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教——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标下,教师科学施教,指导学生构建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大胆取舍,建立单元教学意识。要想语文学科的教学科学高效,教师要做到知纲明目,树立体系;选点突破,形成系列;总结规律,授以规矩。
  关键词:选点 总结 科学高效
  近年来,随着更多的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自身规律及其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思考和探索,语文教学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受应试教育、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语文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目标不明、(师生)地位不清、简单重复、急功近利等现象,教学效果与新课标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要克服上述弊端,语文教师除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外,关键还在于遵循规律,科学施教。
  一、 知纲明目,树立体系
  文与可画竹之所以能形象逼真,一挥而就,关键就在于他在作画之前就已成竹在胸。语文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但自己要对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了如指掌,还应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对教学大纲、考纲所要求的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有宏观的把握。这就好像导游把游览示意图交给游览者一样,游览者有了示意图,就能按图前行,到达预期的目标。大家所熟知的魏书生之所以能在语文教学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措施之一就是在开学之初,师生共绘语文“知识树”。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了解语文学科,这是符合学生的整体认知规律的。如果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缺乏全面的把握,教起来势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得要领;学生学起来必然如堕五里雾中,茫然不知所往。
  优秀的教师善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能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教材,用好、用活、用实教材。我们在讲授《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喻证作为一种论证方法以结论的形式说给学生,那么学生对本文中喻证的理解也就只停留在概念上,而不会有更深的领悟,更不用说在以后的作文中应用了。教师如果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把“喻证”或类比思维作为一个知识节点,贯穿多篇古文的论证方法来学习,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论证方法的逻辑性与形象性,体会每一种论证方法背后的思想、观点、情感,帮助学生在品析、鉴赏中建立起“喻证”知识的前后联系。让学生明白“类比” “比喻” “对比”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青睐的笔法,在大量的古文中俯拾皆是。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谏太宗十思疏》。当你把类似写法的文章列在一起时,学生就会在你的引导下思考这种修辞现象背后更深层的问题,这种论证方式隐含着中国古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国式的类比思维和比喻推理。它与西方的列举归纳与演绎推理截然不同。教师心中先有纲,有体系,在教学中才能高屋建瓴,驾驭自如,课堂教学才会有层次,有广度和深度。如果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就难以发掘文本之间、知识之间的深层联系,只会简单地告诉学生本文的论证技巧、写作特点、修辞现象,无法与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建立起联系,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教学的科学高效。
  二、 选点突破,形成系列
  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语文教学还必须把语文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可以指导训练的言语活动规则,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现行教材虽然对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专门的概要介绍,但它的主体部分是课文。而语文课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就给语文教师的施教带来了难度。如果教师每一节课都是字、词、句、语、修、逻、文,这样一路讲来,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学只会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难以深入。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学生的误会,以为语文课不过如此,多学一点,少学一点,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肤浅,课堂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上不去也就不足为怪了。
  因此,要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得,教师必须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教材实际,对教材进行科学的整合。大胆取舍,有单元教学意识和构建高中知识体系意识,每课设计出一两个知识点和能力点。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挖掘深刻。现行高中教材都是按文体来划分单元的,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教师在教学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以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也能促进教师构建清晰的语文课程的知识谱系,构建自己的教学序列。
  同时,教师还要对高中三年的教学内容有个总体规划,高一、高二、高三各注重哪些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有计划地实施。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体系,教学才能有条不紊。教师教得深入,学生才能学得深刻。教师为学生搭设好知识的台阶,引导学生拾级而上,学生就能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学会学习。
  三、 总结规律,授以规矩
  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师再也不应只是“教课文”,而应学会“用课文”。让学生“借用课文”来习得言语活动的程序性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言语活动能力的目的。
  任何知识都有其来龙去脉,都有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教师在选点突破时,就是要把知识的源流,知识的本质规律,学习的方法总结归纳出来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性的知识,就等于找到了高效学习的捷径,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广收博取,又要深入研究;既要考虑知识、能力上的广度,也要挖掘其点上的深度;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授,又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既要总结规律,又要点拨方法。只有兼顾到以上各点,才能使教学科学高效。
  把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教会他们读书学习,鼓励他们与文本对话,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有创意地阅读。培养他们质疑、释疑、交流、感悟的各种能力,真正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我认为,把规律性的东西、读书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会使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终身受益。
  总之,语文教学要想从“少、慢、差、费”的误区中走出来,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走科学化之路。
其他文献
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岭区块营城组、火石岭组和泉头组烃源岩样品抽提物饱和烃GC/MS分析,运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方法探讨了该区块饱和烃特征、并确认该区块古沉积环境。分析结果显示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中的特殊教学功能,使得音乐教学回归学生主体,回归生活本真,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觉并积极地参与到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中,在体验、实践与创造的过程中,陶冶自身的音乐素养与审美情趣,提高自身鉴赏音乐美与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实现音乐课程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初中音乐 综合能力 音乐鉴赏  音乐是一门意境深远的艺术学科,它有着审
河南油田在双河油田北块Ⅳ1—3层系聚合物驱整体深度调剖41口井,改善了注入井的吸水剖面,封堵了窜流通道,改变了液流方向,改善了层间和厚油层层内聚合物驱动用程度,提高了聚合物的
可控震源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勘探技术,扫描技术是可控震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扫描信号自相关函数的形状是影响可控震源分辨率和信噪比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扫描信号自相
雷东凹陷在东次凹钻探第一口探井QS9-1-1井失利后,是否继续勘探、突破方向如何选择成为急需回答的问题。按照"明潜力-定方向-选目标"三步走的方法,以烃源岩综合研究、构造演化
摘 要:阅读对于提升高中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积累语言素材、提高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从“坐稳板凳,静心阅读”“ 神游万里,展开联想”“ 独立思考,深层领悟”“ 培养习惯,个性阅读”“综合发散,调动思维”五个方面入手,重点培养高中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创造性阅读品质  有效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对项目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很差。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期在实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多项分析测试手段,对沙23断块阜三1亚段油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了储层的微观非均质特征,进而对阜
东营凹陷正理庄油田勘探开发已进入中后期,其主要开发层系为古近系沙诃街组的沙二段,已进入高含水期,为寻找新的接替层系,通过对该区沙河街组沙—段碳酸盐岩(即生物灰岩)储层特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