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手段破解名画之谜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hangyou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幅卖不起价钱的无名画,但也有人认为它是达芬奇的作品。那么,它是不是价值被低估的大师之作呢?科学家抽丝剥茧,破解这桩奥秘。
  失而复得
  1998年1月30日,在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举行的年度“大师作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拍卖品:一幅粉笔画。这是一幅年轻女子侧面像,画在一张用牛皮制作的纸上,大小为33厘米×22厘米,画被粘在一块橡木板上。这幅画被克里斯蒂列为19世纪早期的德国作品。然而,专程从巴黎飞来的画商彼得·希尔曼认为,克里斯蒂这次可能犯了一个大错。
  为了拍得这幅画,本钱不算多却精于算计的希尔曼给自己定了一个最高出价——18000美元。然而,有人最终以21750美元的价格拍走了它,令希尔曼追悔莫及,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这幅画了。孰料9年之后,他在纽约一家著名的艺术品商行再次见到了这幅画,并在不还价的情况下,以22000美元的价格买到了它。
  回巴黎后,希尔曼迫不及待地向行家们展示这幅作品。一些行家表示,这幅画很可能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而且颇有达芬奇的风格。如果真是这样,无疑是在艺术世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作为最耐人寻味的艺术大师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象征人物,达芬奇(1452-1519)对科学、自然历史和艺术有着无穷的好奇心。不过,他流传至今的作品很少。在全世界所有的博物馆中,总共只有大约12件作品被公认为出自达芬奇之手,而现代人对达芬奇的了解也并不完整。
  年代测定
  这幅神秘肖像画是不是达芬奇的作品呢?它没有签名,也没有对它的任何记录。要想证明它是达芬奇的作品,必须考查它的艺术、历史和科学意义。为此,希尔曼找到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达芬奇学者之一——马丁·坎普。坎普以其专业慧眼立即注意到了这幅画的一些细节,例如画中女子所戴的头巾和束发带的材料质感都颇具达芬奇作品风格,而这也正是达芬奇特有的绝妙风格的一个体现。
  坎普越来越相信这就是达芬奇的原作,但其他一些专家却不这么认为。于是,希尔曼又找到居住在巴黎的意大利艺术鉴赏家吉亚马可·卡普佐,请他查明这幅画所用的牛皮纸的年代。为此,卡普佐采用了碳14测年法。碳14测年法的原理是:所有植物都从大气中吸收碳;碳有许多形式,包括一种叫做碳14的放射性类型;动物通过吃植物而吸收碳14;动物死后,体内的碳14数量开始以可预测的速度衰减;通过测量动物残骸中的碳14剩余量,就能知道动物已经死了多长时间。
  碳14测定结果表明,这幅画所用牛皮纸的年代不是19世纪,而是文艺复兴时期——以超过95%的概率来说,这张牛皮纸的年代是1440~1650年。这与达芬奇的生活年代完全匹配。不过,仅此还不能证明这幅画就是达芬奇所画。事实上,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画在古代材料上的赝品——仿冒者用二氯甲烷(除漆剂)抹掉廉价古画上的颜料,然后重新描摹上“名画”。不少收藏家都被这类以假乱真的赝品欺骗过。例如,克里斯蒂拍卖行曾以40多万美元的价格卖出法国画家高更的仿冒品,以50多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俄国画家夏加尔的仿冒品,而克里斯蒂拍卖行当时并不知道它们是假画。和真画一样,假画上也有拍卖印章、签名、颜料色斑等。总之,不经过各种高科技检测手段检测,现在人们很难辨识赝品。
  虚拟复原
