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fanglong198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生态学强调整个教育系统内各个教育因素之间的和谐共生、互相促进,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其最大教育功效。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关乎高职院校当前发展和下一步更新教学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在整个高职教育系统中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文章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审视当前高职教育中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加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包括抑制限制性因子的影响,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注重学校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师生沟通机制的建立,从而促进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合理、高职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 双师型 专业师资队伍
  [作者简介]徐志成(1983- ),男,江苏连云港人,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工作处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邱家学(1962- ),男,安徽寿县人,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运用胜任力冰山模型构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SJDFDY11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5-0044-0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高职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过程。至今,无论是在校生数量、开设专业数量,还是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更新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高职教育在纵向上发生了极为明显的变化与“蜕变”,取得了一系列长远进步。但是,如果将高职教育置于整个宏观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在横向上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时,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最为明显的差距、制约高职教育发展后劲不足的短板——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打造一支成功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并选取了高职理论研究领域较少有人涉及的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以期在生态学、教育学的交汇处探索出一条更为有效的双师型高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
  一、教育生态学渊源及其特点
  教育生态学无论是作为一项专门术语,还是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其源头都来自西方。教育生态学强调的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注重从生态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发展现状,并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做出科学预计。
  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协调、互相平衡,并在保持各要素动态发展的前提下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教育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强调发挥生态学与教育学的长处,其研究方法和工作原理与生态学有诸多相似、相通之处。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审视教育内部各要素,就要考虑生态学中对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促进,为教育各要素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营造一个相对健康、舒适、完善的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最早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产生之后便在教育界掀起了一阵波澜。由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在教育理论界独树一帜,在法国、德国、瑞典的教育界赢得了广泛关注。但是,这一理论进入中国学界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育生态学目前在国内的教育理论研究界鲜有人涉及。
  二、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高职院校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产业格局的更新换代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在这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专业教师队伍的发展。尽管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无论是从总量方面还是所占比例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这些短板和弱项如果得不到及时强化,就会极大地制约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少,比重低,结构不合理
  从整体上来看,双师型专业教师数量较少,比重较低。近年来,一部分名气较大、运营较为完善、资金充裕且办学效益较好的高职院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重视程度,从内部挖掘、外部引进优秀的师资,提升了双师型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比重。但是,当前国内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仍然缺乏完善的运营机制,再加上自身影响力和号召力较弱,导致双师型专业技术人员引进困难,长此以往,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比重将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现实来看,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与在校生数量的比值还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1︰16。除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有待提升之外,国内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双师型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较少,拥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较少,反而有一大批年轻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获得了双师型教师资格。与此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虽然满足了相关规定,但在结构上却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现象,严重制约了当前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作用的发挥。
  (二)片面追求“双证”,忽略基本素质和关键技能的考核
  高职院校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片面追求“双证”的不合理现象。所谓“双证”,一个是高职院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教师资格证,另一个是在本专业的实践领域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所获得的技师证。二者既是评价一个教师是否是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具备双向技能(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的重要标准。但是,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一味要求教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这两个证书,而忽略了对教师自身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和关键技能的考核。这些高职院校虽然具备相应数量的双师型教师,但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环节却难以达到相应的水平,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难以达成。   (三)双师型教师引入机制缺乏,人才流动不畅
  双师型教师引入机制较为缺乏,一些高职院校为此而举步维艰。众所周知,优秀的师资力量是保证优质教学的重要前提,对于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职业教育来说更是如此。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上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具体的研究领域并在该领域的实践中取得自身所具备的独特经验优势,在这些经验的指导下不断修正、不断进步。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既具备丰富的学科理论知识又对具体实践操作了如指掌的“教师”大多活跃在企业、工厂的生产一线。高职院校要想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需要向各个用人单位引入这样的双师型教师,但由于现阶段企业、事业单位二者至今仍旧存在一些差距,尚未完全接轨,使得人事关系的调动大受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型教师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顺畅流动,不仅对高职院校引入高素质的教学人才产生了负面作用,同时也对二者之间正常的人才沟通、交流产生了阻碍作用。
  三、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加强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在以上的内容中,笔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限制性发展因素,并且将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教育生态系统中,从宏观层面和更为广阔的平台上来考量强化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整个高职教育发展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其内部各要素的互相配合使得职业教育产生最佳效果,而专业师资队伍无疑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可行性路径。
