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状况调查研究及立法建议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残疾儿童的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及教育重点,教育方式以民主型为主,部分家长兼具专制、溺爱及放任倾向;在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中,学校发挥的作用最为突出;家长最担忧的问题是残疾儿童的就业,最需要的支持是专业支持。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2017年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明确规定,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当前深入研究论证家庭教育立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格外关心、关注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
  本研究從辽宁、北京、湖北、浙江等地随机选取特殊教育学校及残联康复机构的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有效被试人数为907名。在这些家长中:残疾儿童的母亲比例为67.03%,父亲比例为27.12%,祖父母或其他亲人比例为5.85%;智力残疾儿童的家长比例为53.69%,听力残疾儿童的家长比例为20.40%,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比例为20.07%,其他残疾儿童的家长比例为5.84%。
  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调查工具为自编的《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在试测基础上修订而成。问卷主要内容:一是被试基本情况,如学历、职业、孩子残疾类别等;二是问卷正文,主要包括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支持等方面内容,题目设计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形式。
  一、研究结果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残疾儿童的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及教育重点,教育方式以民主型为主,部分家长兼具专制、溺爱及放任倾向;在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中,学校发挥的作用最为突出;家长最担忧的问题是残疾儿童的就业,最需要的支持是专业支持。具体情况如下。
  (一)残疾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及方式
  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包括人才观、儿童观、亲子观、亲职观等多个方面,是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及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1.九成多家长认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清楚教育重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家庭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指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教育部于2015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于2019年印发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新增了八条核心理念。残疾儿童家长如何看待这些重要的理念呢?本研究选择了关乎主体责任及教育重点的两个重要理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3.50%的家长认同“家长是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其中,“非常同意”的家长占65.16%,“比较同意”的家长占28.34%;95.81%的家长认同“家庭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其中,“非常同意”的家长占71.22%,“比较同意”的家长占24.59%。
  2.八成多家长具有民主型家庭教育倾向
  心理学家根据父母对儿童的控制程度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划分,包括专制型、溺爱型、民主型和放任型。调研显示:83.46%的家长表示自己“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与孩子相关的重要决定会征求孩子的意见”;44.98%的家长表示自己“喜欢命令或者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想法做事情”;36.82%的家长表示自己“总是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尽可能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4.30%的家长表示自己“对孩子放任不管”。如果将上述四个方面分别概括为民主倾向、专制倾向、溺爱倾向和放任倾向,可以说,八成多家长具有民主型家庭教育倾向,但是也要看到,44.98%的家长兼具专制型家庭教育倾向,36.82%的家长兼具溺爱型家庭教育倾向,4.30%的家长兼具放任型家庭教育倾向。
  (二)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所获得的支持状况
  社会支持是人们在社会中所得到的、来自他人的各种帮助。一般而言,社会支持系统由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等要素构成。其中,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关系网络。[1]在此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主体、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了初步考察。
  1.学校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最大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儿童之家、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都是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建立的重要依托,也是为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的主体来源。在众多的支持主体中,家长认为:学校为残疾儿童家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的比例最大,达83.57%;其次是残联部门,比例为36.27%;第三是康复中心,比例为26.68%。此外,关于“您参加过哪些单位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及活动”,家长表示最多的是学校(68.14%),其次是康复机构(49.61%),部分家长报告的是社区(街道)(7.61%)、妇幼保健机构(5.73%)、博物馆(5.18%)、公共图书馆(3.97%)等。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实践活动及专门的康复实践指导活动。调查显示,关于“您参加过孩子所在学校组织的哪些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家长认为排在前三位的活动分别是家庭教育讲座(56.67%)、普通的亲子实践活动(56.89%)、专门的康复实践指导活动(33.74%)。此外,报告参加了个别咨询与指导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家长分别占25.36%和26.13%。可见,家庭教育讲座、亲子实践活动及专门的康复实践指导活动是学校支持的主要形式。关于“近一年来,您参加孩子所在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频率”,报告每学期参加1次及以上的家长比例合计为77.84%,其中,每学期4次及以上的家长比例为13.89%,每学期参加2~3次的家长比例为35.5%,每学期参加1次的家长比例为28.45%。此外,有13.23%的家长表示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这类活动。   三成家长反映学校开设了家长学校。《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城市社区、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或家长学校的比率达到90%,农村社区(村)、学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或家长学校的比率达到80%。家长表示所在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的比例为31.09%,表示没有的比例为31.75%,表示不知道的比例为37.16%。这说明尽管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力度较大,但家长学校建设工作依然有待加强。
  2.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点支持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家长表示所在社区(街道)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比例仅为14.22%,表示没有建立的比例为40.02%,表示不知道的比例为45.76%。这说明社区(街道)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建设情况不太乐观,有的地方尚未建立服务点,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但沒有充分宣传或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所以许多家长并不知情。
