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未来人才素质的高低、质量的好坏,依赖于教育的培养与塑造。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用素质教育去代替应试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特别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及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尤其是作为一项特殊教学活动的数学教学,更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53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发挥教育功能。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呢?
一、改进教学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因此教学并不是无法可依的,但既然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注入式方式,已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去探讨、总结。数学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数学教学其实是锻炼思维的教学。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同时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且特别在对知识的建立以及发展和联系的过程中、在主要教学思想的提出和认识的过程中,在解题思路的形成及解题方法的发现过程中,要做到能够善于诱发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做到和教师一起进入良好的思维佳境,然后在主動领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想上数学课,自己爱上数学课,平时盼望上数学课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思维活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当然,这种思维活动的展示应做到有所倾斜,要做到融进教师本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过程之中,这其中其实就是教师本人的数学修养、教学艺术的体现。例如,在概念的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的训练。重点应在如何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最终再概括出来。从要领的引入、概念的形成,到掌握、运用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精确、从感性到理性、从单一到系统等很复杂的认知过程。单纯将概念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看,效果不会明显,能力也是不会提高的。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渗透到各个学科。数学与科学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凡是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人,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所形成的科学素质,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灌输和渗透;寓素质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并且采取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法贯穿在教学中。
在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只会背诵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能解题的应试人才,而是要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品德优良、体魄健壮、知识基础扎实且有劳动技能等素质全面的跨世纪人才。而数学概念的准确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数学论证的简捷性,数学解题的技巧性和数学计算的精确性,正是形成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素质的来源。这一点是其他教育根本所不能代替的,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只有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当前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数学教学改革,着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积极探讨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强化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
正常来说,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是否成功,而且学生学习方法究竟是不是合理、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水平的高低。另外,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会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得学生在思想上达到“会学”的程度。人的心理发展有两个层面:一是认识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二是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前者是人脑对客观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反映;后者则是由一系列的个体及社会要求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追求倾向关系的反映,因此学习也有两种,即认识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直接反映,是人的活动的最基本动力,也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因为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后,成为动机就会直接产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教师可举出实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学科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为这种通过实例教育学生是新的需要与原有知识不能解决的冲突,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进行思维活动。这样一来,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气质能力,开始积极的思维。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索、讨论等自主学习活动,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大胆探索很快就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就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凡是学生自己能总结归纳的知识,就让他们自己去归纳,而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研讨问题,要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思维方法,进一步培养和形成能力。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事实上,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教师的教学,教出的学生却在能力和成绩上有很大的差异。
可见,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的能力和成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学习好的学生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努力钻研改进教法的同时,还应努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取得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第一,要求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估计自己完成某些事情所需的时间;第二,要求学生要充分地了解自己大脑的兴奋周期,掌握一天中何时适于分析、理解和记忆;第三,要依自己的实际制订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应当做到天天有安排;第四,自己的计划要有实施的措施,要有检查,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认真反思,决不能宽容自己。 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众所周知,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在的年级,布置预习题目。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会听课,告诉他们课堂上主要听什么,课堂上需要记什么,进而使学生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教会学生搞好课后复习的方法,理解和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演绎,将所学的知识拓宽和加深,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如何,比智力的高低更能预测学生的发展前途。因为学生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如何。为此,教师应努力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在平时注意保护和保持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赞赏和鼓励,提振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而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成為获取更多、更新知识的源泉和动力,最终为综合运用各种文化知识服务于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调动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尤其是要对自己所教学科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和了解。诸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创造一个既严肃认真又亲切生动的学习场景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数学教材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这些教育是亲切感人的或者是恰到好处的,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和品质。
四、要做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爱好,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又是各不相同的,导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实施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学生要采取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时机,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主动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既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结果又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所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
所以,在平时的数学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特别重视积极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帮助他们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课的自信心,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喜欢他们的,老师没有看不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师更是要做到对他们及时的表扬、鼓励,让他们在内心进一步树立起学好数学课的坚强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而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注重情感因素,坚持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只有做到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共鸣,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平时的讲课中,教师可格外注意新课引入的情境意识,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活泼,使学生上课轻松愉快。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自由的学习机会。对于基础好、兴趣浓的学生,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而课外活动则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所以组织好课外活动,可以激励特长,培养能力,形成素质。
参考文献:
[1]段同分.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
[2]屈淑莲.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3]刘建业.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才智,2012(9).
[4]谭文凯.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及教学改革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刘建刚(1978.11—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非智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53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发挥教育功能。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呢?
