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镇稻10号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要点,从而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镇稻10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01-01
镇稻10号是江苏镇江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由江苏东亚富友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于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710。2007~2008年2年从江苏引进镇稻10号在郎溪县种植,平均产量9 750kg/hm2以上,比当地主栽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平均增产10%以上。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 832 kg/hm2,较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2004年达显著水平,2005年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19kg/hm2,较对照增产5.4%。2007~2008年2年在郎溪县种植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最高产量达10.095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武运粳7号平均增产10%以上。
2特征特性
2.1品质优
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4年检测,整精米率64.2%,垩白粒率10.0%,垩白度1.0%,胶稠度73.0mm,直链淀粉含量16.2%,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加工后的大米腹白少,米色透明。米饭洁白,食之软而不粘,食味佳,深受粮食加工企业好评。
2.2抗性强
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抗稻飞虱,其田间飞虱量一直低于当地平均虫量;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前期叶色淡绿,同武育粳7号相比叶色较浅,稻纵卷叶螟为害也相对较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突出,全田发病率较其他品种要低,表现出很好的抗性。整个生长期间纹枯病轻。该品种茎秆坚韧,抗倒性好。
2.3农艺性状优良
镇稻10号在郎溪县5月9日播种,6月12日移栽,6月21日开始分蘖,7月19日分蘖达高峰期,7月13日开始拔节,8月26日齐穗,10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62d,与武育粳7号相当。适合郎溪县一稻一麦栽培制度,不影响小麦的播种。株高93cm左右,平均每穴有效穗13.13穗,每穗总粒数173.8粒,穗实粒数138.9粒,平均结实率80.4%,千粒重25.9g。
3栽培技术
3.1播种移栽
播种前用朴生畏加吡虫啉混合浸种,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培育多蘖壮秧。播种量为450kg/hm2,播种要均匀,播后塌谷,减少露籽。在3叶1心前保持秧板湿润,做到晴天满沟水,下大雨时灌水护苗,三叶期后保持秧田不断水。2叶1心时施断奶肥尿素75kg/hm2或腐熟人畜肥,移栽前5~7d施尿素75kg/hm2作送嫁肥,并喷药1次,带药下田。移栽时秧龄32d,秧苗平均叶龄7.3叶,苗高34.4cm,单株平均分蘖1.1个,栽插行株距为23.0cm×22.1cm,基本茎蘖数为84.75万个/hm2。
3.2施肥
大田施总氮217.5kg/hm2,氮∶磷∶钾为3.2∶1.0∶1.2,氮肥基施26%,追肥占74%。整田时施42%复合肥375kg/hm2,栽后4d(6月15日)结合化学除草追施尿素75kg/hm2;6月29日第2次追分蘖肥,追施尿素225kg/hm2;7月26日施促苞肥,追施45%复合肥150kg/hm2。
3.3水浆管理
移栽至分蘖阶段田面保持3cm水层,返青后撒施除草剂,20d后基本苗达300万根/hm2左右时放水晒田,并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后期干干湿湿,确保灌浆顺畅和根系不早衰,促进光合产物顺利转移,使籽粒饱满,同时增强抗倒伏的能力。为了提高稻米品质及出米率,要求在收割前7d左右断水,以提高千粒重和减少青粒米。
3.4病虫害防治
尽管该品种抗条纹叶枯病,但是还要用吡虫啉、锐劲特等药剂进行浸种,可以兼治苗期稻蓟马为害。在秧田期发现有灰飞虱要及时防治,一般要防治3次左右,以减轻灰飞虱传毒几率。防治药剂主要有吡蚜酮、毒死蜱和甲维盐等。镇稻10号抗性虽好,但仍要注意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及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在水稻抽穗破口期注意防治穗颈瘟及穗期其他病害,药剂主要有爱苗等。注意防治好四(2)代稻纵卷叶螟,特别是五(3)代稻纵卷叶螟,因其发生世代重叠给防治带来很多不便,一定要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做好防治工作。随着水稻的抽穗,灰飞虱由水稻中、基部陆续迁移到穗部为害,此时正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穗部灰飞虱防治的好坏,关系到灰飞虱越冬基数,对控制翌年的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有帮助;如防治不到位,不但影响产量,还会造成大量霉斑稻粒,影响稻米商品性。防治方法主要是用吡蚜酮和毒死蜱等药剂喷雾。
4参考文献
[1] 梁明华,彭玲,赵明海,等.粳稻镇稻10号精量直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3):41-42.
[2] 沈勤文.晚粳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72.