  六成多家长每学期去服务站点1次及以上,半数家长认为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点发挥了作用。在报告社区(街道)有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的家长群体中:每学期去服务站点1次及以上的比例合计为63.57%,其中4次及以上的比例为18.60%,2~3次的比例为25.58%,1次的比例为19.38%;每学年1次的比例为10.08%,1次都没有去过的比例为26.36%。对于服务站点的作用发挥情况,认为作用非常大和作用比较大的家长比例合计为52.71%。
  3.手机是家长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首要媒介
  近年来,顺应世界“互联网 ”发展趋势,利用新兴平台进行家庭教育推广也有了较大发展。[2]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5亿人。[3]由于移动设备使用的便捷性使得大量网民从PC端向移动端转化。调查显示,关于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主要渠道,排在前三位的媒体分别是:手机媒体(67.92%)、广播电视(56.23%)、纸质书刊(35.06%)。此外,部分家长还选了其他新媒体(20.07%)和其他来源(26.02%)。可见,在家庭教育知识获取方面,相较传统媒体,家长对手机媒体的使用率更高。
  (三)残疾儿童家庭的担忧与期待的支持
  把握残疾儿童家庭所担忧的问题及所期待的支持,有利于提高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了解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相关部门有的放矢,提高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质量。
  1.家长最担忧的问题是残疾儿童的就业
  关于家长最担忧的问题,在康复、生活自理、升学及就业四方面,家长们选择“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两项比例之和均超过了80%,其中,82.47%的家长为孩子下一步的升学担忧,87.10%的家长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担忧,89.75%的家长为孩子的康复担忧,91.95%的家长为孩子未来的就业担忧。
  2.家长最期待的支持是专业支持
  关于“在家庭教育方面,您最希望得到的支持”,在经费支持、专业人员支持、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中,家长选择比例最高的是专业人员支持(75.30%),其次是教育及康复的信息支持(71.22%),第三是经费支持(63.73%),第四是情感支持(38.04%)。这一结果也与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类似。谷长芬等研究发现,残疾儿童家长对法律政策需求、专业指导与专业合作需求显著高于其他教育需求。[4]
  3.家长最需要的专业支持内容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残疾儿童家长所需专业支持的重要特点是聚焦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支持中,排在前六位的需求依次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62.95%)、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38.48%)、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36.05%)、帮孩子进行身体康复训练(30.76%)、辅导孩子的学习(30.32%)、如何帮助孩子就业(27.67%)。可见,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家长最强烈的专业支持需求。
  此外,残疾儿童家长所需专业支持内容呈现多样化特点。通过对不同学段残疾儿童家长所需专业支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各类需求中:幼儿园、小学、初中和职业高中阶段,残疾儿童家长最强烈的需求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普通高中阶段,残疾儿童家长最强烈的需求是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和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不同类别残疾儿童家长所需专业支持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各类需求中:听力残疾儿童的家长最强烈的需求是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肢体残疾儿童的家长最强烈的需求是如何帮孩子进行身体康复训练,智力残疾、自闭症及其他残疾儿童的家长最强烈的需求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见表1、表2)。
  4.家长期待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得到更多重视与更加专业化
  关于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有关部门不够重视(52.48%)、专业人员缺乏(45.87%)。此外,家长报告的主要问题还有针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家长学校缺乏(35.17%);工作开展经费不足(29.33%);培训针对性不足(27.67%);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与教材缺乏(26.90%);培训及活动形式单一(13.12%);其他(10.36%)。换言之,家长期待国家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同时也期待残疾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更加专业化。
  三、以立法加强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特别支持
  在借助法律保护人权方面,国内法承担着最主要的任务。把平等的人权转化为平等的公民权利,是国内法人权保护不可或缺的前提,与此同时,还需要对特殊主体(包括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人权予以特别保护。[5]坚持平等基础上的差别对待与合理补偿也是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2019年6月1日起施行的《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中规定,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关注残疾、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障碍、经历重大变故、遭受侵害以及其他有特殊需求的未成年人,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共同研究并指导开展家庭教育。这是差别原则在家庭教育指导政策中的很好体现。家庭教育立法要遵循差别原则,不歧视残疾儿童及残疾儿童的父母,并对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特别的指导、帮助与支持,保障实质上的平等。建议家庭教育立法从以下方面加强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特别支持。   一是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特别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与家庭教育教材读本的开发编写要考虑残疾儿童家长的需求。《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专门针对特殊家庭、特殊儿童制定了指导要点。各地在编制地方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读本时,要增加针对残疾儿童家长的指导内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编制专门针对残疾儿童庭教育的指导大纲和读本。二是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与家长学校的特别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要针对残疾儿童家长开设专门的家长学校,建立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普通学校、社区等地开办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中,要配备特殊教育及康复专业等方面的专家。培养与培训家庭教育指导专业人员的课程要增加關于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知识与技能等相关内容,由此进一步保障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三是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平台的特别支持。网上家长学校要开设开发针对各类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专门课程,丰富针对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资源。四是建立残疾儿童关爱救助机制。残联、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残疾儿童家庭教育档案,根据不同类别与程度的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常态化、专业化、个别化的指导与服务。五是残疾儿童家长教育参与权利的特别支持。英国特殊儿童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的主要权利包括知情权、咨询权、申诉权、上诉权,美国特殊教育立法中家长的权利具体有选择权、知情权、评估参与权、个别化教育计划参与权、监督权、评价权、上诉权等。而我国特殊儿童家长教育参与权的立法保障尚不完善。[6]建议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残疾儿童的普通学校要积极推进家校合作,尤其是在残疾儿童入学选择、评估、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订与实施等方面,要努力做好沟通与协调,为家长参与特殊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3):11-14 20.
