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扶”起来的致富带头人

来源 :绿色中国·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boy0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世金秋,在祖国大地庆祝丰收的特殊时刻,家住汶川县灞州镇高半山大寺村的张玉华也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成绩单——四川省2020年脱贫攻坚奖汶川县唯一获得者。
  张玉华居住的克枯村(原大寺村)坐落在汶川县城西北,距县城16.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高半山古羌村落,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12户1165人,贫困户39户137人。由于山高林密,海拔较高,交通不便,曾经,这里的村民觀念陈旧,产业技术匮乏,留守村民多为老弱病残。2014年,该村被认定为贫困村。双手三级伤残的张玉华也被识别为贫困户。
  身残志坚  敢当“主动脱贫第一人”
  秋分过后,祖国上下迎来了第三个农民丰收节。这天张玉华穿了一身崭新的羌装,迎接这个属于丰收的日子。“我们这里山高,以前家里就种点土豆玉米收入很低,一年又累又脏的忙到头收入也就一千元左右。”说起以前的艰苦生活,张玉华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自己从小双手被火烧伤成三级残疾,劳动能力较差,加上丈夫常年患病需要长期用药,家中经济困难,一度让这个家庭入不敷出,陷入贫困。
  转变来自国家的扶贫政策。2014年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张玉华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四川省林草局等帮扶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一系列扶贫政策如春雨般滋润着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全家的生活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川省林草局在脱贫攻坚对口帮扶该村的过程中根据实际,从“实”处着手,先后投入资金、项目,还带来技术,实施产业帮扶。克枯村也大力发展青脆李、红脆李等果木,全村改变了以粮食为主打的产业模式,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张玉华和全村的村民都尝到了科学种植带来的红利。
  “地震后我们村就开始发展李子种植,由于不懂技术,产量很低,还裂口,一年收入也不高,省林草局给我们带来了科学技术。”张玉华说,由于自己不懂技术,每次村里搞培训,她都主动要求参加,一点点学习积累修剪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努力管好自家的青(红)脆李。随着一年年果子不断增产,张玉华也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6年她靠着李子收入,成为村里第一批脱贫的人员。特别是在去年,张玉华家李子收入更是达到了十万元。
  “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大寺村才有这么大的变化,大家不要再有等、靠、要的思想了,要丢掉守旧观念,不要怨天尤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脱贫后的张玉华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发展多元产业  贫困户摇身变为致富带头人
  四川省林草局在帮扶该村的同时,按照实施林草特色生态产业、大众生态创业、稳定生态就业的“三业”工程来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张玉华和村里的17名贫困户也被聘为生态护林员,每年有稳定的收入,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脱贫后的张玉华并未满足于现状,她又开始尝试发展养殖产业。“以前家里只养了10来桶蜜蜂给地里的果树授粉,也没怎么管理,每年蜂蜜取来就自己吃,没有想到卖。”张玉华说起自己蜜蜂养殖也是一个巧合。后来在驻村帮扶队的鼓励下,她决定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以“种养”产业结合巩固脱贫成效。
  在养殖的过程中,汶川县也给予了相关扶持,帮助她们家解决了蜂箱和蜂蛹。“以前看到别人养蜂,感觉很简单,自己从来没有养过蜜蜂,才开始我就请教县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也学会了养蜂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张玉华的养殖规模不断壮大, 2019年发展蜜蜂养殖150桶。由于去年受“8.20”强降雨影响造成道路中断,蜂蜜滞销,帮扶部门省林草局采取以购代捐的方式帮忙销售蜂蜜500余斤,实现销售收入3万余元。
  同时,她还尝试发展马匹养殖业,通过暂借贫困户产业周转金购买马匹养殖,如今已养殖马匹10余匹。按照目前销售价格能实现几万元收入,增强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2019年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张玉华又开始在李子树下套种1亩羊肚菌试点种植,并取得成功,当年实现收入1万元。2019年张玉华一家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真正实现了脱贫奔康目标。
  今年村里将发展黑鹜鸭养殖,张玉华也是第一个报名。“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村先后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全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成功退出。”灞州镇克枯村第一书记钟毅介绍,从2016年退出贫困村序列以来,村民年收入从只有5000多元,到去年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4万余元。各级党委政府还有帮扶部门在原有的产业提质增效上做了很多的帮扶,也引入了种植和养殖新的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总书记脱贫不脱帮扶指示的重要精神,把我们引入的羊肚菌产业种植规模扩大,新引入黑鹜鸭养殖,盘活全村旅游资源,做好一、三产业的联动,持续巩固全村脱贫攻坚的成效。”钟毅说。
  记者小记:张玉华,一名看似普通且老实憨厚的中年农民,虽身患残疾,只有初中文化,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精神。身为贫困户,她借助扶贫东风,成功脱贫并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身残志坚的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励志奋进的感人故事。