关键词镇稻10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 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01-01
镇稻10号是江苏镇江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由江苏东亚富友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于2007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710。2007~2008年2年从江苏引进镇稻10号在郎溪县种植,平均产量9 750kg/hm2以上,比当地主栽粳稻品种武运粳7号平均增产10%以上。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表现
2004~2005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 832 kg/hm2,较对照武运粳7号增产,2004年达显著水平,2005年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319kg/hm2,较对照增产5.4%。2007~2008年2年在郎溪县种植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的特点,最高产量达10.095t/hm2,比当地主栽品种武运粳7号平均增产10%以上。
2特征特性
2.1品质优
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4年检测,整精米率64.2%,垩白粒率10.0%,垩白度1.0%,胶稠度73.0mm,直链淀粉含量16.2%,米质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加工后的大米腹白少,米色透明。米饭洁白,食之软而不粘,食味佳,深受粮食加工企业好评。
2.2抗性强
该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表现抗稻飞虱,其田间飞虱量一直低于当地平均虫量;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前期叶色淡绿,同武育粳7号相比叶色较浅,稻纵卷叶螟为害也相对较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突出,全田发病率较其他品种要低,表现出很好的抗性。整个生长期间纹枯病轻。该品种茎秆坚韧,抗倒性好。
2.3农艺性状优良
镇稻10号在郎溪县5月9日播种,6月12日移栽,6月21日开始分蘖,7月19日分蘖达高峰期,7月13日开始拔节,8月26日齐穗,10月20日成熟,全生育期162d,与武育粳7号相当。适合郎溪县一稻一麦栽培制度,不影响小麦的播种。株高93cm左右,平均每穴有效穗13.13穗,每穗总粒数173.8粒,穗实粒数138.9粒,平均结实率80.4%,千粒重25.9g。
3栽培技术
3.1播种移栽
播种前用朴生畏加吡虫啉混合浸种,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湿润育秧培育多蘖壮秧。播种量为450kg/hm2,播种要均匀,播后塌谷,减少露籽。在3叶1心前保持秧板湿润,做到晴天满沟水,下大雨时灌水护苗,三叶期后保持秧田不断水。2叶1心时施断奶肥尿素75kg/hm2或腐熟人畜肥,移栽前5~7d施尿素75kg/hm2作送嫁肥,并喷药1次,带药下田。移栽时秧龄32d,秧苗平均叶龄7.3叶,苗高34.4cm,单株平均分蘖1.1个,栽插行株距为23.0cm×22.1cm,基本茎蘖数为84.75万个/hm2。
3.2施肥
大田施总氮217.5kg/hm2,氮∶磷∶钾为3.2∶1.0∶1.2,氮肥基施26%,追肥占74%。整田时施42%复合肥375kg/hm2,栽后4d(6月15日)结合化学除草追施尿素75kg/hm2;6月29日第2次追分蘖肥,追施尿素225kg/hm2;7月26日施促苞肥,追施45%复合肥150kg/hm2。
3.3水浆管理
移栽至分蘖阶段田面保持3cm水层,返青后撒施除草剂,20d后基本苗达300万根/hm2左右时放水晒田,并采取多次轻晒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做到浅水栽秧寸水活棵,后期干干湿湿,确保灌浆顺畅和根系不早衰,促进光合产物顺利转移,使籽粒饱满,同时增强抗倒伏的能力。为了提高稻米品质及出米率,要求在收割前7d左右断水,以提高千粒重和减少青粒米。
3.4病虫害防治
尽管该品种抗条纹叶枯病,但是还要用吡虫啉、锐劲特等药剂进行浸种,可以兼治苗期稻蓟马为害。在秧田期发现有灰飞虱要及时防治,一般要防治3次左右,以减轻灰飞虱传毒几率。防治药剂主要有吡蚜酮、毒死蜱和甲维盐等。镇稻10号抗性虽好,但仍要注意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及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在水稻抽穗破口期注意防治穗颈瘟及穗期其他病害,药剂主要有爱苗等。注意防治好四(2)代稻纵卷叶螟,特别是五(3)代稻纵卷叶螟,因其发生世代重叠给防治带来很多不便,一定要根据当地病虫情报做好防治工作。随着水稻的抽穗,灰飞虱由水稻中、基部陆续迁移到穗部为害,此时正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穗部灰飞虱防治的好坏,关系到灰飞虱越冬基数,对控制翌年的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有帮助;如防治不到位,不但影响产量,还会造成大量霉斑稻粒,影响稻米商品性。防治方法主要是用吡蚜酮和毒死蜱等药剂喷雾。
4参考文献
[1] 梁明华,彭玲,赵明海,等.粳稻镇稻10号精量直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8(3):41-42.
[2] 沈勤文.晚粳稻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