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boliwen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是有故乡的,每个人的故乡也不尽相同。一个人走出故乡,有的不能经常回去,有的甚至再也没有回去。那么,一遇到与故乡相近的符号,便觉得亲近。
  洛阳望春门的街口,有一片瓦的世界。阳光正在瓦上跳跃,蔷薇攀上了窗沿。窗沿也围着瓦,一个女孩儿的娇柔在瓦间闪现。
  余舍,名字让人回味,就像两座连在一起的瓦屋,散发着朴素的光。它的芳邻是颇有名气的“瓦库”,二者相辅相成,筑起瓦蓝色的乡音。
  我观这余舍,不愧是著名设计师余平所作,转换一下声调,还释放出更多的意味。余:余为本分,余留,年年有余。舍:舍为释放,舍弃,有舍有得。那么,历经人生百味,到余舍来感怀一番,不亚于一次吃斋念佛。
  现在,越是四处游走的人,越有一种心理习惯,不求豪华,但求舒适,那种带有民间情调和生活细节的舒适,就像悄然而至的雨,点点人微。余舍就是在洛阳遇见的一片瓦,心间开出的一束花。
  余舍放大了乡愁,缩小了童年。顺着砖铺的台阶慢慢向上,亲切自脚底升起,一点点儿唤起久远的记忆。到处都是骨子里的喜欢,老棉布的温软,老松木的沉香,老炕砖的踏实,加之灰与白的色调,花与草的点缀,荡漾着从宏大到细微的优雅与安逸。朴就朴到肌理,拙就拙到極致,单纯就单纯到纤尘不染,清新就清新到苍翠欲滴。这一切,让慵懒与自在陡然泛起,旅途的疲惫与倦怠,在打开门的一瞬,烟消云散。
  在余舍,会觉得一切都是有气息的,它能传递你的所想,接纳你的所愿,让你想到洛阳就想到余舍。那种感觉,就如一位挚友,想起时,该去的时候就去了。
  于是,有人带着含苞的爱情,来这里开放;有人怀着黄昏的夕阳,来这里安享。
  在这里,你能感觉出砖瓦时代与其后时代的相通相融;你能感觉出时间的禅意,空间的诗意。
  还真下起了雨,不约而至的雨,轻盈而透亮。窗前的陶罐以及罐里的花草,被它打上了一层釉光。只一会儿,雨下着下着不见了,云里跑出了阳光。这种雨和阳光的逗趣,更给人增添了一份好情绪。
  在十三朝古都的格调里,那么多的文人,欣赏着无限江山,也享受着无尽诗情。“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孥。”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韩愈,谁没有留下过名篇呢?“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在洛阳做过官的欧阳修总是在回忆中感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祖籍洛阳的刘禹锡,不忘借题广而告之。“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荫中十万家。”司马光也有一段难忘经历,那是政坛失意选择到洛阳编纂《资治通鉴》。白居易则将洛阳视为最爱,干脆住下不走,醉心的感慨时时泛起……
  人的生命中,是要给洛阳留下一个位置的。站在余舍远望,那么多的诗情画意,便有一种满足感。那么,某种意义上,余舍仍然显露着古都的特质,发散着古都的风韵,释放着古都的情怀。它的元素与趣味,或可为民族文化殿堂的一缕烛光。
  心的海,一点点退潮,月的眼,一点点朦胧。白居易曾经迷想:“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暗蓝色的云,怎不似那大裘,把整个夜晚慢慢盖严。《洛神赋》的咏叹,又在哪里响起,唐三彩的珍品,又在哪里开片,牡丹花的根脉,又在哪里滋出一条须弦……
  我不知道余舍下面是否有过帝王的宫苑,或在秦砖汉瓦之上,或于萱草芳华之间,山川环绕的千年古都,此刻,已陪我陷入深深的睡眠。
其他文献
游南京乌衣巷  乌衣巷口客寻春,文德桥边多丽人。  紫燕夜栖王谢处,呢喃抖落旧时尘。  秋夜怀乡  残暑悄然去,金秋稻谷香。  月明星斗淡,雨霁晚风凉。  葉落思千里,雁飞成一行。  夜深无鸟语,虫切更怀乡。  秋游瘦西湖  秋水涵天不染埃,祥云观景久徘徊。  箫声吹瘦西湖水,欸乃歌萦垂钓台。  桥上五亭游客涌,塔心千古向阳开。  清宵月大如临镜,可与嫦娥共举杯。
题目  有人在网上发帖:“如果可以,你会换个星球生活吗?”网友纷纷跟帖,出于不同的原因或目的,有人选择守在自己生活的地球,有人则选择离开。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本作文题的素材源于网上一篇关于宜居星球的文章,又结合了网络中相关话题的发问和应答。命题人并不希望只听到学生们以坚守或离开地球来作答,或者说绝不希望学生只提取一
