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王安石变法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初,在宰相赵普的建议下,赵匡胤叠床架屋,设计出一套制度,将政权、财权、兵权统统收归中央,强干弱枝。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冗官、冗兵、冗费像三座大山,让政权的运转步履蹒跚,使大宋朝仿佛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腹大如斗,四肢却骨瘦如柴。
  其实,大宋朝的“怏怏病体”,早在太祖、太宗的时候就已经初露端倪,他们也曾试图改革,比如赵匡胤就曾经打算迁都长安,据山河之险以减少中央驻军数;太宗晚年担心政府浩大的开支会使民生凋敝,责怪官员理财无方。但是,说归说,这三座大山未曾削减丝毫。仁宗时范仲淹以《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十项改革措施,但是因为阻挠重重而成效有限。到熙宁年间,有一个人终于坐不住了,他就是王安石。
  当时的神宗,年轻气盛,即位不久对大宋积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一上台,就有了变革的冲动。但是,对于一个刚满20岁的毛头小伙子来说,“三座大山”积弊已久,要立刻变革谈何容易。这时,他想到了王安石。
  王安石出生在地方官家庭,从小随父宦游,对于社会有深刻的体察,因此青年时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理想。在鄞县做官时,他先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试验,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有了成功经验,他刚到京城任职不久,便给仁宗呈上了万言书,陈述自己的改革主张。然而,仁宗垂垂老矣,改革的心火早已经熄灭,就把王安石的万言书扔到了一旁,不料却被当时还是太子的赵顼看到了。赵顼平时喜读《韩非子》,对于“富国强兵”之术颇为崇拜,这时看到王安石的万言书,不啻找到了知音。因此,登基不久就启用王安石,从江宁知府到翰林学士再到宰相,王安石以火箭一样的速度进入了权力中枢。
  王安石如此快的上升速度让老臣们有点看不过眼,三朝老臣韩琦认为王安石做翰林学士有余,做宰辅则不足。老臣富弼也不同意任用王安石,而推荐了崇尚无为而治的文彦博。其他人更是以“护前自用”、“论议迂阔”、“狷狭少容”等理由来反对。如潮的异议,更激发了神宗的决心,熙宁二年(1069),他即委任王安石,开始变法。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神宗接受王安石的建议,任用了吕惠卿、沈括等一批拥护新法的人。由此,拥护新法与反对新法的人逐渐形成了新旧两党,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
  变法启动之初,神宗召集大臣商议,王安石提出了“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的观点,而司马光当即反驳,他说:“天地间的财物有限,总量只有这么多,不在民间就在官家。就像雨水一样,如果夏涝了秋天就必定会旱。不加赋而能够让国用足,不过是设法暗地里夺取百姓的利益,其危害甚至比加赋还要严重。”神宗对王安石的观点比较欣赏,因此随后变法事宜紧锣密鼓地展开,政争也在同时进行着。
  政争的第一个焦点就是关于理财机构的争论。宋初设立的理财机构是三司,与掌军事的枢密院、掌民政的中书成为皇帝驾驭的三驾马车。此外,皇帝自己还设立了“内藏”,初衷是用于国家的不时之需。然而,经过几代的发展,三驾马车各行其是,无节制地扩充自身机构,国家的开销反而越来越大,“内藏”也蜕变为皇帝的私库,所以三司经常陷入無法全面统筹安排国家经济计划、入不敷支出的尴尬境地。
  王安石看到了这些弊端,上台后即新设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成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用来统筹财政,而且后来由他亲自负责。这个机构的设置恢复了古代“宰执制国用”的传统,减小了三司权力的同时,扩大了宰相的职权,打破了宋初以来的财政与政治架构。这样的改革非同小可,引起了旧党的强烈反对。
  司马光认为治理天下就像住屋子,没有出大的毛病就不需要另外去造,哪里坏了修补一下就行,就像理财机构,如果三司的长官不才,罢免了另选合适的人就可以了,而不是让宰相来干预它的职能。所以他多次上书请求撤销制置三司条例司,否则“天下之人咸被其害”。吕公著、苏轼等人也认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一来名分不正,二来宰相干预财权,权力过重,有可能重蹈指鹿为马那样的覆辙。
