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写作能力语言框架小学语文瑞安市塘下镇鲍三小学上个学期的低段语文教研主题就是“立足语言形式,关注言语表达”。上个学期从几位老师的尝试中,对自己的困惑也寻找到了一点曙光。下面就以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和《三个儿子》为例进行据图分析。
一、立足文本,找准语言框架
课堂一开始就出示下面这段话:“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金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每句话各写了什么。接着与学生一起分析这段话写法。金老师边说边板书:开始泼水了,是写在什么情况下。第二句话是写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简而言之就是谁怎么做。第三句话是说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也归纳为谁怎么做。然后小结: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段话的写法。就这样,金老师向学生展示了这段话的语言框架。
二、先说后写是写作课的要领
要想学生写得好,就必须先让他们开口说,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再写作,说为写铺垫,这样会事半功倍。如何引导学生怎样说具体、怎样用上好词好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合理评价等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金老师则用一张“小动物救小鸭”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讲一讲用什么办法救小鸭。
师:在什么情况下?
生1:小鸭掉进坑里了。
师:谁怎么做?
生2:小猴子挂在树上,拿着长长的木棒救小鸭。老师相机点出“挂”和“拿”两个动词,其目的在于提醒学生说话时注意动词的运用。
生3:大象用长长的鼻子伸进坑里,将小鸭卷起来。师点出“伸”和“卷”
生4:大象用鼻子吸了水,放入坑里,想让小鸭游上来。
……
经过学生的讨论后,金老师出示了一个语言框架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说好一小段话。小鸭掉进坑里了。大象_____。小猴子_______________。
三、结合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除了看图说一说外,金老师还让学生上来演一演扫地和擦桌子的情景,让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的动作来说说。随后,又向学生提供了植树、下棋和环保小卫士几个话题,提供精彩的动词,要求学生根据平时生活中的经验,提笔写一写。
二年级的《三个儿子》
周老师在执教时这篇课文时,围绕“一个……一个……另一个……”这条主线,抓住“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提水的劳累及三个儿子的表现”等几个细节来展开教学。最后又以“一个……一个……另一个……”写话训练完美收尾。
细节一:“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的学习。
通过读、生生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前两个儿子的妈妈的高兴、兴奋、光荣,第三个孩子的妈妈认为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地方,读出淡淡的语气。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说在妈妈的眼中三个儿子是怎样的。
细节二:看图说话,三个儿子的表现。
出示课文插图,看看说说,三个儿子在干什么。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来。“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同样这个环也没有离开本节课的主题。
细节三:“三个妈妈提水”部分的学习。
从第三个孩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品读水桶之重以后。再找找课文中妈妈们提水桶时,深入品读水桶之重。让学生体会此刻的妈妈最需要帮助后,再出示刚刚三个儿子的表现。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孩子最棒。此时,又是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说三个儿子的表现,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细节四:终极目标——写话训练。
在课堂的分分秒秒中,在周老师的点点言语中,孩子多次感受“一个……一个……另一个……”的用法。这个环节,把量词“个”换成其他的量词来说说。出示小猫的插图,进行看图说话。唯一可惜的是,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最后没有时间让学生写一写。
周老师的精彩一节课,紧紧围绕“一个……一个……另一个……”展开教学,展开说话写话训练。周老师这招叫做“有效教学,紧抓一个教学点”,让我认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时时刻刻意识到一堂课需要抓住一个教学点而展开。
听完她们的课,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过了《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那篇文章中论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当下语文课堂的病态是“教课文”。如《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目标往往会是在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之后,认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感来升华本课主题。这是所谓的“教课文”。而“教语文”不应是讲课文,而是应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像金老师和周老师的课堂上都是找准语言框架,教会学生学会写作方法、策略,学会如何时间、人物来写好一件事。我遐想着,要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适当的省下“教课文”时间,来教孩子们真真正正学语文该多好啊!要是每堂课除了生字新词,除了课文内容,作为教师,还应为自己的每堂课上制定一个独特的教学目标,如学习课文的构段方式和写作方法。课文的一些表达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去进行模仿,如过渡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使用以及插叙、倒叙的运用等,课文的一些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如“总——分”“总——分——总”,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写作方法。那我们的孩子学语文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清楚究竟学什么。
写作能力语言框架小学语文瑞安市塘下镇鲍三小学上个学期的低段语文教研主题就是“立足语言形式,关注言语表达”。上个学期从几位老师的尝试中,对自己的困惑也寻找到了一点曙光。下面就以二年级《难忘的泼水节》和《三个儿子》为例进行据图分析。
一、立足文本,找准语言框架
课堂一开始就出示下面这段话:“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
金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每句话各写了什么。接着与学生一起分析这段话写法。金老师边说边板书:开始泼水了,是写在什么情况下。第二句话是写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简而言之就是谁怎么做。第三句话是说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愿他健康长寿,也归纳为谁怎么做。然后小结: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段话的写法。就这样,金老师向学生展示了这段话的语言框架。
二、先说后写是写作课的要领
要想学生写得好,就必须先让他们开口说,经过充分的交流后再写作,说为写铺垫,这样会事半功倍。如何引导学生怎样说具体、怎样用上好词好句、用上各种修辞手法、合理评价等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际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金老师则用一张“小动物救小鸭”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开动脑筋,讲一讲用什么办法救小鸭。
师:在什么情况下?
