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从认识一本书开始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hao00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一本书?从小拿起一本书来看,好像没有老师特别要大家好好认识一本书,买书也就左翻翻、右翻翻,看出什么吗?认识一本书好似多余或老生常谈,但这个认识对于购书、阅读的开始大有帮助。购书者可以循此认识,选购到最切合自己需要的书籍;从事出版工作的人若能以此作为基本,便可为采购和选题上基本的出版知识服务。
  美国《出版周刊》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读者决定购买一本书有四要素:作者、书名,封面和出版社。这已经很具体地说明了读者在选择图书时,应该先由这四层面对图书做基本的认识。书名、封面是第一眼抓住读者的关键,就像看人:先以外貌的亲和来判断喜不喜欢、值不值得读。但书也如人,是有内涵的,“人不可貌相”同样适用于图书。书的外在结构主要是对制作环节和读者使用科学,强调阅读时的视觉与耐用;图书的内涵适切是读者认为对自己的需求和胃口来说,是否为“好”。
  也许对一些人来说,书是书,看起来都一样,其实书也有自己基本身份识别。下面先从图书的外貌来说明一本书。
  首先是看封面、封底、书背:它包含了书名、副标和定价的信息,也是触动读者是否可以将眼光多停留在这本书上的关键。这上面还标明了出版社。各出版社都有不同的专业与擅长之处,大陆出版社因为出版区块设定,出版社出版图书门类较清楚,虽然近年因为竞争激烈,大陆出版社纷纷开辟较热门和普及性高的出版门类,但是品牌专业度还是非常强烈。台湾多半为综合性的出版公司,品牌表示出版社经营的信度,小出版公司也不乏佳品,读者可藉由图书接触对出版社产生印象,作为日后对出版社的选择参考。其次是关于作者的介绍和更详尽的出版信息(版权页)。在封面上一般只看到作者大名,如果不是名人、读者熟悉的专业范围,大概许多读者是不认识作者的,可以在书的折口处寻到作者介绍,版权页则是看图书出版时间和刷次,再版刷次多,表示这本书销售情况不错。读者还可就下列图书制作参考,去评断出版社的用心。
  关于内涵部份,是台湾很多读书会组织在选书与启动阅读讨论程序中常常运用到的项目(以后有机会笔者将会为读者介绍台湾读书会的组织与进行方式),这些项目与关注方式如下:
  1.书名(副标):和书的主题相符否?或者意含是否明晰、深远?
  2.作者:作者的作品你是否曾经读过?新作者的资历是否足够专业或学养丰富?(对于较专业图书这一点非常重要。)
  3.封面、封底介绍文字:如何介绍书的内容?如何介绍作者?
  4.书腰/蝴蝶页/前折封口/后折封口的文字:是宣传还是事实?怎么判断?
  5.序文、索引及跋:有没有对你产生提纲重点的作用?
  6.目录:可不可以连成全书摘要?与书名一致吗?
  7.导读:容不容易懂?是否有条理?
  8.推荐文:推荐者知名度或专业度如何?是否可以切中内文?会不会夸大?
  除了以上八项之兴趣对书本在其他媒体上的信息进一步收集的读者,还可由下面四个方向去认识图书:
  1.媒体评语:在哪些媒体刊出,内容上是追捧还是名符其实。
  2.报章杂志评语、连载:可以看出图书主题对读者的感染度。
  3.读者评语:现在很多网站上有读者评语,可理解一本书的读者层偏好。
  4.销售资料:数据会说话,可参考同类销售情况、同一作者其他作品的销售情况,比方畅销书榜。
  以上说的这四个方向,书店采购与出版策划人必须特别关注,采购可以将其作为重点选书与陈列的参考;策划人则不妨从中找寻出读者喜好的主题。如果读者在众多类似书籍的选择,根据上述的方式仍一时拿不定主意,建议对书的内容做简单翻读,再决定花钱购买。这个简单的阅读方式读者可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作者: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查理·范多伦Charles Van Doren着)做详细的了解,大致分为基础(Elementary)、检视阅读(Inspectional)、分析(Analytical)、主题阅读(Syntopical)四个阶段。在书店读者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时间,因此可采用三个步骤快速浏览。
  步骤一:从目录看起,再看序言、索引及跋,了解图书的大致内容和作者出版的企图。
  步骤二:挑有兴趣的章节翻阅,只注意那些比较吸引眼球的讯息,譬如:图表、标题、不同字型的字体、特殊词句、符号和图片等等。
  步骤三:自问自答:读者必须自问这本书谈啥、谁需要这本书、为什么需要?接下来才是去考虑价格问题。
  以上一系列对书的认识,是比较针对有计划的阅读者,而随性自成一种休闲的阅读,可以将条件稍微放宽一些。过去有很多书在外表结构上不甚讲究,但是图书的内容十分扎实,一样有很多人去阅读;而现在图书设计花俏许多,内容上可能灌水成份不少,也有人爱,这形态还真像对人的认识。不过,即使是随性的,特别偏好的,对于认识图书都是必要的,关键在读者有无需要,能不能满足某种阅读欲望?阅读,从认识一本书开始,如果你已经是一个爱好阅读的人,建议也尝试一下,重新认识你身边的书。
  
  刘筱燕
  资深出版人,中国人民大学传媒博士。
其他文献