其他文献
一张废纸与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多大关系你可能不会想到,也许随手就扔掉了。但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再造好纸850公斤,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约100吨水,节约1.2吨煤,还可以减少35吨的水污染……我们“回收”的6000棵大树,那可是100%成活率。这就是推广再生纸的封宁给记者算的账。  任何人要想做一件事,只要看准了就去做,并且坚持下去,很可能就会成功。封宁,就是这样的人。他偶然看到一篇报道,就察觉到了商
期刊
四月春光无限好,义务植树添新绿。春风轻拂,艳阳高照。4月11日上午9时30分,2020年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北京副中心城市绿心地块举行。来自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和北京市的128名部级领导干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美化环境,为首都北京喜添新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共和国部长义务植树活动比往常晚了10多天。为减少人员聚集带来的潜在风险,参加植树活动的部长
期刊
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书法艺术或许是历时最长的。从以树枝勾画出最初的山川河流,到刻于龟甲兽骨上的象形文字,书法这一门专属于东方哲学体系的艺术形式就以象形与会意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与绘画、武术等艺术门类相同,书法的范式来源于自然,通过艺术的抽象进而形成规范。这也使很多后来者,在研习书法时往往到自然中寻找收放的境界。  书法家王振,偶然間看到自家窗外筑巢的喜鹊,便将喜鹊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通
期刊
一部手机、一把铁锨、一双耐磨的胶鞋、一份干粮,常年与青山为伴,在森林里穿梭,守护着每一棵树木,捍卫着绿色家园……这是成千上万生态护林员的日常工作。他们每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给了山林,24小时值班随时待命,用责任和坚守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中央宣传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最美生态护林员”学习宣传活动。让我们走近他们,从感人的故事和朴实的话语中感受“最美生态
期刊
丝路名都、森林咸阳。初夏的关中大地,一派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景象。6月10日,全国关注森林活动工作交流座谈会在陕西咸阳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姜大明,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出席会议。  李斌指出,关注森林活动开展20多年来,取得了丰
期刊
4月14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第二季度例行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内容。《意见》提出要以完善草原保护修复制度、推进草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我国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的新阶段。  据介绍,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原重利用、轻保护,重索取、轻投入,超载过牧加上气候变化影响,
期刊
长期以来,在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中一直把自然界视为征服的对象,最典型的是所谓“人定胜天”。如果我们仍以对立的方式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必将危及自然和人类的协调关系。因此,人类必须从自身与自然生态统一的“天人合一”的立场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确立人与自然协调的伦理尺度,使人类的活动限制在生态许可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灾害问题日益恶化的当今社会,人们必须重新审视人类对待自然界的传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互联网+”下两当县文化旅游助推扶贫项目的调研工作获取的数据资料和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各地利用互联网开展扶贫工作的经验,依据两当县已开展的“互联网+”旅游扶贫工作,系统分析了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旅游融合”扶贫模式、“联合社+景区+企业”模式、“旅游+电商”发展模式的扶贫模式;充分调动互联网的优势为贫困地区的快速脱贫提供了新方向、新想法,是对我国长期以来的
期刊
高登义教授是我国知名的高山、极地、海洋气象科学考察专家,我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指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科学家。他在四十余年来科学考察和科研生涯中悟出“知天知已,其乐无穷”的人生真谛,人的一生是一个逐渐了解接近大自然、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其言其行映射出一个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科学家让人感佩的赤子之心。  2005年4月13日,我有幸聆听了大气物理学家、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林草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实践中,涌现出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一批先进典型。  为进一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林草系统的宣传贯彻,弘扬林草时代精神,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了12个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进事迹,并向全社会公布。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