起来的原因,如何才能写好诗歌呢?
  【关键词】读诗;想诗;仿诗;改诗;我手写我诗;半命题写诗;诗歌的修改
  “以诗育心,以美启真”这是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的宗旨。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每年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才是能使小学生诗歌活起来的原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在诗歌教学的路上,我们没有教材,没有引领示范的模子,我们就一步一步地摸着石头过河走来。诗歌教学不能定位为语文教学,这是纯粹的诗歌教学。首先,我们也不能用语文课的教学去审视它,不能用精讲课文去评析它,诗歌是不分年龄都能读的、都可以读懂的。我们上诗歌课,只是想通过教师的引读,使学生会读诗,能读懂诗,慢慢地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尝试写诗,这就是我们诗歌教学的初衷和宗旨。我们当老师的,只希望在诗歌教学中收获成长,收获诗歌教学的乐趣,与学生一起插上诗歌的翅膀飞向远方。下面分享我的诗歌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读诗、想诗,拓展学生欣赏诗歌的途径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诗歌教学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理解与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扎实指导学生读好诗歌的基础上,还掌握读诗赏诗的方法,才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还能运用这些方法去欣赏教材以外的诗歌。
  要想学生对诗歌有兴趣,当然是从孩子会读诗,能读懂诗开始的,于是,我最初时找一些充满童趣的小诗给孩子们读,让他们一读就懂,一读就能忍禁不住会心一笑的。接下我就加大难度,找一些稍微难理解一点的,或是有争议的诗给孩子们读。这时候,我教会学生如何“想”诗,诗歌的写作本身就是靠想象的,想象越是离奇,诗的表达越超群,诗歌才会吸引人,所以在读诗时候学会“想”诗,才能把诗读到别人读不到的深层次的东西。这样的“想”诗,其实是让学生学会读出诗的“言外之音”来,也是说读出诗里“文字以外的东西”来。
  我常常一发现有好诗,我就把它带到课堂去,在上课前用几分钟的时间,投影给孩子们读,读后谈感想,说说你读出了什么?又或说你读出了什么画面来,又或你读了让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都会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多时候,这样的“想”诗分享,不知不觉用掉我一节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们兴致勃勃地交流,我往往不忍心打断,就任由一节课悄悄溜走,也许这节课里,孩子收获了课本上学到不到的知识。
  有一次,我在出示2012年诗歌节一等奖获得者何星仪的一首小诗《春》,让孩子交流读后感受,诗是这样的——“树枝上/长着嫩叶一片/如一个舞台,上面站着春天。”
  孩子们纷纷发表意见说:我仿佛看到一棵树,树枝上长着一片嫩叶子,叶子在春风中摇曳……我说:“孩子们,那一片,只是仅仅的一片吗?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一片’是不是应该理解为……?”“哦,老师,我知道了,是一大片嫩叶长在树枝上才对呢!”
  类似这样的“想”诗,孩子们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樣想,他们能诗人的心紧紧地靠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在欣赏完一首诗歌之后,向学生推荐相关主题的现代诗歌作品,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课外去搜寻相关诗歌作品,或摘抄,或背诵,教师及时收集反馈来的信息,加强训练的量,同时及时分享学生收集到的好诗。
  意境是现代诗歌的灵魂所在,每一首现代诗歌都通过某些意向的叠加来表达特有的意境。而在教学现代诗歌时还不能仅仅依靠诗人所提供的文字符号来获得诗歌意境的体验,更不能浅尝辄止。这要搜索和挖掘隐藏在诗歌背后的丰满的立体的信息资源,读者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诗歌的意境进行想象和补白,从而尽可能地再现和还原诗歌本身所要呈现的意境。
  二、仿诗、改诗,鼓励学生创作
  孩子爱读诗了,也就自然想写诗了,我最初的做法是让孩子在学课文里仿写或改写成诗。这个做法估计整个广东省的小学语文老师也都在使用,因为每年的诗歌节投稿中这样的作品层出不穷。如五年级下册《我想》《童年的水墨画》,又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这是高仿“名篇”了,相当泛滥。
  我记得在教《祖父的园子》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段,变成诗歌写下来,我需要的是再创造。原文有一段话:“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一个学生把这一段改成题为《榆树》的诗:“榆树可淘气啦/风哥哥来了/榆树就在大喊大叫/喊得让人心烦/雨姐姐来了/榆树就生气了/气得头上直冒烟/太阳公公来了/榆树就笑了。”
  一节课下来,我收到学生改诗改得特别好的有十几首,我还推荐好几首到《大旺通讯》报去发表了。别小看孩子的再创造力,孩子对诗歌领悟力叫我惊叹。这样的改写下来,其实学生也已经把课文学习透了。
  从效果来看,学生创作的诗歌虽然大多都比较幼稚,甚至很荒诞好笑,但是我们老师却欣慰地看到了现代诗歌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里悄悄萌芽。创作是辛苦并快乐着的事情,暗示学生要想写出好作品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地与寂寞为伴。
  三、我手写我诗:一段音乐、一张图片、几个词成诗
  应该承认,让学生创作现代诗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这不应该成为我们拒绝鼓励学生创作现代诗歌的借口。我们不需要所有人都成为诗人,但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学生具有诗的灵性,诗的修养。我们应该本着低起点,低要求,多表扬、多鼓励的原则,为学生搭建创作的平台,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其实,我的诗歌教学很多时候是随心、随性的,当我听到一段有趣的音乐,或是看到一张有意义的图片,我就随手收集起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当即写诗。春天里一株砖缝里小黄花;枝头上一对有爱的小麻雀;哪怕小水洼边两只小脚印……都成了我让孩子们当堂写诗的材料。常常,一段美妙的音乐或一张有趣的图片,让孩子很随性地想象着,认真地书写着,趣味横生,成诗后读着让你忍俊不禁,充分体现了学生旺盛的创作能力。
  四、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半命题写诗
