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逸先生毕力于清史,“可说是寝于斯,食于斯,学于斯,行于斯。清史是我的理念之归宿,精神之依托,生命之安宅。”
戴逸,原名戴秉衡,著名历史学家。1926年9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46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历史系副主任兼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等,曾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成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俗称段祺瑞执政府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是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院子里一座不起眼的平房,桌上放着几本正在审改的清史稿件。除去在清史编委会办公,其余的日子,历史学家戴逸先生就在这里,每天审读六七个小时,一篇篇地核对、修改。从1958年至今,除了“文革”期间下放劳动,戴逸先生从未离开这个院子,埋头治史,由黑发至皓首。
全心修史,从而立至耄耋
2002年8月,国家正式启动新世纪标志性工程——清史纂修。时年76岁的戴逸先生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修史,自古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易代修史,是我国独有的史学传统。二十四史之后,我国一直没有一部完整、权威的清史。
领衔清史纂修,戴逸先生面对的是上千人的专家学者和浩如烟海的史料。纂修规划共分两大部分,其一为主体工程,是清史的主要内容,分为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五部分,约百卷,达3000余万字;其二为基础、辅助工程,包括文献、档案、编译、出版等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几十亿字,其中《清代诗文集汇编(全800册)》篇幅计约4亿字。
戴逸先生的清史编修历程实则已过半个多世纪。
新中国成立之初,董必武提出编修清史,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1959年,周恩来总理委托历史学家吴晗制订清史规划,吴晗便找了戴逸和郑天挺、任继愈等人商量,当时戴逸才30岁出头。正当酝酿编纂方案时,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起草工作也停止了。
1965年秋,周恩来总理委托中宣部部长周扬召开会议,组成了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郭影秋为首的七人编纂委员会,39岁的戴逸是最年轻的委员。会上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清史研究所,作为编纂清史的机构。不久,“文革”爆发,修史计划又告夭折。
此后多年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屡有纂修清史的倡议。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文革”停办之后复校,戴逸受命组建清史研究所,当即呼吁把大型清史的编写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并提出规划设想。但限于社会经济环境,各方筹议一再搁置。
2001年,学术界再发呼吁。历经一年半的调研,中央作出启动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决定。此时,戴逸先生不胜感慨,“能够继郭校长之后参与修史,真乃人生幸事。”
用世界的眼光,破解历史谜团
戴逸先生创新的理念和思维体现在清史纂修中。为了把优秀人才集中起来,他煞费苦心。有一位在清史研究上很有建树、某个方面很有专长的老先生,戴逸一连给他写了几封信,他都没答应。戴逸又亲自登门拜访,这位老先生被这种“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感动,加入到清史编纂中。
如今纂修工程还未结束,让他欣慰的是已有一定的成就:一是坚持世界眼光,把清代社会置身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对照,并吸收海外清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二是重视档案文献整理编纂,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三是编纂体例创新,与以往史书相比,增加了通纪、图录部分,传记中增加了类传,史表中增加了事表,典志的数量和涵盖面也大大增加。
在他的建议下,清史创立了很多二十四史没有的新的传记内容。他创立了诸艺传、妇女传,收录了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的师父、顾太清、王照圆、汪端、秋瑾等代表人物。还发掘更多对中国有贡献的人,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资本家陈启源、中国的第一个西医是黄宽等。
在新清史中光绪死因、太后下嫁等历史谜案,戴逸认为已经过多年的研究,只要是能肯定的,在新清史里就会有定论。比如光绪之死,如果你光看脉案,看档案,永远得不出结论。后来用光绪的头发做的化验,一下子就明确了。这也是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办法。
以史为鉴,立志于斯
戴逸出生于常熟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幼时所居之地文化底蕴丰厚,江南著名的藏书楼铁琴铜剑楼就是他青少年时代常去的地方。戴逸先生曾在自述中这样回忆少时的读书时光:“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独处小楼之上,青灯黄卷,咿唔讽诵,手握形管,朱蓝粲然。”
也许,戴逸沉潜史学的种子彼时已经种下。1944年高中毕业时,戴逸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铁路管理。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恢复招生,戴逸毅然决然地放弃原有的学籍奔赴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 戴逸听过胡适、郑天挺、沈从文、朱光潜等众多著名学者讲课,图书馆里的藏书也令他目不暇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使他从学术钻研投入到进步学生运动中。
1948年深秋,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戴逸前往华北解放区的华北大学。为免连累家人,他将原名“秉衡”改为“逸”,表明逃脱藩篱之心。当时,华北大学校长是吴玉章,范文澜、成仿吾、钱俊瑞、田汉、艾思奇等文化名人都在这里工作。戴逸在这里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史,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便是著名中共党史专家胡华。
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大学迁往北京,改名为人民大学。戴逸留校从事历史研究,在胡华教授领导的中国革命史组工作,从此正式走上了历史学研究的道路。
戴逸先生至今编写过数百篇文章和10多部著作,《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与《中国近代史稿》《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是其重要之作。
其中《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缘起于1969年发生的珍宝岛事件。中苏两国举行边界谈判,苏联的历史学家带着档案来,可中方没有。“当时有人通知我到外交部去开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去了以后,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余湛在会上讲,现在要跟苏联就中苏边界的问题进行谈判,这其中牵涉到很多历史问题,希望我们能够收集这方面的东西。”于是,戴逸花了4年时间,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谈判情况、条约文本和争议问题作了详细研究,以“澄清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
