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

来源 :中学语文(中旬·读写新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减”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只有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才能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从锚定课堂目标、拓展课堂内容、聚焦课堂诊断三个角度,为语文作业设计寻找课堂依据与实施路径,真正提高语文作业的设计水平.
其他文献
李密《陈情表》历来被视为抒情文的典范之作,其实,《陈情表》承载更多的是旧臣李密和新君晋武帝之间的逻辑博弈,可以用作逻辑学解读的研究范本.教师梳理和探究文中的选言推理、二难推理、归纳推理、三段论推理、假言推理等推理形式,能让学生从逻辑的维度充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也有助于达成“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等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本来就不连续,而教材编辑按照《〈论语〉十二章》各自在原著中的位置来安排顺序,更加大了非连续性,因此《〈论语〉十二章》是典型的间断性文本.本设计根据“间断性文本要连续教”的辩证法,重整章节顺序,重组典籍内容,重构学习专题,进而走进儒家“学习”与“修身”合二为一的伦理世界.
语言美是人们一贯的追求,学生作文也不例外.语言美要求语言内容与形式俱美,形式美以内容美为前提.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学生作文语言形式上的美.从语言的篇章布局、句式构造、词语搭配及声音节奏等方面进行讨论,笔者认为语言具有整体美、均衡美、变化美、联系美以及艺术美.
教师针对学生在一次以“运动会”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出现的题目泛化、立意不明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追问聚焦主题,并围绕主题,巧借“四块式构思法”剪裁、整合素材,通过虚与实、常与变的方法进行改写、补写,从而使学生记叙文思维打破惯常,从浅表化走向深度学习.
笔者从教学切入角度、课堂知识整合迁移以及学生能力提升三个方面对彭芬老师执教的《祝福》课例展开评析.小说教学普遍着眼“三要素”的情况下,本堂课选择回归“有意味的形式”——叙述者视角,将其作为教学角度,提升学生小说鉴赏水平,勾连多篇文本进行整合,增强知识的迁移力度,并着眼于写作能力提升,运用比较教学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堂课无疑是一个成功且有意义的示范,为更多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为中国现代诗而入选教材,虽然单元提示以青春为主题,但学生在学习此诗过程中,对于诗歌语言、诗歌意象、诗歌主旨均有不同程度的困惑.如何解读此诗,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难题.
《登泰山记》是桐城派姚鼐的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无不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但这只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其另外的“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八分之七”,需要我们读者借助文本,借助“八分之一”,去探寻.
散文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对所写内容的概括和所抒发情感的印证性梳理上,不能经由作者精妙的语言表达和突破常态的独特审美体验,去深入文本,走近作者构造的心灵世界.可行的思路是,通过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与分享作者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受.落实到《故都的秋》学习中,即在理解文本准确的言语表达中,体认与分享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杜甫一生与“爱”和“悲”二字紧密贴合,在其诗中有十分重要的体现,本文基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爱人”之心谈起,走进杜甫,感受其酒入愁肠的博爱与抽刀断水水更流般的悲欢.
文章认为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一定要以“语言”为基础,要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文章以《邓稼先》教学为例,具体地论述了如何在语言运用训练活动中发展思维品质、在语言赏析活动中培养审美能力、在语言品读过程中传承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课堂上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