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清”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2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美学中“清”这一概念作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勾勒“清”概念及其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进历程,剖析其主要活动场域,以及艺术风格批评中“清”的基本构成及其变异,并对其生成机制、思维特征和审美内涵给予现代阐述。 This article tries to outline and analyze the concept of “Qing ” in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outline the concept of “Qing ” and its connotat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alyze the main activities of the field and the artistic style The basic constitution and variation of “Qing” in criticism, and give a modern exposition of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think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esthetic connotation.
其他文献
美感的产生,是来自对生命产生过程的回忆,美感是一种深切的生命体验,美是旺盛的生命力和健康的生命发展机制,美感喜新厌旧的特点,美闪烁着的自由光辉,以及美所追求的个性鲜明
接受美学与都市化进程共同昭示了受众主体性异变、受众主体对整个社会化大生产进程的制衡性话语权力分享和控约性反影响,以及受众主体研究的成败得失。为此,回归接受美学和都
先秦法家思想的轴心所在,并不是一个新的思想史问题。本文试图从国家发展史的新视角,对法家政治思维作出新的背景阐释,其中涉及对法家的强国意识、政治技术论、治国方略等方
考试2005一、单项选择题1、②2、①3、③4、③5、④6、①7、③8、②9、①10、④11、②12、③13、④14、①15、④16、③17、②18、③19、①20、④21、③22、④23、②24、④25
“自由”的内容和“必然”的形式,表现出审美判断的目的的关系。康德从批判鉴赏审美不联系任何概念、无利害感的关系出发,指出审美是客观的无目的和主观的合目的的统一,并且
中国美学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国学者也应为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而努力。回顾过去,我们已经跟在西方人后面学习了100多年,虽然有对话与融合的过
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财务建设,目标是建立完善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指挥保障体系相适应的财务指挥体制,形成符合非战争军事行动要求的财务保障手段和管理方法;任务是突出抓好
摘要 王艮“百姓日用即道”的提出突破了传统“道”的一元性和至高无上性,使得以往神秘、玄之又玄的“道”在百姓日常生活的映照下显现出了直观的形象。以王艮为首的泰州学派在对于“道”的把握方式上具有直观性、体验性以及超越性的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审美活动所具备的特点。  关键词:百姓日用即道 泰州学派 良知 审美 圣人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百姓日用即道”是王艮所开创的泰州学派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三年。在这三年里,我感受并经历了中国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越是走进新课程,就越会感受到她的勃勃生机。在课改大潮中,我像一个海
那天,是周末,早就说好了要和朋友们去逛夜市,母亲却在下班的时候打来了电话,声音是小女孩般的欢欣雀跃:“明天我们单位组织春游,你下班的时候到威风糕饼店帮我买一袋椰蓉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