  [2]马小莲,王敬川,陈光.“互联网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13):1-3.
  [3]艾媒咨询.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EB/OL].(2016-11-29)[2019-10-10].http://report.iimedia.cn/report.jsp?reportId=1389.
  [4]谷长芬,陈耀红,曹雁.北京市0~6岁残疾儿童家长教育需求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4):14-20 43.
  [5]张文显.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北京:2007:327-328.
  [6]张宇,葛新斌,邱举标.我国特殊儿童家长教育参与权的立法保障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7(18):64-68.
  【赵小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教育标准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秦 岩
其他文献
闻声识先生  记得刚读大一的时候,有一次民主选举,七个候选人中选出六个。作为刚入学的“菜鸟”,我们这些大一新生对候选名单上的不少名字还有些陌生。坐在旁边的学姐们对着名单指指点点:“这六个人都是教授、大牌儿,这一个是学生……”于是“菜鸟”们纷纷在“大牌儿”的名字上划了勾。选举结果宣布,教授们都选上了,学生代表落选了。正当大家都认为选举结束准备散去的时候,响起了一个声音:“这个选举结果不合理,统共就一
:王局长,您好。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热土,这40年是经济飞速发展的40年,也是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40年。您能否回顾一下深圳教育这40年来的变化与成就?这40年来,德育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王水发:深圳市委市政府确实非常重视教育。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教育从农村教育到城市教育再到现代化教育,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改革开放之初,是深圳教育快速发展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是大
无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是我们为人处世不可逾越的底线。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都影响着学生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养成。如果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是教育学生辨别简单的对与错,那么学生往往会在实际生活中不知所措,知行不一。为了化繁为简,把听起来沉重、乏味、说教的规则养成教学变得亲切、有趣、易于实践,为了将一条条枯燥乏味的规则条文内化为学
天价学区房、高价学校的出现,显示了我国公众或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狂热追逐和对“好的学校”的热切向往。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众多并且是交织在一起的:公众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现实需要导致的“读书入仕”的求学目的,家长对子女成长的殷切期望导致的“望子成龙”心理,传统文化的积淀形成的国人“重教重学”的风气,“建国君命,教学为先”“教育强国”的战略导致的焦虑……不过,从现实来讲,更重要的原因源于公众对学校
据德国《教育点阅报》官方网站报道,一项名为“青年/YouTube/文化教育”的调查显示,德国12至19岁的中学生喜欢在课余时间观看教育教学视频来预习、复习和巩固功课。有86%的受访学生都表示将YouTube作为自己的学習渠道。  对此,联邦教育和培训协会主席伍多·贝克曼评论道:首先,该研究表明,学生们将他们的空闲时间用于专业知识,希望对其进行复习和深化。其次,这也意味着广泛的教育视频提供了一个补充
童心教育并不是要把童心“教”给学生,而是要尊重和认可学生原本就有的宝贵的童心,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提到童心教育,人们总是能够想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这是一所底蕴深厚的学校,1957年建校,历经几次合并迁址,风风雨雨走过60个年头;这又是一所充满朝气的学校,自2008年提出童心教育以来发展迅猛,目前首师大附小与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成为一体化管理的教育集团,拥有3个校址、200余名教师、近4,00
摘 要 家训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家训对子女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挥家训文化在青少年家庭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当前青少年在与家人相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挖掘整理家训文化中慎、学、俭、让等适合现代家庭教育的德育内容,有效借鉴家训文化中日常训诫、规范约束、仪式强化、家风熏陶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加强青少年家庭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家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社会发展的歷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
立德树人,要从娃娃抓起,更要从儿童的道德教育抓起。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以人为本,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塑造了新型的教材观,真正为儿童的道德教育开创出了新范式。  儿童道德教育,一直以来是中国中小学教育的难点。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新要求,要求新时期的儿童道德教育,要致力于将儿童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法治精神、健全人格、健康
德育,一定要有生命成长的痕迹。好的德育,一定会来自生活,如阳光般不知不觉照亮学生的生命历程。让德育回归生态化,给孩子呈现一种自然的生活情态;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积极的无痕气息;孩子所得到的,是化为潜意识的良好行为。淮阴师院附小潜心探索并不懈实践德育生态化建设,小心回避简单跟风、应时作秀的“德育创新”,意图在生态的视野下,回归德育的本真。  那么淮阴师院附小是如何去做的呢?笔者愿意讲几个事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