  在刚刚逝去的秋天里,我来了一堂《我是一( )秋( )》的半命题诗作练习,要求很简单,只需要学生们想象的秋叶、秋雨、秋风都是有故事的孩子,把这个故事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一节课书写下来,孩子的创作热情掀到高潮,课后收到十几首有趣的优秀诗作。其中:
  孔同学的“秋雨”是婉约、浪漫、成熟的;刘同学的“秋叶”是活泼、顽皮、又爱帮助人的;董同学的“秋风”是浪漫、博爱的……这一个系列的诗作练习,又一次点燃了孩子的写诗热情。
  读诗,写诗的方法多得不能胜举,只有我们做老师有心做孩子们诗的引路人,读诗,赏诗,写诗的方法就会随手可得。诗承千年,德润万家。让我们美丽的校园,弥漫着诗的韵律,散发着书卷墨香,愿越来越多的孩子与诗结缘,以诗为伴!
其他文献
为了改变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全面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新的体育改革无论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师资队伍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育体”与“育心”的结合;在师资队伍上,要求体育教师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通过这样的体育教学改革,笔者相信初中体育教学水平一定会更上一个台阶。下面,笔者对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改革措施。  一、初中体育教学改
我们知道,人一旦对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那些曾看似不可能的事也会轻而易举地被我们解决,相反如果我們缺乏这个动力,我们就会混混沌沌地过日子。学生学习也是如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教学课堂上,营造生动活泼、乐观愉快的气氛对于培养学生坚定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 
【摘要】学生进入到小学中高年级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发言率明显下降。如何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构建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能使学生学会怎样与别人合作,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积极性  小组合作型学习模式整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进行,这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互动课堂,也开启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
在这次的研学中看到了许多美景,包公祠的壮丽严正,气势磅礴,湿地公园的青山绿水,如画美景等。“静”做端砚时,让我体验到文化的魅力,而一路上的“行”也带给我颇多收获,深切让我体会到什么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当坐下开始设计端砚图案时就已经感受到了夹带着历史沧桑感的文化的魅力,它能使人很快地平靜下来,专心地去做一件事情。从设计就开始倾注自己的思想情感,不知不觉,便已沉浸其间,心无旁骛,此时方对冰
【摘要】初中德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学校也在不断变革,以求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本文针对我国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理论结合实际、奖惩制度相互结合、树立和谐的班风以及加强班主任的德育素质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初中班主任班级德育管理提供有效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初中
【编者按】“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无数教师在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着。他们乐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康黎老师始终把为师的目标定为:做有独立思想、有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她勇于担责,不断超越,执着追求,无怨无悔。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康黎老师这样勇于走在教育最前沿、敢于创新的师者,才使得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蓬
【摘要】古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是我国经典文学中的珍宝,小学古诗所占的比例在部编版新教材里的有所增加,这说明,对于古诗教学的探讨越来越重要。由于现今与古诗创作的年代相距久远,这对学生学习与理解古诗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运用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激趣质疑,理解诗意,体会诗境,训练说话能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古诗;插图;活用  中国古代诗歌是我国经典文学中的珍宝,其语言精练,节奏明快,
【摘要】英语教学要回归理性,就应以还原英语成为一门语言學科为本质。理性来源于思维,没有思维空间的创设,就不会有理性的回归。创新能力来自于创新思维。然而,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对词汇、语法及阅读教学的分析,探讨了如何为学生创设思维空间,深化英语教学,引导学生理性学习英语。  【关键词】思维空间;英语教学;理性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
【摘要】阅读能力,对每一个小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与他们今后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地培养和提升,把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
【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头人,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本文主要介绍了初中生发展的基本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班主任成为有效的心理辅导者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班主任;心理辅导者;优化策略  班主任不仅要组织管理学生,更要起到心理医生的作用,这也是现代教育为教师提出的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