  旧党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新机构在运作过程中,除了三司用普通税收来填充、内藏用山海盐铁等专卖事业的税收填充外,王安石又在各地建立了封桩库,是从地方的税收之外收取填充的,由地方官员管理,但是使用时需要由皇帝和宰相同意。这样的机构设置,加强了国家对财政的控制,对于克服三司理财的弊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额外的负担也常使地方政府财政支绌,为了维持运转,只好向民索取,反而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旧党的陈次升就曾犀利地指出了这一点。
  关于这次变法的争论遍布朝野,很多文人间的争论之辞甚至都到了骂街的地步。除了财税之争,政争的第二个焦点就是兼并与抑制兼并的论争。宋初优待官僚士大夫阶层,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国策,而王安石的变法则带有明显的抑制兼并的特征。
  比如青苗法,是在每年需要播种或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民可以按自愿的原则向官府借贷钱物,收货后连本带息归还,其目的是抑制民间的高利贷盘剥。市易法就是在京城设立市易务,平价买入商人滞销商品,再批发给商贩贩卖,同时也向商人提供贷款,实际上就是将商品批发收归国营。
  募役法是由过去按户等轮流充当差役,改为政府雇人、民户出钱的方式,过去有免役特权的人现在也需要出钱,农民被解放出来专心种田。这样的做法,在抑制兼并上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执行中却远没有设想的那么完美。青苗法施行之初,上级下达硬指标,下级为了完成任务,不管农户是否需要,均强硬借给,秋后不论丰歉,均强行讨债,导致一些富户破产、穷户更甚;市易法之下,商人做买卖不再是自由竞争,而需要通过官员层层审批,交易中需要贿赂官员使得成本增加,因此也导致了物价上涨;募役法在征收雇差役的钱之外,允许各地加收一定比例的宽剩钱,以备荒年雇役之用,如果说以往农户轮流服役的话,每户还可以有个轮流的周期,而现在变成了年年缴纳役钱,家庭负担反而加重了。加上在执行过程中用人的偏差,许多地方官员为了政绩,常常横征暴敛,因此搞得民间怨声载道。旧党搜集地方资料,对改革开始有据地质疑。
  知谏院的范纯仁奏请罢均输法,说均输“将笼诸路杂货,渔夺商人毫末之利”;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认为贫富差别由来已久,青苗钱强行配给富户,并要求富户给穷户担保,穷户还不了要由富户偿还,是要让富户变贫;苏辙则认为在不抑兼并的政策下,富人能安其富而不蛮横,穷人能安其贫而不至于匮乏,那么贫富差别就是比较正常的,这样国家才能长久;吕陶则看到了免役钱的危害,地方官员在征收过程中,除了募役钱和20%的宽剩钱之外,还将役钱中包含的很多事项单独列举出许多名目征收,大大加重了百姓负担,让贫户更加贫困了。
  这两大焦点的背后,反映的是新旧两党在理财观念和变法目的上的龃龉。新党实质上是想通过全新机构和各项新的法令,将理财权完全收归国家,无论是经商、募役还是青苗钱,国家有权力做后盾、实行垄断,做的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所以即使富者破产、贫者破家,国家的收入并不会减少。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富国强兵,改变宋朝以来对外软弱的现状,实现神宗“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的目的。
  旧党当然对社会的积弊也是清楚的,比如富弼、韩琦等老臣都曾参与过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他们当然也有除时弊的愿望,但他们更愿意在维护现有社会秩序的基础上进行点点滴滴的修补,对于理财他们认为应该通过节流实现,通过这样的修补,实现儒家那种“修文德以来之”的治世局面。所以他们没有进步与倒退之别,只是政见不同而已。
  司马光曾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恢复旧制。
  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两人完全决裂,司马光向皇帝提出辞职,隐居洛阳专心撰写《资治通鉴》。
  王安石变法6年之后,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呈给神宗,画中流民或带枷锁、或吃草根,反映了旱灾下的惨况。郑侠说这些都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神宗深受震动,对变法产生了怀疑,加之司马光上书分析朝政缺失,神宗最终动摇,于次年将王安石罢相。王安石被罢免后,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变法政策,由于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大臣不满,一年后王安石复职。但仅过了几个月,王安石因为爱子王雱病逝,遂退隐金陵,不再过问政事。
  对于王安石的改革,历史学家黄仁宇评论:“早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世界其他地方提出。但现代金融是一种无所不至的全能性组织力量,它之统治所及概要全部包含,又不容与它类似的其他因素与之分庭抗礼。”这恐怕是对这次变法切中要害的评价。
  (转载自《读者欣赏》)