  (一)抑制限制性因子的影响,提升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职院校要抑制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发展中限制性因子的影响,提升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限制性因子是由生物学家李比希在1840年提出的,主要是指在生态系统中限制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各类因素。在生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元素,但是当某种营养元素供应量低于最低需求量的时候,哪怕其他营养元素供应再多,都会限制生物健康生长,这种缺乏的营养元素就成为生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限制性因子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任何营养元素都有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而限制性因子就成为制约生物生长的“短板”,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正确分析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学会利用发展、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合理分析各个要素、因子在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发展中的作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就当前来看,高职教育发展中要求从业教师必须具备“双证”的制度正逐渐成为制约双师型教师发展的不利因素。“双证”制度之所以出台,是为了让从业教师既具备教师资格证,从而具备作为一般教师的各项素质和技能;也要具备相应的技师资格证,从而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和教学阅历,使得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这一制度目前已逐渐失去其诞生之初的各项作用,甚至有极个别高校和教师将是否具备“双证”作为衡量教学能力高下的唯一指标,而忽略了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对学生管理经验的积累、对教学方式的创新等,为了获得证书而“考证”。有鉴于此,高职院校应逐渐弱化“双证”在衡量教师主动性发挥与教学积极性调动中的比重,而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大赛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深化教师尤其是一部分青年专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对双师型教师所具备的必要素质的理解,进而逐步扭转当前相对扭曲的双师型价值取向和衡量标准,使得双师型专业教师能够切实发挥出其应有的水平和作用。
  (二)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找到最佳平衡点
  高职院校在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应遵循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找到最佳平衡点。生态系统中的“耐度定律”是由生物学家谢尔福德于1911年提出的。该定律指出,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存,需要大量必要条件,一旦某种条件超出了生态系统或者生物种类的承受范围,就会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导致生物灭绝。同样,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学校的教学生态和教师的健康成长,都是有一定的耐受度和承受力的。具体到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自身应该建立恰如其分的考核评价和竞争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在专注于自身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程度,并且自觉地开展教学方式改革创新、师生沟通机制创新,切实打造一支兼备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三)注重学校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师生沟通机制的建立
  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中或与学生的沟通中要注重学校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师生沟通机制的建立,并且确保该机制正常运转。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在学校这个“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二者相互依存、互为主体。学校的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种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重点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影响着教师教学方案的制订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两种生态因子之间缺乏互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或者学生的想法没有及时传递给教师,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滑坡,尤其是在强调实践技能传授的高职教学中更是如此。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尤其应该注重与学生沟通机制的建立,并且借助这一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理论理解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及时、有效、全面地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升教学效率,融洽师生关系,真正构建和谐、健康的高职教学生态氛围。
  (四)把握好教师个体的生态位,重视教育生态分化
  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把握好教师个体的生态位,重视教育生态分化。生态位原理又称格乌司原理或价值链法则,是指在生态环境中,每种生物都会占据自己的生态位,亲缘关系相近、习性相近的生物则会占据相似的生态位,产生生存竞争。同理,如果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引进或培养了过多研究方向一致、年龄相仿的双师型教师,势必在教学资源分配、职称晋升等过程中产生矛盾。研究生态位原理的核心作用就是让高校在配备双师型教师资源时重视教师队伍的年龄分布、职称分布,在教师队伍中产生良性竞争,让每个教师都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胡涌,粟俊红,等.教育生态学研究进展概述[J].中国林业教育,2009(2).
  [2]曹路漫.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8).
  [3]罗吉.耶鲁大学研究生淘汰机制及其启示——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J].亚太教育,2015(1).
  [4]王炜,黄黎茵.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生存状态的审视[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5]李利,李菲,石伟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6]刘明.高职院校师资管理的路径选择——兼论高校应用型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管理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S2).
  [7]李传伟,董先,姜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8]陈为,范骏,夏先明.在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过程中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4).
其他文献
现行国际法及联合国现行的组织结构在监督、控制区域组织使用武力方面存在缺陷,为防止区域组织非法使用武力造成危害,应从法律和结构两方面完善联合国对区域组织使用武力的监督
目的: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及医护人员满意度。方法:将6s管理方法(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运用目视管理和定置
文章梳理了笛卡尔将真理知识的体系惟一的建构在人理性能力之上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梳理,阐明了笛卡尔哲学以理性为真理惟一奠基点的特点。笛卡尔强调人精神的理性能力,并
在民主行政引领的今天,政府回应问题是当前行政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提高政府回应公众的能力,建立一个负责任的“民主治理型”政府回应模式是当前各国行政改革的价值取向之一,同
以详实的检测数据,对被检钢丝绳分2个类型组,按类型组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库存新绳随时间延长,不合格钢丝根数逐年增多直至不能用于煤矿提升,因库存时间过长导致时效反应不如一条旧绳
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的分析,论述了新时期和谐体育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各要素应具备的和谐要素。继而对实施和谐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前景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对和谐体育教
目的:探讨微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的护理。方法:术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严格绝对卧床与轴性翻身。结果:48例患者症状消失或缓解出院,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爱宝疗溶液对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1—01~2012—09就诊并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15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微波治疗组和爱宝疗治疗组各75例。爱宝疗治疗组采
虽然有些衰老不可避免也没法改变,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就可以减缓某些衰老。肠道每周食用一次高纤维食物,可促进大肠蠕动,缩短食物在大肠里停留的时间,防治便秘;另一方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