一、改进教学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因此教学并不是无法可依的,但既然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传统的讲授式、注入式方式,已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新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去探讨、总结。数学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数学教学其实是锻炼思维的教学。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同时坚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而且特别在对知识的建立以及发展和联系的过程中、在主要教学思想的提出和认识的过程中,在解题思路的形成及解题方法的发现过程中,要做到能够善于诱发每一位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做到和教师一起进入良好的思维佳境,然后在主動领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想上数学课,自己爱上数学课,平时盼望上数学课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思维活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当然,这种思维活动的展示应做到有所倾斜,要做到融进教师本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过程之中,这其中其实就是教师本人的数学修养、教学艺术的体现。例如,在概念的教学中,应着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的训练。重点应在如何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最终再概括出来。从要领的引入、概念的形成,到掌握、运用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精确、从感性到理性、从单一到系统等很复杂的认知过程。单纯将概念直接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看,效果不会明显,能力也是不会提高的。
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渗透到各个学科。数学与科学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凡是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人,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所形成的科学素质,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灌输和渗透;寓素质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就是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并且采取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法贯穿在教学中。
在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培养只会背诵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能解题的应试人才,而是要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品德优良、体魄健壮、知识基础扎实且有劳动技能等素质全面的跨世纪人才。而数学概念的准确性,数学思维的逻辑性,数学论证的简捷性,数学解题的技巧性和数学计算的精确性,正是形成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素质的来源。这一点是其他教育根本所不能代替的,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只有这样,才能把素质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当前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数学教学改革,着重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积极探讨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强化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二、注重学法的指导
正常来说,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活动是否成功,而且学生学习方法究竟是不是合理、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水平的高低。另外,教师不仅要讲授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会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使得学生在思想上达到“会学”的程度。人的心理发展有两个层面:一是认识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二是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前者是人脑对客观对象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反映;后者则是由一系列的个体及社会要求引起的人脑对客观事物追求倾向关系的反映,因此学习也有两种,即认识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直接反映,是人的活动的最基本动力,也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因为需要达到一定程度后,成为动机就会直接产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教师可举出实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学科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为这种通过实例教育学生是新的需要与原有知识不能解决的冲突,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进行思维活动。这样一来,便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气质能力,开始积极的思维。这时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尝试、探索、讨论等自主学习活动,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大胆探索很快就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就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凡是学生自己能总结归纳的知识,就让他们自己去归纳,而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研讨问题,要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思维方法,进一步培养和形成能力。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事实上,同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教师的教学,教出的学生却在能力和成绩上有很大的差异。
可见,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影响学生的能力和成绩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学习好的学生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在努力钻研改进教法的同时,还应努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取得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第一,要求学生正确地评估自己,估计自己完成某些事情所需的时间;第二,要求学生要充分地了解自己大脑的兴奋周期,掌握一天中何时适于分析、理解和记忆;第三,要依自己的实际制订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应当做到天天有安排;第四,自己的计划要有实施的措施,要有检查,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认真反思,决不能宽容自己。 教师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众所周知,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所在的年级,布置预习题目。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会听课,告诉他们课堂上主要听什么,课堂上需要记什么,进而使学生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教会学生搞好课后复习的方法,理解和巩固课堂上的知识,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演绎,将所学的知识拓宽和加深,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如何,比智力的高低更能预测学生的发展前途。因为学生的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如何。为此,教师应努力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在平时注意保护和保持学生的这种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师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赞赏和鼓励,提振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而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成為获取更多、更新知识的源泉和动力,最终为综合运用各种文化知识服务于未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应充分调动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尤其是要对自己所教学科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和了解。诸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创造一个既严肃认真又亲切生动的学习场景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加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数学教材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这些教育是亲切感人的或者是恰到好处的,培养了学生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和品质。
四、要做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人爱好,而且他们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又是各不相同的,导致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实施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学生要采取最佳的教学手段和时机,从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主动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既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结果又是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所在。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因材施教。
所以,在平时的数学的教学中,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每一位教师要特别重视积极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帮助他们树立进一步学好数学课的自信心,让他们充分地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喜欢他们的,老师没有看不起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教师更是要做到对他们及时的表扬、鼓励,让他们在内心进一步树立起学好数学课的坚强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勇气。而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注重情感因素,坚持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只有做到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共鸣,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平时的讲课中,教师可格外注意新课引入的情境意识,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生动活泼,使学生上课轻松愉快。
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开展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自由的学习机会。对于基础好、兴趣浓的学生,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而课外活动则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所以组织好课外活动,可以激励特长,培养能力,形成素质。
参考文献:
[1]段同分.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
[2]屈淑莲.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7).
[3]刘建业.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才智,2012(9).
[4]谭文凯.初中数学素质教育及教学改革之我见[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刘建刚(1978.11— ),男,汉族,甘肃民勤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