其他文献
“心有戚戚焉”,彷徨在十五六岁的叉路口,何去何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情感的缺失让我们在迷茫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信任的背离让我们在是非面前无所适从。  当父母离家的背影消失在远方,我们却守望着那一片孤独的田野。生命中本该有的色彩一下子变得苍白,心与心的距离随着离站的列车渐行渐远。失去了父母的呵护,情感的天空布满阴霾。“学会独立,要坚强地活着”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修课,稚嫩的双肩早早承担起艰
期刊
随着宠物狗的越来越俏,狗,已成为人们喜爱有加、热衷谈论的对象。这里不想谈狗如何忠于职守、甘耐寂寞,也不想谈狗怎样反应敏捷、机警强悍,只想为狗们“平反”:说说它们的“摇尾乞怜”——坦诚磊落的可贵品行。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看见狗喜欢在人面前摇尾巴,就鄙视为“摇尾乞怜”,其实,这是人类的大错而特错,是因我们的浅陋而误解了狗的磊落与坦诚。据科学家们的研究可知:每当狗们需要“认识”朋友时,总是要互相嗅一嗅
期刊
一本好书,教会我们爱,也让我们成长。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塞林格  译林出版社  推荐理由:“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
期刊
收到联邦快递的一个邮件,里面是我即将出版的第一本书的封面,让我很是兴奋。  我给妻子打了电话,然后开车到她上班的比萨店,以便共进午餐。到达店里后,我端着饮料在后面找了一个位子坐下,等着她完成剩下几桌的工作,然后一起用餐。  我坐在那里,从大玻璃窗望出去,只见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走过停车场,他刚刚从街对面的小市场买了一盒比萨饼,朝这边走来。他走进餐馆,直接到柜台要了一大杯水,然后坐在我右边桌子的对面
期刊
28岁的智利女郎勇敢克服意外造成的肢体伤残,重新展开美好人生。她说:“这是一个快乐的故事。”  她是快乐的医科学生  在2002年10月30日之前,丹妮拉的生活安适无虞,无忧无虑,在亲情洋溢的家庭里长大。她品学兼优,尤其喜欢生物学,中学毕业后被天主教大学医学院录取。这所大学是智利历史最悠久、地位最崇高的学府之一。  2002年10月底,丹妮拉22岁,第四年的医学院课程接近尾声。她有一个交往4年的英
期刊
业内人士预测莫言获诺奖将在今年引发“双亿效应”,其作品在国内带来过亿码洋销售额,其全球版税突破亿元。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创始人吴怀尧也预测莫言将成中国作家新首富。  请看相关报道:  Wu Huaiyao, a literature researcher who has been tracking royalty income of Chinese writers since 2006, predi
期刊
Doraemon, a Japan’s robot cat from the future, celebrated turning minus 100 years old by been given official residence of the city where he will be born.  The electronic blue feline, whose cartoon exp
期刊
Remember those walls I built  Well baby they’re tumbling down  And they didn’t even put up a fight  They didn’t even make a sound  I found a way to let you in  But I never really had a doubt  Standing
期刊
欧拉(Euler,1707~1783),瑞士数学家及自然科学家。在数学的诸多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初等几何的欧拉线、多面体的欧拉定理、立体解析几何的欧拉变换公式、数论的欧拉函数、变分法的欧拉方程、复变函数的欧拉公式……作为数学家,欧拉所做出的贡献是无人能够比拟的,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同样是优秀的。在欧拉的身上,我们读到了这样三个词:叛逆、顽强和谦逊。  追求科学真相的“叛逆”少年  欧拉从小
期刊
我们对地球气候的许多方面并不了解,在这个星球的地表和大气层,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是如此之复杂。但是,有些事我们能够确定——地球正在变暖,人类活动要为此负很大责任。不过,地球究竟处于变暖过程的哪一阶段?整个地球和各地区分别将受什么影响?气候變化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我们知道:温室气体“捂热”地球  冰川融化,春季提前来临,植被分界线往高海拔推进,动物分布的变化——多种证据都支持温度计显示的事实:
期刊