平安大街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华,而喧嚣之外的清史研究所内,戴逸和同仁们正畅叙清史的脉络与细节。
(责编:孙展)
戴逸,原名戴秉衡,著名历史学家。1926年9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46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历史系副主任兼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等,曾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古籍规划小组成员。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北京市张自忠路3号,俗称段祺瑞执政府的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是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院子里一座不起眼的平房,桌上放着几本正在审改的清史稿件。除去在清史编委会办公,其余的日子,历史学家戴逸先生就在这里,每天审读六七个小时,一篇篇地核对、修改。从1958年至今,除了“文革”期间下放劳动,戴逸先生从未离开这个院子,埋头治史,由黑发至皓首。
全心修史,从而立至耄耋
2002年8月,国家正式启动新世纪标志性工程——清史纂修。时年76岁的戴逸先生受命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修史,自古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易代修史,是我国独有的史学传统。二十四史之后,我国一直没有一部完整、权威的清史。
领衔清史纂修,戴逸先生面对的是上千人的专家学者和浩如烟海的史料。纂修规划共分两大部分,其一为主体工程,是清史的主要内容,分为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等五部分,约百卷,达3000余万字;其二为基础、辅助工程,包括文献、档案、编译、出版等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几十亿字,其中《清代诗文集汇编(全800册)》篇幅计约4亿字。
戴逸先生的清史编修历程实则已过半个多世纪。
新中国成立之初,董必武提出编修清史,引起了党中央的重视。1959年,周恩来总理委托历史学家吴晗制订清史规划,吴晗便找了戴逸和郑天挺、任继愈等人商量,当时戴逸才30岁出头。正当酝酿编纂方案时,赶上三年困难时期,起草工作也停止了。
1965年秋,周恩来总理委托中宣部部长周扬召开会议,组成了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郭影秋为首的七人编纂委员会,39岁的戴逸是最年轻的委员。会上决定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清史研究所,作为编纂清史的机构。不久,“文革”爆发,修史计划又告夭折。
此后多年直至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屡有纂修清史的倡议。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文革”停办之后复校,戴逸受命组建清史研究所,当即呼吁把大型清史的编写任务提到日程上来,并提出规划设想。但限于社会经济环境,各方筹议一再搁置。
2001年,学术界再发呼吁。历经一年半的调研,中央作出启动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决定。此时,戴逸先生不胜感慨,“能够继郭校长之后参与修史,真乃人生幸事。”
用世界的眼光,破解历史谜团
戴逸先生创新的理念和思维体现在清史纂修中。为了把优秀人才集中起来,他煞费苦心。有一位在清史研究上很有建树、某个方面很有专长的老先生,戴逸一连给他写了几封信,他都没答应。戴逸又亲自登门拜访,这位老先生被这种“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感动,加入到清史编纂中。
如今纂修工程还未结束,让他欣慰的是已有一定的成就:一是坚持世界眼光,把清代社会置身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对照,并吸收海外清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二是重视档案文献整理编纂,为后续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三是编纂体例创新,与以往史书相比,增加了通纪、图录部分,传记中增加了类传,史表中增加了事表,典志的数量和涵盖面也大大增加。
在他的建议下,清史创立了很多二十四史没有的新的传记内容。他创立了诸艺传、妇女传,收录了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的师父、顾太清、王照圆、汪端、秋瑾等代表人物。还发掘更多对中国有贡献的人,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资本家陈启源、中国的第一个西医是黄宽等。
在新清史中光绪死因、太后下嫁等历史谜案,戴逸认为已经过多年的研究,只要是能肯定的,在新清史里就会有定论。比如光绪之死,如果你光看脉案,看档案,永远得不出结论。后来用光绪的头发做的化验,一下子就明确了。这也是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办法。
以史为鉴,立志于斯
戴逸出生于常熟的一个小官吏家庭,幼时所居之地文化底蕴丰厚,江南著名的藏书楼铁琴铜剑楼就是他青少年时代常去的地方。戴逸先生曾在自述中这样回忆少时的读书时光:“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独处小楼之上,青灯黄卷,咿唔讽诵,手握形管,朱蓝粲然。”
也许,戴逸沉潜史学的种子彼时已经种下。1944年高中毕业时,戴逸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铁路管理。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恢复招生,戴逸毅然决然地放弃原有的学籍奔赴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 戴逸听过胡适、郑天挺、沈从文、朱光潜等众多著名学者讲课,图书馆里的藏书也令他目不暇接。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使他从学术钻研投入到进步学生运动中。
1948年深秋,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戴逸前往华北解放区的华北大学。为免连累家人,他将原名“秉衡”改为“逸”,表明逃脱藩篱之心。当时,华北大学校长是吴玉章,范文澜、成仿吾、钱俊瑞、田汉、艾思奇等文化名人都在这里工作。戴逸在这里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史,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便是著名中共党史专家胡华。
新中国成立后,华北大学迁往北京,改名为人民大学。戴逸留校从事历史研究,在胡华教授领导的中国革命史组工作,从此正式走上了历史学研究的道路。
戴逸先生至今编写过数百篇文章和10多部著作,《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与《中国近代史稿》《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是其重要之作。
其中《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缘起于1969年发生的珍宝岛事件。中苏两国举行边界谈判,苏联的历史学家带着档案来,可中方没有。“当时有人通知我到外交部去开会,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去了以后,当时的外交部副部长余湛在会上讲,现在要跟苏联就中苏边界的问题进行谈判,这其中牵涉到很多历史问题,希望我们能够收集这方面的东西。”于是,戴逸花了4年时间,对《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谈判情况、条约文本和争议问题作了详细研究,以“澄清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
平安大街上车水马龙,一片繁华,而喧嚣之外的清史研究所内,戴逸和同仁们正畅叙清史的脉络与细节。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