遥想世外桃源的藏书洞天,元人伊世珍曾以“琅嬛福地”形容之。然而,伊氏所云,多属远离众尘纷扰超脱凡俗的“出世”境界。但其实人世间真正的书香仙境非仅是孤芳自赏,而当更是紧挨着繁华喧嚣之缘界,遂取得“入世”之静谧。  沿街市集人潮杂沓、一旁公园老树成荫,进出台北城南师大夜市龙泉街81号高悬黄君璧手书“旧香居”牌坊之所在,实为连系通往人间贩书场域与藏书仙境的结界处。当一推开玻璃门片缓缓步入,所有对于珍本书
期刊
有这么一个出版社,创社时只有4个人,一张小桌,一间小屋,和5万的开办经费;25年过去了,凭借力争上游的拼搏精神,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图书出版界赫赫有名的小出版社:总资产1.99亿元人民币,员工60多位,年出书量六百余种。25年来,她始终坚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取得海内外传媒的充分肯定;25年来,她一直在谱写出版界的传奇;她,就是傍依美丽鹭岛的鹭江出版社(以下简称鹭江社)。    25年前,改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变迁、新科技不断的出现,一些老事物悄悄地被遗忘在岁月里,许多旧有的生活方式,也随着这样的变化,有了不同的形态。在这样的过程里,有些东西来不及跟上改变,便容易被汰换,就像“房子”常会有改装不易、改建困难的问题,经常被以最快的方式摧毁,进而打造新的建筑。  在都市规划里,老房子的存在,往往会因为人口的流动不敷使用,一个地方的发展方向有所改变,或是建筑过于老旧而被汰旧换新。有些老房子可能因为有
期刊
范用先生病逝,享年八十七岁。  我几年前去范用家的时候,他老人家的身体就非常之不好了,客厅里放着个一人高的氧气瓶。那时范用的老伴已去世,听说这对范用的打击非常之大。  2003年,我出了《创刊号风景》,比较受欢迎,这本小书甚至惊动了范用先生。范用给我来了封信,说他对创刊号也非常之有兴趣,也想写一本他收藏的创刊号,并附了两篇叫我看看。查2004年3月31日日记,“中午意外接到范用信,老人家也想出本创
期刊
考察一所高校的“校格”,最便易的一个做法就是审看入校新生受到的校史教育。北大的光荣教育和清华的屈辱教育(屈辱与光荣并存),颇有意思:北大学子入校伊始,听的是执“五四”之牛耳,蔡元培对中国现代大学的贡献等辉煌历史;清华学子入校第一堂受的就是清华始于“庚子赔款”的“挫折”教育,勿忘国耻具象化到勿忘“校耻”。清华流行一个段子:美国承诺拿出来办清华以使中国精英美国化的银子还有一半留在美国国库,或者说,美国
期刊
小时候,经常拿家里其他小孩买的漫画看,其中有一本没有前集没有后续的长方形小册,那一集的内容是一个小机器人和一个大机器人一起战斗,虽然最终取胜,但大机器人只剩下一只钳子手,小机器人打开自己胸前的盖子,里面燃料已经所剩无几,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死去。小机器人将那只钳子手投入海中,飞向未知的远方,画面定在天空中他渐渐消失的背影。  漫画的名字叫《铁臂阿童木》。在看惯了以王子公主幸福在一起结尾的真善美漫画后
期刊
我以理性的左脑,作为受过专业养成训练的心理治疗师的身份;以感性的右脑,作为一个看见儿子健康成长的母亲的身份,谦卑地述说我的教养理念。由此诚挚地希望,因为我的分享,而为许许多多的孩子,带来更宽松而美好的成长经验。  ——金韵蓉    时常听闻父母对孩子进行“放养”,对儿女的事从不过问,孩子只能自己探索成长的道路,其中有诸多不慎误入歧途的事例。从这些案例中,也可以清晰发现两点:一是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的社长曾经说:“学术出版是以最高的成本,提供给最少的人阅读。”这好比说,在出版商业时代,学术出版不是一块肥肉,走进这个“象牙塔”,就要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就等于自讨苦吃。那么,是否意味着学术出版只能靠政府补助,抑或几个大学教授的坚持,才能维持生存呢?  2010年9月,我有幸跟随“第六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大陆参访团来到台北,于《国文天地》杂志看到一篇关于花木兰文化出版社(以下简
期刊
香港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虽是一名资深工程师,但热心传播公共文化与弘扬传统文化,写起心灵文章、感悟随笔,能让许多执笔从文歌吟闲情逸致的作家诗人,甚为惊叹、歆慕。其《轻安自在》分为智慧、自在与慈悲三篇,八十五则生活故事和心灵随笔,记录了李焯芬参透禅理、感受生活的真切观察及细微体验。不论是讲说故事,还是诠释精思细语,李氏都富有浓郁的人文精神,为我们尽情地传递其对社会人心的终极关怀。对于置身目
期刊
大雄  作者:鲸向海  出版社:麦田  出版日期:2009年5月    几乎忘了这件事,刚刚重翻之前写的文章才警觉发现(而不是想起):鲸向海是当年中文界第一份网络原生报“明日报”第一届个人新闻台比赛的第一名。而这个比赛是经过读者票选和评审共同选出的,竟然选出了一个写现代诗的新闻台,真是不可思议的传说,而我是在那时才知道鲸向海的。不久后鲸向海出了第一本诗集《通缉犯》,从此我堕入有鲸之海。  《通缉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