  为进一步辨别真伪,卡普佐和希尔曼带着这幅神秘肖像画,拜访了知名鉴定商帕斯卡·科特。科特发明了一部特殊的相机,能拍摄高达2.4亿像素的照片,还能探测作品表面之下的层次,从而揭示作者的创作秘密。卢浮宫曾邀请科特鉴定该博物馆所珍藏的最重要作品——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萨》。科特采用的方法是:运用名作研究中的特殊数据,以数字化手段剥离原作上的陈年斑点,计算原作的色彩密度和混合度,这相当于对画作进行虚拟清洗和复原。由此,科特揭示了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萨》的过程,鉴定了这幅画的真实性。
  现在,科特运用同样的技术来鉴定卡普佐和希尔曼送去的这幅神秘肖像画。他首先拍摄了原作的超高像素照片,这样一来,原作在几乎丝毫无损的情况下被放大了几百倍,就连头发纹理之类的细节也能看得清清楚楚。科特的相机还有个特点,它使用能穿透颜料表层的滤光器揭示肉眼完全不可见的部分。这部相机的最创新之处是有三个红外滤光器,从而能看见三个深度。
  由此,科特将这幅画分成了13层,其中每一层都显示出在不同波长的光下能看见的东西,从而揭示了不同的细节。其中最有用的一层图像来自于红外末端,它让粉笔颜料覆盖的画笔和墨迹线条纤毫毕现。红外光揭示了作者对这幅肖像画的改动情况,例如在下巴和前额处做了重要改动。
  科特把这些改动与达芬奇的另一幅素描《一个妇人的肖像》(达芬奇对后者所做的改动肉眼即可见)做比较,结果发现两者的改动特点惊人地相似,比如都在颈部、下巴、前额有相同改动。这似乎证明:这两幅画出自同一人之手。
  指纹鉴定
  然而,会不会存在另一种可能:一位受达芬奇影响很深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创作了这幅画?达芬奇的弟子乔万尼·波尔塔费奥的画作就曾被认为与老师的最像(其实两者的作画方式大相径庭)。坎普等人注意到,这幅神秘肖像画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这就是,画中人面部附近的画笔描痕朝着不同寻常的方向倾斜——这是左撇子画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左撇子画法极其罕见,当时最有名的左撇子画家就是达芬奇,他的弟子则全都是右撇子。如此看来,要想仿造达芬奇的作品,仿冒者必须花很大功夫去模仿他的左撇子风格。
  科特继续在这幅画中寻找达芬奇的技法,结果又有所发现:画中左上角有一枚暗淡却很明显的指纹。事实上,达芬奇的所有作品上都有指纹——用手扩散颜料是他特有的手法。那么,画中的指纹是否意味着这幅画的作者就是达芬奇?
  科特将神秘肖像画上的指纹提供给位于瑞士洛桑市的罪案调查研究所,该研究所以指纹调查出名。指纹鉴定大师克里斯多弗·查波得决定让他的学生和他一起进行鉴定,他还把这枚指纹的照片发到了网上,邀请学生和同事提供他们的检验结果。检验者们采用—种色彩解码软件来识别指纹特征。然而,鉴定结果差异很大,说明这枚指纹的鉴定不具有特定性,指纹鉴定没有意义。   技法求证
  指纹鉴定失败了,但坎普并不气馁,他又找到剑桥大学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世界知名的绘画导师萨拉·辛布莱特教授,请她尝试用相似的技术和材料复制这幅神秘肖像画,以了解画作者为什么会不同寻常地用粉笔在牛皮纸上作画——这一点被认为正好符合达芬奇不安分的实验欲望。
  在复制这幅画的过程中,辛布莱特越来越欣赏画作者的精湛技法。画作者显然深谙人体构造,尤其是这样一个细节:眼球悬于眼窝上部,你实际上只能看见眼球曲线的下部。如果这幅画不是达芬奇所画,那么造假者必须和他一样深谙人体解剖。对造假者来说,这是否太苛刻?众所周知,达芬奇为了了解人体,亲自解剖尸体,以惊人的细节画出暴露出来的肌腱、肌肉和骨骼。他在这方面的造诣为他的人物肖像画注入了新的科学现实主义。造假者能做到这一点吗?
  为了给复制的画上色,辛布莱特用各种矿物质制造她自己的富含天然色素的粉笔。她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笔粉粘到牛皮纸上且不掉落,这引出了重要问题:迄今没有已知的达芬奇的任何作品是画在牛皮纸上的,这也正是质疑这幅画系达芬奇所作的人们的最大理由之一。为了让笔粉粘在牛皮纸上,辛布莱特使用了两种接合剂——树胶接合剂和蛋清接合剂。结果发现,它们虽然能粘在牛皮纸上,但是会因挥霍(绘画术语,意为漫溢)而失去线条感。也就是说,仅仅让颜料粘到牛皮纸上是不行的,还需要把湿润的颜料磨碎,然后用指尖直接按到牛皮纸上。创作过程果真如此复杂的话,倒是与达芬奇勇于探索的风格十分吻合。那么,达芬奇当初真是这么干的吗?如果造假,造假能造到如此地步吗?
