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这句箴言说,人要一天天地不断更新进步,好似基督徒的每日忏悔一般,不断地进行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而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阅读是我所能接触到最好的自我教育方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封闭、寂寞、孤独的教师生涯中,好书成了我的挚友,从《跟随大师感悟生命》到《语文课程初论》,阅读几乎贯穿了我的生命,一本本好书引导我走出阴霾、突破自我。
当我放弃儿时当作家的梦想,迈起脚步走进一所普通高中做了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的时候,一望即知的庸常岁月,勉强度日的微薄薪水提醒我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将目光投向了伟大的先哲和智者,《跟随大师感悟人生》这本书就这样适时地来到我的身边。
书中著名的美国现代派作家约翰·嘉德纳说:“归根结底,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自我主宰。假如你打算继续学习,那么崇高的目标和高度的热情最有助于你持之以恒,学有所成。”他告诉我,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人如果无法选择自己的属性,那么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点点往上加东西。活得糊涂也好,清醒也罢,都是自己的事。人要“认识自己”,境况不如意,只能寻求改变措施,提升自己,重新树立奋斗目标,精彩的人生并不取决于你的职业。
约翰·嘉德纳的话让我重新确定了人生的航向,面对工作我不再厌倦,而是认真备课,我开始热爱语文教师这个职业,但是,现实再次甩我以耳光——一连两次赛课我都没能拿到理想的成绩。好不容易坚定的信念再次动摇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再次捧起《跟随大师感悟人生》,《成功》杂志的创办人奥里森·马登的话跃入我的眼帘,他说:“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尽管拥有美好的梦想和愿望,却不愿为成功付出代价,最终也只能是失败。”奥里森·马登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但他依旧巍然挺立。对一个人真正的考验是看他与失败斗争的勇气,“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比之于马登,我的失败太过渺小。
重振精神,我开始研读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这本书告诉我,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教师应以战略的眼光,站在课程的高度去审视语文教学,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而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从未想过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自以为自由就是高于一切的课堂艺术,正是这种随心所欲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让我长期远离语文教学的真谛,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延伸下去,又研读了李维鼎的《语文教材别论》,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王尚文的《语感论》,以及倪文锦、赖瑞云和孙绍振等语文教育专家的系列著作。从教育学到语文教育学,从心理学到语文教育心理学,从课程论、教材论到教学论,一个宏伟而壮观的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
当代的语文教育,处于颠覆与重建、变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也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形成个性的教学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的科学性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者并行不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和谐共进。
在尘世中,事物往往以假象的形式呈现给人们,而一本好书,能“去蔽”,能“解惑”,使人从阴翳走向澄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接受一场洗礼,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博览群书,从层层迷雾中触摸语文教育教学的本真。
当我放弃儿时当作家的梦想,迈起脚步走进一所普通高中做了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的时候,一望即知的庸常岁月,勉强度日的微薄薪水提醒我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我将目光投向了伟大的先哲和智者,《跟随大师感悟人生》这本书就这样适时地来到我的身边。
书中著名的美国现代派作家约翰·嘉德纳说:“归根结底,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自我主宰。假如你打算继续学习,那么崇高的目标和高度的热情最有助于你持之以恒,学有所成。”他告诉我,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个人如果无法选择自己的属性,那么只能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点点往上加东西。活得糊涂也好,清醒也罢,都是自己的事。人要“认识自己”,境况不如意,只能寻求改变措施,提升自己,重新树立奋斗目标,精彩的人生并不取决于你的职业。
约翰·嘉德纳的话让我重新确定了人生的航向,面对工作我不再厌倦,而是认真备课,我开始热爱语文教师这个职业,但是,现实再次甩我以耳光——一连两次赛课我都没能拿到理想的成绩。好不容易坚定的信念再次动摇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再次捧起《跟随大师感悟人生》,《成功》杂志的创办人奥里森·马登的话跃入我的眼帘,他说:“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代价;尽管拥有美好的梦想和愿望,却不愿为成功付出代价,最终也只能是失败。”奥里森·马登一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但他依旧巍然挺立。对一个人真正的考验是看他与失败斗争的勇气,“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比之于马登,我的失败太过渺小。
重振精神,我开始研读语文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李维鼎的《语文课程初论》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这本书告诉我,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教师应以战略的眼光,站在课程的高度去审视语文教学,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而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从未想过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自以为自由就是高于一切的课堂艺术,正是这种随心所欲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让我长期远离语文教学的真谛,这本书对我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延伸下去,又研读了李维鼎的《语文教材别论》,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王尚文的《语感论》,以及倪文锦、赖瑞云和孙绍振等语文教育专家的系列著作。从教育学到语文教育学,从心理学到语文教育心理学,从课程论、教材论到教学论,一个宏伟而壮观的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
当代的语文教育,处于颠覆与重建、变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抱残守缺,也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形成个性的教学方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的科学性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者并行不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和谐共进。
在尘世中,事物往往以假象的形式呈现给人们,而一本好书,能“去蔽”,能“解惑”,使人从阴翳走向澄明。读一本好书,就如同接受一场洗礼,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博览群书,从层层迷雾中触摸语文教育教学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