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语文古诗词教学也日线显重要。但大部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对古诗词的理解存在不少困难,因此,需要采取适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理解古诗词得意境和内涵。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37-01
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我们的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它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我们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学生而言,古诗词教学不仅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在学习古诗时陶冶情操,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但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处于初级阶段, 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较弱,因而很难体会诗人创作的背景文化和其中的意境。笔者认为:教学古诗词,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凸出古诗词的阅读与欣赏,教会学生用心灵去捕捉诗词的意象和境界。
一、反复吟诵
语文教学,一直很重视诵读。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尤其是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更适合古诗词的诵读。尤其是反复吟诵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作为老师,我们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吟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比如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首先是要学生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其次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再者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最后是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二、展示实物
在古诗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如骆宾王的《咏鹅》,诗中对鹅的外形及戏水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但许多小学生并没有认真观察过鹅,甚至没有见过鹅。对于这类古诗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来教学,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对于难以直接展示的物体,如鹅,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图片或视频资料,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鹅的外形及相关生活习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曲项向天歌”“白毛”“红掌”,增强了对整首诗的意境理解。这些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三、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音乐、道具等创造出一种较为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能在模拟情境中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比如:欢快的,喧闹的就可以运用表演,体会情境,也可以运用音乐、剪纸、简笔画来创设情境,实现于教材的基调,抒发的情感相吻合,相协调。比如,在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时,课前教师找几个学生对诗中描绘的场景进行排演,上课时先将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情景现场演绎,表演后学生对诗中描绘的场景留下了深刻印象。情境教学法除了教师让学生模拟古诗中的场景外,还能在课前通过问题创设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如教师提问“什么东西用火烧了之后第二年还能继续生长”,以此引入对《草》的学习。
四、户外体验
古诗文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很大,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常常很难集中注意力。而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又有强烈的好奇心。适当开展户外教学就能突破这一瓶颈。通过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户外,在大自然的帮助下进行古诗词教学。实现将古诗词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体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时,诗句里描绘的是诗人闲居乡村,在春天到来时见到的各色景致,展现了乡村生活中儿童放学后的玩乐场景以及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情景。因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进行户外教学。让学生进行放风筝游戏,向学生解释“纸鸢”就是风筝的意思,并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草长莺飞二月天”及“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具体情境:在大自然的熏陶感染下,体会诗句中描绘的场景,丰富学生讷想象力。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不仅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深刻,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还能提高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可以很好的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情感,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灿烂的文化结晶,是我们精神的宝贵财富,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正确把握好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采用趣味性较强,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雅芳.趣味教学法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作用.神州,2014(6).
[2]王俊杰.多读多感多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
[3]于 迪.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12年(5).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37-01
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我们的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它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我们精神营养丰富的滋补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有着非常重要的分量。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对学生而言,古诗词教学不仅能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在学习古诗时陶冶情操,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但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还处于初级阶段, 加上他们的思维能力较弱,因而很难体会诗人创作的背景文化和其中的意境。笔者认为:教学古诗词,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凸出古诗词的阅读与欣赏,教会学生用心灵去捕捉诗词的意象和境界。
一、反复吟诵
语文教学,一直很重视诵读。俗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尤其是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更适合古诗词的诵读。尤其是反复吟诵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中特定的意境,还可能引发学生的想像、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作为老师,我们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 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采用各种形式的吟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比如笔者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首先是要学生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其次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再者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最后是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二、展示实物
在古诗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如骆宾王的《咏鹅》,诗中对鹅的外形及戏水动作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但许多小学生并没有认真观察过鹅,甚至没有见过鹅。对于这类古诗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来教学,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对于难以直接展示的物体,如鹅,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图片或视频资料,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了解鹅的外形及相关生活习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曲项向天歌”“白毛”“红掌”,增强了对整首诗的意境理解。这些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三、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音乐、道具等创造出一种较为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能在模拟情境中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比如:欢快的,喧闹的就可以运用表演,体会情境,也可以运用音乐、剪纸、简笔画来创设情境,实现于教材的基调,抒发的情感相吻合,相协调。比如,在学习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时,课前教师找几个学生对诗中描绘的场景进行排演,上课时先将诗中“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情景现场演绎,表演后学生对诗中描绘的场景留下了深刻印象。情境教学法除了教师让学生模拟古诗中的场景外,还能在课前通过问题创设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如教师提问“什么东西用火烧了之后第二年还能继续生长”,以此引入对《草》的学习。
四、户外体验
古诗文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很大,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常常很难集中注意力。而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又有强烈的好奇心。适当开展户外教学就能突破这一瓶颈。通过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户外,在大自然的帮助下进行古诗词教学。实现将古诗词的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体会,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时,诗句里描绘的是诗人闲居乡村,在春天到来时见到的各色景致,展现了乡村生活中儿童放学后的玩乐场景以及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情景。因此,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进行户外教学。让学生进行放风筝游戏,向学生解释“纸鸢”就是风筝的意思,并能让学生在玩中体会“草长莺飞二月天”及“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具体情境:在大自然的熏陶感染下,体会诗句中描绘的场景,丰富学生讷想象力。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不仅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深刻,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还能提高对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可以很好的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净化学生情感,是我们民族千百年来灿烂的文化结晶,是我们精神的宝贵财富,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正确把握好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采用趣味性较强,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小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雅芳.趣味教学法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作用.神州,2014(6).
[2]王俊杰.多读多感多悟—关于古诗词教学的思考.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8期.
[3]于 迪.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12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