  对一些专家来说,这种非同寻常的混合不同材料进行实验的做法,或许正是这幅神秘肖像画为达芬奇所作的一个重要支持点。事实上,达芬奇的实验有时候会给他自己带来麻烦。在米兰一所修道院绘制《最后的晚餐》期间,他一反几百年来的传统,研发出一种让他能直接在干燥墙壁上而非湿润石膏上作画的特殊接合剂。但他的实验失败了——此后20年中,修道院的访客一直报告说这幅壁画在脱落。
  这幅神秘肖像画中使用的粉笔画牛皮纸技法同样大胆。除了达芬奇之外,还有谁能有这般想象力?辛布莱特的实验证实,神秘肖像画的创作需要大师技法。那么,在文艺复兴时期,除了达芬奇,还有哪一位左撇子艺术家能有如此成就?
  发型分析
  然而,坎普知道自己需要更确凿的证据。他决定另辟蹊径,尝试确定画中人物的身份——这个女孩是谁?为什么要画她?
  坎普聚焦了一个可能确定画中女孩的居住地和生活时代的特征:发型。对文艺复兴时期发型颇有研究的意大利服装史学家伊丽莎贝塔·吉里雷拉辨识出,神秘肖像画中女孩的发型——扎起的长长马尾辫是典型的“科桑”发型,这种发型于1491年由贝阿翠丝·德埃斯特带到米兰的史佛拉宫廷,此后成为规定发型。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兰是欧洲管制最严苛的城邦,在20年的时间里由史佛拉家族统治。鲁多维科·史佛拉是米兰最有权势的人。当他的妻子贝阿翠丝采用了科桑发型后,宫中女性纷纷效仿。据史料记载,从1491~1499年,史佛拉宫廷中的女性一直梳科桑发型。而达芬奇在1482~1499年期间正好服务于鲁多维科·史佛拉,身份是艺术家和工程师。他的许多著名肖像画画的都是与鲁多维科有关的人,包括一名宫廷乐师和鲁多维科的一个情人。那么,神秘肖像画中的女孩是否也与鲁多维科有关?基于发型,吉里雷拉认为应该是这样。
  那么,神秘肖像画中人物的原型是谁呢?坎普最初提出了多个人选,然后缩减到了几个。首先是鲁多维科的妻子贝阿翠丝,但她的脸型和神秘肖像画中的人物相去甚远。然后是鲁多维科的侄女玛利亚,但她的面孔也不像画中人。回顾史佛拉宫廷历史,坎普发现有一个人差点被忽略——鲁多维科非婚生育的女儿比安卡。史料揭示,比安卡应该与神秘肖像画中人物的年龄相仿。她结婚时大约13岁,所嫁的人是鲁多维科的军队司令。她结婚后四周死亡,原因可能是怀孕异常。她的发型正好是科桑,同时她也是达芬奇时代米兰贵族圈的人物,更是鲁多维科的女儿。坎普因此决定为神秘肖像画取名《美丽公主》。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不过,疑问接踵而来:如果画中人真的是比安卡,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对这位公主的记载?为什么达芬奇的学生们没有复制这幅画?为什么王室画库中也没有这幅画?