夜色宛若一张幕布,笼罩着莽莽苍苍的山岭。山脚闪烁起星星点点的灯火。天黑了,还在继续黑下去。周遭静寂,黑浓得化不开,唯有汽车喘着粗重的气息,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上坡,下坡,灯光忽明忽暗。  山中一日,放夜归来。农历十月初一,这个与孟姜女有关的日子,陪妻去乡下娘家。向晚,天色昏黄,沟渠间,我们一齐下跪,点燃“寒衣”。顿时,烈焰如一位舞者,肆意翻腾。而后,寒衣趁着夜色飘飞、消散,留下成堆的土灰。  
上级对公款请吃规定很严,其中一条:不得上白酒,尤其是茅台酒之类的高档白酒。  他深知自己的领导是茅台酒的“忠粉”,无“茅”不喝。  怎么办?他灵机一动,将茅台酒灌在矿泉水瓶子里,喝这种“矿泉水”,应该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妙哉妙哉!他得意扬扬。  公款请客,不能去高档宾馆酒店,本单位又没有像样的食堂。怎么办?他便联系了一家本帮菜馆,这里价格适中没有超标准,地方特色浓郁,都是正宗的上海本帮佳肴。 
汤姆·提克威是个喝着可乐、看着动画片长大的导演。他将动画、游戏、MTV等传统电影不具备的崭新元素融入了《罗拉快跑》中,以节奏强烈的电音贯穿始终,并大胆突破经典叙事方式,创造出了类似游戏中“S/J(存档/读档)”的三段结构。这些不同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部大胆新奇而又丰富深刻的电影。  罗拉和曼尼是一对年轻恋人。曼尼有一天惹出一个天大的麻烦,竟然把走私得来的10万马克赃款弄丢了,而他的老大20分钟
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秋天。  树叶黄了,一行大雁往南飞,我和我们生产队里的社员们在村东割豆子。忽然,“砰”的一声枪响,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朝枪响的地方望去。在离我们不远的大沙河上空,一群正在南行的大雁忽然調转了方向由南向北飞翔。  割豆子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扔下了手中的镰刀,向大沙河里奔去。  一进大沙河,就看见白色的沙滩上有被血染红的沙,像花朵一样一溜儿排开。在十多米处,有一只大雁从天空上坠落下来。
江南的小村,黑夜浓稠。晚饭后,劳作一天的农人在汤罐里或者在灶膛炖锅里,舀些温水,开始洗刷一天的劳累。   母亲总是最后一个上床。在昏黄幽暗的煤油灯下,我们常常围在一捆带茎萁的毛豆或蚕豆前,小手在豆荚里灵巧翻剥。起始剥豆,新鲜而有趣,不久,哈欠连连,睡意袭来。母亲让我们早点困觉,自己继续忙针线活儿。灯光摇曳,母亲弯弓般静坐着,身子影照在白色的墙上,像端坐的玉佛。女红是贫寒时光的必备技巧,每个家庭都
李爱民是一个农村孩子,他自小为自己立下人生的目标:参军,入党,立功。这些他自小立下的奋斗目标都实现了。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位残疾人。  在1979年的一次作战中,为了营救他的战友,他失去了双眼,从此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他的眼前消失,他成为一个失去双眼的残疾人,在他漫长的人生路上,光明离他远去,黑暗将伴他度过一生。命运与李爱民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李爱民痛苦、难受,他无数次地反问自己,为什么命
走了多少里的路,  才能走完老黄河?  喝了多少口的水,  才能喝干这苦涩?  唱了多少年的歌,  才能唱尽老黄河?  找了多少个影儿,  才能一把抱住我?  喝了多少杯的酒,  才能烧透这大火?  写了多少行的诗,  才能写哭我?  鸡叫了,  路软了,  天亮了,  稻子黄了,  白鷺飞来了,  香气摇曳了,  碗边的筷子掉了,  敲疼了谁的脚趾头?  再不唱什么离歌了,  再不喝什么白酒了,
我在市里的五中连着考了三年,都名落孙山。母亲托关系把我送进了石门私立中学,因升学率高,周边几个市的人们都愿意把孩子往石门中学送。   第一节课,上课铃刚响,就有三个老师模样的人搬着椅子,陆续地坐在了课桌间的夹道里。这架势我明白,有老师来听课了。上过学的都知道,这样的听课,有监督和学习的意思。这时门口探进一个油光可鉴的偏头,鼻梁上架一副瓶底儿眼镜,穿一身笔挺的西服,白色的衬衣领子立得有板有眼,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