生1:小鸭掉进坑里了。
师:谁怎么做?
生2:小猴子挂在树上,拿着长长的木棒救小鸭。老师相机点出“挂”和“拿”两个动词,其目的在于提醒学生说话时注意动词的运用。
生3:大象用长长的鼻子伸进坑里,将小鸭卷起来。师点出“伸”和“卷”
生4:大象用鼻子吸了水,放入坑里,想让小鸭游上来。
……
经过学生的讨论后,金老师出示了一个语言框架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说好一小段话。小鸭掉进坑里了。大象_____。小猴子_______________。
三、结合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除了看图说一说外,金老师还让学生上来演一演扫地和擦桌子的情景,让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的动作来说说。随后,又向学生提供了植树、下棋和环保小卫士几个话题,提供精彩的动词,要求学生根据平时生活中的经验,提笔写一写。
二年级的《三个儿子》
周老师在执教时这篇课文时,围绕“一个……一个……另一个……”这条主线,抓住“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提水的劳累及三个儿子的表现”等几个细节来展开教学。最后又以“一个……一个……另一个……”写话训练完美收尾。
细节一:“三个妈妈对儿子的评价”的学习。
通过读、生生交流、教师点拨、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理解前两个儿子的妈妈的高兴、兴奋、光荣,第三个孩子的妈妈认为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炫耀的地方,读出淡淡的语气。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说在妈妈的眼中三个儿子是怎样的。
细节二:看图说话,三个儿子的表现。
出示课文插图,看看说说,三个儿子在干什么。在课文中用横线划出来。“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同样这个环也没有离开本节课的主题。
细节三:“三个妈妈提水”部分的学习。
从第三个孩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品读水桶之重以后。再找找课文中妈妈们提水桶时,深入品读水桶之重。让学生体会此刻的妈妈最需要帮助后,再出示刚刚三个儿子的表现。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孩子最棒。此时,又是用上“一个……一个……另一个……”来说说三个儿子的表现,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细节四:终极目标——写话训练。
在课堂的分分秒秒中,在周老师的点点言语中,孩子多次感受“一个……一个……另一个……”的用法。这个环节,把量词“个”换成其他的量词来说说。出示小猫的插图,进行看图说话。唯一可惜的是,下课的铃声已经响起,最后没有时间让学生写一写。
周老师的精彩一节课,紧紧围绕“一个……一个……另一个……”展开教学,展开说话写话训练。周老师这招叫做“有效教学,紧抓一个教学点”,让我认识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该时时刻刻意识到一堂课需要抓住一个教学点而展开。
听完她们的课,我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过了《期盼语文课的美丽转身》。那篇文章中论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当下语文课堂的病态是“教课文”。如《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目标往往会是在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之后,认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感来升华本课主题。这是所谓的“教课文”。而“教语文”不应是讲课文,而是应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像金老师和周老师的课堂上都是找准语言框架,教会学生学会写作方法、策略,学会如何时间、人物来写好一件事。我遐想着,要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适当的省下“教课文”时间,来教孩子们真真正正学语文该多好啊!要是每堂课除了生字新词,除了课文内容,作为教师,还应为自己的每堂课上制定一个独特的教学目标,如学习课文的构段方式和写作方法。课文的一些表达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去进行模仿,如过渡句、设问句、反问句的使用以及插叙、倒叙的运用等,课文的一些写作方法,也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如“总——分”“总——分——总”,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写作方法。那我们的孩子学语文就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清楚究竟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