  图书比对
  如果坎普不能追踪到神秘肖像画的历史,那么这又将成为一个死结。然而,在巴黎的实验室中,科特发现了可能表明这幅肖像出处的不同寻常的线索:在这幅画的左侧有刀划牛皮纸的痕迹,牛皮纸上还有三个小洞。科特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坎普,坎普则拼凑出一个假想:这幅画会不会是从一本书中撕下来的?如果这个假想成立,或许就解释了为什么这幅肖像是画在牛皮纸上的,为什么没有在墙上悬挂它的记录,以及为什么它没被列入达芬奇的作品中。那么,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比安卡的肖像为什么会被画进书中?坎普推测,这是一本献给比安卡的诗集,敬献时机可能是她出嫁的1496年。比安卡的肖像应该在这本书的扉页上。
  2010年,坎普和科特出版了一本书,其中包括科特所拍摄的照片、技术分析和坎普的理论——这幅神秘肖像画是达芬奇作品,画的是比安卡·史佛拉,这幅画原本放在庆祝她的婚礼的书中。这本书出版后,有怀疑者质问:这本书现在哪里?恰在这时,南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教授爱德华·怀特发邮件告诉坎普,波兰国家图书馆中有一本书或许值得他去看看。这本500年前的描述史佛拉家族历史的书正是印在牛皮纸上的,历史学家认可它是用来纪念比安卡·史佛拉的婚礼的。此书很可能在她死后被带到华沙,是由1518年嫁给波兰国王的一名史佛拉公主带来的。
  坎普和科特立即赶到波兰国家图书馆,他们想知道:这本书中是否缺失了一页?如果是,又是哪一页?这本书是分部分进行装订的——将多张长长的纸对折后形成数叠,再把多叠纸装订在一起。如果其中的一页被取走,那它的对页就会脱落,除非以其他方式拼合在原处。
  坎普对这本书进行了检查。他相信,如果这幅肖像画取自这本书,它应该是卷首的插画。他希望从接合处追踪到单张页码,但仅用肉眼很难辨别一张牛皮纸从何处开始、又到何处结束。于是,科特使用配有微距镜头的特殊相机拍摄了一系列照片,然后运用专门的电脑软件拼接这些照片。结果发现,这本书由三或四叠纸组成,其中的第一叠由三张纸对折而成,构成六个页码,而现在的第一页是粘在第二页上的。也就是说,它对应的一页缺失。再根据书的内容,坎普和科特证实,丢失的一页正是此书的扉页。   还有一个问题:此书有五个接合孔,而神秘肖像画上只有三个小洞,这又是怎么回事?波兰档案学家指出,书上的两个接合孔是后来为加固这本书而加上去的。经过比对其他方面,比如书页的裁剪痕迹、书页上镶的金边,最终证实,神秘肖像画上的三个小洞与此书的三个接合孔完美匹配。
  坎普将继续追踪神秘肖像画的历史空白。尽管这幅画是否肯定系达芬奇所作仍存争议,但它的估价目前已升至1.8亿美元。
  古画中的隐身人
  2013年4月,科学家宣布,首次运用人体扫描安检仪发现了壁画下面隐藏的人物。科学家在卢浮宫研究一面意大利壁画时,怀疑它的下面隐藏有图像,理由是这幅壁画来自于19世纪的艺术品收藏家坎帕纳,此人以重新加工古代作品而出名。科学家运用了X线照相、X线荧光成像、红外摄影、红外反射、紫外荧光等多种技术检验这幅壁画,但没有发现异常。接着,他们又采用机场人体扫描技术——太赫兹光谱,结果在壁画中一名男子的束腰外衣下面发现了一只眼睛、一个鼻子和一张嘴。科学家认为,这名神秘男子画于几千年前的古罗马时代,但这面墙在19世纪被重新绘画。
  高科技揭穿假古董
  有顾客花大价钱购买了有祥鸟图案的几幅中国古丝绸,据说它们来自战国时期(大约公元前480~公元前221年)。然而,新西兰拉夫特放射性碳实验室宣布,这些所谓的“古丝绸”的实际制作时间还不到50年。
  我们都惊叹于法医探案电视剧,而剧中使用的那些惊人的尖端法医手段在现实生活中也正在揭露艺术品领域的秘密。有最新科学相助,艺术史学家正变身为“文化侦探”。上述假冒的中国古丝绸在碳测年法面前现出原形。这种发明于1949年的技术如今已有了大大改进,它能揭示过去50000年来存活过的木头、丝绸、棉花、骨骼等有机物的年龄,方法是测量这些物质所失去的碳14数量。公元1650~1950年这段时期难以准确测定,原因是太多化石燃料(石油和煤)的燃烧干扰了碳14的天然循环。但是,20世纪50到60年代进行的核实验,又向大气中释放了巨量碳14,由此造成的“原子弹效应”成为年代测定方面的一个基准。虽然绘画和古董造假者可能在复制材料、风格和技术时非常仔细,但只要他们使用的是1950年以来的原材料,材料中就会暴露出“原子弹”碳14。
  放射性碳测年及其他高科技技术正在成为艺术品收藏的辅助手段,许多博物馆和画廊都已配备了内部的鉴定实验室。想知道来自北欧的橡木板绘画的木板年代吗?树木年代学能通过计算树木年轮,揭示橡树被砍伐的时间。想测定一件意大利铜器的年代吗?X射线荧光光谱仪能提供铜器的详尽确定的金属成分,从而反应某个时期的技术特点。如果被鉴定物太大,无法带到实验室,那么便携式荧光光谱仪能提供现场检测。想知道新发现的某幅画是不是法国画家莫奈所画,颜料分析会告诉我们画中使用的颜料在莫奈时代是否可得。红外反射、紫外光、CT扫描和电子显微镜等,都是文物鉴定的重要工具。
  但文物的真假鉴定仍是一大难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文物在国际市场上炙手可热,价格一路飙升。例如,2005年克里斯蒂拍卖的一件中国元代蓝白色瓷器的成交价高达2770万美元,这也引发了疯狂造假。于是,另一种高科技——热发光测年在鉴定古董真假方面大显身手。将取自被鉴定物的非显眼部位的少量样本加热到足以产生可测量蓝光的温度,通过测定样本吸收的辐射量,鉴定陶器、瓷器和铜器的铸造年代。蓝光越强烈,样本的年代越古老。
