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描红”天地,构建创新课堂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uci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新教学是新课改的主要要求.文章针对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描红”式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针对性的两点对策——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给数学课堂增加“多维营养”,论述高中数学教学应改变落后教学态势,构建师生互动、发展创新能力为宗旨的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高中数学;“描红”;创新教学;学生为主体;多维营养
  审视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过于注重“描红”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和接受到的是现成的知识,老师仍然在解题方法上抓住不放,把解题能力的提高、应试技巧的掌握作为高考夺冠的“法宝”.但这和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远远相悖.因此,改变“描红”式教学,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堂改革的主题.下面,简单论述“描红”式教学的弊端,以及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
  一、由“描红”看目前高中数学教学
  1.教学现状——方法老旧、理念落后
  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们也可谓是“为了学生的一切”,无不从学生的未来考虑,无不把“高考”作为指挥棒,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得高分,于是,对基础知识反复“描红”、“临摹”,对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千锤百炼”.然而,在注重基础知识、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始终没有让学生走出“描红”的天地,于是,高考中,学生面对高考试卷上的似曾相识的“面孔”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于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平时抓基础、重训练,然而数学仍然难学、难教,数学成绩不尽人意,其根源主要在于学生没有真正走出“描红”的天地,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没有举一反三的能耐,没有变通、触类旁通的能力,更没有创新的本领,有时,也只是“囫囵吞枣”,如何“焉知其味”?
  2.创新教学——课标要求、时代呼唤
  新课改推进了十几年,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时代的发展的需要.然而,对课标的理念和宗旨,有时听之任之,实际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自己是“翻录磁带”,学生跟着“描红”.平时的训练,以客观题为主,以标准答案为依据,否则,不予给分.有的虽然认可学生的“独到之处”,但困囿于“标准答案”,也“照扣不误”……
  久而久之,学生成为知识的奴隶,“亦步亦趋”、“师云亦云”,其创新性、思维性、积极性、求异性、求新性等逐渐被“扼杀”.
  二、走出“描红”误区,创新教学的对策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改变“仓储式”教学
  传统的数学课堂模式“单一化”——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仓储式”人才培养模式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向“多元化”、“综合化”转变,凸显数学的生活化和实用化和价值性.
  如学习《集合》时,教师都会苦口婆心地讲解集合的概念、元素的定义、集合的三大特性、元素和结合的关系、集合的分类、集合的表示方法等等,无一不使学生心中了然,历历在目.然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忽略了“集合”在生活中的运用,忽视了数学的思想价值和运用价值,使学生对“集合”的学习停留在应试的层面,主动性、积极性、创新学习等都被“束之高阁”.
  (2)注重媒体的有效使用
  传统意义上,教师是学生的“指挥者”,而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的改变,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领域的拓展,这也是知识爆炸时代的形势所趋,应把学生从课堂上老师的“口”中获取知识,引领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并能运用,实现创新学 习、主动学习之目的,以便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如学习“立体几何”的“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时,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法而通过“问题导思”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如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图——墙上的一扇门,门扇的两边是平行的,当门绕着墙上的一边而转动时,门扇的一边与墙面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也可以让学生亲自转动一下教室的门,或者是“转动” 数学课本的一页纸等,让学生感受到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关系.
  这样,学生动起来,课堂也活起来,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
  2.给课堂教学增加“多维营养”
  (1)构建“主体型”、“交互型”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和主体地位的体现.
  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养,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主体型课堂构建的基础上,应体现师生关系的“双主”原则——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营建师生合作、师生互动的精彩课堂.
  (2)构建“目标型”、“情感型”课堂
  高中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都是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阶段也是学生学习和以后走入社会的“分水岭”关键时期,除了发展学习能力外,更应交给他们获得知识的本领,“授之以渔”比“授人以鱼”更重要.
  同时,对于高中学生,如果整天以“高考”而“压之”,学生会喘不开气,也会因一时的失利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丧失学习信心.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情感功能的调控作用,通过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创新意识的形成,最后升华为创造能力的培养.
  如通过教材中的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数学探究和实践运用,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变式训练”让其体会数学的精妙,发展多维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新时代赋予高中数学新的内涵.我们应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帮助和引领学生走出“描红”天地,积极构建师生互动、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断给数学课堂增加营养,使数学课堂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参考文献】
  [1] 石禄安.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浅谈 [J] .新课程·中学,2015(11).
  [2] 张强.高中数学创新教学研究 [J] .考试周刊,2013(95).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从错误性资源、差异性资源、问题性资源三方面简要阐述了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资源的有效捕捉与利用,以期能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的沟通、启发和补充.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成性资源;捕捉;利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字眼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的确,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实验的关键环节,理应得到每一位教师的重视. 然而,
利用函数的图像直观判断得出不等式关系,即从形到数,是常用的函数与导数试题的命制手法.笔者研究2012年全国课标卷(理科)第21题,推测此题的命制思路,通过对曲线y=ex的任一切线向下平移得到直線l,由曲线y=ex在直线l的上方,得到含有双参数的不等式,再根据直线l的斜率和纵截距的乘积设置问题.下面笔者就该试题的命制手法、基于命题研究的解法与新编试题,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探讨.
【摘要】快节奏的教学不等同于高效率,快节奏的教学需要重新审视和反思.本文分析了问题提出的背景,进一步阐明了“慢节奏”课堂的内涵,然后以高中数学为例,从班级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了四个方面打造“慢节奏”课堂教学的思路.  【关键词】慢节奏;内涵;思路;快节奏;冷思考  互联网时代的“快餐文化”,仿佛一夜之间渗透进了世界的各个缝隙,这种快节奏的生活节奏,直接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教学领域,也受此影响,掀
【摘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而较少地“关注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内容逐步多元化以及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化教育转变,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我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学生、生活和生命的三生体系,提出了“以生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新课程;以生定
【摘要】 根据系统论对教学设计的要求,课堂教学应该按照课堂上最可能出现的序列来提出上课步骤. 本节课以加涅的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结合新课程实施中流行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及教学程序的展示方式,在高一学生现有的能力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维合作模式,顺利完成了新授课的教学任务. 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生成资源丰富,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老师根据学生反应随时调整课堂节奏和进度,课堂容量超出课前预设. 
首先,我们需要引入阿贝尔变换:  【参考文献】  范建熊著.不等式的秘密第一卷[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2.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实际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或粗略的估计的一种方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同时,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和估算方法的渗透,努力达成估算教学的目标. 那么,在农
一、教学背景的简析  “分式”是章节的起始课,属于概念课.笔者对这种课的感受是“不难上,难上好”,换句话说,大众课难以出彩.为此笔者没有采用大众化的上法(通过问题情境产生代数式——分类辨析出定义——概念的应用拓展),笔者认为想让学生从根本上认同这个概念,还需要从它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来引入.  其一,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分数和整式的概念,那为什么还要引入“分式”,相比而言“分式”有什么特殊的优
【摘要】转变教学观念,探究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打造现代数学课堂,已成为当下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口号,但当下的所谓现代化的数学课堂中“去数学化”,“去教师化”,“效率低下”等现象严重,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对现代课堂理解有误造成的,并从六个误区进行论述,以与读者共鸣.  【关键词】现代课堂;误区;数学  课程改革自笔者从教以来就从未停过,笔者或是身边的教师都在不断地转变教学方式,尝试学习和开发新的教学方法,打
【摘要】数学导学案是引导中专生进行数学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有效载体.在中专数学导学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把握三个“基点”,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实效,为高效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专数学;导学案;基点  实施新课程以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中专数学教学中,采用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