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践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进行分析,从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贯彻道德与法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等方面来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并提出设置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渠道以及借助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等实践方法,希望能为有效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智与思想尚未成熟的阶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法制意识与道德素养,使其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是目前各道德与法制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1.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1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中华古老文明的积淀,也是我国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不倒的支撑,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公民共同的责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不断向前发展,强化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与成长重要性的意识,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将传统文化渗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是传统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良好途径的同时,也逐渐改变了现阶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也为学生立足当下、走向未来奠定了基础。
   1.2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底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上来说,不仅对学生发展与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更好地提高学生文化底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行,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不只是需要教授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有效结合道德与法治教育和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从教学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更好的认知,以此来不断促进自身道德品质与文化底蕴的提升,教材上的知识对于部分学生会比较难以理解,运用传统文化来帮助更好的理解教材上的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上的教学作用,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道德水平的目标。
   1.3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情怀
   初中阶段正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重要的阶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思想情怀的形成,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一个具有高素质、品德端正的人才。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不能完全避免学生不受其影响,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作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美德,借助中华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个人道德品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推动我国未来更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2.1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教师为主导,其“广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影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打消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教授。因此,要转变现阶段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索,进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能力,以及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逐渐产生兴趣。
   2.2注重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引导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思想教育比知识的教授更为关键,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想方向发展,重视传统文化对学习思想引导的重要性,使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借助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来指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形成。
   2.3贯彻道德与法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
   巧妙运用传统文化,使其更好的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相融合才是教學的重点,教师除了需要教授学生知识以外,也要注重个人对传统文化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个人素养,突破传统教学课堂枯燥乏味的束缚,避免因长期根深蒂固的教学理念对现阶段教学的影响。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实践方法
   3.1借助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的过程中,其教学理念应与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理念保持相一致,这样才能确保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好的运用中华传统文化,使其更好的培养学生道德法治意识。因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其心智尚且也发展的不算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借助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强大包容性的特质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学工作实质就是教授学生知识,巧妙运用传统文化,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思考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灌输学生传统文化内涵,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真正达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一课程内容时,其课程内容主要帮助学生了解面对复杂的情景如何做到尊重他人,文明有礼的意义和价值,诚信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文明进步的作用。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会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部分同学对遵守道德规范持消极态度,甚至通过违反道德规范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切身感受的例子之外,还可以适当加入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事例和优秀人物的做法来进行熏陶,我上课时使用过《论语》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的部分内容等既让学生来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各种礼仪和礼节,知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待人处事的原则、方法和道理,又将课本的难点和重点意义突破,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本次课程知识,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价值观。    3.2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教学渠道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极大地反映了现阶段社会的现状,以此来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加上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同时,也会因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充分的活力与学习热情,进而全方面的促进学生发展,加强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可以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与道德规范,使其达到不断的完善自身修养与道德品质的目标。因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各地方区域文化的大融合,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习俗,根据这一性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本文文化和道德与法制课程内容联系在一起,通过运用学生熟悉的传统文化内容,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与自主,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为弘扬与传承本土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中,ppt在制作时可以使用与中华文化相关的模板,使整个课堂直观感受是古色古香的;可以使用19年比较火爆的影视作品《哪吒-魔童降世》,来研究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重要价值;还可以使用网上故宫,故宫淘宝,通过让学生阅读故宫淘宝卖点和销量来看中华文化的传承……
   3.3设置情境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对情景教学的创设应充分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来更好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活动,使其充分的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热情,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作为创设教学情境的切入点,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感悟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因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但并不健全,根据这一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更多的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教师与学生多多互动的机会,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这一课程内容时,由于9年级学生在理论学习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引用习主席在部分重要的国际性大会上的相关发言。“大道至简-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出自2018年G20峰会讲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出自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既能说明中国在国家关系中的态度和原则,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开放、包容的情感态度,通过课堂相关知识的教授,强化学生个人能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意识,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9年级中考复习疫情板块的新闻对接中也有很多体现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从古诗词中汲取战疫的力量,如“雪冷不妨春意到,病痊欣见好诗来。但使生機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取自《中国诗词大会》叶嘉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情感得到提升。
   3.4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诸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需要深入的挖掘教材上的知识以外,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帮助在初中各学习阶段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来帮助教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中华传统美德,逐渐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有效提升学生知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明确的认识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青少年。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程内容时,其课程内容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依法办事的原因,以及培养学生该如何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明确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热情,强化学生法律信仰,学会依法办事,教师可以根据本次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以“社会生活讲道德”为主题,开展班级内部演讲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去搜集演讲资料,教师可以在一旁导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此来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学生进行教育的理念,借助演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之间紧密的联系,为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我国中华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我国优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以此来不断规范学生个人言行,加强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二者深入的融合,促进学生自身道德与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振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2020(41):226.
   [2]翁淑霞.浅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当代教研论丛,2020(09):97+104.
   [3]沙尼古丽·阿力木.探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J].读写算,2020(10):19.
   [4]罗学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家长,2019(34):78-79.
其他文献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山东青岛出席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调研学校体育工作并召开全国体教融合工作座谈会。她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健全体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促进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1年3月11日是东日本9.0级大地震十周年。地震造成了日本战后最大的人员伤亡和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造成日本经济发展的持续倒退,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阴影。特大地震灾难的发生及影响远远超越了现有的许多科学认知。笔者震后曾两次深入地震灾区调研,目睹了大地震造成的满目疮痍,感受了大地震对日本社会的冲击和影响。
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内驱力的激发策略,最后以赣南科技学院信息类专业为例,论述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学生普遍存在机械套用面积计算公式、不能理解面积单位含义、不会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宽度值等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不足。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数学知识,还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从深度教学做起。没有认知过程的参与,接收到的“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会变成死知识。深度教学要把内容标准转化为认知标准,把数学从关注知识维度上升为学生认知过程维度,才能避免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才能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数学知识是有结构的,知识的相互联系首先体现在整体性。教学“数的认识”时,教师对自然数、分数、小数采用整体性认识和结构化教学策略,可避免单课教学带来的知识碎片化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在整体的数学样貌下,通过学习和思考发现知识的联系,促进认知结构的整体化,让思维走向自主建构的结构化,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每个课程也应该不断对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从物质观念与运用、科学思想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和科学态度与责任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教育者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内涵与培养途径   物理课程核心素养是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被践行的,物理课程核心素养更加具象。因此,教师应该弄清楚核心素养以及高中物理核
【摘 要】本文将从有机化学在生活中以及试卷设置的双重重要性着手分析,从而强调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有机复习,并结合近年来考点分析,帮助教师选择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三线合一”的复习策略以及“问题解决-学生总结”的复习策略在有机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二者的对比发现选择知识、素养全面提升的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有机学习更加有效。   【关键词】有机化学;知识构建;转化观念   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被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同时要求教师更好地采取策略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核心素养也越来越重要。它要求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综合的思维,对于区域有一个较好的认知,同时需要学生有一个人地协调观和地理实践力。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教师要更好地对学生的导学案进行设计与编写,来提高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核
【摘 要】语文教师应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培养。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发展,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做好语文课程的教学,不论是对于学生在初中阶段综合素养的提升,还是对学生整体考试成绩的提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