  为对付热发光测年,造假者则采取人工放射性处理、重烧古代黏土、将多个物体进行混合搭配、给造假部位上釉等措施,干扰鉴定结果。此外,有些文物的烧制不止一次,这也会降低鉴定的准确度。因此,防止假冒文物漏网的唯一办法是联合使用多种技术,检验物品的多个不同方面。另外,聘请经验丰富的文物鉴定专家进行眼观和触摸等人工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他文献
Hydroxycalciopyrochlore, ideally(Ca,Na,U,□)2(Nb,Ti)2O6(OH), cubic, is a new mineral species(IMA2011-026) within the pyrochlore supergroup that was found occurr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不能保证工程管理工作效果,无法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企业需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影响因素进
The Kejie pluto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the Changning-Menglian suture zone. The rock types are mainly biotite-granite.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indicate
成千上万年的演化历程,把动物毒素磨炼得非常高效。  如果被南美洲响尾蛇咬一口,那肯定会很难受,因为它们有毒。更可怕的是,你还根本不知道它们在哪儿,它们可能已经用位于其眼睛下面的高度敏感的一对红外感测器感受到了你的体热。几乎所有人都不想碰到蛇,尤其是如此剧毒的蛇。不过,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响尾蛇的毒素赋予了我们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良药。  事实上,动物毒素(一系列化合物的有毒混合物)具备良药所需的许多特性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建筑方面越来越重视环保性和审美角度,借助现代技术发展,建筑行业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不断对于建筑技术进行创新,随之带来的是
The Banshanping granitoid rocks distribute in the east of the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 It is a diorite-quartz diorite-granodiorite-granite series, spreading
它们的模样的确恐怖,它们真的有大大的、能撕裂猎物的獠牙。然而,作为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必要害怕它们。  在好莱坞的不少恐怖片中,经常出现蜘蛛的恐怖形象。这并不奇怪。如果你在显微镜下面看蜘蛛,它们的模样的确恐怖,它们真的有大大的、能撕裂猎物的獠牙。有太多的人害怕蜘蛛,这可能与蜘蛛恐怖片有关。不过,调查发现,幼儿园的许多孩子不论男女都不怕蜘蛛,他们甚至还对蜘蛛很有兴趣。但是到小学二、三年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推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投资总量.在建筑工程实施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是投标、招标.招标投标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
很多研究认为,禁食能够从多方面改变身体状况,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大脑功能,甚至可能还有助于延长寿命。禁食的好处真有那么大吗?  我饥肠辘辘,眼冒金花,浑身没劲。这可怪不了谁,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且我可以肯定,这些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从现在开始,10天或3周后,我的身体就会习惯并适应新实施的养生法:每周禁食两天。在此期间,我会一直关注它给我带来的回报。我下定决心不吃早餐和午餐,抵挡下午各种点心的诱惑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建筑工程也有了快速的发展.高层房屋建筑在整个建筑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高层房屋建筑数量逐年增加,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量巨大,建设耗费的时间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